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村位于者密镇政府所在地,关(上)至四(寨)公路穿村而过,幅圆36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756户,4299人,耕地面积2308亩,其中田1433亩,土874亩,人均耕地0.49亩,人均产粮865公斤,年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3490元。
实施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年初在京硐实施千亩种植,现打好坑1000余亩,力争三年完成10000亩任务。实施高粱种植600亩,起动宣传落实造册工作,年初力争完成任务,做好两项产业的规划区域,将会在人均收入年递增100元以上,夯实粮食生产收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7107 | 558000 | -- | 查看 金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者密社区 |
者密居委会办公地在金玉村辖区内,总人口437人,其中农业人口37人,人口分布分别在者密片、六硐片和甲青片,我镇是按照居民的居住地区成立的居民委员会,并就公共福利、治安保卫、调解纠纷、动员居民响应政府号召、遵守法律、向当地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等开展工作。居民委员会依法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服务、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青少年教育等等一系列工作,为全面启动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将迎头赶上,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争先创优、创新突破,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社区,为者密居委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
拉岩村 |
全村共22个村民组550户2552人。包括大硐一组、大硐二组、拉央组、打以组、纳料组、水冲组、下寨组、红寨组共八个村民组230户1020人、八湾组,共33户162人,控基组,21户98人,大井一组、二组、三组、卡熊组共四个组102户475人,甲忙组31户150人,已无水源,饮水点到打以组;拉岩组23户112人,总老组34户159人;甲望组20户94人,到;新农村组8户41人,更干组26户116人,10、上、下平寨组共36户185人,其中党员共64名。 拉岩村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共有耕地面积2134.02亩,其中田984.07亩,土1149.95亩,有422亩用于发展烤烟产业,虽生存环境恶劣,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依然很高! |
拉关村 |
拉关村距乡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位于镇集东北部,东与本镇六硐村、平河村接攘,西接摆茹镇,北临平湖镇,南与本镇甲拉、拉岩村相接。幅圆28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388户、1826人,总耕地1235.24亩,其中田562.74亩,土672.47亩。 1-3年内拉关村种植花椒3千亩,重点区域为甲料上拉关、下拉关、拉碑、拉够、然卷、甲凤、冗蒙、拉娘、黎平一组;展种植养羊500只,重点区域为拉三尼、拉碑、上拉关、快留。发展种植优质高粱400亩。争取水利部门的专项资金扶持,修建黎平四个组的排洪沟,沟渠长约3公路,涉及人口418人,影响田面积158.96亩,兴修然卷水利沟渠涉及四个组,然卷、冗蒙、甲料、上拉关、150人灌溉面积87亩;争取尽快在拉关村修建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便利;动员黎平一组、二组、三组群众投工投劳,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实施好连户路面硬化。争取山塘、田窖的项目申请,解决全村1826全饮水和687亩的有效灌溉。 |
金玉村 |
金玉村位于者密镇政府所在地,关(上)至四(寨)公路穿村而过,幅圆36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小组,756户,4299人,耕地面积2308亩,其中田1433亩,土874亩,人均耕地0.49亩,人均产粮865公斤,年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3490元。 实施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年初在京硐实施千亩种植,现打好坑1000余亩,力争三年完成10000亩任务。实施高粱种植600亩,起动宣传落实造册工作,年初力争完成任务,做好两项产业的规划区域,将会在人均收入年递增100元以上,夯实粮食生产收入。 |
茂村村 |
茂村村位于者密镇政府的西南面,距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31公里。全村辖28个村民组,869户,3419人,少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6.7%,辖区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2亩,其中田1480亩,土722亩,从县城通往广西南丹公路穿越9公里,者密通往独山上司最近距离23公里,过境5公里。茂村之战为解放平塘的最大战役拟为开发红色旅游点,天生桥溶岩景观迷人,加之冰臼石的延伸,具有自然旅游景点开发价值,森林以松树、青冈为主,覆盖率达35%以上,茂村海拔715米,与县城约为平形,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坡土多为沙壤土地,宜发展油茶及果树栽培,种草养羊等项目开发。 |
六硐村 |
六硐村位于者密镇政府西南面,距镇政府10公里,距平塘县城17公里,吉云油路穿村而过,全村辖16个自然村寨,21个村民小组,739户,3150人,耕地面积2079亩,是毛南族世居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太子参、高梁、烤烟、蔬菜、花椒、油茶等经济作物,养殖主要以养牛、羊、猪、鸡等,有集贸市场1个,有秀丽迷人的“六硐田园风光”。 |
平河村 |
平河村位于者密镇西北部,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该由河头、龙平、甲术三个村合并而成,共有16个村民组,733户3639人,党员65人,平河村总面积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138.6亩,其中,田面积1478.21亩,土地面积660.45亩,粮食总产量2032442.4公斤。 平河村是以发展商业贸易,种植业,旅游也为主,积极发展林业,养殖业及采掘业,是全镇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地方。 |
甲青村 |
