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村位于龙里县城北面,距县城6公里,面积为8.5平方公里。东面与三元镇西边村接壤,西面与播箕村相邻,南面与大冲村接壤,北面以谷脚镇高堡村相邻,全村辖5个自然村寨(石宝坡、大寨、小院、下坝、本党)共8个村民小组,共有220户,842人,居住由汉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共计280人;共有土地面积650亩,其中田500亩,土150亩。
村辖区内共有1个企业。有村级完全小学校1所,有教职工11人,学生42人,共有一至六年级。共有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3人,男党员28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30001 | 551200 | -- | 查看 平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三元社区 |
三元社区成立于2008年,位于三元镇政府,现有常住人口195人,110户,以汉族为主,流动人口近200人,辖区内主要有三元镇集市上18户个体工商户,三元中心校,三元粮站,三元卫生院。三元信用社,镇政府下辖各站、办、所等。三元社区自成立之日起,积极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与三合村联合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利用远程教育,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文化宣传和政治思想教育,营造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
水桥社区 |
水桥社区位于县城近郊,距龙里县城2公里,辖区4.5平方公里,办公用房120平方米(属租用),下设12个居民小组,现有住户1096户3138人,其中常住户988户2383人,占69﹪;流动人口354户755人,占31﹪;社区党员17名,流动党员3名,低保户227户634人,外来移民65户,248人。辖区有厂矿、企事业单位共15个,娱乐休闲场所3个。 辖区内有龙架山森林公园、水桥民族度假村,四星级宾馆龙腾酒店、贵州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是度假、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
冠山社区 |
冠山社区位于龙里县城东面,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东与麻芝乡接壤,南与冠山村交接,北与大冲村相交,社区有居民3846户,常住人口10555人,辖41个属地管理单位。 有党员101名(女党员45人,男党员56人)。 |
西门社区 |
西门社区于2005年1月11日挂牌成立,东以兴龙路、铁龙路为界,南抵流荫洞,北至水提角,西达龙里县消防大队,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88个机关单位及部门,16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3219户,人口12136人,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4年11月,现有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支委5人,共有党员80人。 社区自从2008年12月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着力在远程教育“建、管、学、用”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站点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教学活动,将远程教育与市民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采取“支部+远教+基地”、“支部+远教+农户”等方式,创建远程教育带民增收示范基地5个、培育远程教育带民增收示范户18户,确保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受教育。 |
龙云村 |
龙云村村委会与麻芝乡政府相毗邻,北面与新民村相邻,南面与永合村相连,西面与龙云村接壤,东面与富洪村接壤。全村共有6个村民组,4个自然村寨,258户,1085人,主要以汉族、布依族聚居为主,现有党员40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77.3亩,其中田412.5亩,土64.8亩。 |
龙坪村 |
龙坪村位于龙里县城东北,辖8个村民组,共386户,1038人,其中男性531人,女性507人;60岁以下的837人,60岁以上的201人;现有党员32人,少数民族2人,大专文化1人,高中以2人,初中28人。原有耕地2054·5亩(其中土286·43亩),现有耕地120余亩(可灌亩),办理失地农民优惠证的有318户,名胜古迹有和尚塔(竹叶井)、火神庙(又名水火二神),矿产资源有黄沙等。 |
大冲村 |
大冲村位于龙里县城北面,面积为8平方公里。东面与龙坪村的东关坡、麻芝乡的五里村接壤,西面与水桥村的茅草冲、光明村的夹沙坡接壤,南面与县城接壤,北面以播箕河为界,与响水林场工区河接壤,全村辖4个自然村寨(黑山、大冲、石头寨、大土)共6个村民组,共有414户,1177人,其中农业人口1100人,非农业人口77人。共有土地面积654亩,其中田450亩,土204亩。村辖区内共有4个药厂。有村级小学1所。共有党员36人,其中女党员6人,男党员25人。 |
播箕村 |
播箕村位于龙里县城北面,距离县城7公里,播箕村东靠平地村,西与大竹村相邻,北与谷脚镇毛堡村相连。全村总面积为18.2平方千米,共有5个自然村寨(毛栗寨、莲寨、沙子坡、杨寨、大寨)12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村内有硅矿、铝矿、煤矿。播箕村现有农户366户,总人口1658人,其中女有720人,少数民族有280人,党员41人,村支两委班子共7人。 播箕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播箕村有稻田1584亩(丈量亩),土320亩(丈量亩)。饲养牛249头,马126匹,黑山羊462只,猪616头。危房户60户,人均年收入1800元。 |
平地村 |
平地村位于龙里县城北面,距县城6公里,面积为8.5平方公里。东面与三元镇西边村接壤,西面与播箕村相邻,南面与大冲村接壤,北面以谷脚镇高堡村相邻,全村辖5个自然村寨(石宝坡、大寨、小院、下坝、本党)共8个村民小组,共有220户,842人,居住由汉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共计280人;共有土地面积650亩,其中田500亩,土150亩。 村辖区内共有1个企业。有村级完全小学校1所,有教职工11人,学生42人,共有一至六年级。共有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3人,男党员28人。 |
