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罗村位于本寨乡东部,距政府驻地6公里,洞与三都县廷牌镇四村:甲约、热潮、石安、良桥相连接,全村共有420户,2050人,五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7.2平方公里,田地面积1436亩,长年亩产量580公斤。是省定二类贫困村。是以侗、水良民族相结合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一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小麦、油菜为主。这几年来在上级的帮扶下,基础设施的到一定改善,但还不够完善,任然制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积极探索。目前主要在烤烟上做文章,2010年黎罗村烤烟种植180亩,交售烟叶4199.85公斤,收入492045.45元,实现亩产值2733元。单烤烟一项比往年同期总收入相比增加了15155.45元。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扶下,黎罗村的通村路已基本完善。交通也比以前便利多了。但由于在新和村新坝寨的路面太窄、10吨以上的车辆都无法进入黎罗村,黎罗村村民想高新产业任然是一个遐想,引进不了新产品,导致经济来源单一,特困人口多。2010年黎罗村共有82户131人被列为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救助对象,为特困户解决生活困难。黎罗村在烤烟方面积极推广。只有经济搞上去了这些困难户、特困户的生活才能有保障。
黎罗村主要是一侗、水两族相结合的少数民族村寨,人口素质较低。房屋结构全部是砖木结构,全村经济来源单一,由于从事都是传统农业,经济欠发展,全村共有500多人外出务工,分别在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在家绝大数是老、幼、妇、劳动力比较少。2007年人均吃粮337公斤,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人均收入在680元以下的有34户,共有150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6204 | 558000 | -- | 查看 黎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本寨村 |
本寨村位于本寨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与基长镇、水岩乡接壤,全村共有12个自然寨,19个村民组,728户330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56人,初中为1580人,小学为851人。劳动力2138个,全村耕地面积2083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3亩,全村共有20平方公里。 1、月亮片区基本情况:月亮片区位于本寨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与基长镇、水岩乡接壤,全村共有7个自然寨,全片区共8个村民组,275户1196人,其中1—16周岁人口为269人,16周岁—60周岁的人口为782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461人,60周岁以上的人口为145人。文化结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0人,初中为535人,小学为461人。全村耕地面积902亩,其中田804亩,土98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5亩,全村共有12.4平方公里,是省定一类贫困村。全片区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烤烟、油菜为主,灌溉水源缺乏,交通条件较差。经济来源单一,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由于所从事的都是传统农业,经济欠发展,共有217人长年外出到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省份打工,在家务农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妇、幼,劳动力比较少。 2、本寨片区基本情况:本寨片区离乡政府3公里,共有11个村民小组,453户2108人,全片区基础设施较好,各村民小组都通公路,本寨大寨还进行路面硬化。本寨片区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烤烟、油菜为主,经济较好,产业结构初见成效,全村共有450人长年外出到两广等省份打工。 |
塘联村 |
塘联村位于本寨乡政府东北方面,距离乡政府驻地9公里,全村共有17个自然寨,辖16个村民小组,528户250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7人,初中为1007人,小学为996人,全村劳动力1582个。现有耕地面积2102.35亩。 由于所从事的都是传统农业,经济欠发展,全村共有313余人长年外出到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份打工(有的是举家外出),在家务农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妇、幼,劳动力比较少,有些人家已出现田地无人耕种的现象。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全村贫困户为87户350人。全村基础设施差,特别是联合片区较为突出。 |
黎罗村 |
黎罗村位于本寨乡东部,距政府驻地6公里,洞与三都县廷牌镇四村:甲约、热潮、石安、良桥相连接,全村共有420户,2050人,五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7.2平方公里,田地面积1436亩,长年亩产量580公斤。是省定二类贫困村。是以侗、水良民族相结合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一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小麦、油菜为主。这几年来在上级的帮扶下,基础设施的到一定改善,但还不够完善,任然制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积极探索。目前主要在烤烟上做文章,2010年黎罗村烤烟种植180亩,交售烟叶4199.85公斤,收入492045.45元,实现亩产值2733元。单烤烟一项比往年同期总收入相比增加了15155.45元。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扶下,黎罗村的通村路已基本完善。交通也比以前便利多了。但由于在新和村新坝寨的路面太窄、10吨以上的车辆都无法进入黎罗村,黎罗村村民想高新产业任然是一个遐想,引进不了新产品,导致经济来源单一,特困人口多。2010年黎罗村共有82户131人被列为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救助对象,为特困户解决生活困难。黎罗村在烤烟方面积极推广。只有经济搞上去了这些困难户、特困户的生活才能有保障。 黎罗村主要是一侗、水两族相结合的少数民族村寨,人口素质较低。房屋结构全部是砖木结构,全村经济来源单一,由于从事都是传统农业,经济欠发展,全村共有500多人外出务工,分别在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在家绝大数是老、幼、妇、劳动力比较少。2007年人均吃粮337公斤,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人均收入在680元以下的有34户,共有150人。 |
新和村 |
新和村为本寨乡政府驻地,全村共有7个自然寨,13个村民组,404户2055人,全村劳动力1187个。全村土地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5.04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6亩,是省定三类贫困村。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油菜为主,产业结构有成效,经济发展。2006年荣获县党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荣获县表彰“三好基层党组织”,同年荣获独山县-表彰“先进治保委员会”及“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 |
