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木村位于栗木乡政府所在地,村内国土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180亩(其中田1545亩,土1635亩),共有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寨,现有人口867户3692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8101 | 558000 | -- | 查看 栗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团田村 |
团田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国土面积9.64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94户911人,有耕地732亩,其中田269亩、土463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83元。团田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新场村 |
新场村——位于栗木乡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4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580亩(其中田735亩,土1845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639户2668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由于水利资源缺乏和水利设施相对滞后,村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办公及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 |
下冲村 |
下冲村位于栗木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6公里,全村土地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40亩(其中田225亩,土915亩),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59户1527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 |
深井村 |
深井村——位于栗木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9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5.1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756亩(其中田1550亩,土2206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56户2169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 由于水利资源缺乏和水利设施相对滞后,村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办公及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 2008年底,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井村联合摆贡村、干洞村一道组建了栗木乡生猪专业合作社。通过宣传动员,村内完成20头规模能繁母养殖示范点建设2个,有50余户群众成为生猪养殖专业户,能繁母猪存栏1000头以上,年出栏仔猪近万头,成为栗木乡主要的能繁母猪养殖大村。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37元;村内组级便道共19公里,通路率94.12%;有建机耕道2条800米;治理修建水池208口;蓄水6150立方米;有沼气池101口;实施坡改梯土地治理1510余亩;村内未通程控电话;村内处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户共有14户62人;2010年实在外务工人员850人;2010年底全村共有杨梅、石榴、桃子、梨子、李子、核桃等经果林800余亩;发展早蔬菜种植550亩;2010年推广种植杂交玉米2060亩;有退耕地120亩;2010年养殖母猪逾720头,年均育肥猪5400头,仔猪5000头。 |
摆贡村 |
摆贡村——位于栗木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14公里,全村土地面积21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田05亩,土1095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31户1312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 |
干洞村 |
干洞村——位于栗木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16公里,全村土地面积3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115亩(其中田120亩,土1995亩),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60户1988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早菜为支柱。由于水利资源缺乏和水利设施相对滞后,村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办公及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 |
达上村 |
达上村——位于栗木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6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410亩(其中田945亩,土465亩),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72户1551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由于水利资源缺乏和水利设施相对滞后,村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办公及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 |
拉昂村 |
拉昂村——位于栗木乡13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4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2.5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725亩(其中田705亩,土1020亩),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68户1905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由于水利资源缺乏和水利设施相对滞后,村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办公及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 |
打号村 |
打号村——位于栗木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11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00亩(其中田195亩,土705亩),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33户988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为支柱。由于水利资源缺乏和水利设施相对滞后,村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办公及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 |
简耐村 |
简耐村——位于栗木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有13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45亩(其中田105亩,土540亩),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62户698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为支柱。由于水利资源缺乏和水利设施相对滞后,村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办公及基础设施建设以上级拨款和项目资金为主. |
