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九江市 >> 湖口县 >> 张青乡

张青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张青乡谷歌卫星地图)


张青乡简介

  张青地处江西北部,北临长江,西频鄱阳湖,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距湖口县城 10 公里,与著名风景名胜――庐山仅一湖之隔。自清代初期开始,该地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是通往彭泽、都昌的重要通道。该乡现有人口 2.2 万,辖 11 个行政村,面积 37.2 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水域宽广,有耕地 1.4 万亩,水面 1 万亩,山林 1.5 万亩。
  该乡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紧临牛湖、景湖公路、景九高速公路,即将开通的铜(铜陵)九(九江)铁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交通条件。
  八十年代,该乡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张青管件厂、铸造厂、自动化电子程控交换机厂等企业享誉海内外。开发的各种型号塑料、铸造管件、交换机等产品销售形势非常好。农业方面最早在全县引进优良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柑桔、西瓜千余亩,产品以品味纯正而闻名九江市,造就了“张青柑桔、西瓜”等品牌。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依托自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全方位招商,全过程服务,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兴建了占地面积为 1000 亩的泉水垅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占地 500 亩的苗圃、番茄种植基地。利用矿山资源优势,兴建了年产量 60 万吨的碎石厂两人, 100 万吨的石灰厂、块石厂各一个。同时完善了矿山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水、电、路、通信齐全。有各类企业及经济实体二十余家,为财政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2万人 37.2平方公里 360429202 332000 0792 查看 张青乡谷歌卫星地图

张青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张青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双钟镇

  一、基本情况   双钟镇位于江西省北部, 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北临长江,西濒鄱阳湖口,因境内有上、下石 钟山而得名,苏轼的《石钟山记》中就有记载,其地西南 为汉初邬阳镇旧址,南朝宋曾于此置湖口戍,唐武德五年置湖口镇,明代置湖口镇巡检司,清代又置长江水师湖口镇。双钟镇始于1935年。   双钟镇现隶属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级党、政、军机关及其所 属部门均集中于此。境内石钟山,鞋山驰名中外。九景高速公路贯穿其中,铜九铁路正在筹建之中。沿江沿湖水域境长52公里,有客运、 货运码头6处,交通十分便利。   双钟镇地属鄱阳湖冲积平原区,亚粘性土壤。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势东高西低,热量丰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风向多为冬北夏南,年平均气温17.4℃。   辖区总面积34.6平方公里,设有4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二、资源优势   双钟镇是湖口县县城所在地,距省城南昌约150公里,是九江市的卫星县城,经九景高速到九江只要短短的十多分钟。北临长江,西濒鄱阳湖,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境内金砂湾工业园、台山工业区已有多家企业落户,发展潜力巨大。区内密布南北港等沿鄱阳湖水系,可开发水面19868亩,宜开发种植林地50034亩。    三特色产品    1. 以大豆为原料生产加工的豆豉、豆鼓、豆条等。    2. 水产品加工的有酒糟鱼、毛花鱼、银鱼、凤尾鱼。    3. 有人造花、根雕、盘景等工艺美术品加工制作。    4. 铁器产品有板斧、锤子等全部出口。    5. 农用机械加工,高压线铁附件加工技术精湛。    6. 鱼种孵化基地孵化的各种鱼苗,远销外省外县,供不应求。.  

流泗镇

  流泗镇位于庐山东麓,北濒长江,西临旅游胜地----石钟山,东与彭泽县风景名胜龙宫洞接壤。现有人口3万,辖18个行政村,32个镇直办单位。总面积62平方公里,旱地15000亩,水田13000亩,水面4000亩。境内丘陵起伏,水域宽广。   流泗素有“江南古埠”之称,交通便利,商贾如林。拥有长江自供码头和黄茅潭内湖水运站。连接景九、昌九高速公路的一级省道------牛湖公路穿镇而过,是旅游胜地庐山、石钟山、龙宫洞的必经之地。即将建成的铜九铁路东西贯通,距大京九交通枢纽九江火车站36公里,距九江机场仅69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流泗工业企业起步早,基础扎实。原九江曲轴厂、湖口建筑陶瓷厂、湖口合金厂,曾响誉省内外,均属省级先进企业和省乡镇一级企业。省、部优产品10个,畅销全国各地。个体私营企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工业小区正逐步形成。   集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建有35KV输变电站、日产1000吨地下水自来水厂;拥有程控、移动、传真、寻呼等现代通讯设备;有线电视、调频广播覆盖全镇;文体、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街道的亮化、净化、绿化工程正在完美之中。   文教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全镇现有完全中学一所、小学19所,在校学生达6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集镇建有中心卫生院、街道诊所、农村医疗所,为教育医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镇党委、政府将以“开明开放、诚实守信”的态度,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到流泗参观考察,投资合作,共谋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  

