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村位于甲里镇南部,与尧棒乡和下司镇接攘,距镇政府17公里,辖董汪一二三四、上拉午、坝问、下拉午七八、甲盘、桥头、八约上下、坝纳、怀毫共14个村民小组,全村393户1928余人,全村98%以上为布依族农业人口,田面积1089亩,地面积143亩;全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烤烟种植、加工修理、汽车运输以及建筑房屋等,目前外出务工人数超过340人,烤烟规模种植户39户,加工修理户9户,养殖户2户。
四九村的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组织新村支委学习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加快四九村经济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甲里,更好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四九村实际,经村“两委”班子会议认真讨论,对四九村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以下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实施“产业富民”战略,进一步推进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建设,密切干群关系,使四九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步推进和谐发展。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创建“五好”村为裁体,加大水电,路等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板兰根种植、烤烟种植作为目标,不断夯实农业经济基础,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四九村14个村民小组1900余人成9个自然寨分布,居住相对分散,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不同产业片区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1、烤烟种植在四九村坝纳、怀毫、下拉午七八四个自然组具有相当长的时间,这四个自然组的村民大都对烤烟种植有一定的经验,计划今后几年在这几个组大力推广种植,形成更大规模的烤烟种植区,提高农民收入,预计2010年以后在坝纳、下拉午七、八这三个组每年增加发展烤烟种植户3至5户;
2、水稻种植,积极引进市场上少有而人们喜欢食用的新品种,在董汪、八约和桥头一带选择适当的水田进行试种,成功后加以推广,提高农业增收增效;
3、板兰根种植是我镇新型发展的经济产业,在我镇已试种成功,下步村干部到各组进行宣传发动,鼓励群众转变思想,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板兰根,充分利用荒山坡建成经果林,增加农民收入;
4、发展在我镇目前已经产生经济效益的西红柿、细刀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村民致富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5、致力发展圈舍养殖,引导群众发展瘦牛育肥和二元母猪、三元杂交猪的饲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原有养殖户的基础上预计再增加2至4户养殖农户;
6、加大非农劳动技能培训,组织年轻有志外出务工的富余劳动力,聘请县科技、职校等部门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非农劳动技能,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6105 | 558000 | -- | 查看 四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星朗村 |
星朗村与下司镇大黑寨接壤,境内有黔桂铁路从北至南贯穿村境,有条乡级公路从黔桂公路的太平塘组顺至大黑寨直通星朗,下辖:干杏、万赖、万旦上、老店、拉坝、万旦下、万卜、三坡一、三坡二、甲塘、龙家湾、拉奇、塘垅、麻马、赶季湾、上拉偶、下拉偶、上旺、下旺、拉赖、礼寨上、礼寨下、播要、潘果、吴果共24个村民小组,729户,3307人。耕地面积2853亩,其中田面积2355亩,土面积498亩,人均耕地面积0.82亩。粮食总产量1269吨,人均粮食产量364.03公斤。大小牲畜35146头,常年种植杂交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以油菜、辣椒、烤烟、板蓝根为主。 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做强做大板蓝根产业,实现产业富民战略;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环境;;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按照“五个好”党支部的要求,抓好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善于发现、大胆培养、及时吸收优秀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确保每年培养1—2名合格的优秀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三是在优秀的党员组长中推荐和培养村、支“两委”班子后备干部,经常让他们参加村里的各种会议,不断加压、适时使用,让有才干的后备干部有发挥才能的机会、有施展本领的舞台, 抓住“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时机,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发展意识,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双快发展。一是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做强做大板蓝根产业,提高农户科技种植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加全村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二是做好危房改造工作,不断改善全村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三是做好村寨路面硬化等农村基础设建设的引导和指导工作,不断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社会进步;四是认真开展“五好家庭”、“和谐村寨”的推优评比工作,不断推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做好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一是做好人口计划指标的公开,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和谐开展;二是做好建房等建设用地的公开,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审批建设用地;三是做村、支“两委”各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公开,提高群众的亲和感,不断改善干群关系;四是做好村财务公开,保持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 加强治安管理,保持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制定好《村规民约》,做好防火、防水、防盗和道路交通等安全防范宣传,断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二是组建好村寨“护寨队”,加强治安巡逻,三是做好村内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及时化解各类民事纠纷,保持村组和谐稳定;四是积极配合上级-门开展好各项严打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
四九村 |
四九村位于甲里镇南部,与尧棒乡和下司镇接攘,距镇政府17公里,辖董汪一二三四、上拉午、坝问、下拉午七八、甲盘、桥头、八约上下、坝纳、怀毫共14个村民小组,全村393户1928余人,全村98%以上为布依族农业人口,田面积1089亩,地面积143亩;全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烤烟种植、加工修理、汽车运输以及建筑房屋等,目前外出务工人数超过340人,烤烟规模种植户39户,加工修理户9户,养殖户2户。 四九村的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组织新村支委学习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加快四九村经济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甲里,更好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四九村实际,经村“两委”班子会议认真讨论,对四九村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以下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实施“产业富民”战略,进一步推进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建设,密切干群关系,使四九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步推进和谐发展。