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新余市 >> 分宜县 >> 洞村乡

洞村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洞村乡谷歌卫星地图)


洞村乡简介

  洞村乡位于分宜县东北部,东南界渝水区仁和乡、下村镇、欧里镇,北和东北毗邻上高县南港乡、蒙山林场,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双林镇、高岚乡相连,距县城33公里,距市区35公里,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2883户,农业人口11283人。
   洞村地势东、西、北三面低山高丘,中为小盆地,自然资源丰富,蕴藏有丰富的硅灰石、方解石、石灰石、铁矿石、木材、毛竹等资源,有丰富的优良的地下水资源,有寨口洞、神牛洞、寒毛洞等诸多富有古老传说神奇的岩洞,洞中有乳石、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形象逼真,山中有洞,洞中有洞,穿山而出,如鬼斧神工,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洞村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围绕调优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培育壮大特色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各类服务体系,加速农贸市场建设,搞活产品流通,实现农工贸齐头并进,创造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0元。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成功引进了江苏省龙山集团资金1500余万元,占地40余亩,建成洞村鳗鱼养殖场,年可培养鳗鱼苗600万尾,产值3000万元,利税350万元,依托资源优势,已建成谷酒厂、机砖厂、硅灰石粉矿厂、红虫养殖公司等一批企业。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进程不断加快。苎麻、生姜、西瓜、麻羊、鳗鱼、土鸡为主的种养业快速发展,建成了千亩苎麻基地、千亩生姜基地、千亩西瓜基地、千头麻羊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品一优”的发展格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农电改造工程,建成了“洞双”水泥公路,通讯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基站,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全乡电话用户500余户,平均每5户拥有一部电话。新建了中心小学、下公 、早木山、谷山小学、中学教学楼,教育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先后被新余市委、新余市综治委分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授予安全乡镇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67平方公里 360521201 338000 0790 查看 洞村乡谷歌卫星地图

洞村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洞村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分宜镇

  分宜镇位于分宜县中部,东与渝水区界水乡接壤,西与宜春市彬江镇相邻,是县城所在地。全镇有国土面积144.72平方公里,现辖10个行政村,5个街道居委会,127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73761人。    境内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和清宜公路并驾齐驱,横穿全镇东西,分安公路贯穿南北,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金、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等,其中煤储量1100万吨,铁储量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5000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56.7%,活立木积蓄量达157366立方米。    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乡镇企业3393家,规划乡镇企业开发区4个,涉及建筑建材、采矿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陶瓷、轻纺、食品加工、电子、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机砖、钢门窗、铁、金、煤、铸钢、氧化钴、白云石、石英粉、轻质碳酸钙、幕墙玻璃、摩擦材料系列产品等,产品远销省内外。城镇建筑公司、二建公司、石油液化公司、钤阳矿业有限公司四家重点企业每年上交税金达400多万元。2000年镇建公司与阿根廷华侨共同投资兴建了盘金大市场,成为赣西最大的建筑建材交易市场。近几年,分宜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果园5000多亩,形成了以果业开发、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等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农业。2000年,全镇大棚蔬菜面积达1000多亩,是全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新开发的石门寨森林公园成为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分宜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大成就,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成为了全县的经济重镇。1998年财政收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044万元,成为全县第一个财政收突破千万元的乡镇;1999年财政收达到1071万元,实现了稳中有增;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5960万元,财政收入达1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9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0多元。近五年来,受到市级以上表彰达34次之多,先后被0江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乡镇党委”,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先进单位”,被0江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校”。.  

杨桥镇

  杨桥镇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北部,距分宜县城2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水量1595毫米,无霜期281天。杨桥镇为分宜第一大镇,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7650亩,旱地6218亩、山地12.25万亩,水面1750亩,辖2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有人口4.7万。杨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江西省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里。自古即为边贸重镇,现为江西省中心镇之一,辐射人口达十万八人以上。    杨桥镇交通便捷。南距分宜20公里,西安距宜春40公里,北距上高56公里,皆有国家二级公路相同,正在建设的沪瑞高速公路在杨桥与分宜县城之间穿过,并留有出入口。杨桥拥有自己的自来水厂,由华中电网供电,用水及电力充足。   杨桥是一个农业大镇,2002年粮食产量2.07万吨,经济作物主要有苎麻、香椿。此外森林资源共享丰富,有山地面积12.25万亩。在镇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养殖业迅速发展,2002年生猪出栏数达3万余头,养禽20余万尾。   比较优势    杨桥镇是外伤投资办厂的理想之地,与其它地区相比,杨桥镇有九大优势:   一、区位优势:    杨桥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分宜北方中心重镇,公路、铁路运输方便快捷,距省会南昌仅200公里,是分宜、宜春、上高三地交汇之地,自古即为边贸中心城镇,商贾云集,是商家必争之地,位于镇中心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农贸中心,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并建有麻纱、仔猪、牛马、竹制品、禽蛋五个专业市场。   二、资源优势:    杨桥镇是粮食大镇,粮食产量占全县六分之一,苎麻在全镇种植面积达8564亩,煤炭资源丰富,除正在开发的几个煤矿外,新探明的庙岭煤田总储量达一千余万吨,现有该区域最大的禽蛋批发市场,年禽蛋贸易量达220余万公斤,现在在开发万亩香椿基地。.  

