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赣州市 >> 章贡区 >> 蟠龙镇

蟠龙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蟠龙镇谷歌卫星地图)


蟠龙镇简介

  赣州市辖镇。1950年为赣县车头、蟠龙、章江等乡,1956年并为蟠龙乡,1959年改称蟠龙公社,1978年由赣县划属赣州市,1984年改蟠龙乡,1987年置镇。位于市境西部,地处丘陵地带。镇府驻蟠龙圩,距市区8.5公里。面积43.4平方公里,人口3万,以汉族为主,有畲、回、壮等少数民族。章江自西向东横贯中部。105国道穿经东南,赣丰公路、赣州森林铁路平行横穿镇境。辖水碓、杨坑、田心、桃芫、车头、杨边、章甫、河坝、蟠龙、寺背、坝上、箩渡、当塘、武陵、虎形15个村委会和蟠龙圩、江西第二糖厂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木材加工、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农业主产水稻、甘蔗。江西第二糖厂,章江水轮站驻境内。.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万人 43.4平方公里 360702190 341000 0797 查看 蟠龙镇谷歌卫星地图

蟠龙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蟠龙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解放街道

   解放街道办事处(简称解放街道)位于老城区北部,驻西津路46号,东以中山路为界与赣江街道办事处相连,南以大公路、西郊路支巷为界与赣江、南外街道办事处相邻,西北临章江、东北临贡江分别与水西镇、水东镇隔江相望,北至章、贡两江汇合处,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辖洪城巷、新赣南路、西郊路、西津路、大新开路、建国路、八境路、解放路、姚衙前、中山路、和平路、健康路、南京路、尚书街14个社区居委会。有21条街、78条巷,居民17561户、5.58万人。   2007年,实现财政收入1300万元。解放街道先后被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江西省十佳文明社区、江西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江西省十佳和谐社区,办事处机关连续两届评为赣州市文明单位。   解放街道内设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综治办、财经办、计生办、劳动保障事务所6个办公室(所)和武装部、妇联、团委、财政所、司法所等部门,实有34人   辖区内有区政府、区政协、区法院、赣州市-和章贡分局、赣州市卫生局、赣州市财会学校、赣州七中(北区)、赣州市中医院、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计生委、区总工会、赣州市公房管理处、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赣州军分区、区人武部等行政事业单位60个。辖区为老城区的主要商贸、旅游区,有综合性的卫府里市场、四平家电超市、启德家电超市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众多,有郁孤台、八境台、宋代城墙、古浮桥、蒋经国旧居、灶儿巷,赣州公园、八境公园、宋城公园、郁孤台公园、龟角尾公园、滨江公园。   -   历史沿革   辖境历为州、路、府、专署、县治所。以境内主要街道而得名。解放前夕赣县赣州镇15-26保辖地。1949年8月14日赣州镇解放,从赣县划出设市。1949年9月属第五区及第三、四区部分辖地;1950年属第四区和第三区部分辖地;1953年8月属第二区;1956年分属解放、阳明路两街道办事处,1958年合并为解放街道办事处,1966年改称解放公社,1979年改称解放街道。1997年,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小新开路、南京路、坛子巷、姚衙前、解放路、濂溪路、章贡路、八境路、建国路、大新开路、西津路、新赣南路、西郊路、赣州地委机关大院、赣州地区-、赣南医学院、花园塘、赣州地区副食品总公司、赣州地区百货公司、赣州供电局北院、赣州地区航运总公司、赣州地区轻工业局22个居委会。街道办驻章贡路,距市政府0.2千米。1998年12月7日,撤销水上办事处,将其所辖交解放街道办事处(赣民字[1998]225号批复)。2003年4月调整为现区划。   附:水上街道辖境内章江、贡江、赣江的水城区。水域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0.2万(1997年)。1949年为第一区第一街,1953年设水上区,1956年名水上街道,1959年改水上公社,1987年复设水上街道。1998年底撤销并入解放街道。   -   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02001:~001西津路社区 ~002新赣南路社区 ~003八境台社区 ~004西郊路社区 ~005大新开路社区 ~006南京路社区 ~007建国路社区 ~008解放路社区 ~009姚衙前社区 ~010健康路社区 ~011中山路社区 ~012洪城巷社区 ~013和平路社区 ~014尚书街社区  

