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九江市 >> 彭泽县 >> 黄岭乡

黄岭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黄岭乡谷歌卫星地图)


黄岭乡简介

  黄岭乡靠近彭泽县城近郊,距县城1.5公里,北距黄金水道长江10公里,正在修建的铜九铁路傍境而过。西邻芳湖万亩水面。全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个林场,1个园艺场,108个村民小组,16600人口,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东南山峦绵延起伏,西北丘陵岗地,滨湖圩田,土地复杂多样,重要是黄棕壤土、马肝土、冲击潮泥。水库、瑭、堰星罗棋布,渠道、公路纵横交错。历史上盛产粮棉油猪、鱼、竹木柴炭茶。特产梅花鹿、名贵药材等。黄岭乡集镇功能齐全,乡村共有中小学校11所,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还有工商、税务、供销、粮贸、金融、派出所、电信、邮政等基层站所,高压电和电信传输到全乡每个角落,“移动”和“联通”网络覆盖全乡,居留有旅店,交通十分方便,到县城是9公里水泥路面,驱车只需10分钟左右。
   黄岭乡是千年古县城的旧地址,留有很多的古文化遗产和数不清的人文景观。自唐代建县治于黄岭旧县街,前后316年。古今人才辈出,古有陶渊明、狄仁杰在此为县令,近有清末金榜状元汪鸣相,当代文人毕必成。人文景观不胜枚举:唐代遗迹旧县街、旧县塔、神顶塔、仙人桥、仙人塘、陶狄二贤祠和狄仁杰广施仁政留下的纵囚徒墩;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的古战场北山洞、棋盘山和望儿岭,公主坟等遗迹。国家级梅花鹿生态自然保护区6万余亩也座落在黄岭境内。凡此种种,犹如镶在黄岭的一颗颗珍珠,一块块美玉,若将其串联成线、交织成片,确是无与伦比的集旅游、考古、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人间仙境。
   从地理特点来看,黄岭有3万余亩丘陵山岗地,4000余亩湖泊水面和3000余亩滨湖圩田,有着丰富的绿色资源。最适合药材、苗木的种植,畜牧家禽的饲养和特种水产品的养殖。同时还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农产品,适合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生存发展。目前已落户我乡的北京中源新世纪有限公司和英国嘉士德公司合股成立的江西南竹北移竹木有限公司,已注册资金160万美元,首期8000亩荒山,低坡已进行开发,计划开发用地3—5万亩,届时可形成竹木制品加工、旅游一条龙开发。粤福高科绿色食品开发公司和成兴开发公司的5000亩花椒基地,经三年的发展也已形成一片喜人景象。江苏宜兴棉业公司在我乡投资兴办的大型轧花厂,以一年的运行可年加工籽棉10万担。另外还有福建客商投资的千亩香菇基地和浙江老板投资的废旧轮胎加工厂都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08平方公里 360430201 332000 0792 查看 黄岭乡谷歌卫星地图

黄岭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黄岭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城镇

  龙城镇,地处长江下游九江段南岸,彭泽县境北部,东南西三面环山,北滨长江。以“带水环山,势若盘龙”而得名,自唐开元二年(公元938年)至今已有一千零六十七年的历史。全镇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6.8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辖10个行政村,10个社区和1个林场,耕地面积19000亩。为彭泽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龙城镇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边缘过渡地带,季节分明,雨水多,热量足,霜期短,适宜农作物生长,“金花”、“银花”闻名于世,石灰石矿储量之多,质量之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均列首位。还有江砂、黄砂等可利用自然资源。可养殖水面3400亩,可开发山林面积一万亩以上。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食用菌培植,彭泽鲫养殖,大棚蔬菜、葡萄、药材种植,生猪、肉牛、家禽养殖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且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交通便捷,区位优越。省道湖牛公路贯穿全境,西南紧临九景高速和京九铁路干线,建设中的铜九铁路亦将穿镇而过,长江黄金水道依镇东流,已形成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距九江市水路67公里,公路65公里,距省会南昌市205公里。境内现有县工业园内和县生态园区各一处。良好的发展环境,引来众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推动了纺织、化工、建材三大优势产业不断向前发展。通讯设施完备,现代化通讯网络业已形成。    历史悠久,文化浓厚。长江三大名矶之一的“澎浪矶”座落于镇北部,彭泽县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轶事天下闻名,狄仁杰断案如神的故事亦深入人心。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引来不少文人墨士在此留下笔墨丹青。如今的龙城人以积极健康的农村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不断丰富着龙城文化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来,龙城人民以实现龙城在彭泽率先崛起为目标,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当前,为在新一-发展中赢得主动权,龙城人民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大项目为主抓手,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努力建设经济强镇,构筑和谐龙城。    龙城人正以其博大的胸怀,欢迎有志之士共创美好新龙城。.  