湖泽镇

  湖泽镇位于分宜县东部,距县城11公里,东邻渝水区观巢乡,西接凤阳乡,南依分宜镇,北壤双林镇。总面积77.1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12个村小组,4237户,总人口20429人。境内交通便利,分宜至铁坑铁路专用线贯穿南北,沪瑞高速公路将横穿东西,分宜至铁坑水泥公路,公路纵横交错。地下储藏着丰富的煤、铁、石英石、方解石、石灰石、硫磺、硅藻土、高岭土、猛铁矿等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铁矿5668万吨,石灰石12.6亿吨,煤矿576万吨, 硫磺矿435万吨,硅藻土162万吨,且易开采,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湖泽企业众多,矿业发达,是一个新兴工业小城镇。现有镇属骨干企业两个:分宜石帽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80人,年产10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质量稳定,并获市免检产品,年创税利200万元;湖泽石灰石矿,现有职工125人,年生产冶金、建筑用石灰石30万吨,年产5万吨金属微细钙粉生产线。    近年来,在抓好优质大米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主攻特色农业,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目前种植百合、葛根等药材300亩,茭白300亩,大棚蔬菜1000余亩,产品畅销省内外,农民群众获得了较大的收入。镇内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8座,山塘水坝93座,可放养水面达2500余亩,现有四个立体综合养殖基地。    湖泽经济发展声速,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集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改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设施齐全,“十五”期间湖泽将以农稳镇,以工兴镇,以商活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镇域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湖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前景广阔,它将以宽敞的胸怀,笑迎八方宾客前来兴商置业,共谋发展。.  

双林镇

  分宜县双林镇是“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县之夏布重镇,位于新余市西北23公里,分宜县城东21公里处。东邻渝水区欧里镇、分宜县洞村乡,西连凤阳乡,南与湖泽镇毗邻,北与高岚乡、杨桥镇接壤,有省二级油路直达县城,到市区和县城均只需30分钟,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00.7平方公里,2.6万人。其中集镇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人。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煤炭、石灰石储量尤为突出。水资源也十分充足,有小(二)型水库(冷水井)一座,且水质好、流量大,有可开发余地。    夏布、煤炭、石灰石是我镇的三大支柱产业,是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拥有两个集团:一个是夏布集团,有夏布生产专业村8个,专业户5100户,下设夏布专业加工厂8个,夏布综合交易市场1个,夏布精深加工厂1个。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的坯布、各种规格各种颜色的精加工夏布及各种型号的成衣。2000年生产加工夏布43万匹,创产值7350万元,创江890万美元。另一个是矿业集 团,下设煤炭和石灰石两个公司。主要产品有高热卡的块煤、粉煤和白石灰、石灰石年产煤炭达35万吨,产值5600万元。年产石灰石20万吨,销售收入500万元。几年来,全镇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确定“立足夏布、煤炭、石灰石”优势,全力主攻“白黑灰”产业的发展思路,竭尽全力抓大事,抓落实,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突飞猛进,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各方协调、百业俱兴的局面。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576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10万元。曾获全省农产品流通奖、省级文明的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姜源村获全市文明村称号。    今后,双林镇将继续以-理论和“-”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化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开门招商,致力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全力做强、做大、做优夏布、煤炭、石灰石产业。把双林建设成分宜县新型卫星小集镇,力争2001年产夏布45万匹,年完成苎麻夏布总产值1亿,煤炭、石灰石生产走科学、规范、规模开采之路。.  