甲青村总面积2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49.15亩,其中田902.29亩,土446.84亩,粮食产量1282020.3公斤,甲青村共14个村民组,360户,共1641人,其中37名党员,有2个组发展烤烟,发展面积60余亩。 在原苗拉村新建60立方水窖55口,危房改造37户基本达到验收标准,修通当奇至纳让公路。原甲坨村自来水工程、中寨组、当奇组路面硬化已启动。二是农业生产方面,完成烤烟种植220亩,协调在拉猛建成集中化烤房一个,种植花椒150亩,发展种草养羊户1户。近期拟实施二元母猪养殖项目,发展大户5户。下步,甲青村将规划中寨至当奇为花椒产业区域。三是社会事业方面,全年共出生14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7%,有30户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政策帮扶。启用村级卫生室,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对百余人(次)进行异常体温监测。 甲青村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发动全村群众,抢抓中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的有利机遇,扎实开展村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干部量化考核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基础设施,亮化村容寨貌,群众增收明显。 |
甲拉村 |
甲拉村总面积1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79.4亩,田面积348.5亩,土面积530.9亩,甲拉村共有14个村民组,304户,1347人,其中有3个村民组发展烤烟产业共81亩,大大的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甲拉村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中,认真理清甲拉村发展思路,以及巩固烤烟、太子参、打造万亩花椒、以产业强村、在发展烤烟和花椒产业、依托者密镇政府扶持,专人指导甲拉村发展好烤烟和花椒种植。在2009年度共栽种花椒886.87亩,其中示范点400亩;烤烟种植面积共计167亩,22户烟农。 |
和平村 |
和平村位于四寨镇东南、四寨坝区,是四寨镇政府所在地的村,人口3325人,耕地3102亩,主要耕地为水田,以种养殖业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拔740米左右,有2条小河经坝区自南向北贯穿,自然条件优越;水利设施较齐全,但因损毁较重,需翻修或维修处多。盛产大米。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城镇建设方面较好。 |
拉栗村 |
拉栗村位于四寨镇政府北面,关云公路贯穿村寨5公里。现有耕地1760亩。其中:田1100亩、土660亩。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527户、2283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5.5%以上。村级设有村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妇联、村民兵连、村治保委员会、村团委、综治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村内设有完小一所,在校学生249人。有办公楼一栋、约120平方米,村集体没有经济积累,无集体经济来源。全村19个村民小组中仅有11个组通公路。人畜饮水相对困难,目前,有8个组安装了自来水,但是,一年正常供水仅为7个月、有8个组饮水问题没有解决。全村组组通电和通移动电话,未通有线电话,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0%。 广大群众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太子参、黄豆、油菜等。农业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60%以上,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89元。全村还有贫困人口65户、115人。 |
沙坡村 |
沙坡村位于四寨镇北部,人口1137人,全村共有10个组,8个自然村寨;耕地面积:1199.82亩,田689.25亩,土510.57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沙坡村两委班子以发展红缨子高粱产业为主导,以发展养殖业为辅助,不断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积极探索好的方法和道路。 |
幸福村 |
幸福村位于四寨镇政府西南面,全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961.6亩。其中:田1604.09亩、土344.80亩。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590户、2447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布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以上。村内设有小学一所,在校学生256人。村集体有办公室一间、约30平方米,村集体没有经济积累,无集体经济来源。全村15个村民小组中仅有6个组通公路。人畜饮水相对困难,目前,有8个组安装了自来水,但是,一年正常供水仅为8个月、有7个组饮水问题没有解决。全村组组通电和通移动电话,未通有线电话,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 广大群众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太子参、玉米、黄豆、油菜等。农业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80%以上,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50元。全村还有贫困人口103户、437人。 |
红旗村 |
红旗村位于四寨镇得西面,据四寨镇中心有6公里,交通不便,现有全村人口977人,有9个村民组,239户。农业人口969人,非农人口8人,村设有村委会,村小学,村妇联,村民兵组织。是一个以少数名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布依族占全村人口的90%。民风淳朴。 红旗村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外出务工收入为主. |
福荣村 |
福荣村距四寨镇集镇中心约3公里,处于三县(独山县、平塘县和广西南丹县)三镇(四寨镇、独山下司镇、广西南丹县月里镇)交界处的一个边陲民族村,与广西区南丹县月里镇芭峨村接壤,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寨,363户,户籍人口1577人,其中流出在外务工人口510余人,耕地面积1237.45亩(其中田1077.2亩、土160.25亩),少数民族(布依族)人口占全村人口93%左右,现有村两委成员9人,村支部现有党员32人,地处平塘县与南丹县交界处的云阳关坐落于福荣村南部,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自然景点有瓦洞溶洞河景观和云阳关古驿道遗迹文物,村两委班子及全体村民始终坚持艰苦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