边阳社区 |
边阳镇居委会辖五个居民小组2311人,居民主要以失地农民转居民,在岗工作人员为主,失地转居民的居民主要从事以经商、外出务工为主。 |
新街村 |
新街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国土面积6.44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522户2269人,有耕地943亩,其中田583亩、土36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134元。新街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经商、农业生产收入为主。 |
罗木村 |
罗木村位于边阳镇政府西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国土面积6.79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62户1235人,有耕地704亩,其中田328亩、土37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93元。罗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新丰村 |
新丰村位于边阳镇政府西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国土面积11.34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427户1933人,有耕地580亩,其中田165亩、土41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012元。新丰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翁定村 |
翁定村位于罗沙乡东北部,距乡政府21.5公里,坐落在惠水县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又称为姑娘地。全村分为5个村民小组,共161户,754人,耕地面积718亩,其中田173亩,土面积545亩。现有村级完小一所。全村有党员12名,其中35岁以下2名,36—45岁2名,46—55岁2名,56—65岁4人,66岁以上2名;小学文化6名,初中文化5名,高中文化1名。 |
岩脚村 |
岩脚村位于罗甸县北部边阳镇,系边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2公里、距省城124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村下辖14个村民组,总人口为2211人,汉族、布依族和苗族等民族聚居。 |
打讲村 |
打讲村位于边阳镇政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国土面积7.41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84户1720人,有耕地1324亩,其中田722亩、土60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打讲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新联村 |
新联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国土面积7.21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38户954人,有耕地645亩,其中田223亩、土42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86元。新联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平洋村 |
平洋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3.5公里,国土面积9.37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37户709人,有耕地643亩,其中田236亩、土40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83元。平洋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下坝村 |
下坝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国土面积6.2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29户1540人,有耕地813亩,其中田562亩、土25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下坝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黄泥坳村 |
黄泥坳村位于边阳镇政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国土面积5.21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26户1105人,有耕地868亩,其中田493亩、土37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元。黄泥坳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明星村 |
明星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1公里,国土面积8.86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254户1051人,有耕地748亩,其中田362亩、土38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87元。明星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翁纳村 |
翁纳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51户1232人,有耕地917亩,其中田241亩、土67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88元。翁纳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关刀村 |
关刀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国土面积7.32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84户759人,有耕地399亩,其中田246亩、土153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041元。关刀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新庄村 |
新庄村位于边阳镇政府西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国土面积11.41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278户1282人,有耕地820亩,其中田294亩、土52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96元。新庄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大文村 |
大文村位于边阳镇政府东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1公里,国土面积8.37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86户832人,有耕地819亩,其中田291亩、土528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984元。大文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前进村 |
前进村位于边阳镇政府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国土面积7.8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551户2517人,有耕地914亩,其中田578亩、土33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128元。前进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养殖和劳务收入为主。 |
联兴村 |