龙点村 |
龙点村位于本寨东、南部,与三都县接壤,册三公路横穿上半村,距乡政府2.5公里,全村共有11平方公里,龙点村有耕地面积1712亩,其中:田1392亩,地620亩。是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寨,569户2698人,文化结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46人,全村劳动力1561个,外出务工1030,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人民生活非常贫困。目前有贫困户72户198人,人均占有粮食308公斤。龙点村具有丰富的资源。 |
拉芒村 |
拉芒村位于本寨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共有8个自然寨,14个村民组,483户2110人,文化结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45人,初中为823人,小学为637人,全村劳动力1378个。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8.52亩。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油菜、烤烟为主,全村共有423人长年外出到广东、广西等省份打工。2010年,人均吃粮312公斤。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 |
丙约村 |
丙约村位于本寨乡南部,丙约村由丙怀村和约寨村合并而成,因为基础不同,发展也不平衡,是二类贫困村。18个村民小组501户2269人,全村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27.32亩,林地面积2437亩,未利用土2421亩,全村属岩溶地貌,裸岩石砾地面积2206.2亩,土地资源较为贫乏。全村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
丙高村 |
丙高村地处独山、荔波、三都三县交界,距乡政府6公里,属边远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495户2343人,文化结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5人,初中为894人,小学为958人,全村劳动力1448个,外出务工308人。丙高村面积14.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79.77亩,人均林地面积6亩。人多田少矛盾突出,粮食单产水平低,经济收入单一,人均占有粮食310公斤。全村民族有侗族、水族、布依族。全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95%以上田土无灌溉设施,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
温泉村 |
温泉村位于本寨乡北部,距离乡政府14公里。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489户,总人口2084人,总耕地面积2210.7亩。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落后,村民文化程度低,是省定的二类贫困村。全村以种植、综合养殖为主,经济收入单一。羊场七组有一个天然的温泉,全年温度达30°左右,温度适宜、舒畅,有益于健康、美容等等纯天然保健功效。每一年的阴历六月六日这一天,附近的水族都要聚会到这里来洗澡,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个水族节目——“六月六”羊场温泉洗澡节。 |
林桥村 |
林桥村位于本寨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20多公里,北靠水岩乡及三都县合江镇、甲照村,东接羊场村,南接中安,西与基长镇毗邻,是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寨,272户1297人,文化结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7人,初中为392人,小学为542人,全村劳动力735个,外出务工234人,是布依族、水族聚居的边远山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人民生活非常贫困。目前有贫困户35户165人,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 林桥村具有丰富的煤矿资源、硫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2组、3组、4组、8组。 林桥村有耕地面积1841亩,其中:田1631亩,地210亩。全村共林地面积12085亩。2010年,农业总产值实现42万元。粮食总产量实现1472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万元。2010年底,林桥村通过开展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沼气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双星村 |
双星村位于本寨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1公里,地处独山、三都两县交界,全村共有26个自然寨,18个村民组,551户2353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32人,初中为669人,小学为107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7亩,其中田1442亩,土365亩,是省定一类贫困村。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油菜为主,房屋结构全部为瓦木结构,全村经济来源单一,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由于所从事的都是传统农业,经济欠发展,全村共有780人外出务工,其中546人长年外出到广东、广西、浙江等省份打工,在家务农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妇、幼。2010年人均吃粮307公斤,全村交通、信息闭塞,经济基础十分落后。 |
群力村 |
群力村位于本寨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辖9个村民组,310户162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9人,初中为168人,小学为234人,是水族聚居地,全村有劳力890人,常年以大米为主食,房屋结构全部为木质结构,绝大多数仍是大众同屋。全村经济单一,以种植业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吃粮270公斤。全村贫困户有76户332人。全村辖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4亩,其中田650亩,土234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荒坡林地面积3923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100%,全村有八个组已通公路,所通的公路是黄泥路,道路狭窄崎岖,雨天泥泞,晴天勉强走,雨天寸步难行。 全村至今仍有111户未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010年来大牲畜存栏数为287头,生猪存栏590头。全村人畜饮水困难,农民因旱而缺粮。境内的矿藏资源主要是煤,分布在五、九组和一、二组等地。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