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鹰潭市 >> 贵溪市 >> 金屯镇

金屯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金屯镇谷歌卫星地图)


金屯镇简介

  金屯镇位于贵溪市东南部,东交文坊占源村,南接文坊斗楼村,西连塘湾大桥村,北邻流口镇和弋阳县港口乡,距贵溪城区约19公里,属半山区丘陵地带,区域面积103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个直属场,112个村小组,驻镇单位有派出所、法庭、地税分局、木材检查站、卫生院、信用社、粮管所、邮政所、电信、加油站等,1所中学,10所小学。有人口为20342人,4932户,男女劳力约为9832人。现有耕地面积18329亩,山林面积11万亩左右,6座小(二)型水库。200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58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294万元,工业总产值2046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7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90元。
  1、组织情况。2005年末党员年报数452人,有14个党支部,分别是10个村党支部和教育党支部、粮食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及镇机关党支部。镇政府现有编制24名,实有干部19人,辖有农村经济综合服务站、劳动安全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土地村镇建设规划站、文化广播电视站和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等5站1办,有编制25名,实有人员25名,还有离退休干部18人。
  2、交通情况。贵溪-金屯-文坊-福建公路(国防战备公路)、贵溪-塘湾公路、贵溪-西窑公路、贵溪-樟槎(罗河镇)公路在我镇汇集交错或穿境而过,还有贵溪-塘湾-冷水公路即将贯通;罗塘河流经本镇6个村委会,交通十分便利,是贵溪南部和贵溪入闽公路的交通“咽喉”。
  3、矿藏情况。镇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的有上马乌石坑铁矿和石岭石灰石矿,据专家估计,石岭石灰石若按2000吨/天计算,可连续开采100年。
  4、森林资源。全镇有山林面积11万亩,其中枫岭、焦坑两个村为林区,木竹资源丰富,镇内还有林场2个,在南坂、大塘已建成油茶林基地。
  5、企业情况。现已引进外资企业8家,分别是金屯水泥制品、顺发生铁、恒鑫矿业、金屯玩具、金屯地板、上海化工等。还有本地人员创办的包括木竹加工、酿酒、食品加工等小型企业近80家,其中各类木竹加工企业就达到43家。
  6、人力资源。我镇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剩余劳力丰富,每年在外务工、经商人数达6000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03万人 103平方公里 360681107 335000 0701 查看 金屯镇谷歌卫星地图

金屯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金屯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花园街道

   花园办事处位于鹰潭 贵溪市区东部。东接弋阳,南邻信江河、流口,西连贵溪东门街道,北毗滨江乡、冶炼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有河流一条(信江河),海拔1540.9米。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8.2℃,年平均降水量1827毫米左右。花园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有公路3条,并在境内有梨温高速公路挂线出入口。   政区   花园街道管理四建、贵溪化肥厂、贵溪冶炼厂、白果、花园等5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建设路。辖区面积:10.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0%,辖一个村委会,村民小组19个,四个居委会,总人口:31765人。邮编:335400。   建设   企业有15个,医院三家,乡卫生所3所,有中小学校6所(三所中学、三所小学),形成了光缆化、程控化等先进手段,组成的通讯网络、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覆盖花园办事处。有水库2座(夏家垅水库和早塘水库),总库容25万立方米左右,灌溉面积达400亩左右。   产业   花园地表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竹木、蔬菜、早熟梨、柑桔等,是全市蔬菜基地之一。  

雄石街道

东门街道

  东门街道位于江西鹰潭贵溪市。东门街道面积:11.7k㎡ 人口:40248人 邮编:335400 下辖:   360681003001 111 信江区   360681003002 112 雄石区   360681003003 111 江边区   360681003004 111 烧箕山区   360681003005 111 城北区   360681003006 111 铁路区   360681003007 111 发电厂区   