赣江街道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江街道位于市区中部,东濒贡江,距区政府地1.1千米。面积2.8k㎡,人口98363人。管理厚德路、大公路、姚府里、小南、天竺山、南市街、荷包塘、孝义巷、东郊路、钓鱼台、人民巷、马坡岭、大庙前、蕻菜塘等14个社区。办事处驻厚德路87号。辖境是商业繁华区,驻有市政府、区委等机关。名胜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慈云塔(又名舍利塔)、文庙、夜话亭碑刻等。   -   沿革   以赣江路得名。解放前夕属赣县赣州镇1至5保、7至13保。1949年8月14日解放,随镇从赣县划出设市。1949年9月1日分属第一、二、三、四区。1950年3月31日重划区后,为第一、二区和第三区部分辖地。1953年8月1日并区后属第一区。1956年1月27日设赣江路、和平路2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11月29日合并为赣江路街道办事处,1966年改为赣江公社。1979年2月10日改为赣江街道办事处。1997年,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7.2万,辖厚德路、中山路、灶儿巷、和平路、尚高街、大公路、健康路、赣江路、南市街、孝义巷、天竺山、马坡岭、五道庙、荷包塘、大庙前、人民巷、钓鱼台、东郊、蕻菜塘、赣州行署机关大院、赣州地区汽运总公司第二赣南印刷厂、江西省商业储运公司赣州分公司、赣州市第一民医院、赣州地区水电局、赣州地区邮电局、赣州地区食品公司、赣州地区石油分公司、赣南建筑总公司赣南制药厂、赣南印刷厂、市第一中学、赣州地区粮食局钓鱼台32个居委会。2003年4月调整为现区划。   -   行政区划   [邮编]341000   [2008年代码]360702002:~001厚德路社区 ~002荷包塘社区 ~003南市街社区 ~004大公路社区 ~005孝义巷社区 ~006东郊路社区 ~007钓鱼台社区 ~008人民巷社区 ~009蕻菜塘社区 ~010马坡岭社区 ~011大庙前社区 ~012天竺山社区 ~013姚府里社区 ~014小南社区  

南外街道

  南外街道位于市区南部,西、南濒临章江,东靠贡江。距区政府2千米。面积4.2k㎡,人口97369人。管理南外、土地庙、羊婆巷、下壕塘、三康庙、木栏井、大码头、东阳山等8个社区,以及红旗村。办事处驻文明大道。境内红旗大道、八一四大道、东阳山路、文明大道为入市区交通要道。   [沿革]以处旧城南门外得名。解放前夕为赣县白云乡和赣州镇部分辖地。解放初属赣州市第五区和赣县白云乡。1950年5月为赣州市白云乡,同年7月属市郊区。1951年10月改属第五区,同年12月复属市郊区。1952年4月设置白云、南外、西外3乡,仍属市郊区。1953年8月改属第三区。1956年1月撤区,属西外街道办事处;同年6月撤销街道办事处,白云、南外、西外3乡合并为白云乡,属市农林水利局;1957年5月属市郊区。1958年10月撤区并乡,属章贡乡,11月成立跃进公社,与章贡乡政社合一。1959年10月成立南外街道办事处;1964年8月将所辖东外、中联、南外、联村芫4大队划出设立白云公社。1966年改为南外公社,1979年2月恢复南外街道办事处。   1997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9.7万,辖红旗、白云2行政村和关刀坪、张家围、中岭、营角上、东阳山、大码头、三康庙、木栏井、羊婆巷、土地庙、太平山、小南、东处、下塘塘、华东地勘局二0队、赣州钨钼材料厂、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青年路、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赣州地区供销运输公司、南方冶金学院、赣州有色冶金机械厂、赣南纺织厂、赣州林业大院、赣南师范学院、赣州有色冶金汽修厂、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探二队、江西气体压缩机厂、赣州供电局南院、赣州地区医药集团公司、南方工业学校、赣州塑料制品厂、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赣州地区医院、南赣造纸厂、赣州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局、赣南无线电厂、赣州酒厂、赣州地区有色冶金工业总公司、赣州地区物资局、赣州地区农业局、赣州地区汽运总公司第一、赣州水泵厂、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赣州地区肉联厂、赣州地区卫生学校、赣州地区航运总公司第二46个居委会。1998年8月5日,将南外街道办事处分设为东外、南外街道办事处(赣民字[1998]130号批复)。2003年调整为现区划。   [邮编]341000 [2008年代码]360702003:~001南外社区 ~002三康庙社区 ~003下壕塘社区 ~004羊婆巷社区 ~005土地庙社区 ~006东阳山社区 ~007大码头社区 ~008木栏井社区 ~200红旗村  