棉船镇

  棉船镇是长江中下游一个大冲击洲,四面环水,地处赣北边陲。棉船镇的上游是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岸与长江天堑马当矶对面,西北隔江与安徽宿松、望江两县相望。方圆104平方公里,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16.8公里。耕地4.2万亩,基中植棉面积3.5万亩。全镇有12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是彭泽县大镇之一。    棉船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5摄氏度,无霜期247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土壤属石灰性潮土,土地深厚,质地适中,潜在肥力,宜种各种农作物,尤其适合种棉花。    棉船镇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这里,除辽阔的长江水面外,还有和长达30华里的圩内夹江、直贯东西,河套纵横,星罗棋布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养殖场。    棉船镇交通邮电事业兴旺发达。除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水上运输外,镇、村建有载客,载车轮渡码头多处。南通马当、九江、北至望江、安庆,当日往返。镇内已修建22华里水泥公路和64华里环堤公路,镇、村、组路路沟通,形成三级交通网络。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棉船镇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镇有电视台、文化站、影响院、医院、保健站、敬老院,村村建有广播室、老、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镇有高级中学一所;初级中学4所、完小3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镇内外人才济济。棉船镇先后荣获“全省先进乡镇党委”、“省级先进乡(镇)人民政府”,棉船镇公务员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基层公务员”的称号。    更令棉船人振奋的是,1995年3月20日-同志亲临棉船视察,走田头、访农户,亲密无间地与棉农、基层干部促膝谈心。棉船人没有辜负-同志的殷切希望,连续三年战胜了洪涝、干旱和虫害,创造了灾年稳产高产,保住十万担皮棉的奇迹。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棉船镇热忱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这片热土合作开发,共同推动这艘巨轮驶向新的彼岸。.  

马当镇

  马当镇地处江西省彭泽县东部,距县城16公里,沿长江呈长方形,长约18公里,宽约3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东与安徽东至接壤,南与龙城镇阡陌相通,面临长江,北与安徽望江隔江相望。    马当镇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1400毫米,全境以丘陵为主,沿江滨湖为平原圩区,镇域东北里许有马当矶山――马当炮台山,扼水路之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马当镇是江南古镇,始于西汉,开发于西晋。唐时初具雏形,宋元逐渐形成边际贸易集镇,明末清初为解放前的鼎盛时期。马当镇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长江黄金水道,省干线湖牛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以水产,石灰石为最。镇域林业面积8.2亩,活立木积蓄量达20万立方米。农作物以棉花为主,粮油次之,年产皮棉18万担,稻谷650万斤,全镇有工矿企业13家,主要经济支柱为农村产品加工和建材工业。改革开放以来,马当镇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现有镇办企业6家,个体经济120户,全镇总人口335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800人,农业人口18137人,流动人口3620人。全镇总林业面积为8.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2.70%。    竭诚欢迎有志之士来我镇观光、旅游、投资置业,共创美好前程。.  