泗沥镇

  在中国江西的信江河畔,沪昆高速公路贵溪入口处,一个以穿境而过的信江河支流泗沥河命名的地方——泗沥镇,座落在怀玉山支脉的神台山南端。全镇有13个行政村150个自然村,辖7200余户,计32000余人口,居民以汉、畲为主,占地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万亩、山地9.6万亩、水面0.6万亩)。泗沥占贵溪北乡之门户,扼上饶至九江之咽喉,故历代为兵家之要地,自唐朝建制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泗沥是20世纪民主革命时期苏区与自区的焦点,曾有700英烈为之捐躯。泗沥兼文化之乡,明朝嘉靖五年江以达、江以朝“一家两进土”而名垂青史,今以清华学子江中华为文首的大中专学子400余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2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泗沥的区位优势凸显。皖赣、浙赣铁路、沪昆高速空境而过并建有站口,贵神、鲤神及王杨公路呈三角连通全境,电力、通信实现了村村通。江西铜业公司贵溪治炼厂、贵溪化肥厂和铁路贵溪北站落户境南,更加快了本镇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二○○五年末,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0450万元,财政收入468万元,农村人均收入2700元。   全镇呈方形,地势为东北高而西南低,平均海拔高度60米,年降雨量180mm,无霜期270天,日平均气温20℃。境内系丘陵地带的沙性红壤土,水稻和畜禽是全镇农村的主导产品,历来为典型的农业乡镇。为使全镇快速进入小康之道,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规划、超前发展、突出优势、综合开发”的要求,以集镇建设为龙头,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以集镇为中心的3000亩高新农业工贸区,以贵神公路为主线的2000亩蔬菜与苗木花卉区,以泗沥河两岸为主体的15000亩避洪农业与综合养殖区,以神台山为依托的10000亩休闲农业区和以王杨公路为纽带的50000亩商品粮与瓜果生产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市乡镇前列。.  

河潭镇

  河潭镇地处贵溪市东郊,东与弋阳县清湖乡接壤,南与弋阳县圭峰乡隔河(信江)相望,西与贵溪市滨江乡、泗沥镇毗邻,北与白田乡相连。行政区域面积120平方公里,辖九个行政村143个村小组,总人口24668人。河潭镇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33米(大脚岭),最低海拔45(九夏)。信江由河潭埠入境呈S形流经九夏出境,全长约1810米。土壤多属红壤及冲积沙壤,宜林宜耕。   河潭镇与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毗邻,境内驻有江西铜工业园区,地理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浙赣铁路、上海至云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在河潭建有开口,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其便利。   河潭镇通讯基础设施健全。程控电话光缆拉到了全镇各村,村村实现了程控电话。中国移动和联通公司分别在镇内设有基站,通讯网络得到加强、优化。   河潭镇共有耕地33255亩,年产优质粮食1.8万吨,是贵溪市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镇有万亩果园,桃、李、桔、梨品种齐全,水果之乡享誉在外;全镇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1座、全镇有山塘512座。水面面积16361亩,水产养殖面积9437亩;粘土、硪沙和青、红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河潭镇到处都显现出勃勃生机。勤劳智慧、诚信的河潭人民将继续发扬老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致力于河潭的崛起和发展而奋力拼搏。建设河潭、发展河潭离不开、更需要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的支援、帮助和真诚合作,河潭人民热忱欢迎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携手创业。.  

周坊镇

  周坊镇地处贵北边陲,是赣东北革0据地的发祥地。东与白田乡相连,南与泗沥、志光镇接壤,西与余江县交界,北邻万年县,距贵溪市区37km,距距鹰潭市39km,境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全镇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84个村小组,3.8万人口,耕地面积4320公顷,山林面积18万亩,粮食总产量占全市10%,是贵溪第二大镇,六大中心集镇之一。   2005年,全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37440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工业总产值1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9%;农业总产值达到8980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212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342元,较上年增长36.9%。完成财政收入1178.36万元,占预算任务200万元的589%,占奋斗目标任务225万元的524%,较上年同比增长594%;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12万元,占任务140万元的223%,较上年同期增长80%,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被鹰潭市评为05年财政收入增幅第二名。招商引资达6500万元,实际进资4735万元,荣获贵溪市委、市政府05年招商引资工作三等奖。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为12.43‰,计生率为74.03%,出生人口性别比131:100,综合节育率91.83%,完成了上级计生部门下达的整治指标。   周坊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黄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周坊,并以周坊为轴心,建立了赣东北革0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成千上万的周坊儿女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树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全镇有在册烈士1652名,占全市32%,红军失散人员和苏区干部95人,革命伤残军人49人,市抚恤人员91人,复员军人63人,三属定补人员224人。.  