东外街道

  东外街道面积5.8k㎡,人口61819人。管理东外、牛岭、张家围、营角上、关刀坪、五龙岗等6个社区以及白云村。办事处驻文明大道。   [沿革]1998年8月5日,从南外街道办事处分出设立东外街道办事处(赣民字[1998]130号批复)。以处老城区东面得名。2003年调整为现区划。   [邮编]341000 [2008年代码]360702004:~001东外社区 ~002牛岭社区 ~003张家围社区 ~004关刀坪社区 ~005五龙岗社区 ~006营角上社区 ~200白云村  

黄金岭街道

沙石镇

  沙石镇位于章贡区南部,北与水南镇隔江相望,东北与沙河镇相连,南与赣县王母渡镇、大埠乡接壤,西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岭办事处、潭东镇相邻。总面积136.2平方千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辖沙石、南田、吉埠、楼梯、霞峰、双桥、新圩、埠上、东风、龙埠、龙岗、火燃、新建、石角、峰山、甘霖、王田、下茹18个行政村和吉泰、沙石2个居委会,260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9253户,总人口36442人,常住人口约6万。   沙石镇历史悠久,沙石埠圩始建于清康熙五年,曾经商贾云集,贸易频繁,成为方园百里的大圩镇。目前,圩镇面积发展到3平方公里,圩镇人口近万人。投资200余万元硬化了42米宽、2公里长的峰山大道示范街,完善埠上商贸新区、峰山大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圩镇品位,市场交易面积达到3万余平方米,传统的农副产品如竹篾器、腐竹、油豆腐、炒花生、黄年米果、无籽西瓜、畜禽、农具等远近闻名,销售到周边县市的十多个乡镇,同时还吸引不少城区群众前来赶集,逢圩赶集人数超过1.5万人,日交易量达50余万元,已发展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的农贸集市之一,小城镇建设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水东镇

  【概况】 “千里赣江第一镇”水东镇位于章贡区东部、贡江下游和赣江上游东岸。东与赣县梅林镇交界,东北与赣县储潭镇交界,西以赣江为界,南以贡江为界,与水西镇、城区和沙河镇隔江相望,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9.9公里,基本轮廊呈半月形。镇政府驻沿垇村岗上自然村35号。323国道横贯东西,赣储公路纵穿南北,京九铁路经东南部。至2005年,总面积24.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6万亩,耕地面积5143亩,水域面积8402亩。   2001~2005年,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度水东镇获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第一名、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一等奖、计划生育工作第三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第三名、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第二名、镇政府被市政府表彰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度获招商引资、发展个私经济、就业和再就业、信访维稳全区第一名,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一等奖,被评为江西省“百强乡镇”。   2005年,镇政府设党政综合办、镇建办、财经办、计生办、民政所、财政所等六大办(所),有职工48人。驻镇的主要企事业单位有江西江铃齿轮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发电设备成套制造有限公司、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柯恩科技有限公司(原三利公司)、赣州市东日食品有限公司、赣州宇田化工有限公司、赣州虔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赣州铭旺纺织工业有限公司、赣州东旺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江西时间控股投资有限公司、赣州乳业有限公司、鸿伟木业赣州有限公司、烽威实业有限公司、赣东建筑工程公司、江西东方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水泥厂、赣州九中、赣州三六二医院、赣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   【镇村区划调整】 2005年,全镇共有七里、红星、沿垇、水东、虎岗、马祖岩、正兴7个行政村(其中正兴村是由原李老山村和原莲蓬村于2003年1月合并而成)及七里、菜园坝、水东、下沙窝4个居委会,72个村民小组,3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3634户,总人口3.01万人,汉族居多,有少数畲族居民。.  