钤山镇

  钤山镇地处分宜县南部,于2003年10月19日由松山镇、苑坑乡、大岗山乡、新祉乡四乡镇撤并而成,镇政府设在原新祉乡政府,距县城20公里。 东临渝水区,南连吉安市安福县、吉安县,西接宜春市,北邻仙山湖区,全镇辖区面积378.7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面积281.11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县面积三分之一。 全镇管辖21个行政村,265个村民小组,人口29526人, 其中农业人口25407人,共7153户,党员1282名,其中农村党员918人,共有50个党支部。    该镇交通便利,分文铁路、分安公路并行纵贯全镇南北,北可通清萍公路、沪瑞高速公路,南能接105国道。全镇近一半行政村处于该交通线上。 镇现有干部职工85人,离退休干部24人,教职员工357人,其中松山96人、大岗山94人、苑坑75人、新祉92人,初级中学4所,4所完小,17个教学点。 2004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3.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33亿元,增长10%;工业生产总值2.18亿元,增长10%,销售收入1.8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达1683.6万元,比去年增长73.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61.5万元,同比增长40.6%,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增长15.7%。.  

洋江镇

  洋江乡位于分宜县西部,东与分宜县凤阳乡交界,南与宜春彬江镇相邻,西与宜春市渥江乡接壤,北与宜春市芦村乡和分宜县杨桥镇相连。全乡总面积88.1平方公里,共辖12个行政村:洋江、杨潭、井江口、辑睦桥、车田、巷口、上塘、前江、山田、长塘、礼台、纽村。    洋江乡地理位置优越,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典型的农业大乡。主要农副产品有大蒜、萝卜、冬瓜、大米、油茶、西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柑桔、奈李等,洋江大米、油茶在全市久负盛名。    近几年来,洋江工业呈强劲的发展态势。尤其是1999年以来,洋江乡以建设工业小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现全乡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稀土金属钕厂、洋江乡酱菜厂、群青化工原料厂、塑料厂数家,产值均在1000万元以上,后发优势十分明显。    在全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洋江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集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各中小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经常化。    在宜凤公路改建完成后,洋江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洋江人民正在新一届年轻、充满朝气的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铆足发展的劲头,昂首阔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凤阳镇

  凤阳乡位于分宜县城西北,距县城7公里。东与双林镇相邻,西接洋江乡,南邻分宜镇,北靠杨侨镇,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民委员会,150个村民小组,5524户,22301人。    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8516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235.7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420元。    凤阳乡是分宜的北大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品有煤炭、石灰石、粘土矿、金矿等。全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51座水库、山塘及畅通的渠道,确保了全乡农业旱涝保收。主要农副产品分布格局为东苎麻、北蔬菜。箬坑、沔村、西廊等村近万亩的板栗,肉质松嫩;雁塘、东山、上村生产的大蒜,是美味佳肴的好佐料;上村近300亩的苦瓜清凉可口,东边4个村的500亩苎麻长势喜人;大路边村的现代化农业生态示范项目正在全面建设。    近年来,凤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96、1997、1998年连续3年获新余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获江西省农民体育运动先进乡镇称号,征兵、消防、宗教等工作多次获市里表彰,大路边村1999年、2000年获市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今后,我们将立足发展城郊型经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凤阳经济地位,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集镇改造和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争创新优势。投资100余万元修路兴街建镇。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引进外资250万元筹建一新中学,实现国有民办;以教兴商,以商兴街,使凤阳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以行山水库水利产权及附属山地使用权成功拍卖为契机,推进全乡山林水利资源的开发。    在-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勤劳智慧的凤阳人民,正按江总-“-”的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新世纪新篇章。.  

洞村乡

  洞村乡位于分宜县东北部,东南界渝水区仁和乡、下村镇、欧里镇,北和东北毗邻上高县南港乡、蒙山林场,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双林镇、高岚乡相连,距县城33公里,距市区35公里,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2883户,农业人口11283人。    洞村地势东、西、北三面低山高丘,中为小盆地,自然资源丰富,蕴藏有丰富的硅灰石、方解石、石灰石、铁矿石、木材、毛竹等资源,有丰富的优良的地下水资源,有寨口洞、神牛洞、寒毛洞等诸多富有古老传说神奇的岩洞,洞中有乳石、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形象逼真,山中有洞,洞中有洞,穿山而出,如鬼斧神工,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洞村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围绕调优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培育壮大特色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各类服务体系,加速农贸市场建设,搞活产品流通,实现农工贸齐头并进,创造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0元。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成功引进了江苏省龙山集团资金1500余万元,占地40余亩,建成洞村鳗鱼养殖场,年可培养鳗鱼苗600万尾,产值3000万元,利税350万元,依托资源优势,已建成谷酒厂、机砖厂、硅灰石粉矿厂、红虫养殖公司等一批企业。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进程不断加快。苎麻、生姜、西瓜、麻羊、鳗鱼、土鸡为主的种养业快速发展,建成了千亩苎麻基地、千亩生姜基地、千亩西瓜基地、千头麻羊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品一优”的发展格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农电改造工程,建成了“洞双”水泥公路,通讯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基站,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全乡电话用户500余户,平均每5户拥有一部电话。新建了中心小学、下公 、早木山、谷山小学、中学教学楼,教育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先后被新余市委、新余市综治委分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授予安全乡镇称号。.  

