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塘村位于摆塘乡政府驻地,辖14个村民组,599户2689人,其中:少数民族2150人,劳动力1619人,外出务工人口约600人,由于长期的封闭思想,人们接收新思想较为落后,劳动人口文化素质低,乡土人才少,特别是有科技知识的人才少,全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人口约占20%。群众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大部分群众思想还停留在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上,科技推广难度大。耕地面积3761亩,其中田1995亩,地1766亩,人均耕地1.4亩。全村无任何支柱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除烤烟生产外无任何经济作物,产业结构单一。201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人均占有粮375公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29202 | 558000 | -- | 查看 中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和平社区 |
和平社区位于长顺县城西南端,辖区总面积9.13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2777户,9065人;辖10个居民小区,31个居民小组,其中0党员103名,团员785名。辖区内驻有机关企事业单位46家,学校(幼儿园)4所,是全县经济、商贸、文化、教育、医疗及信息中心,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与居民人口混居的住宅区。 |
城南社区 |
城南社区位于长寨镇南面,村所在地距县城2公里。现有村民组16个,总户数615户,总人口2421人,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605亩。 --人口总数:2421人农业人口:1573人非农业人口:848人 --行政区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
长兴社区 |
新的长兴社区由原和平社区与原长寨村合并而成现共有14个村(居)民小组,2829户,6290人,国土面积17.3平方公里,田750亩,耕地1905亩。 --人口总数:6290人农业人口:3397人非农业人口:2893人 --行政区面积: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
威远社区 |
威远社区座落在威远城镇内。社区共有28个村民组,1255户,5456人。耕地面积2680.39亩,其中田1598.16亩,地1082.23亩。全村现有党员76人,其中,女党员10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1840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1712元的128元)。镇内通讯发达,交通便利,集贸繁荣,旅游资源丰富,有一峰独秀的佛教圣地——青龙山,镇区(街上)总人口4650人,有省内最大的生姜交易市场,每场交易量在10吨以上。贵阳至长顺、紫云,贵阳至芦山、王佑的客运车辆贯穿威远镇区。 --人口总数:5456人农业人口:4560人非农业人口:896人 --行政区面积:1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0.39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发展口号: --所辖村:28个村民组生产总值: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名特产品:生姜办公所在地:威远社区 |
种获村 |
种获村位于种获乡腹部,距县城11公里,距广顺镇15公里,长平公路穿境而过,属三类贫困村,是一个典型的岩溶中山地貌区,农业基础设施较为滞后。全村国土面积1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0亩,其中:田330亩,地1860亩。全村辖15个村民组8个自然寨,总户数411户,总人口184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2%。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种获村“两委”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开展“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坚持把调整农业结构,推荐农业产业化,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主线,把促进村域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立足村情,找准致富路子,带领群众走快速发展之路。2010年种获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人均占有粮食435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05元和12公斤,居全乡4个村之首。通过不断努力,种获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为当地群众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贡献。 2010年全村种植烤烟1000多亩,大畜牲存栏968头,烤烟生产及畜禽养殖是种获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种获村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4.9℃,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4.5℃,年平均降水量1345毫米,无霜期为265天,平均海拔1270米。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至目前已完成沙子关、种获营、碑脚三个新农村建设点,马落孔、种获街上、种获营屯脚三个点正在建设中。农民种粮积极性高,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形势呈现良好势头。 |
中塘村 |
中塘村位于摆塘乡政府驻地,辖14个村民组,599户2689人,其中:少数民族2150人,劳动力1619人,外出务工人口约600人,由于长期的封闭思想,人们接收新思想较为落后,劳动人口文化素质低,乡土人才少,特别是有科技知识的人才少,全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人口约占20%。群众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大部分群众思想还停留在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上,科技推广难度大。耕地面积3761亩,其中田1995亩,地1766亩,人均耕地1.4亩。全村无任何支柱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除烤烟生产外无任何经济作物,产业结构单一。201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430元,人均占有粮375公斤。 |
板沟村 |