水南镇

  水南镇位于赣州市新城区,市政中心所在地,是赣州市城市建设重点区域。东临火车站,南隔章江与沙石镇相邻,西与赣州机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东南北三面环水,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63亩,水稻面积3310亩,辖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3716人,农业人口20851人,非农业人口12865人。镇直属党(总)支部14个,党员人数733人。近年来,水南镇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全面实践“-”,立足镇情,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的两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22.78万元,引进内资12000万元,外资29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90元。水南镇依托新城区开发建设契机,形成了以建材、房地产业、家具、汽贸、果蔬等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目前,全镇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新城区一派蓬勃发展的新景象。.  

湖边镇

  湖边镇位于章贡区西部,南临章江,与城区仅一水之隔,西与蟠龙镇、黄金开发区接壤,北与水西镇相毗邻。总面积99.93平方公里。全镇耕地总面积19105.71余亩,其中水田17015.87余亩,旱地2089.84亩。镇内地形西高东低,矮山较多,呈丘陵状分布,位于西北部的蛤湖岽是镇内的最高峰。105国道从镇内经过,设有西河客车站,交通便利。1998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设镇。现辖1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17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8908户,其中:农业户数6542户。总人口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3万人。乡村从业总数12703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畲族1400余人,主要分布于社前村、岗边村、官田村、龙岭村等。2006年,镇政府机关设党政办、企业办、农业办、镇村建设办、新农村建设办、社会事务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财政所等八大职能办公室。党委下辖23个党(总)支部,812名党员。    驻镇单位主要有八O三厂、江西理工大学(西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南专修学院、九O八地质调查大队等。 镇内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至2005年,村级公路硬化里程达65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镇有邮政电信所1个,实现村村通电话,有两座小型水库,即红旗水库、吉坑水库,总库容分别为769、135万立方米。镇内企业以食品加工、电力器材、制衣、打火机、房地产等为主,主要有赣州富升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赣州海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赣州步阳置业有限公司、赣州市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赣州市宏远电线有限公司、裕峰制衣有限公司、赣州市卫诚火机制造有限公司、赣州市芳英禽业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蔬菜、芋头、板薯、生姜、油菜,农产品加工有板鸭、腊制食品、酱菜等。矿产有银、铜、钨、石灰石、陶土及建筑用石材等。 名胜古迹遍布全镇,其中永安石拱桥、龙潭石刻、杏林山墓塔、蛤湖墓塔、湖边村墓群、贺焕文墓、梨园民居、永安民居等7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湖边舞龙灯历史悠久,有大(龙)神灯、鲤鱼灯、摆字灯之分,每年正月舞大神灯。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良好,2005年,湖边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212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267万元,农业总产值6780万元;财政总收入1452.4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10.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8元,人口出生率12.18‰。".  