高岚乡

  高岚乡地处分宜县境北部,距县城32公里,东与上高县南港乡交界,南与本县洞村乡、双林镇接壤,西接本县杨桥镇,北邻抄场乡。全乡总面积76.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万亩(其中水田1.2万亩,旱地0.46万亩),山地面积3.6万亩,水田0.49万亩;总户数3764户,人口1.56万,其中农业人口1.46万;下辖12个行政村,95个村小组, 79个自然村,县直部门驻乡单位11个。文化卫生有中学1所,中小1所,完小9所,教职工119人,在校学生1969人;有中心卫生院1所,诊治检测仪有B超机1台,大型X光机1台,病床12张,诊断检查科室5个。精神文明和通信方面有电影院、广播站,程控电话实现进村到组,移动和联通通信基站已建成开通。水利建设有彰湖中型水库,小(二)型水库7座,塘坝21座,水陂9座,有效灌溉面积95%以上。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6735万元(农业总产镇4000万元,企业总产值2735万元),财政总收入175.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民入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民入2280元,粮食总产6800吨。    高岚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有着丰富的农副产品。种植业以苎麻、辣椒、红薯、西瓜、笋竹等经济作物为主,已发展4580亩,梅营一号红薯3000亩,辣椒3000亩,优质西瓜3000为,食用竹笋450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鸭为主,生猪年生产量突破1.5万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有10余户,笼奎村年出栏板达3000头;下塘村的蛋鸭曾在享誉全市、有13万羽,全乡养专业户100多户。高岚乡还有着丰富的石灰石可供开采。.  

操场乡

  操场乡位于分宜县北端,西与宜春接壤,北与上高吡邻,距分宜县城43公里,现有农业人口17119人,4884户,辖13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89.84平方公里。目前,全程油路铺设已进入尾声,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这里不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而且有很多的自然景观。如塘西的“乌龟石”、悉带的“禾花洞”、“铃喃洞”尤以上松的“桃源洞”著名。    近年来,操场乡党委、政府依据本乡实际,瞄准市场,通过采取“稳粮、扩种、兴果、攻养”等措施,创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和经济实体,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林果业方面:到目前为止,全乡有林地面积达59000亩,其中用材林40000亩,竹林6000亩,板栗园5000亩,油茶、柑桔、药材等其它经济林近9000亩。尤其是板栗生产,采取了“私营集体齐开发,老园新园同发展”的开民模式,租赁、拍卖改造了一批老果园,新建了一批樵扎、青扎等品种为主的优质栗园。已有4000亩板栗进入产果期,年产板栗20万公斤以上,并计划再扩大规模,力争建成万亩板栗之乡。    种植业方面:主要抓好苎麻、辣椒、生姜、西瓜、“梅营一号”红薯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全乡现有优质苎麻面积6000多亩,年产麻500吨以上,辣椒、西瓜均上千吨,生姜年产量也在百吨以上。山泗的苎麻,牛泥塘的辣椒与西瓜,井塘、牛泥塘的生姜都以其优良的品质,丰富的产量闻名全县。    养殖业方面:利用水面与山地众多的优势,以水库综合立体养殖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猪、家禽、鱼类养殖业;麻羊生产更是操场的特色。    目前,操场乡以“两麻一栗”(苎麻、麻羊、板栗)为龙头的种养业虽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特色。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很多水面、山地以及景观有待开发利用,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保鲜。    我乡还积极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开通了程控电话,兴建了移动通信基站;建立了闭路电视网络;加大了集镇改造力度,建成了东西商贸一条街;改造了中小学危房;新建了中心敬老院;卫生院住院楼正在改造之中。    为了充分利用我乡的各类资源,促进操场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同时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支持、参与建设操场,乡党委、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诚招天下商客,喜迎四方来宾”。我们热烈欢迎广大客商前来我乡投资办厂,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洞村乡特产大全




洞村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