芙蓉墩镇

  芙蓉墩镇位于江西省彭泽县西南部,紧邻县城,是长江沿岸的一颗明珠,魅力四射的一方热土,是全国的优质棉基地.2001年撤乡并镇,现镇区面积146平方公里,3.2万人口,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湖牛公路穿境而过,正在修建的铜九铁路贯穿全镇,全镇长江沿线长12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芙蓉墩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0%,山林面积2万余亩,水面4万余亩,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长风劲道千帆远,热情跨越万象新。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浩荡东风,伴随着江西崛起的豪迈脚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勤劳智慧的芙蓉人民在彭泽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增一稳”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    通过主攻招商引资,运作企业抓支柱,坚持不移地推进产业化进程,目前已有同正科技、昌华公司、大丰棉纺、诺伊尔药业、国财汽运公司等多家企业落户该镇。镇境内有着丰富的山水和砂矿资源,以及极具开发价值的江中岛鹿科动物繁殖及生态旅游项目,发展潜力巨大,可满足创办各种家具厂和竹器编织厂原料的供给。江中岛的生态旅游项目已得到香港红旗集团的评估认可,经济效益可观。2000余亩的湖滩水草茂盛,资源丰富,适合创办各类养殖场。    改革春潮涌,发展正逢时,芙蓉墩有优势,有潜力,有希望。开放的芙蓉墩欢迎四海宾朋,八方宾客携手共谋大业。.  

定山镇

  定山镇位于彭泽县境西部 , 连接 105 国道的湖牛公路穿境而过 , 距九景高速公路 24 公里 , 为从省、市入县第一镇。总面积约 38.19 平方公里,现有 10 个行政村, 125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6 万余人。山地 1800 亩,水面积 3200 亩,耕地 1.7 万亩。农业兴,百业兴。定山镇从兴镇富民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全镇农村经济。农业以粮棉生产为主;水面主要养殖四大家鱼、彭泽鲫、中华绒毛蟹;出现许多养鸭、养鹅专业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民广种榴兰香,引进外商前来投资开办养鸡厂和珍珠养殖。优质石英砂,是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石英砂的主要供给地。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定山镇的公用事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 ;电信事业发展迅速,程控电话基本得到遍及;完成了定山镇有线电视与县电视台联网工程;卫生工作已上新台阶;电力事业突飞猛进。    近年来,我镇始终围绕工业强镇的目标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我镇的经济条件、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以战略的眼光、科学的规划、经营的思路,抢抓机遇,以招商引资为主导,着力培育我镇的服装加工业,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强力推动和加快兴镇富民的进程,实现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仅 2004 年就引进项目 12 个,实现了一月新上一个项目的工作目标。其中,工业项目 11 个,农业项目 1 个。铨庆亚祥制衣有限公司、祥泰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等 5 家服装加工企业先后落户定山(其中外资 3 家),另有在建 1 家,与之相配套的电脑绣花厂与制衣线厂各 1 家,一家现代化的四海龙服装织造有限公司也已开业。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拥有制衣平车 1000 台。制衣产业已初具规模,服装加工业正在蓬勃兴起。我们热忱欢迎有关客商前来洽谈这一来料加工业务。    经济要发展,稳定是关键。定山镇广大干群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增强服务工作观念,营造亲商、安商、扶商的工作环境,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我镇投资企业。当前定山镇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正满怀信心的朝着全面建设服装加工产业的目标阔步前进。在此,竭诚欢迎各界朋友、仁人志士前来投资置业,共图壮举。.  

天红镇

  天红镇位于彭泽县境西南部,其南接本市都昌县,西邻本市湖口县。有“地下艺术宫殿”美誉的龙宫洞便落在该镇境内。全镇总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近15000人。耕地1.7万亩,水面1000万亩,封山育林面积6.2万亩,毛林1万亩。下属10个行政村,一所完全初级中学和一所完全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和一所卫生院。    自然资源丰富:天红四面环山,境内以丘陵平原为主。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植被发达,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如竹木资源、野菜、药材资源、地下水资源、矿石资源等,极具开发价值。    经济优势明显:天红盛产棉花、水稻、油菜,年产皮棉1.5万担,稻谷1400万斤。此外,鲜活水产品、生猪、鸡鸭及蛋类禽畜产品也极为丰富。工业已初具规模,有年产值二百万元以上的竹丝加工厂两家,有总投资近400万元的东兴轧花 厂,年生产红砖700万块的红砖厂和年采石量达17000方的采石厂,还有油脂化工、建筑装璜、食品加工等多家小型企业。第三产为也快速发展。    交通条件便利:九景高速的全线贯通和国道汉宁线的擦肩而过,距京九铁路九江站70公里,铜九铁路也正在动工修建,使得天红陆上交通十分便利。县城5000吨级船舶码头可上溯重庆、下至上海。水远非常便捷。    天红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经济发展极具潜力。天红人将以至诚热情之心,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前来发展创业,共创美好明天。.  