马影镇

  马影镇北依长江,-南接鄱阳湖长江入口处,距石钟山10公里。全镇人口2.5 万、幅地70平方公里,该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长江开发带新兴起的工业小镇。国家投资兴建的九景高速公路、牛湖一级公路和正在建设的铜九铁路穿境而过。境内资源丰富,素有“坚山的石头董埂灰,海山的黄沙满天飞”之美称,基础设施齐全,邮电通讯畅通便捷,网络有线到家落户,集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功能日益增强,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工业园区如火如荼。是湖口县近年来工业、商贸、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     该镇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筑巢引凤,投资 1000 余万元,占地 300 亩的海山工业开发区已逐步投入使用。该区按照现代化厂房的生产要求,设计规范,布局合理。水、电、路、通信设施齐全,学校、医院、幼儿园等服务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国家投资 1.2 亿元的 220 万伏变电站在该开发区区内,已有十余家客商相继落户。力争逐步建成服装、皮革、电子、工业日用品、农产品深加工及集市贸易、商贸服务为一体的沿长江开发区。   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全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马影镇。.  

城山镇

  一、全镇概况   秀丽的城山镇于湖口县城东南部10公里处,与鄱阳湖相连,与庐山相望,镇域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耕地2.8万亩,林地1.8万亩,水面6800余亩,人口2.42万,现辖11个行政村,2个居民社区。境内山峦起伏,港汊纵横,水域宽广,物产丰富,属低海拔山丘陵地貌,素称“江南鱼米之乡”。   该镇交通便捷,通境公路为接九景高速的省管二级公路,达都昌县境,并有沿鄱阳湖三级水泥路,境内镇村、村组相连均为四米宽水泥路面,春夏秋季还有水运与之相接。该镇距九景高速公路出道口5公里,距铜九铁路6公里。电讯发达,拥有光缆、程控、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各种通讯手段,已开通特快专递,用户传真,宽带网络等邮电业务。水电充足,镇内有3.5万千伏的变电站,4座小(一)型水库位于巍峨峻拔的横山山脉周围,水源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两个自来水厂分立于两个集镇之间,日供水能力达1200吨,完全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资源丰富,境内蕴藏钾长石36万立方米,鄱阳湖边有丰富的石灰石等天然资源可供开采利用,境内还有万亩湿地松、数千亩毛竹及千亩无核柿。屹立在鄱阳湖之中四面环水三面绝壁有仙岛之称的鞋山,座落在城山镇西部。东部横山园密庙历史悠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南湖林场与鞋山、庐山隔湖相望,其间森林茂密,青翠欲滴,颇具开发价值。城山镇特色农产品格外丰富,是全国优质无公害旱粮及油菜生产基地,有优质黑豆、豆豉、南瓜,还有鄱阳湖三宝之一的野生藜蒿。中药材生产由野生采集到规模种植,已现雏形。养殖业由大综生猪和普通鱼类,发展到有灰鹅、肉鸽、山羊、蜜蜂,特色水产有螃蟹、青虾及鳜鱼等,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镇北工业区已形成了以服装、建材、五金、工农具、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工业、商贸、旅游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   为加快城山镇的建设,我镇正以更开放的思路,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热忱期盼海内外客商前来参观、洽谈,投资办厂,经商发财,共创城山镇的美好未来。   二、镇主要领导简介   余江,男,1962年3月出生,现任城山镇-,江西省湖口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入党。   沈燕斌,男,1964年8月出生,现任城山镇人民政府镇长,江西省湖口县人,大学文化,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数学系,83年7月参加工作,92年7月入党。.  

