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南州 >> 瓮安县 >> 江界河镇 >> 桂花村

桂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桂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桂花村简介

  桂花村由铜锣乡原寒坪村、通土坝村、大蛇村、民权村等四个村撤并而成,全村海拔800余米,森林覆盖率43%,全年平均气温约16℃,全村现有28个村民组。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中药材种植。
  利用江界河升级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大好时机,大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精果林,把旅游业和服务业、农业有机结合,实现整体发展、良性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2725111 558000 -- 查看 桂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桂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桂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渡江社区

  渡江社区是江界河镇的政治文化中心,全社区所辖13个村民组,1个居民组。共计有人口963户,3261人,耕地面积3250亩。全社区有党员46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界河所在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驰名中外的江界河大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强渡乌江战斗遗址和猴跳崖、震天洞、香沟林、花龙口瀑布等名胜旅游景点。交通便利,省道马遵公路横贯全境,乡内村组均通公路。支柱产业有蔬菜、粮、油、牛,四季精品水果基地内有柑桔、金秋梨、甜柚、樱桃、桃、梨等。   

沿江村

  沿江村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位于木引乡政府的东南面,东面与铜锣乡大蛇村接壤,南面与玉山镇隔河相望,西面、北面分别与高水乡、珠藏镇相邻,是原大坝、沙子坎、青杠咀、白岩和毛沙坪5个村合并的村,面积有35.8平方公里,下辖38个村民组,1261户5052人。有小学2所,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群众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和畜牧养殖收入为主。耕地面积4793亩,其中田1562亩,土3231亩。全村有0党员108人,村党支部成员5人,村筹委会成员5人。沿江村目前各项工作开展正常,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结合沿江村实际情况,正在研究制定沿江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沿江新貌不久将呈现在群众面前。   

山星村

  山星村是原三乐村与新田坳村合并而成,共辖21个村民组,分别为岩门口、乔子坎、寨上、咀上林、水尾、楠木树、三台土、高炉、桂花树、香樟树、团田、桃子桠、新田坳、红旗寨、坪上、农场、白蚂堰、蚂蝗沟、后坝、水源沟、水田。   山星村发展山鸡养殖,香猪养殖,金银花种植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日益富裕。   

河兴村

  河兴村位于铜锣乡政府驻地,地处乌江河畔,与江界河大桥相邻,东抵湄潭县石莲乡,南抵乌江河,西达群心村,北到珠藏镇、牛场坝乡,平均海拔850米,耕地面积5059亩,其中田1596亩,土3463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41%,全村辖31个村民组。   河兴村通过实施农业部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点建设项目,带动传统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烤烟、中药材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养殖方面以猪、羊、牛、鸡养殖为主,注重养殖的规模化;依托毗邻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利条件,将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金额种植业,努力发掘提升服务业经济能力,以推动全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桂花村

  桂花村由铜锣乡原寒坪村、通土坝村、大蛇村、民权村等四个村撤并而成,全村海拔800余米,森林覆盖率43%,全年平均气温约16℃,全村现有28个村民组。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中药材种植。   利用江界河升级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大好时机,大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精果林,把旅游业和服务业、农业有机结合,实现整体发展、良性发展。   

樱桃村

  樱桃村位于龙塘乡南部1.5公里处,东是天文镇以清水河为界,南与玉山镇接界,西抵乌江,北邻尖坡村,樱桃村由原来的(官塘村、麻池村、金钟村)组成,所辖37个村民组,1305户,5218人,(其中农业人口5033人)总面积是33843亩,其中耕地面积4148亩。(其中:田2074亩,土2074亩),人均耕地0.8亩。2010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2070万元,粮食总产量3067.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166元。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水果,辣椒,药材、苗木、花卉等。全村有近0.5万亩果园(其中:金秋梨2300亩,桔子500亩,密柚550亩,樱桃、布郎李等480亩),年产水果100万斤,产值60万元。森林覆盖率为45%。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4mm,海拔低(最高880m,最低620m),无霜期为300天左右,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   樱桃村交通极为便利,省道马遵公路横穿全村境内,村组均通电100%,通公路100%,道路硬化70%。机耕道15公里,有80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一个,村内水利资源丰富,山塘8个,可容水1万立方,有小二型水库一个可容水5万立方,小溪纵横交错,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秀丽壮观。江界河景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驰名中外的江界河大桥、有集峡谷山水风光为一体的震天洞、清水河等景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龙塘村