杨梓镇

  彭泽县辖镇。1950年属西峰、龙溪、杨梓等乡,1958年并改杨梓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与安徽东至县接壤。镇政府驻杨梓桥,距县城51公里。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2.1万。彭(泽)东(观)公路过境。杨梓河发源于西峰山,汇集东南溪流,纵贯全境,南入鄱阳湖。辖西峰、田丰、双彭、龙桥、邓畈、杨梓、彭坳、双峰、邻波、龙源、严炉、红旗、金峰13个村委会。农业长期以种水稻为主,是全县主要产粮区。近年改种棉花,粮棉兼作。林业盛产松杉、木竹和猕猴桃,是全县木竹生产基地之一。山林中有虎、豹、獐、鹿、山雉、黄莺等珍稀动物。镇办企业有农机厂、茶厂、瓷土矿等。.  

东升镇

  东升镇位于彭泽县东南山区,东与本县浩山乡、安徽东至县青山乡相依,南接上十岭垦殖场,西与黄岭、黄花相毗连,北与浪溪镇为邻。全镇总面积106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4000余人。东升镇交通便利,距县城约25公里,彭乐公路穿镇而过,是彭泽二镇一乡一场的必经之路。机械改革和税费改革后,县派出机构在我镇设立齐全,是一个融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山区城镇。通信设施完善,电话普及率达90%,移动、联通信号均已覆盖全境。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我镇社会经济发展势头更好强劲。    该镇资源十分丰富,农林业、矿产、土地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有山林面积15万亩,其中人工杉木林达1.6万亩;全镇以棉花生产为主导产业,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产量充足;优质木材、毛竹资源丰富,已有客商投资兴办了木材、毛竹加工厂,效益甚佳;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东升豚产业已初具规模,东升酱豚这一产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农产品展销会上获奖,并得到了省委孟-的赞许和肯定,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生猪、肉牛、山羊等畜牧养殖基地规模在不断推广扩大;已成功申报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的雷峰尖茶场所种植、加工的雷峰尖高山有机茶扬名省内外,有很强的市场潜力;储量丰富的铜矿、瓷土矿、石灰石矿等矿产资源已被客商开采利用。铜矿石深加工产品已销往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国家级梅花鹿保护区-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座落在我镇,现有野生梅花鹿600多只,具有很强的旅游开发价值;境内河道纵横,大小水库20余座,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商机。    竭诚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的明天。.  

浪溪镇

  浪溪镇,旧称“浪子港”,曾为革命老根据地,当年七县中心县委的游击大队大队长李庚庆就是浪溪人,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东北面中心腹地,北临太泊湖倚山面湖,集山区、丘陵、圩区于一体,与东升、太泊湖开发区、马当、浩山等乡镇相邻。    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2万亩,山林16万亩,水面1.3万亩,辖区内有1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总农户2700余户,人口1.3万。以农业产业为主,主产棉花、粮食、油料、鱼、茶叶,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浪溪交通十分便利,距县城30公里,有两条水泥路连通通往县城主干线,距省道湖牛线只有10公里,即将动工建设的铜九铁路穿境而过,上连九江和昌九工业走廊,下连安徽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必将促进浪溪经济的快速发展。浪溪境内有一座全市最大的中型水库,面积6000余亩。水库集发电、灌溉、防洪、防涝、养殖于一体,座落在群山环抱中,碧水清波,山峦叠翠,景色秀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水库附近的高山海拔800多米,终年云雾缭绕,盛产高山云雾茶,清香入脾,是天然优质的绿色食品,曾荣获江西省银针茶评比二等奖,水库与茶园相映成辉,是度假、休闲好地方。    浪溪东湖是彭泽县几个大圩区之一,过去以产棉、产粮为主,如今东湖内2600亩低畦田已得到彻底改造,建成全县有名的珍珠养殖示范基地。珍珠生产成为全镇经济亮点。,由于湖田、滩涂多,东湖还是养殖麻鸭、 牛、羊的优良场所,二十多万羽的东湖“麻鸭”远销南京、上海,久负盛名,几百头的“秦川牛”开创养殖业的新天地。    浪溪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杉木、松木、毛竹,过去多以木料半成品销售为主,如今林业深加工产业越来越多,与之相关木器加工行在县城就有好几家,利用哑枝材和木料加的边角料种植香菇和黑木耳,也为群众增收不少,其中丰岭村黑木耳种植规模达到60万袋,成立了黑木耳种植协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受到省、市、县一致好评。.  

