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条件
高山村位于木引乡的北部,与董王乡油捞村接壤,距乡政府13公里。国土面积8.21平方公里。共有6个组,261户1152人,人口主要以苗族为主。
高山村平均海拔950米,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耕地总面积596.5亩,其中田92.6亩、土503.9亩。
2、水资源
高山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由于缺乏稳定水源,全村农业灌溉用水全部靠天降雨和修建的山塘、小水池(窖)灌溉。
3、生物资源
全村森林覆盖率30%,境内有林地5160亩。
4、人口、劳动力资源
高山村辖6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61户,总人口1152人,农业人口1140人,有劳动力691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84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8207 | 558000 | -- | 查看 高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罗坪村 |
罗坪村位于木引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国土面积10.35平方公里。共有4个组,241户1075人,农业人口1064人,有劳动力645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72人。是一个汉族和布依族的混居村,其中少数民族75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 罗坪村平均海拔560米,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全村耕地总面积819.4亩,其中田327.4亩、土492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 罗坪村水资源丰富,有蒙江河从村中穿过,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全村森林覆盖率29%,境内有林地2988交通不便,同村公路距离8公里,3个组通公路,尚有1个组未通公路。通村组公路路况差,晴通雨阻,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现象仍然存在。水利方面,全村尚有650人饮水困难,有小水池97口,蓄水2910立方米。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 教育方面,无教学点。医疗卫生方面,2011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954人,参合率达96%。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尚无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享受低保人数217人 乡党委、政府以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特色产业之乡”为目标,大力发展脐橙、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构建脐橙、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示范园。到2010年末,全村种植无公害蔬菜400亩,脐橙200亩。 |
宜龙村 |
一、自然条件 宜龙村位于木引乡的东北部,与交砚、董王乡接壤,居位蒙江右岸,距乡政府18公里。国土面积11.05平方公里。共有6个组,229户1032人,人口以布依族为主,其中少数民族98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5%。 宜龙村平均海拔890米,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1、土地资源 全村耕地总面积756.8亩,其中田245.4亩、土511.4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 2、水资源 有蒙江河从村边流过,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 3、生物资源 全村森林覆盖率28%,境内有林地2124亩。 4、人口、劳动力资源 宜龙村辖6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29户,总人口1032人,农业人口1022人,有劳动力619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65人。 |
高山村 |
一、自然条件 高山村位于木引乡的北部,与董王乡油捞村接壤,距乡政府13公里。国土面积8.21平方公里。共有6个组,261户1152人,人口主要以苗族为主。 高山村平均海拔950米,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耕地总面积596.5亩,其中田92.6亩、土503.9亩。 2、水资源 高山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由于缺乏稳定水源,全村农业灌溉用水全部靠天降雨和修建的山塘、小水池(窖)灌溉。 3、生物资源 全村森林覆盖率30%,境内有林地5160亩。 4、人口、劳动力资源 高山村辖6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61户,总人口1152人,农业人口1140人,有劳动力691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84人。 |
纳汝村 |
纳汝村位于木引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国土面积7.85平方公里。共有5个组,175户792人,农业人口784人,外出务工劳动力127人,人口主要以布依族为主,其中少数民族71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0%。汝村平均海拔890米,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村耕地总面积876.1亩,其中田216.7亩、土659.4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纳汝村水资源丰富,有蒙江河流过,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全村森林覆盖率28%,境内有林地3285亩。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330吨,人均占有粮食416公斤。养殖业以生猪、黑山羊为主。全村大牲畜存栏238头,出栏45头,生猪存栏678头,出栏897头,黑山羊存栏64只,出栏19只。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通村公路里程9公里,3个组通公路,尚有2个组未通公路。通村组公路路况差,晴通雨阻,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现象仍然存在。水利方面,全村尚有450人饮水困难,有小水池48口,蓄水1440立方米。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有1个教学点。医疗卫生方面,有1个卫生室,2011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83人,参合率达96%。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尚无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享受低保人数197人。 |
纳钵村 |
一、自然条件 纳钵村位于木引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国土面积5.01平方公里。共有3个组,206户911人,人口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其中少数民族18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9%。 纳钵村平均海拔870米,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耕地总面积749.6亩,其中田201.7亩、土547.9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 2、水资源 纳钵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由于缺乏稳定水源,全村农业灌溉用水全部靠天降雨和修建的山塘、小水池(窖)灌溉。 3、生物资源 全村森林覆盖率25.8%,境内有林地2940亩。 4、人口、劳动力资源 纳钵村辖3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06户,总人口911人,农业人口902人,有劳动力547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45人。 |