板沟村位于摆塘乡政府驻地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北与改尧镇接壤,东与惠水县大龙交界。全村辖17个村民组,863户4004人,少数民族人口2773人,劳动力总数167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约900人。全村耕地面积3152亩,其中田1384亩,地1768亩。板沟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生姜和大棚西瓜。另外,大力开发石材,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突破口。2010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716元,人均占有粮395公斤。板沟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也是全州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
牛坡村 |
牛坡村所辖10个村民组,222户909人,耕地面积377亩,其中田277亩,地100亩,位于威远镇边远地区,属贫困村。 --人口总数:909人农业人口:909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发展口号: --所辖村:10个村民组生产总值: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名特产品:.办公所在地:牛坡组 |
长坡村 |
长坡村所辖20个村民组,全村466户1958人,耕地面积978.56亩,其中:田730.71亩,地247.85亩,位于威远镇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属贫困村。 --人口总数:1958人农业人口:195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8.56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发展口号: --所辖村:20个村民组生产总值: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名特产品:.办公所在地:长坡村 |
上洪村 |
上洪村位于威远东北部,距威远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所辖20个村民组,486户,2243人;耕地1348.35亩,其中:田925.06亩,上洪村属于边远山区,贫困村。 --人口总数:2243人农业人口:2243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8.0亩 |
新坝村 |
新坝村村委会坐落在镇政府所在地威远西面,位于惠狗公路旁,距县城长顺1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全村辖34个组、997户、4424人,共有耕地面积3462.14亩,其中田2190.89亩、地1271.25亩,是长顺工业集聚区所在地,现已有年产120万吨的凯峰水泥厂入住在建。 |
永增村 |
永增村位于威远镇西北部,距省城贵阳78公里,距县城1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0.78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558户236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89.77亩,其中田1036.44亩、地753.33亩。村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通讯便利,主产优质水稻、生姜、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闻名遐迩的潮井奇观就位于永增村。2003年新修村级综合办公楼一栋,面积140平方米。2007年8月永增村列入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过近一年多来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完成关脚组至潮井组的水泥硬化公路900米;新修潮井公路240米;完成水利沟渠水泥防渗270米;完成内空为50厘米的排水涵洞管道铺设35米;完成潮井组42户农户的房屋改造工作;完成潮井大门、停车场、荷花池、娱乐场、潮井姜洞及潮井景点建设。现有龙家乐5家,篮球场、文化活动室正在建设中。累计投资200余万元,潮井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 全村现有党员39人,其中女党员4人,30岁以下的党员2人,30岁至59岁的22人,60岁以上的15人,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6人,在家党员35人,外出流动党员4人,党员致富带头人8人,相对贫困党员6人。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936元,比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920元高16元,是威远镇条件最好的村之一。 |
付家院村 |
付家院村位于威远镇西南部。全村共有27个村民组,837户,3805人。耕地面积3358.8亩,其中田2640.48亩,地718.32亩。历史文化悠久,有奇文并茂的古岩画群。 --人口总数:3805人农业人口:380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8.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发展口号: --所辖村:27个村民组生产总值:9.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名特产品:.办公所在地:付家院组 |
雷坝村 |
雷坝村位于摆塘乡西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交通是全乡较为方便的村。辖23个村民组730户2999人,其中少数民族2208人,劳动力总数1477人,外出务工人员约750人。全村耕地面积6310亩,其中田1822亩,地4488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2513元,人均占有粮364公斤。 |
生联村 |
生联村位于种获乡东部,属二类贫困村,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区内属喀嘶特地貌。全村国土面积20.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7亩,其中:田1065亩,土2122亩。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1.9℃,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4.5℃,年平均降水量1345毫米,无霜期为250天,平均海拔1270米。区内辖18个村民组,549户、2229人,其中:劳动力1512人,有少数民族3个、1375人,占总人口的61.7%。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人均占有粮420公斤。 2010年外出劳务工575人,全村种植烤烟1900多亩,大畜牲存栏2120头,烤烟生产和畜禽养殖是生联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区内有灌木丛林800多亩,成品竹林200多亩,茶叶30多亩。全村交通条件较差,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
杉木村 |
杉木村位于长寨镇西南部,距县城7公里。有村民组14个,总户数328户,总人口1875人,国土面积13.8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001亩。 --人口总数:1875人农业人口:187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
桐笋村 |