鸿塘镇

  鸿塘镇,位于江西省贵溪市西北部,东连志光、周坊镇,南靠月湖区夏埠乡,西邻余江县锦江镇,北毗余江县画桥镇。行政区域面积116平方公里,3.2376万人口,现辖16个村委会,120个村小组。鸿塘交通发达,通讯先进。皖赣铁路通过境内,省道鹰硬线、县道丰界线等在境内纵横交叉;梨温高速公路贯穿东西,镇人民政府驻地距高速公路入口6公里,距贵溪市29.4公里,距鹰潭市1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程控电话直接全球各地,村村实现了电话程控化。   农业是鸿塘镇的经济命脉,全镇现有耕地35071.85亩,每年可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20000吨,是贵溪市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全镇山林面积8.6万亩,建有一批杉木速生丰产材林基地,活立木蓄积量达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8%。   果业是鸿塘镇第二大产业支柱。全镇现有果园总面积达到14100亩,年产水果2300万斤,是南方规模最大的蜜梨生产基地之一。“塔桥梨”是江西农业出口创汇的产品,以其成熟早、个大皮薄、香脆爽口、润肺生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馈送亲友之佳品。   全镇现有水面2167亩,水产养殖面积1820亩,具有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   鸿塘镇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硅石矿、煤矿、稀土矿、红石等矿产储量大、分布广。现已发展成以硅石矿开采为龙头,矿渣空心砖等系列为主的矿产开发体系。   鸿塘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白鹤湖旅游区(离鹰潭市26公里),四周全是连片果园,四季景色怡人,建有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渡假村,是最理想的休闲、渡假、避署场所。   建设鸿塘,振兴鸿塘,需要各界有识之士的精诚合作,我们热诚欢迎更多海内外朋友前来鸿塘旅游休闲、投资开发,携手创业,共图发展。.  

志光镇

  志光镇是以烈士龙志光名字命名的革命老区。位于贵溪市西北部,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3.68万,辖12个村委会,99个自然村,101个村小组,耕地面积3.4万余亩,粮食总产量1.9万吨,距贵溪市约20公里,鹰潭12公里。311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开设出口。是全市三个样板镇之一,全省200个重点小城镇,2006年建成了全市一流的农村集贸市场。   全镇共有0党员600名,驻镇单位19个,镇机关公务员33名,事业干部34人,本届党委、政府提出乘势而上,加速发展,把志光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的贵北重镇而努力奋斗的口号!.  

流口镇

  流口镇位于贵溪市东南,是两级市的东大门,距市区仅4公里,东与弋阳县圭峰镇接壤,西与雄石街办、雷溪乡相连,南与本市金屯镇连接,北与贵溪市区隔河(信江)相望,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320国道、贵塘公路穿境而过。辖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辖八个村委会,154个村民小组,4434户,人口18000人,耕地面积21955亩,人均1.25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850元。   流口镇自1995年撤乡(盛源乡)建镇以来,镇政府所在地已有驻镇单位8家,分别是派出所、工商分局、信用社、医院、中学、敬老院等单位,驻镇企业10家,个体工商户60余家,现已建成国道两旁和府前路两条主街道,临街店面150多家,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有日产500吨自来水厂、有线电视、供电、电讯等设施齐全。镇区正在合理规划进行总体开发,使之与贵溪市区连为一体,建成集居住、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卫星镇。.  