摆落村 |
一、自然条件 木引乡摆落村位于木引乡的北部,与董王乡、紫云县接壤,距乡政府10公里。国土面积12.84平方公里。共有11个组,508户2188人,人口主要以苗族、汉族为主。 摆落村平均海拔630米,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耕地总面积1558.8亩,其中田481.7亩、土1077.1亩。 2、水资源 摆落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850—1000mm左右,由于缺乏稳定水源,全村农业灌溉用水全部靠天降雨和修建的山塘、小水池(窖)灌溉。 3、生物资源 全村森林覆盖率26%,境内有林地2265亩。 4、人口、劳动力资源 摆落村辖11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508户,总人口2188人,农业人口2166人,有劳动力1313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350人。 |
勤民村 |
勤民村位于木引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国土面积5.36平方公里。共有5个组,116户583人,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 勤民村平均海拔920米,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全村耕地总面积331亩,其中田117亩、土214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 勤民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 |
水井村 |
水井村距木引乡政府驻地1公里,地处紫罗公路沿线,交通条件便利,全村6个村民小组,333户,1457人,人口主要以汉族、苗族为主,耕地面积共计1011亩,其中田417亩,土594亩。 境内多石山,平均海拔850米,平均气温15.8℃,年均降雨量890mm,人畜饮水较为困难。人均占有粮345公斤,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770元到2011年1200元,主要农产品是传统的稻谷、玉米等,畜牧饲养以养牛、猪为主,名特产品是杨梅。经济主要来源以外出打工为主,房屋建筑以瓦木结构为主。 |
纳猛村 |
纳猛村村民委员会辖4个村民组7个自然寨,即:纳猛上寨、纳猛下寨、纳猛上院、纳猛下院、大云保、纳卡、坎脚,其中:苗族2个自然寨,汉族5个自然寨。共256户1075人 公共设施:有专门的村办公及村卫生室。有专门群众学习的农家书屋; 经济建设:主要以养殖业为主,目前木引乡最大的养殖合作就在纳猛村 交通方面:纳猛村组组通水泥路 饮水方面;家家都安装了自来水 |
从里村 |
从里村位于木引乡的南部,距乡政府13公里。全村共有8个组、339户、1629人,人口主要以布依族为主。 木引乡从里村平均海拔560米,平均气温18.5℃。全村国土面积9.99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15.5亩,其中田675.7亩,土439.8亩. 境内有从里河,年单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全村森林覆盖率30%,境内有有林地3600亩全村共有8个组、339户、1629人,农业人口1610人,有劳动力976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2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479吨,人均占有粮食294公斤;经济作物以早菜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609亩,产量300000公斤;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村内油路里程4公里,7个组通公路,尚有1个组未通公路。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人数656人,尚有970人饮水困难,有小水池9口,蓄水270立方米,水利渠道1000延米。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 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有教学点1个。医疗卫生方面,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413人,参合率达96%。 |
兴龙村 |
兴龙村位于木引乡的西部,与紫云县接壤,距乡政府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9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7个组、209户、945人,有劳动力567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51人。人口主要以苗族为主。木引乡兴龙村海拔790至810米之间,平均气温17.8℃。三分之二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土地瘦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77.4亩,其中土977.4亩。境内无河流,水资源缺乏。年均降雨量900——1000mm。全村森林覆盖率25.6%,境内有林地1680亩。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342吨,人均占有粮食371公斤;经济作物以早菜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472.5亩,产量189000公斤;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267头、出栏65头,生猪存栏780头、出栏794头,羊存栏407只、出栏281只。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7个组通公路。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人数145人,尚有800人饮水困难,有小水池300口,蓄水9000立方米。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有1个教学点。医疗卫生方面,有1个卫生室,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820人,参合率达96%。。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尚无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享受低保人数243人。 |
木引村 |
木引村是木引乡政府驻地村木引村村民委员会辖7个村民组,13自然寨。即:下寨、杨家环边、吴家门口、下街、马房街、道班、上街、岩脚、半边街、塘砍上、播钵寨、赶羊寨、沙沟,其中:汉族10自然寨,苗族2个自然寨,布依族1个自然寨共467户2200余人。 木引村主要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及养殖业。种植的产品以经果为主。在木引村辖区内有三家砂厂及一家砖厂。 |
把坝村 |
把坝村位于木引乡的南部,距乡政府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1.0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53.9亩,其中田536.5亩,土617.4亩。共有6个组,389户1802人,农业人口1784人,有劳动力1081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288人。人口主要以布依族、苗族为主。木引乡把坝村平均海拔770米,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土地瘦薄。境内无河流,水资源缺乏。年均降雨量900——1000mm。全村森林覆盖率32%,境内有林地3165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475吨,人均占有粮食263公斤;经济作物以早菜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541.5亩,产量216000公斤;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465头、出栏114头,生猪存栏945头、出栏1356头,羊存栏184只、出栏171只。交通方面,6个组通公路。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人数1602人,尚有200人饮水困难,有小水池37口,蓄水1110立方米。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教育方面,有1个教学点。医疗卫生方面,有1个卫生室,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612人,参合率达96%。。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尚无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享受低保人数245人。 |