黄花镇

  黄花镇位于彭泽县东南部,距县城3公里。全镇面积64平方公里,9个行政村,人口18620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彭乐公路横贯腹地并与湖牛路相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铜九铁路穿境而过,境内桃红山麓,为国家级梅花鹿自然保护区。黄花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被列为中国2000名镇之一。    黄花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境内多山多水,丘陵纵横,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山水开发。名山桃红岭拥有天然优质纯净水,日涌水量1200多吨,达到或超过国家开采标准;保护区有野生梅花鹿600多头,名贵药材数千种,可进行集风光、动、植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开发。同时,黄花盛产棉花、水稻、油菜、马铃薯、红薯等农副产品,可供深加工。    春风绿大地,黄花分外香。黄花乃礼仪道德之乡,崇科学,讲文明,科教文卫和通讯事业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全镇人民热忱欢迎天下有志之士前来我镇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创黄花美好的明天。.  

太平关乡

  太平关乡,曾名太平乡,一九八二年地名普查时因省内有重名而更名,它是一座古老的江南小镇,位于江西九江市彭泽县西南部,东濒大湖水产养殖基地-芳湖,南与囊括龙宫洞的群山毗连,西与鄱阳湖的外延接壤,北通长江中游红光码头,早就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兴盛的商业贸易而闻名遐尔。    太平关乡为低山滨湖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北面大片丘陵,东面为芳湖湖畔,总面积为64.2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1241万人,耕地18371亩,林地37058亩,水面4500亩,处于中亚热带的过渡带,湿润季节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正常生长,适宜茶叶、松、杉、竹等林木生产。    自然资源:境内有日涌水量480吨且补给源广泛的天然优质矿泉水,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达到国家开采标准;有参天耸立的优质杉树,适宜于装璜、建筑等的重要材料,蓄积量达63734立方米;遍布全乡的塘、库、堰、圩面积4600亩,储存了充足的水资源,是彭泽鲫、中华绒螯蟹良好的富营养型养殖基地;圩垦荒山主要生长丝茅草、狗尾草、尖苔、蛾子草等为主植被群落,草质优良,适口性佳,属2等3级,是放牛、羊的上等饲料,每亩鲜草可产560公斤;地处太平东南处蕴藏着丰富的煤矿资源,矿源大、煤层厚,可开采使用。同时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集风光、古战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系列:即以鼓楼山、白沙水库为主体的自然风景旅游系列;以望夫山战场遗迹的人文景观旅游系列。    全乡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初具规模:有装机容量400千瓦时的灌溉、发电并用的白沙发电站:有年生产成套纱布80万米的棉麻纺织厂:有年产600万块砖瓦厂;有年生产加工2.5万吨新鲜蔬菜的原野食品有限公司等。    基础设施有较大发展,全乡路况不断好转,路网逐步健全。有与彭湖公路交接的定龙公路纵贯本乡全镜,路面硬化,各村都相继建设水泥路,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太平电信所开通2800门程控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公司基站网络覆盖全乡,通讯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电力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农网改造全面完成,有效地降低了电价,彻底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    太平乃文章节义之乡,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太平关乡人民热忱欢迎天下有志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共创太平美好未来。.  