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创建“五好”村为裁体,加大水电,路等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板兰根种植、烤烟种植作为目标,不断夯实农业经济基础,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实现村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四九村14个村民小组1900余人成9个自然寨分布,居住相对分散,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不同产业片区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1、烤烟种植在四九村坝纳、怀毫、下拉午七八四个自然组具有相当长的时间,这四个自然组的村民大都对烤烟种植有一定的经验,计划今后几年在这几个组大力推广种植,形成更大规模的烤烟种植区,提高农民收入,预计2010年以后在坝纳、下拉午七、八这三个组每年增加发展烤烟种植户3至5户; 2、水稻种植,积极引进市场上少有而人们喜欢食用的新品种,在董汪、八约和桥头一带选择适当的水田进行试种,成功后加以推广,提高农业增收增效; 3、板兰根种植是我镇新型发展的经济产业,在我镇已试种成功,下步村干部到各组进行宣传发动,鼓励群众转变思想,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板兰根,充分利用荒山坡建成经果林,增加农民收入; 4、发展在我镇目前已经产生经济效益的西红柿、细刀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村民致富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5、致力发展圈舍养殖,引导群众发展瘦牛育肥和二元母猪、三元杂交猪的饲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原有养殖户的基础上预计再增加2至4户养殖农户; 6、加大非农劳动技能培训,组织年轻有志外出务工的富余劳动力,聘请县科技、职校等部门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非农劳动技能,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下司村 |
--人口总数:4514人农业人口:4003人非农业人口:511人 --行政区面积:2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发展口号: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所辖村:一组到八组,打六一组到四组,牛行,亭子,场坝,拉街,马安生产总值:241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辣椒办公所在地:下司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
塘芒村 |
--人口总数:1507人农业人口:1477人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水族,汉族发展口号:加强工业建设 --所辖村:麻格,拉若,塘芒,拉荣一,拉荣二,麻壮,格寨等14个组生产总值:19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水晶葡萄办公所在地:塘芒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
阳角村 |
--人口总数:1785人农业人口:1607人非农业人口:178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发展口号:加强工业发展 --所辖村:内哄,外哄,洞朗,董阳,上院等15个组生产总值:1604.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大米办公所在地:阳角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
麻根村 |
--人口总数:1864人农业人口:186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发展口号:发展工业 --所辖村:坝者,打沱,小巷,塘或,上根,下根,培寨,桶寨,拉才等12个生产总值:1411.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大米,玉米办公所在地:麻根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拉抹村 |
--人口总数:1422人农业人口:1410人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发展口号:经济建设为中心 --所辖村:播司,坝井,亮寨,上抹,孟香等12个组生产总值:18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油菜,大米办公所在地:拉抹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拉播村 |
--人口总数:1129人农业人口:1110人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发展口号:经济建设为中心 --所辖村:拉岩,拱董,拉号,尧利,地坝等13个组生产总值:148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大米,油菜办公所在地:拉播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铁坑村 |
--人口总数:1302人农业人口:1237人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发展口号:经济建设为中心 --所辖村:喇寨,拉干,打来,后寨,店上,下铁坑,塘家湾,拉也等11个组生产总值:178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大米,油菜办公所在地:铁坑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新和村 |
--人口总数:1705人农业人口:1698人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1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发展口号: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所辖村:坝佑一,坝佑二,上洞三,拉塘,更分等11个组生产总值:184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辣椒,大米,玉米办公所在地:新和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群巷村 |
--人口总数:1681人农业人口:1647人非农业人口:34人 --行政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发展口号:全村奔小康 --所辖村:巷寨,西流,播朝,茂龙,扁山,上、下拉简,一到四组生产总值:1331.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大米,玉米,油菜办公所在地:群巷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资源:无 |
新兴村 |
--人口总数:2218人农业人口:2174人非农业人口:44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壮族发展口号:全村奔小康 --所辖村:甲老,鱼寨,中寨,拉买,拉纺,上打,下打,桥头,拉西等13个生产总值:149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大米,玉米,油菜办公所在地:新兴村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资源:无 |
新同村 |
新同村党支部是2007年9月行政村改革中由原新场村和拉绕村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24.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63亩,林地面积5293.9亩,总人口2332人,少数民族占百分85,现有党员71名,困难党员11名。新同村以种植业为主,大力发展柑橘、李子、大山梨等经果林,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该党组织班子成员团结一心,共谋发展,近5年来,在新同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无任何班子成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社会治安和谐、民风淳朴,没有发生过重大责任事故和社会上影响较大事件,逐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
铁山村 |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寨,耕地面积578亩,其中田544亩,土34亩,213户,952人。 10个村民小组分别是:铁山、洪浪、白岩、红岩、上响水、下响水、桐子树、毛坪、下再坪、板粟树。 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19户,人口1005人,劳动力710人。耕地面积578亩(其中田544亩,土34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其他经济作物280亩。生猪出栏520头,家禽出栏5万羽。工农业总产值580万元,其中林牧总产值290万元。外出务工经济得到发展,实现年产值60万元以上。全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人均纯收入34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