罗河镇

  罗河镇位于贵溪市境中部。东连雷溪乡,南邻塘湾镇、彭湾乡,西接余家乡,北与滨江乡、鹰潭市月湖区毗连,面积约130平方公里。辖18个村委会,235个村民小组, 158个自然村,13028户,51173人。有耕地42685亩,林地29640亩,养殖水面2356亩;医院1所,医疗诊所13个;初中2所,完小15所。   罗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属丘陵河谷。西南边境的南山排最高,海拔189米;东北边境的新田地片最低,海拔15米。须溪和望古河由南向北分别流经东部边境中,在潜家岭 和西头朱家出境地,于雄石和鹰潭市月湖区注入信江。年均气温18.2℃,无霜期约261天(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年降水量1830毫米。土壤多属红壤及冲渍水稻土,深厚,较。矿藏有铀、石膏、釉土、铀等。贵(溪)——上(清)公路纵贯境内。.  

金屯镇

  金屯镇位于贵溪市东南部,东交文坊占源村,南接文坊斗楼村,西连塘湾大桥村,北邻流口镇和弋阳县港口乡,距贵溪城区约19公里,属半山区丘陵地带,区域面积103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个直属场,112个村小组,驻镇单位有派出所、法庭、地税分局、木材检查站、卫生院、信用社、粮管所、邮政所、电信、加油站等,1所中学,10所小学。有人口为20342人,4932户,男女劳力约为9832人。现有耕地面积18329亩,山林面积11万亩左右,6座小(二)型水库。200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58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294万元,工业总产值2046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7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90元。   1、组织情况。2005年末党员年报数452人,有14个党支部,分别是10个村党支部和教育党支部、粮食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及镇机关党支部。镇政府现有编制24名,实有干部19人,辖有农村经济综合服务站、劳动安全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土地村镇建设规划站、文化广播电视站和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等5站1办,有编制25名,实有人员25名,还有离退休干部18人。   2、交通情况。贵溪-金屯-文坊-福建公路(国防战备公路)、贵溪-塘湾公路、贵溪-西窑公路、贵溪-樟槎(罗河镇)公路在我镇汇集交错或穿境而过,还有贵溪-塘湾-冷水公路即将贯通;罗塘河流经本镇6个村委会,交通十分便利,是贵溪南部和贵溪入闽公路的交通“咽喉”。   3、矿藏情况。镇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的有上马乌石坑铁矿和石岭石灰石矿,据专家估计,石岭石灰石若按2000吨/天计算,可连续开采100年。   4、森林资源。全镇有山林面积11万亩,其中枫岭、焦坑两个村为林区,木竹资源丰富,镇内还有林场2个,在南坂、大塘已建成油茶林基地。   5、企业情况。现已引进外资企业8家,分别是金屯水泥制品、顺发生铁、恒鑫矿业、金屯玩具、金屯地板、上海化工等。还有本地人员创办的包括木竹加工、酿酒、食品加工等小型企业近80家,其中各类木竹加工企业就达到43家。   6、人力资源。我镇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剩余劳力丰富,每年在外务工、经商人数达6000人。.  

塘湾镇

  贵溪市辖镇。1958年设塘湾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须溪中游南岸,距市区23公里。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3.2万。贵(溪)塘(湾)公路纵贯东部。辖塘湾居委会和大桥、古塘、山坑、金源、唐甸、塘湾、寨前、港西、江坊、财源、东港、芦甸、上祝、高畈、白果15个村委会。须溪沿东北边界北入信江。农业主产水稻、油菜、仙草。境内有瓷土资源,为景德镇出口瓷原料的主要产地。乡镇企业有瓷土、铸造、陶瓷、木材、竹木加工、仙草系列食品等厂。塘湾古镇明清民居,属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天津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芦甸出生于此。.  

文坊镇

  文坊镇是贵溪四大古镇之一,是全市最大的山区集镇,位于贵溪市南部,距市区36公里,贵溪距光泽公路贯穿于文坊,因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全镇共辖15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村小组256个,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21亩(其中水田23768亩),地面积24.7万亩。总户数6060户,总人口25600人。.  