沙河镇

  沙河镇位于章贡区东部,东与赣县大埠乡、大田乡交界,南与沙石镇接壤,西与东外街办、水南镇毗邻,北与水东镇、赣县梅林镇隔江相望,总面积67.4平方公里。全镇辖沙河、垇下、流坑、龙村、华林、河头、罗坑、五龙、黄龙9个行政村和站东、站北、沙河居3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6648人。全镇共有党(总)支部14个,党员611人。现有省级贫困村1个,市级贫困村3个,贫困户367户、1068人。2016年换届以来,新一届沙河镇党政班子立足于全镇实际,着力打造工业发展的增长极、产城融合的示范镇、市民休闲的后花园,全力绘就“流金沙河”的秀美篇章。   这里是主攻工业的主战场。2001年,中心城区首个工业园区落户沙河镇,吹响了全镇工业发展的号角。经过全区上下多年不懈努力,2014年,沙河工业园区更名为章贡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副县级的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形成了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三大产业集群,落户了青峰药业、群星机械、经纬科技、金环磁选等省市重点企业,培育了亿源科技、科瑞特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成为全区主攻工业的主战场、财税增收的聚宝盆、就业创业的新平台。当前,章贡经开区(沙河)乘着全市主攻工业的东风,正在推进“两城两谷一带”之一的“青峰药谷”建设,以“青峰药谷”昂起生物医药首位产业的龙头。   这里是贯通八方的大动脉。沙河镇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全市中心城区的东部窗口,是城区交通的重要支点。全镇汇聚各类交通资源,境内有全市最大的火车站——赣州火车站,有重要的高速节点——赣州东高速出口,323国道、赣南大道、红旗大道东延段、文明大道东延段以井字型纵横交错,五龙大桥、章江大桥、客家大桥、梅林大桥成为连接章江新区、章贡经开区、赣县区的重要枢纽。城乡交通一体化不断完善,境内罗坑村、河头村、华林村、龙村村、流坑村等乡村公路全部完成“双车道、6米宽”升级,镇域交通内循环顺利实现。   这里是产城融合的实验田。沙河镇地处城郊,承载着辖区5万户籍人口、工业园区十余万流动人口的生产、工作、生活,产、城、园融合发展优势非常明显。全镇现代商业氛围日益浓厚,恒大地产、淦龙旅游地产、青峰药业地产香山院相继进驻,国光、百户等20余家大中型超市先后开业,唐苑大酒店、丽晶国际酒店等星级酒店先后落户。境内综合性市场不断开发,全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华东城在这里起步,最大的花鸟鱼虫商圈五龙花鸟大市场开门营业,最大的智能化物流平台红土地物流不断扩容,四省九市重要的冷链基地冷链物流项目正在建设,沙河正成为全市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双创”基地魅力不断凸显,科瑞特科创中心、飞天电商产业园、章贡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医药总部经济区相继落户,创新创业之气蔚然成风。教育、医疗、养老资源不断完善,章贡中学、厚德路小学先后以分校模式进驻,专业性妇婴医院赣南妇婴医院顺利落户,全市首家医养结合基地杨仙老年公寓正升级打造。   这里是市民休闲的后花园。沙河镇作为城郊镇,既有工业长廊,也有农业基地;既有城市风貌,也有秀美山水。全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号称中国风水第一山——杨仙岭,有赣州城区观景第一山——仰坪山,有全市唯一的动物园——赣州动物园,有4A级景区——五龙客家风情园,还有风景秀丽的酒坛山、大石盘水库等资源。2016年以来,结合脱贫攻坚,沙河镇创造性推进“罗坑体育小镇”建设, 成功举办了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四省九市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各类赛事20余场,建成了山地自行车赛道、笼式足球场、高尔夫练习场、山地自行车技巧公园,落户了慢生活、梦想小栈、杨仙岭农庄等项目,探索了一条“体育+旅游+扶贫”的新途径;正在建设“龙村康养小镇”, “两园三基地”(杨仙岭生态农业创业园、仙峰谷现代农业休闲园、祥旺猕猴桃基地、丰盛蔬菜基地、龙泉泥鳅养殖基地)初具雏形,省级贫困村变成了全区产业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村,沙河镇作为赣州中心城区健身运动基地、城区半小时旅游圈效应开始凸显。  

水西镇

  水西镇位于章贡区西北部,总面积63.20平方公里。南隔章江紧邻市区,北接赣县五云镇,西与湖边镇毗邻,东隔赣江与水东镇、赣县储潭镇相望。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略呈西高东低。105国道纵贯全镇12公里,是南至广东,北至南昌、北京等地的交通要道。以摩崖石刻闻名的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国家4-风景名胜区)和江西省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赣州宝葫芦农庄座落于境内。 镇政府驻105国道赤珠岭处,距赣州市城区4公里。2006年,镇政府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四个综合性办公室。辖水西、赤珠、联三、罗边、黄沙、和乐、白田、石甫、石珠、凌源10个行政村和水西居委会,152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小组。总户数5690户、3.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200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5元。    驻镇企事业单位有赣州逸豪优美科实业有限公司、赣州华劲纸业、江西东芝电子有限公司、中国钨矿赣州锡业有限公司、通天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宝葫芦农庄有限公司、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华通企业集团公司、水西派出所和水西农电所等20余家,现正积极开展水西有色冶金基地、瑞赣高速公路建设工作。 我镇主要种植蔬菜和水稻,是区内主要蔬菜、粮食产区之一。传统农副特产有冬瓜、油茶、鱼饼、年糕等。生猪及家禽养殖已成规模,并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工业产品有建材、电子、稀土、有色金属冶炼产品、新闻纸等。.  