武山镇

  武山镇位于湖口县城东偏南,东以武山山脉与彭泽县分界,南与都昌县毗邻。距县城20公里,距九江市50公里。九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属小山丘地区,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呈 凸字型,东部武山山脉,主峰海拔675米(黄海), 是境内最高山峰。全镇辖9个村委会,一个社区居委会,109 个自然村,117个村民小组,镇直单位有11个。全镇总人口约为1.35万元人,耕地面积1.96万亩,其中水田1.41万亩,旱地0.55 万亩.可养水面0.5万亩, 山林2.8万亩,其中有林木面积2.78万亩。   我镇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型,其特点是热量丰富,霜期短,生育期长,光照充足, 雨水充沛,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 土壤多为红壤,一般呈微酸性,PH值在5.6-6.5之间,土层为10-15厘米.常年无霜期为260天,霜期主要月份为12、1、2月份三个月。雨量年平均1510毫米,最高年为2128毫米,雨量集中在4-9月,占全年63%。最高气温大于35C极热天气年平均25天, 最低气温小于零度,年平均为22天、日照时数为1990小时。占可能日照时数的45%。     武山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武山山高谷深,有利于建水库蓄水。目前,已修建小一型、 小二型水库13座,总蓄水量为950万立方米,渠道、渡桥纵横交错, 可使1.9万亩高产农田旱涝保收。曾创年增产粮食100万公斤的“武山纪录”, 是九江市十大重点产粮乡镇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湖口县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跨入万担棉乡镇行列。   境内石材资源丰富,总储量约为1亿立方米,主要有三大类:即花岗石、大理石、沉积石. 主要品种有近10种,即芝麻白、珍珠白、雪花白、墨绿、奶油墨、青石等。主要分布在横山山脉,武山山脉间断分布,加工成品后,色泽鲜艳,强度大, 莫氏硬度为6.8-7.1。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储量大,主要有“石眼井”、“龙潭间”、“天山泉”等。何家埂一处泉水,终年不息,水质优良,其品质经检测完全符合国家天然矿泉水饮用标准, 开发前景广阔。山中并且盛产石鸡。   境内武山绵延数百里,与革命胜地怀玉山,磨盘山相邻,旅游资源丰富,武山山北有千年古禅寺,寺后有 美丽 神话 传说 “鄱湖四石”之一的“夫妻石”;其主峰顶有“天池”;鹅公包山谷有“天塘”;剑峰下山口有“歼寇坡”。是投资旅游的理想之地。.  

大垅乡

  大垅乡地处湖口县东侧,与彭泽山水相连,素有“湖口东大门”之称。全乡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茶场,1.4万人,耕地总面积1.1万亩。该乡有着丰富的矿山资源和生态资源,境内花尖山延绵十里,海拔388米,蕴藏着大量的无烟煤、石煤、陶土、花岗石、铅锌、铜、金等地矿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美丽的花尖山层峦叠嶂、奇水异石、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翠竹环绕,千亩马迹岭水库位于花尖山腰,跨两县、临四乡,水面宽阔,水源丰富,是旅游、休闲渡假的圣地。全乡现有百亩花卉苗木,千亩茶叶基地,五十万袋食用菌生产场地,特色农业日新月异。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987万元,财政收入96.12万元。.  

凰村乡

  湖口县辖乡。县棉花生产基地之一,1950年属凤凰山、双桥等乡,1958年改凰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长江南岸,与安徽省宿松县襟江为邻。乡政府驻王庄村,距县城11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1.7万。牛湖公路过境。辖凰村、凰舞、双桥、四官、新丰、西山、龙山、向阳、花园、新庆10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棉花、水稻、油菜为主。尤其盛产棉花。乡镇企业有铸造化工、海绵、油毡等厂。境内水产资源丰富,是湖口县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  