冷水镇

  冷水镇系贵溪市最南端的边远山区镇,辖区面积158平方公里,属武夷山脉支系地带,东邻双圳采育林场,西接耳口乡,北与塘湾镇、文坊镇,东南毗连福光泽县,南接资溪县,是全省九个边际镇之一。距鹰潭市区70KM,距贵溪市区87KM,鹰厦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富庶岭火车站,公路呈十字形向外延伸。冷水镇辖3个村委会,26个村小组,共49个自然村,中学1所、小学4所,有冷水采育林场、鲍家矿业有限公司、银海矿业有限公司、冷-铅锌矿、长兴木竹木艺品厂、欣发水电站、泰源水电站、冷水大峡谷漂流等九家企业驻在境内。全镇辖区人口共7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3000余人,农民人均收入达5100元。2005年社会总产值达852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65.88万元。2005年度被评为江西省亿成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鹰潭市农民增收先进乡镇;被评为贵溪市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乡镇、财政收入增长先进乡镇;连续三年被评为贵溪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贵溪市文明单位。移动电话覆盖全镇,村小组电话普及率达95%以上,100%以上村小组安装了有线电视。冷水物华天宝,蕴含金、银、铁、花岗岩等丰富的山林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鬼谷洞、冷水大峡谷漂流座落境内,生态环境良好。.  

龙虎山镇

  贵溪市辖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53年置鱼塘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0年更名,建龙虎山镇。位于市境西南部,上清溪中游。镇府驻张家,距市区30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0.8万。鹰厦铁路纵穿东境,设肖家站,206国道经西部。辖鱼塘、龚店、舒家、西源、龙虎5个村委会。上清溪流贯西境。乡镇企业有酿酒、饮料、酱油、砖瓦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板栗。有水岩、仙岩。春秋战国崖墓群、龙虎山、观音顶、云锦石等景点。.  

上清镇

  贵溪市辖镇。道教正一派发祥地。1958年置上清公社,1960年改上清垦殖场,1968年复置上清公社,1984年复建上清镇。位于市境西南部,上清溪中游,距市区31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1.8万。鹰厦铁路、龚(店)资(溪)公路贯境。辖府前居委会和上清、汉浦、渐浦、桂洲、城门、沙湾、历山、泉源、泥湾、通桥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盛产天师板栗。乡镇企业有综合加工、锰钢、陶瓷、竹制品、农机等厂和水电站。有上清宫遗址、嗣汉天师府等名胜古迹。明宰相夏言为此地人。.  

滨江乡

  滨江乡地处贵溪市郊,乡政府驻扎在市区,现有区域面积125.4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37300人,下辖12个村委会,165个自然村,211个村民小组,36407亩耕地,53315亩山林,3120亩果园,5981亩水面;乡党委下设2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11名,现有党政领导14名,在职干部职工66名。   近年来,滨江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强乡、扶村、富民”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工业强乡、农业稳乡、开放活乡、新农村建设美乡之路,突出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抓手,着力构建和谐平安滨江,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05年,全乡财政收入达5120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11万元,比上年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各项经济指标列鹰潭各乡镇之首,居全省第十二位。为此滨江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村经济百强乡镇”,被省委授予“六个好”乡镇党委,“党员队伍建设”红旗单位,被鹰潭授予“三民”好班子等荣誉称号。.  

白田乡

  白田乡位于贵溪市以北,离市区30公里,乡域面积88.5平方公里,山林总面积9万余亩,耕地总面积约2万亩,辖区9个村委会,59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5万人,乡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灰石矿等,森林资源有3万亩湿地松,属丘陵山区农业乡镇。.  