蟠龙镇

  赣州市辖镇。1950年为赣县车头、蟠龙、章江等乡,1956年并为蟠龙乡,1959年改称蟠龙公社,1978年由赣县划属赣州市,1984年改蟠龙乡,1987年置镇。位于市境西部,地处丘陵地带。镇府驻蟠龙圩,距市区8.5公里。面积43.4平方公里,人口3万,以汉族为主,有畲、回、壮等少数民族。章江自西向东横贯中部。105国道穿经东南,赣丰公路、赣州森林铁路平行横穿镇境。辖水碓、杨坑、田心、桃芫、车头、杨边、章甫、河坝、蟠龙、寺背、坝上、箩渡、当塘、武陵、虎形15个村委会和蟠龙圩、江西第二糖厂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木材加工、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农业主产水稻、甘蔗。江西第二糖厂,章江水轮站驻境内。.  

潭口镇

  〔综述〕 潭口镇地处南康市东南部,东临赣州市黄金区潭东镇,南界赣县,西临龙岭镇,北靠三江乡。105、323国道和京九铁路穿镇而过,镇区东距赣州市区16千米、西距南康市区14千米,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镇域面积64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万人。2005年,全镇GDP达到7.095亿元,农业总产值1.206亿元,镇财政收入2062万元,同比增长62.6%;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60元,增长14.5%。储蓄存款余额3.8亿元。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城镇建设〕 2005年,投资500万元、占地0.73公顷的东文化广场交付使用。规划建设了以东广场为中心的新区,完成了建设大道基础工程。加强了城镇管理,建设了金牛大道示范街,全面整治了潭口大道,提升了城镇品位和档次。小城镇拓宽面积0.1平方千米,达到2.3平方千米;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000人,达到2.1万人。    〔新农村建设〕 2005年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基础建设日臻完善。着力实施了“村村通水泥公路”和“田田通标准水渠”两大工程,新增村组水泥公路33千米,达到81千米,实现了全镇100%的村、86%的村民小组通了水泥公路;新建高标准水渠1.2万米,达到3.2万米,使全镇99%的农田实现有效灌溉。   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完善了镇村组户四级培训网络,设立培训站点68个,全镇有1.2万农民参加了培训,其中有0.8万人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有0.4万人通过接受培训实现就业。   富民产业越做越强。着力加快了矿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白铁皮加工、粮油加工、生猪生产、果业、蔬菜、花卉等产业发展步伐,形成了八大主导产业。其中,矿产品加工实现税收1400多万元;木材加工实现产值近1亿元;白铁皮加工发展专业户86户;粮油加工发展大户22户;生猪生产依托加大原种猪场,辐射带动了全镇近500户农户发展规模养猪,户均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果业面积达到120公顷,产值1000多万元;新增蔬菜面积14.67公顷,达到44公顷,从事蔬菜生产的专业户达到560多户;扩展花卉面积13.33公顷,达到73.33公顷,年内引进2户种植面积分别为100亩的花卉大户。加快新经济组织建设工作,共组建了生猪、蔬菜、花卉、木材加工等12个群众协会,会员达到1300多人。.  

潭东镇

  南康市辖镇。1961年设东坑公社,1983年更名潭东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镇府驻东坑村桐子塘,距市区17.5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3万。京九铁路、105国道、323国道穿过腹地。辖东坑、芦萁、桥兰、宋塘、高坑、短井、过路、上坝、迳背、茶园、龙井等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营养制品、兽药、制砖等厂。迳背村传统名产鞭炮远近闻名。农业主产水稻、甘蔗。盛产花生、红薯、甜柚、柑橘等。赣南柑橘研究所在境内。京九铁路赣州南站设境内。.  


蟠龙镇特产大全




蟠龙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