黄岭乡

  黄岭乡靠近彭泽县城近郊,距县城1.5公里,北距黄金水道长江10公里,正在修建的铜九铁路傍境而过。西邻芳湖万亩水面。全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个林场,1个园艺场,108个村民小组,16600人口,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东南山峦绵延起伏,西北丘陵岗地,滨湖圩田,土地复杂多样,重要是黄棕壤土、马肝土、冲击潮泥。水库、瑭、堰星罗棋布,渠道、公路纵横交错。历史上盛产粮棉油猪、鱼、竹木柴炭茶。特产梅花鹿、名贵药材等。黄岭乡集镇功能齐全,乡村共有中小学校11所,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还有工商、税务、供销、粮贸、金融、派出所、电信、邮政等基层站所,高压电和电信传输到全乡每个角落,“移动”和“联通”网络覆盖全乡,居留有旅店,交通十分方便,到县城是9公里水泥路面,驱车只需10分钟左右。    黄岭乡是千年古县城的旧地址,留有很多的古文化遗产和数不清的人文景观。自唐代建县治于黄岭旧县街,前后316年。古今人才辈出,古有陶渊明、狄仁杰在此为县令,近有清末金榜状元汪鸣相,当代文人毕必成。人文景观不胜枚举:唐代遗迹旧县街、旧县塔、神顶塔、仙人桥、仙人塘、陶狄二贤祠和狄仁杰广施仁政留下的纵囚徒墩;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的古战场北山洞、棋盘山和望儿岭,公主坟等遗迹。国家级梅花鹿生态自然保护区6万余亩也座落在黄岭境内。凡此种种,犹如镶在黄岭的一颗颗珍珠,一块块美玉,若将其串联成线、交织成片,确是无与伦比的集旅游、考古、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人间仙境。    从地理特点来看,黄岭有3万余亩丘陵山岗地,4000余亩湖泊水面和3000余亩滨湖圩田,有着丰富的绿色资源。最适合药材、苗木的种植,畜牧家禽的饲养和特种水产品的养殖。同时还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农产品,适合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生存发展。目前已落户我乡的北京中源新世纪有限公司和英国嘉士德公司合股成立的江西南竹北移竹木有限公司,已注册资金160万美元,首期8000亩荒山,低坡已进行开发,计划开发用地3—5万亩,届时可形成竹木制品加工、旅游一条龙开发。粤福高科绿色食品开发公司和成兴开发公司的5000亩花椒基地,经三年的发展也已形成一片喜人景象。江苏宜兴棉业公司在我乡投资兴办的大型轧花厂,以一年的运行可年加工籽棉10万担。另外还有福建客商投资的千亩香菇基地和浙江老板投资的废旧轮胎加工厂都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浩山乡

  浩山乡是彭泽县一个山区乡,东南、东北、西南三面均与安徽省毗邻,曾是都、彭、湖等七县中心县委所在地,属革命老区,区域面积156.6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这里山林资源丰富,飞禽走兽多,生态环境好,又有着红色资源,是人们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势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食用菌是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每年均有100万袋,仅此项农民人均可增收600元。全乡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四川麻羊养殖发展到10户,存栏千余只,乡政府还扶持新建了一个年养猪300头规模的养猪场。工业及民营企业发展迅速,2002年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了彭泽县农机修理厂,年生产农用运输车150多辆,销售收入400多万元,实现利税20万元,还依托山林资源,创办了两个竹丝厂、一个地板厂、一个西餐具厂。    文教卫生事业逢勃发展。全乡现有初级中学两所,中心完小一所,村小10所,在校生1600多人。乡村卫生防疫体系现已形成,新建了门诊大楼及集办公、会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浩山――东升通往县城的水泥路,乡政府至海形村油路均已建成通车,且修通了小山――安徽东至。香隅、岚陵――安徽东至。泥溪、柳术――浪溪三条砂石公路,通往县内省外公路网已形成。通讯事业发展更快,全乡各村已装有程控电话,装机总量达3000多部;移动通讯合作营业厅一个,手机塔2个,小型发射塔4个,交通通讯发达,与外界联系方便、快捷。    全乡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宾朋前来观光、旅游、投资置业,共创浩山美好前程。.  


黄岭乡特产大全




黄岭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