雷溪镇

  雷溪乡位于贵溪市郊,东邻流口镇,南连塘湾、金屯镇,西接罗河镇,北与雄石毗邻,行政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53个村小组,总人口19668人。雷溪交通便利,距市区仅9公里,贵塘公路纵横南北,直抵320国道。通信基础设施健全,程控电话光缆布满全乡各村,实现村村通,中国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分别在境内设立基站,无线通讯网络便利。   资源优势   雷溪属丘陵河川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溪及排洪港由南向北分别纵贯西部境边和境东。年平均气温18.20℃。无霜期约262天,年降水量1833毫米,土壤多属红壤及冲渍水稻土,宜林宜耕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共有耕地17182亩,是贵溪市商品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蔬菜种植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蔬菜生产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现有山地面积11900亩,果业发展迅速,桔、梨、桃、李等品种齐全。全乡有小(1)型水库1座,小(2)型及山塘水库11座,综合养殖业稳步推进。   特色项目   1、石膏开采   雷溪石膏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总储量为6000万吨,是目前华东地区经查探明最大的石膏矿床,矿石品味高,可作建材、化工等原料。我省水泥工业发达,石膏需求量大,而石膏资源相对短缺,可充分开采地下石膏资源,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2、蔬菜种植、加工项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呈现多元化,对食品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人青睐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以其风味独特,携带方便,清洁卫生,价格低廉而倍受欢迎。雷溪乡地处贵溪市城乡结合部,种植蔬菜1500多亩,有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四季豆、芥菜、芋等十几个品种,群众自制捺菜的历史悠久,蔬菜加工已成规模,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张桥、南山、罗塘等村现已建成6000亩的高标准园田示范区,适宜种植蔬菜、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洽谈、投资。   3、“三阳硐府”旅游开发   “三阳硐府”旅游景点位于信江以南,距市区6公里,座落在雷溪乡中部南山村,距贵塘公路约1公里,它因“阳光、月光、星光”照射石硐而得名,其地理、地貌独特,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许多历史名人留踪于此,其间绿树葱荫,山水相依,山上奇岩怪石、谷幽水深,有-望天、石鼓石锣,神仙洞等十八处景观,更有乾隆题刻和佛龛遗骨,传说神奇,令人留连忘返。.  

彭湾乡

  彭湾乡位于贵溪市西南部,东连塘湾,南接上清,西邻余家,北交罗河,地域面积约65平方公里,辖星明、彭湾、白庙、溪源、小岭5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3072户,1.2万余人口。耕地面积13701亩,其中旱地168亩;林地32280亩,养殖水面198亩。卫生院1所,医疗诊所10个,初中1所,完小5所,在校学生13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教育普及率、中青年无盲率均达100%。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除小部分属半山区外,其余为丘陵谷地。西南边境的差距最高,海拔541米,境东北的花门地片最低,海拔58米。源于应天山的望古溪纵流境内于花门出境。境内有(白庙)中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二座,农田水利设施较好。区内生长有大片白杉林、杂木及毛竹林,并有大量珍贵野生动物种类,是贵溪市主要林区之一,年均气温18摄氏度,无霜期约250天(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年降水量1871毫米,土壤多属红壤及水稻土,矿藏有钾长石、银矿、花岗岩、铀、芙蓉石等。旅游资源有白庙水库景区及应天山景区,均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彭湾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全乡年粮食总产量达6686吨,亩产达600多公斤;全年生猪出栏1.1万头,存栏5100头,家禽出笼10万羽;全年劳务输出5000余人,收入近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03元。乡财政收入174.79万余元,乡镇企业有福贵鳗鱼厂、西门塔尔牛及小尾寒羊养殖示范基地、美洋酒厂等。其中西门塔尔牛养殖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全乡范围内推广。   乡政府机关设于彭湾集镇,内设机构有党委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三大办公室,乡机关干部46人(其中公务员17人),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25公里,与龙虎山景区相距12公里,乡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贵白、彭上公路工程全部硬化,水泥路面直达乡政府所在地,农村电网改造全面结束,千门程控电话投入运营,有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日产200吨自来水工程全面竣工,集镇上各种文化、娱乐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樟坪畲族乡

  贵溪市辖乡。1953年设樟坪民族乡,1958年改公社,1968年并入文坊公社,1971年属东方红采育林场,1973年复置樟坪公社,1984年改樟坪畲族乡。位于市境东南部,须溪上游。乡府驻樟坪,距市区39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0.1万。有公路西南接金(屯)双(圳)公路。辖樟坪等15个村民小组。林地占全乡面积的73%,盛产木、竹。须溪上源两支流流贯乡境。乡镇企业有竹木加工、水电站。农业主产水稻。.  