联兴村位于交砚乡政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402户、1677人,其中少数民族690人,劳动力671人,文盲、半文盲1439人,初中文化184人,高中文化54人,获绿色证书2人。 全村年均温度17.8°C,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375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341亩,林地335亩,开发利用的荒坡249亩,荒山200亩, 联兴村经济收入以现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打窖村 |
打窖村位于罗甸县董王乡西南面,东、北面以格凸河为与交足村和长顺县敦操乡隔河相望,西与紫云县宗地乡相连,南面与皮桶村为邻,距乡政府16公里,属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区。平均海拔839米。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7.7亩,荒山林地面积7860亩。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186户790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共有劳动力467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占有粮食401公斤。 |
皮桶村 |
皮桶村位于罗甸县董王乡南面,东与油捞村和木引乡摆落村接壤,南与木引乡为邻,西与紫云县宗乡长顺县敦操乡相连,北与打窖村接壤,距乡政府14公里。全村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38亩。全村共辖皮桶、石板、野猫、破岩、白岩、水井6个村民组,共236户1052人,苗族占总人口98%。 |
油烟村 |
油烟村位于罗甸县董王乡西部,东面与交砚乡隔江相望,西面与本乡打窖村相接,北面与过高村接壤,南面与油捞村相连,距乡政府5公里,平均海拔880米。年平均气温17.6度,无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全村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4(田354,旱地813亩),林地面积629亩,荒山草坡面积2325亩,可开发荒山草坡面积510亩。全村下辖油烟、热改、拉然三个组,共280户1199人,其中少数民族1147人,劳动力748人。2010年人均纯收1780元,人均占有粮300.6公斤。 |
屯脚村 |
屯脚村地处董王乡政府驻地,东连过高村,西以涟江河与本县罗沙乡相望,南与足村相连,北与油尖村接壤,土地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0亩,可开发荒山450亩。全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271户1079人。2010年,粮食产量为532.8吨,人均食粮493公斤,人均纯收入2780元。 屯脚村群众主要粮食产品为玉米,经济作物为核工业桃。 |
过高村 |
过高村位于罗甸县董王乡东面,东、北隔涟江河与本县交砚乡、罗沙乡相望,西、南分别与本乡屯脚村、油烟村相连。全村土地面积14.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457户1789人,主要居住民族为汉族和苗族.耕地面积1110亩,荒山、荒坡和林地面积2850亩,种植金秋梨、板梨面积2000余亩,核桃800余亩,年产值30余万元。2010年,粮食产量410吨,人均纯收入2650元,人均食粮235公斤。 |
交足村 |
交足村位于董王乡西北部,东抵屯脚村,南与格凸河相接,西面和北面分别与长顺县敦操乡、本乡油尖村为邻,距乡政府11公里左右。全村共辖4个村民组162户718人,居民以苗族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日照平均1348小时,平均气温17.6度。地形属典型喀斯特岩溶山区,水资源利用率低,属工程性缺水。全村总面积8.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 |
尖坡村 |
尖坡村位于董王乡北面,东与罗沙乡隔涟江河相望,北面与打改村、南与油尖村相接。距离乡政府7——10公里,辖五个村民小组(上尖坡,下尖坡,上摆匡,下摆匡,翁闹)。全村地貌以喀斯特山区为主,地势高低不平。已实现农网改造,全部通电。通公路的有上尖坡等4个组,尚有翁闹组未通。饮水主要靠小水池、小水窖。全村总面积5.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9.8亩。共164户778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 |
油尖村 |
油尖村位于董王乡西北面,东与罗沙乡隔涟江河相望,南与屯村、西与交足村、北与尖坡村相接壤,距离乡政府5—8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上油尖,下油尖,大白岩,小白岩,仙行屯,摆腮),全村共201户893人,有荒山328亩,耕地面积632.58亩(其中田15.4亩,土617.18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全村实现通电,除上油尖和仙行屯两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外,其它4个村民小组均已通了公路。 |
打改村 |
打改村地处董王乡政府西北面,距乡政府12公里,东为本乡尖坡村,西为惠水县打引乡,南为本县油尖村和长顺县敦操乡,北面与罗沙乡隔涟江河相望。属省定一类贫困村。全村土地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9亩。荒山面积72.6公顷,森林覆盖率10%。全村共辖3个村民组183户72人。2010年粮食产量255吨,人均纯收入1600元,人均食粮330公斤。 |
交砚村 |
交砚村位于交砚乡政府行政区域、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342户、1242人,其中少数民族718人,劳动力76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38人,获绿色证书0人。 全村年均温度16.8°C,无霜期29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460米。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9.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21.28亩,其中田362.81亩、土558.47亩,林地158亩,开发利用的荒坡38亩,荒山112亩, 交砚村经济收入以现以经果林为主,全年经济收入285万,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交塘村 |
交塘村位于交砚乡政府正西面、距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249户、1030人,其中少数民族819人,劳动力136人,文盲、半文盲900人,初中文化69人,高中文化20人,获绿色证书12人。 全村年均温度17.8°C,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791.2亩,林地168.13亩,开发利用的荒坡1310亩,荒山600亩,交塘村经济收入以桐林,现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栗木村 |
栗木村位于栗木乡政府所在地,村内国土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180亩(其中田1545亩,土1635亩),共有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寨,现有人口867户3692人;全村绝大部分土地深处于山谷、沟壑交错的地形地貌中,村内无矿产,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农牧、劳务输出、经果林、早菜为支柱。 |
和平村 |
和平村位于交砚乡政府东面、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294户、1332人,其中少数民族445人,劳动力533人,文盲、半文盲1167人,初中文化126人,高中文化39人,获绿色证书7人。 全村年均温度18.8°C,无霜期31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368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992亩,林地1340亩,开发利用的荒坡700亩,荒山400亩, 和平村经济收入以桐林、早菜,现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翁选村 |
翁选村位于罗沙乡政府东面,全村辖6个组136户,总人口为604人,国土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2亩,其中:土666亩,田36亩翁选村多年来交通闭塞,是典型的深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极其困难。 |