张青乡

  张青地处江西北部,北临长江,西频鄱阳湖,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距湖口县城 10 公里,与著名风景名胜――庐山仅一湖之隔。自清代初期开始,该地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是通往彭泽、都昌的重要通道。该乡现有人口 2.2 万,辖 11 个行政村,面积 37.2 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水域宽广,有耕地 1.4 万亩,水面 1 万亩,山林 1.5 万亩。   该乡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紧临牛湖、景湖公路、景九高速公路,即将开通的铜(铜陵)九(九江)铁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交通条件。   八十年代,该乡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张青管件厂、铸造厂、自动化电子程控交换机厂等企业享誉海内外。开发的各种型号塑料、铸造管件、交换机等产品销售形势非常好。农业方面最早在全县引进优良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柑桔、西瓜千余亩,产品以品味纯正而闻名九江市,造就了“张青柑桔、西瓜”等品牌。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优化投资环境,主攻民营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依托自有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全方位招商,全过程服务,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兴建了占地面积为 1000 亩的泉水垅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占地 500 亩的苗圃、番茄种植基地。利用矿山资源优势,兴建了年产量 60 万吨的碎石厂两人, 100 万吨的石灰厂、块石厂各一个。同时完善了矿山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水、电、路、通信齐全。有各类企业及经济实体二十余家,为财政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均桥镇

  均桥镇在湖口县中部,是湖口县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乡。全乡行政区域土地面积61.53平方公里,设19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有7049户,30203人。耕地面积230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785公顷。全乡共有水面8245亩,其中可养水面4835亩。2004年农民年人均收入1885元。交通便利是本乡一大特点,九景高速、景湖公路穿境10公里以上(均桥集镇还设有九景高速出入口),另扼都昌、湖口十几个乡向湖口、九江方向的出口(从均桥集镇出发到湖口只需10分钟时间),设计中的衢景九铁路在境10公里左右。均桥是湖0通的重要枢纽。   均桥集镇是1999年省规划设计的移民新镇,是湖口第二大中心集镇,集工业、商业贸易、服务等为一体。该集镇有两大优势,一是交通便利,二是有大片已平整好的土地等待开发利用。目前,乡政府已搬迁到均桥办公(办公室联系电话 0792-6552222),该集镇已有500余户居民,大型企业2家。   目前,全乡经济以种养业为主。2004年粮食总产1.5万吨,棉花600吨,油料总产量2272吨,当年出栏肉猪9841头,水产品产量3308.3吨;乡镇企业主要以建材开采、加工、农具制造、服装、金属制品、特厨调料、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年产值8802万元;2004年,招商引资实际进资达3200万元,新上项目5个,新增税收158万元;2004年财政收入403.515万元。社区环境方面:电话装机2702门;学校22所,在校教师286人、学生5764人;卫生院2所,病床36张。   文桥乡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县法院、县-均在本镇设有派出机构,文桥派出所首创的“三警联勤”工作制度,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为维护一方平安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付垅乡

   付垅乡位于湖口县东南武山西麓,东与彭泽天红乡交界,南、西、北分别与文桥、马影、张青等乡(镇)相连,该乡总面积44.4平方公里。下辖九村一场,98个村民小组,119个自然村,总人口约1.5万。距湖口县城17公里,景湖公路擦境而过,从九景高速公路出口到乡集镇仅2公里,距铜九铁路湖口火车站约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风清气正、开明开放、富裕强盛、和谐平安”总体要求,全力实施“工业兴乡、农业稳乡、科技强乡、美化亮乡”四大战略,大力推进“新农村、集镇、农业产业化、财税建设、计划生育、社会和谐稳定”等七项建设,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   一、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钟有林来付垅调研  近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二十字方针”和“五新一好”要求,全乡共建成12个省级示范点,7个市县共建点,从“三清七改五普及”入手,重点实施“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垃圾无害化”,共投入资金1216万元,绿化面积6200平方米,硬化公路13.2公里,户户通4公里,修建休闲广场24个,改水改厕680户,改水改厕绿达100%。五年来,新农村建设在全县都稳居第一方阵。在做好新农村示范点垃圾无害化处理时,我乡还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乡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暨农村清洁工程,2010年实现了全覆盖,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此外,我乡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每两年组织开展了“孝子孝媳”评选活动,在全乡营造了尊老敬老、崇尚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   二、集镇品味快速提升      集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升级硬化了集镇主街道即旷管站至乡政府路段的路面,升级改造了大坂点段人行道,铺设了集镇街道两侧人行道和下水道,安装了路灯、自来水,建成了付垅候车亭、农村客运总站,绿化了集镇两旁道路,建立了垃圾处理中心等。集镇规模及框架迅速扩张,开发建成了兴垅街,构建了十字型街道框架,改变了我乡几十年来一条街神到底的落后局面。目前,整个集镇已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的集镇。   -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两水一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九江水梨、丝瓜络种植。目前,我乡的九江水梨和丝瓜络种植规模已达千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千余元。2010年,浙江客商在我乡投资建成了浙赣丝瓜络加工厂。此外,我乡还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做活了特色农业,如大山村的柑橘、东涧的野茶被评为“全省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东涧野茶也正在申请注册商标。   -   四、财政税收大幅增长   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扶持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充分挖掘固有税源,大力开辟新的税源。严格依法治税,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打击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财税工作一直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乡上下形成共抓财税的良好氛围。2010年全年实现税收1658万,2011年的目标是确保2200万,争取3000万。  