耳口乡

  耳口乡位于贵南山区云台山下、泸溪河中游,东与塘湾镇一山隔,南与冷水镇一水相连,西与金溪县、资溪县毗邻,北与上清镇接壤。区域面积约为184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耳口村、昌甫村、圳上村、横港村、梅潭村、南港村),76个村小组,2786户,10423人,其中:农业人口8265人,有10个党支部,271名党员。机关干部41名,其中行政编16名。距贵溪70.8公里,至鹰潭56公里,鹰厦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圳上火车站,龚资线、耳横线、耳南线形成“十”字形公路网络。全乡山林面积17万亩,其中毛竹6.4万亩。   驻乡单位有:国税分局、公安派出所、电信所、卫生院、林业工作站、供电所、供销社、信用社、粮管所、木竹经销站。   区内有稀土、金、铁、硅石、花岗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英矿正在有序开采。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广阔的水电开发前景。耳口乡山川秀美,有佛道合一、乾隆皇帝敕封的云台山,有风景秀丽、景色状况的漕源瀑布群,有古色古香、保存较好的曾家明清建筑群。   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先后建成了耳口、福源、金沙湾、云台3家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910千瓦,年发电量2360万千瓦时),青云竹地板、横港竹拉丝等7家竹木加工厂。   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505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836万元,工业总产值12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0元。.  

余家乡

  余家乡位于贵溪市西南部,南接龙虎山镇,西连余江县,东北靠鹰潭市区,206国道、鹰厦铁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25723亩,山林87000亩,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6座,辖11个行政村,116个自然村,人口2.52万人。   余家乡虽距贵溪市较远,但离鹰潭市很近,极具区位优势。北距鹰潭市区仅6公里,南距国家级风景区龙虎山仅5公里。境内山峦属龙虎山余脉,多为丹霞地貌,山高谷邃,碧水丹崖,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几年来,余家乡乘改革之东风,依托区位、交通、旅游等优势,确定""建生态农业、扬区位优势、做旅游文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总思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绩。   一、建生态农业,扬区位优势,做鹰潭""后勤基地""   我乡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拥有80万人口的鹰潭城郊,农副产品需求量大,蔬菜种植大有可为。土地肥沃,地势低平,具有农业发展优势。近年来,我乡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靠近206国道的滴水、余家、口上、天禄等村重点发展水面特种养殖、蔬菜种植、花卉和城市绿化苗圃等。同时,在孟青、坝上、坂上、流桥、庄源、球源、罗湾等村重点发展药材、果业、笋竹两用林、油茶、板栗等经济作物和畜禽养殖,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批农业产业化特色村组不断涌现。我乡销往鹰潭市区的各类农副产品逐年增加,逐渐成为鹰潭市后勤保障基地 。   二、扬区位优势,全力推进集镇建设,建鹰潭市一流集镇   我乡新集镇建选址在天禄村、206国道边,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现已完成415亩的征地和报批手续,二期征地已经展开。在集镇建设问题上,我们总结了整个贵溪乡镇建设集镇的成功经验,结合了城市建设和旅游建设规划的特点和要求,高起点地做好了余家乡集镇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集镇建筑风格进行了调查和评估。集镇规划以集旅游、居住、娱乐、休闲、商贸服务为特色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建设成鹰潭市休闲屋、后花园的总体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集镇的要求,建成鹰潭市一流集镇。   我乡把集镇建设作为抢抓发展机遇的""重头戏"",确定""经营集镇,利用集镇连接城乡、延伸旅游景区""的思路,以提升我乡对外形象及品位,做足做活招商引资工作。目前,一些外地客商纷纷在集镇附近抢占有利位置,经商、办工厂,人气和财气进一步兴旺。.  


金屯镇特产大全




金屯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