一、基本概况 桐笋村位于长寨镇中部,村所在地距县城7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17个村民小组,一所完小。桐笋村属于岩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270米,森林覆盖率28%,年平均气温20℃。 全村总户数416户,总人口2190人,贫困户190户,共计910人,劳动力780人,其中少数民族175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0%,耕地面积2952亩。其中:田250亩,地2702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3亩。有70%的耕地属中低田土壤,属石山区,粮食作物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 桐笋村有育龄妇女310人,综合复检率达96%,适龄入学儿童310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党员44人,预备党员2人。 二、近年的工作开展情况 1、大力发展烤烟种植,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近年来,桐笋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经济以发展烤烟、种养殖为突破口。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2010年,桐笋村发展种植烤烟480亩,收购烟叶135000斤,收入108万元。 2、大力发展农村种养殖产业,提倡规模科学养殖,种植核桃700亩,养猪910头,养鸡5300羽,养牛470头,养马180匹,养羊210只,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00元。 |
冗雷村 |
冗雷村位于长寨镇西南面,村所在地距县城7.8公里,冗雷村与本镇磨油、所把、杉木、城南社区、中坝乡茅山村等村组接壤。现有28个村民小组,617户,总人口2728人,国土面积17.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7亩,其中:田835亩、地2332亩。 |
所把村 |
所把村位于长寨镇东南部,距长顺县城12公里,属二类贫困村。全村国土面积4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组,现有耕地1900亩(习惯亩),其中:田1300亩,旱地600亩。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村总户数470户,总人口2134人,少数民族占93.4%。全村有0党员33名(其中女党员2名),农民人均纯收入2316元,人均占有粮700公斤。2011年所把村共112户311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季度发放保障金48859元。 所把村经济发展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作物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蔬菜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烤烟、油菜等,养殖业主要以养殖猪、牛、羊、鸡、鹅等为主。由于所把村地理位置恶劣,发展滞后,老百姓收入较低,镇党委、政府近年来采取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大力抓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从修路、修沟、修建烟水配套工程、沼气池、坡改梯工程等农业急需的生产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二是发展经济作物,主要以发展烤烟、杂交油菜、蔬菜等作物,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抓剩余劳动力输出,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四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帮助困难群众搞好农业生产发展。 所把村共有危房313户,2009年已解决6户(二级2户、三级4户)危房改造,2010年已解决39户(一级危房11户,二级危房15户,三级危房13户)危房改造。计划268户危房改造分四年改造实施完毕。 下一步打算:确立了一品为主、多品共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通过“村委会+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大棚130个,核桃种植200亩、养鸡29970羽,建辣椒种植基地1个100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
磨谢村 |
磨谢村位于长寨镇中部,东与冗雷村相连,南接桐笋村,西邻新民村,北与长兴社区接壤。村所在地距县城4公里,总面积18.6公顷,现有13个村民小组,磨谢村属于岩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28%,年平均气温20℃。 全村总户数295户,总人口1455人,劳动力600人,贫困户138户552人,危房改造198户,已改造完成38户,2011年实施40户(困难户10户、一般户30户),其中少数民族89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2%,耕地面积3955亩,其中:田375亩,地288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87亩。有60%的耕地属中低田土壤,属石山区,粮食作物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 |
新民村 |
新民村位于长寨镇北面,东与摆塘乡相连,南接长兴社区,西邻磨谢村,北与种获乡接壤。村所在地距县城3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共辖1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寨。新民村属于岩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28%,年均气温200C。 新民村总户364户,1692人,劳动力1098人,其中少数民族8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0%,耕地面积1838.55亩,其中田396.3亩,地1442.25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08亩。有60%的耕地属中低田土壤,属石山区,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 |
磨油村 |
磨油村共有15个村1民小组,355户,1855人,国土面积10.38平方公里,田405亩,耕地3240亩。 --人口总数:1855人农业人口:185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15个村民小组 |
长江村 |
长江村位于种获乡西部,属二类贫困村,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区内属丘陵谷地地貌。全村国土面积10.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4亩,其中:田150亩,土1794亩。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1.9℃,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4.5℃,年平均降水量1345毫米,无霜期为265天,平均海拔1270米。 区内辖8个村民组,2007年全村总户数266户、1152人,有少数民族4个、392人,占总人口的34%,有劳动力602人,2007年外出劳务工136人。2006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4元,人均占有粮402公斤。2007年全村种植烤烟500多亩,大畜牲存栏855头,烤烟生产和畜禽养殖是长江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村内有灌木丛林2000多亩,有远近闻名、色好味美的梅子茶叶200多亩,成品竹林100多亩,杨梅100多亩,优势精品水果100多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