播饶村 |
播饶村位于交砚乡政府东面、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201户、914人,其中少数民族415人,劳动力47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79人,获绿色证书2人。 全村年均温度27°C,无霜期29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460米。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7.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16亩,其中田337亩、土239亩,林地150亩,开发利用的荒坡317亩,荒山916亩, 播饶村经济收入以现以粮食为主,全年经济收入40.2万,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大寨村 |
大寨村位于交砚乡政府西南面、距政府所在地20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168户、690人,其中少数民族282人,劳动力411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人,获绿色证书0人。 全村年均温度17.8°C,无霜期29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500米。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6.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52亩,其中田176亩、土275亩,林地132亩。 大寨村经济收入以现以粮食及外出务工为主,全年经济收入22.2万,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告牙村 |
告牙村位于交砚乡政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23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170户、817人,其中少数民族290人,劳动力236人,文盲、半文盲741人,初中文化57人,高中文化19人,获绿色证书7人。 全村年均温度15.8°C,无霜期29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87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511.4亩,林地75亩,开发利用的荒坡500亩,荒山400亩, 告牙村经济收入以现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新塘村 |
新塘村位于交砚乡政府北面、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224户、1003人,其中少数民族780人,劳动力339人,文盲、半文盲867人,初中文化85人,高中文化25人,获绿色证书3人。全村年均温度17.8°C,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75.86亩,荒山草地可开发利用825亩,新塘村经济收入以养猪、养鸡为主,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者任村 |
者任村是我乡行政中心所在地,距罗甸县城48公里,距边阳集镇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是罗甸北上贵阳市的必经之路。101省道从村中贯穿而过,把其分为两半,左面为土山区,右面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村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850亩,其中田1335亩、土1515亩。村内居住着汉、布、苗等多个民族,全村共有6个自然寨,25个村民组719户3061人,常年在外务工的有710人。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 全村共有党员63名,男58名,女5名,高中文化程度5名,初中文化37名,小学文化19名,文盲2名。35岁以下的党员没有,35岁以上至50岁的党员有15名,50岁以上的党员34名,党员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结构偏低。现有村办公用房两间,占地面积60平方米,村级八大组织健全。 |
罗路村 |
罗路村全村总人口3445人,总户数735户,耕地面积2439亩,其中土1133亩,田1305亩。罗路村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居住条件好,土地平坦,水源条件优,适合大面积种植蔬菜。 |
油海村 |
油海村地处罗沙乡东部,距省会贵阳市121公里,距罗甸县城48公里,距罗沙乡政府驻地7公里。油海村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34户1478人,常年外出务工645人,有耕地1536亩,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油海村基础设施健全,户户通水泥路、家家有电话;村有行政办公大楼,村级卫生室、学校、图书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等。2007年以来,村级组织先后获省、州、县“五好基层党组织”,2010年获全国妇联首批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州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 |
里博沟村 |
里博沟位于罗沙乡政府南部,距乡政府十公里,县城四十五公里、省城一百二十公里。全村面积6.69平方公里,全乡辖七个村民组,共368户1368人。里博沟村共有土地612.1亩,其中土占556.5亩,田占55.6亩。 |
平寨村 |
平寨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者任村西面,面积10.88平方公里,距离罗沙乡政府3.5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组,居住农户388户1844人,全村耕地872亩,其中田343亩,土529亩。全村共有党员32人,其中,男党员27人,妇女党员5人。初中以下16人,初中12人,高中和高中以上4人。 |
董油村 |
董油村全村总人口1859人,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7户,劳动力1013人,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5亩,其中田339亩,土876亩。共有党员37名,其中男党员30名,妇女党员7名,初中文化程度有8名,高中文化程度有3名,初中以下的26名。 |
巴沙村 |
巴沙村地处罗沙乡西面,总人口1262人,254户,1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29亩(其中田222亩,土507亩)。共有党员25名,35岁以下3名,妇女党员3名。 |
油捞村 |
油捞村地处董王乡南面,东面与交砚乡隔河相望,西与皮桶村相连,北与打窖村接壤,以格凸河与油烟村相望,南与木引乡高山村相连。全村土地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6亩,有各种植被面积2307亩,可开发利用荒坡面积510亩。辖4个村民小组165户681人,居住民族主要是苗族和布依族。 油捞村地处双河口库区,交通条件较好,适宜发展水上养殖业。油捞村群众发展养殖的积极性很高,每户养殖的猪在3头以上,且大部分养有母猪;种植业也较发达,全村种植的核年产量在2万多公斤。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449.3吨,人均纯收入2650元,人均食粮660公斤。 |
石兴村 |
石兴村位于交砚乡政府南面、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324户、1430人,其中少数民族929人,劳动力858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18人,获绿色证书48人。 全村年均温度18.7°C,无霜期335天,年降雨量1000mm,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海拔460米。 全村现有土地面积1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86.29亩,其中田607亩、土579.2亩,林地887.4亩,草地272亩。 石兴村经济收入以现以常规农作物、蔬菜及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主,全年经济收入286万,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