舜德乡

  舜德因古有尧舜之风而得名。舜德乡地处鄱阳湖之滨,距湖口县城 26 公里,与都昌县接壤,与文化名山 ---- 庐山隔湖相望。   舜德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老区乡, 江西省第二次-会曾在舜德乡的王遂村召开,全乡现有人口 1.7 万,辖 10 个行政村 1个水产场,123 个村民小组, 总面积 107 平方公里,山林面积 2万亩,内湖可养水面 6000 亩,耕地面积 2.1 万亩。                  进入二十一世纪, 舜德乡经济建设和各项基础设 施建 设发 展较快, 村级油路四通八达。 运输便捷, 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网覆盖率 100% 。舜德民风淳朴,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曾分别荣获省、市文明单位。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茶叶、水产、黄花、黑山羊四大特色产业。水产品年产 6000 吨,远销江、淅一带,千亩黄花菜生产基地被定为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两千亩生态茶园建成投产;“黑山羊”养殖充分利用山林牧场优势发展壮大,“公司加农户”一体化养殖体系形成。资源优势充分凸现,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沿鄱阳湖石材资源得到深展开发,资源效益充分显现;服装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行业用工达 300 人。     舜德特产丰富,人杰地灵,既有良好的人文资源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舜德乡党委、政府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服务,欢迎省内外客商到舜德游览观光,共谋发展。.  

流芳乡

  流芳乡位于鄱阳湖畔,居湖口县南端,因驻地流芳市早期商贸云集,贸易发达,是 “都湖贸易并集于此,南境市之盛者”的商埠重镇而得名。流芳乡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2500多户,11000余人。    流芳乡地处两县四乡交界,区位优势明显,是两县四乡的人流、物流中心,集镇中心已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占地面80余亩的农贸市场,策应省级卫生乡镇的创建,它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必将使昔日商埠重镇再现边际商贸之繁荣。   流芳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井""字型交通框架成格局,村组公路改造如火如荼,集镇改水改厕全面启动,农村能源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流芳乡资源丰宦,境内老台山,有储量丰富的“芝麻白”、“珍珠黑”等花岗石,是理想的建筑装磺及工艺的材料,红山含有丰富的瓷土矿;流芳属丘陵地区,境内有荒山10000余亩,极适宜发展林果业;濒临鄱阳湖,可开发利用水面达10000余亩,适宜规模化、立体化水产、水禽养殖;流芳闲置厂房较多,可租赁厂房3座,面积100余亩;劳动力充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5000余人;土地资源丰富,可租赁土地达400余亩,农业开发具有得天独厚条件。   流芳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通信网络覆盖整个全乡,实现村村通电话,集镇有线电视覆盖整个集镇,真正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昔日商埠重镇流芳乡踏着时代的节拍,跨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勤劳善干的流芳人在新一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信心满怀地描绘依托六大优势(矿石、荒山、水面、林果、闲置厂房、人力资源),打造六型流芳(田园型农庄、商贸型集镇、网络型交通、便捷型水利、知识型农民、服务型干部)这一美好蓝图。发展中的流芳致力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诚信服务为根本,以“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理念,诚招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共谋发展。.  


张青乡特产大全




张青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