冗林村 |
冗林村距油路8公里,到木引乡政府13公里,4个组,178户,820人,741亩耕地,562亩田,179亩土,90%的人口为布依族,现有劳动力450个,220个常年外出劳工,海拔600——630米,气温17.8度,年均降雨量890MM。 冗林村与罗坪村、宜龙村、高山村、纳汝村、纳钵村、摆落村、勤民村、水井村、纳猛村、从里村、兴龙村、木引村、把坝村、速进村、云保村、长生村、窖里村相邻。 |
速进村 |
一、自然条件 速进村位于木引乡的东部,距乡政府14公里。全村共有10个组、333户、1491人,有劳动力895人。人口主要以布依族、汉族为主。 木引乡速进村海拔600至620米之间,平均气温18.8℃,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土地瘦薄。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国土面积10.7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51.9亩,其中田412.3亩,土539.6亩。 2、水资源 境内有蒙江河,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900mm。 3、生物资源 全村森林覆盖率30%,境内有林地4086亩。 4,人口、劳动力资源 共有10个组、333户、1491人,农业人口1476人,有劳动力895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239人。 |
云保村 |
云保村位于木引乡的南部,距乡政府8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0.72平方公里。共有8个组,303户1411人,劳动力847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226人。人口主要以布依族为主。木引乡云保村平均海拔585米,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土地瘦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38.1亩,其中田541.7亩,土496.4亩。 境内有龙滩河,该河为气节性河流,在雨季来时才发水,冬、春两个季节河水逐渐减少而断流。年单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全村森林覆盖率30%,境内有林地1965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430吨,人均占有粮食305公斤;经济作物以早菜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312亩,产量156000公斤;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大牲畜存栏397头,出栏61头,生猪存栏600头,出栏894头,羊存栏杆274头、出栏241头。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村内油路里程4公里,6个组通公路。 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人数581人,尚有830人饮水困难,有小水池21口,蓄水630立方米,水利渠道1000延米。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村小1个。医疗卫生方面,无村卫生室,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225人,参合率达96%。社会保障方面,享受低保人数220人。 |
长生村 |
长生村平均海拔575米,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土地瘦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11亩,其中田280亩,土131亩。 境内有从里河流过,该河为气节性河流,在雨季来时才发水,冬、春两个季节河水逐渐减少而断流。年单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 全村共有3个组、118户、562人,农业人口552人,有劳动力342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91人。 教育方面,无教学点。医疗卫生方面,2011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57人,参合率达96%。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尚无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享受低保人数108人。 水资源匮乏,靠天吃饭,人畜饮水较困难,交通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群众生产耕作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不高。群众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较缓慢,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质量难以提高。 按照产业化扶贫的工作思路,重点发展以下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种植产业:一是优质脐橙产业,计划新增种植优质脐橙110亩;二是无公害蔬菜产业,计划新增种植600亩。劳务输出产业:稳定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人以上,户均1人在外打工。同时加大通村、组公路建设和“一事一议”工作力度,到十二五期未,实现组组通公路、寨子通水泥路目标。 |
窖里村 |
窖里村位于木引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国土面积7.15平方公里。共有5个组,191户821人,农业人口813人,有劳动力493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31人。是一个汉族和布依族的混居村,其中少数民族49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0%。窖里村平均海拔810米,地势呈北高南低,三分之一的土地为喀斯特地形,山高坡陡,土地瘦薄;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村耕地总面积502.2亩,其中田178.1亩、土324.1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窖里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900—1000mm左右,由于缺乏稳定水源,全村农业灌溉用水全部靠天降雨和修建的山塘、小水池(窖)灌溉。 全村森林覆盖率30%,境内有林地5805亩。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境内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198吨,人均占有粮食241公斤。 养殖业以生猪、黑山羊为主。全村大牲畜存栏219头,出栏55头,生猪存栏511头,出栏678头,黑山羊存栏55只,出栏16只。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方面,通村公路里程3.5公里,4个组通公路,尚有1个组未通公路。通村组公路路况差,晴通雨阻,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现象仍然存在。 水利方面,全村尚有500人饮水困难,有小水池60口,蓄水1800立方米。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方面,无教学点。医疗卫生方面,2011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721人,参合率达96%。社会保障方面,到2010年,农村尚无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享受低保人数207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