  龙塘村概况   (一)村情概况   根据县政府对我镇区划调整的批复,新成立江界河,按江界河镇区划调整,于2012年4月我龙塘村由原官塘村、磨坪村合并成立,龙塘村村委会、支委会设立在原龙塘乡政府所在地。全村辖28个村民组(即、龙塘组、马路边组,坝子边组、柏杨寨组、中心组、坪上组、颜家寨组,老猫水组、熊家坟组,红岩组、上寨组、上坝组、老山组、关塘组、磨坪组、交水组、马头山组、沙坝组、关庄组、天堂组、寨子上组、滚上堂组、深窝凼组、桂林坝组、何家坳组、红岩朝组、岩脚组、下寨塘组、),1053户,4215人,村内有中学一所,中心完全小学一所,教师44人,职工16人,学生706名,住有派出所一个,民警8人,保安4人(学校保安),治安巡逻队员34名,有卫生院一所,农村合作医疗诊所4个,村内住有养路段,电信公司,移动公司,信用社,农资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园,采石场,砖厂等公司。村内有商店铺31个,龙塘村,村辖面积15.6平方公里。   (二)地理位置   龙塘村位于属黔中腹地、瓮安县北部,江界河镇南部,乌江南岸、距离县城约38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东是天文镇,以清水河为界约7公里,南与樱桃村接壤,西与木引槽乡毗邻以乌江为界,北抵渡江社区。境内交通极为便利,省道马遵公路横穿村境,村内组均通电、通公路,硬化路面约13公里。这里是未来的港区的物流点,是小镇建设区域;江界河镇正在努力打造龙塘村成为精品水果之村。   (三)气候条件   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4mm,海拔低(最高880m,最低620m),无霜期为300天左右,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征。   (四)、资源分布   林地资源:耕地面积2641亩,其中田1041亩、土1600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全村天然林13067亩,退耕还林324.24亩,生态造林250亩,经果林3000亩,精品水果主要是金秋梨,红肉蜜柚,温州蜜橘,樱桃,江朗李,冬桃,布朗李,森林覆盖率48.5%。   旅游资源:龙塘村有蓝色乌江:国家级风景名胜乌江峡谷婉转延绵,乌江百里画廊在这里长达2公里,妖娆呈现乌江蓝色经典;绿色山川:震天洞、清水河峡谷风光景观资源,秀丽壮观。有乡村别具一格风情;通过江界河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特色港湾建设通航:届时,航运、铁路、高速公路三通,龙塘村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五)农业产业概况   长期以来,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和中药材、烤烟、油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以猪、鸡为主。到目前为此,全村有果园3000亩、中药材250亩,猪存栏2212头、鸡存栏5265只,2011年全村农业总产值为11991650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00000元,占总产值的58.37%,养殖业总产值4476650元,占总产值的37.33%,其他515000元,占总产值的4.29%,2012年人均纯收入1199元,其中种植业人均纯收入996元(粮食:522元,金秋梨:118元,桔子:35元,中药材:20元,烤烟:165元,樱桃:35元,布郎李:20元,良蒿等其他经济作物:8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3.06%,养殖业人均纯收入106元(猪:104元,鸡: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84%,其他收入9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09%。   二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十八”的重要精神为导向,争取在2020年以前全面建成小康村;始终突出“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主题,“一个基础”(农业)、明确“两大目标”(群众富裕、社会稳定)、加快“三个突破”(以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为主线,在推进农民增收上取得突破;以民生工程为载体,在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方面取得突破;以平安创建为抓手,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取得突破)、培育“四大亮点”(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突出“五大产业”(精品果蔬、园艺苗圃、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特色药材),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桂花村特产大全




桂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