大竹村 |
大竹村地处龙里城北,距龙里县城约3.5公里,总面积14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174户707人(其中男406人,女301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0%(以苗族、布依族为主),劳动力有385人。耕地面积1967亩(其中田383亩,土583亩,荒地1001亩),盛产煤矿。 全村现有党员13名,其中妇女党员3名,35岁以下党员4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名。村级各配套组织机构健全,作用发挥好,村两委班子结构管理,工作扎实。 全村100%通电,75%的组通路、87.5%的组通水,建设文明村寨2个,全村已建成沼气池6口,成立了村老龄协会,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30户。 村级经济结构以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其中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2004年发展种植示范点2个(早瓜、早豆、糯玉米、秋棒豆10亩,莲藕2亩);养殖业以养鸭、种母猪、肥猪为主,村内共有养鸭户3户,规模达2000余只,其中1户养鸭达1600只,全村共有种母猪51头,其中朱俱全户有种母猪15头,肥猪养殖10头的有2户;外出务工人员123人,人均收入2175元。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的基础上再增收100元以上,达到2280元以上。 |
光坡村 |
光坡村位于麻芝乡南部,海拔1370多米,全村共辖6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206户,总人口1073人,其中少数民族比例98%,耕地面积699亩(其中田663亩,土36亩)。现有党员24名,预备党员2名,其中女党员1名,35岁以下5名,初中及以上学历12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品种单一,广收薄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全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所以光坡村仍处于贫困状态。 |
大新村 |
大新村位于麻芝乡南面,东与光坡村接壤,南与龙山镇相交,西与五里村毗邻,北与定水村交界,距乡政府7公里,是一个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苗族、布依族聚居的贫困村。全村有6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组,137户,528人,全村有党员29人,耕地面积836亩,其中田:803亩、土:33亩。 |
定水村 |
定水村位于麻芝乡西面,座落在龙里县内最高山贾托坡登山宝地脚下,南与大新村相交,东与乐阳村接壤,西与大新村毗邻,北与永合村交界。海拔1480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交通便利,距龙里县城7.5公里。全村辖总人口747人,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布依族、苗族和汉族聚居的贫困村。全村主要有岑家寨、杨家寨、黄家寨、三个自然村寨,辖四个村民组168户747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200亩。 民族风俗精彩纷呈,布依山歌,花灯戏曲,苗家刺绣等,精美的服饰耀眼夺目,苗族芦笙歌,长鼓舞,铜鼓舞震撼人心。一年一届的斗牛、斗鸟比赛更是精彩不断,让人流连忘返。 |
光明村 |
光明村位于龙里县城西南面,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东面与冠山村、龙坪村接壤,西面与水桥社区、水桥村接壤,南面与莲花村接壤,北面与龙坪村、大冲村接壤,全村共12个村民组,共有879户,2344人。因国家及县城建设征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现有土地面积110亩,其中田90亩,土20亩。村辖区内有镇级完小一所,县职中一所。光明村共有党员43人,其中女党员11人,男党员32人。至2010年全村有村级企业5个,村级固定资产积累1100万元,现金积累380万元,村集体年纯收入13万元,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160户。村集体管理林地12566亩。火车站、汽车站都在村辖区内,321国道、贵新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联络线也与辖区纵横相接。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
富洪村 |
富洪村位于麻芝乡政府东面,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2公里,东面与贵定县沿山镇接壤,北面与三元镇相邻,西面与龙云村相连,南面与永合村毗邻。210国道、贵新高速公路、三元油路横穿境内,全村共6个自然村寨,8个村民小组,189户,人口749人,主要以汉族为主,现有党员30人。全村现有耕地482亩,其中田392亩,土90亩,森林面积20080余亩,其中1800余亩为国有森林。村内有4.5公里田榜河,河面宽50米。富洪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上万亩的森林天然氧吧,绿水青山,巍峨环绕,民风淳朴。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在积极思考富洪村的开发问题,作了不少努力,在二00九年三月,编制了三元河麻芝段旅游区项目规划,发展目标是以三元河为中心和纽带,整合区域内各资源要素,创新开发思路和手段,分区进行规划,计划用3-5年的时间将区域建设成为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东郊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型生态旅游区。旅游板块布局以一河三寨为主,一河就是三元河,三寨就是田榜寨、杨家庄、对门河,重点开发水上娱乐、乡村体验和休闲度假,旅游形象主题初步定位为绿野情怀、梦境山乡;月下漂流、别样风情;美在山水间、乐在布依村;尽情享受自然,近在三元河畔等等。 |
凤凰村 |
凤凰村属于边远高寒省级一类贫困村,位于哪旁乡南面,东与贵定县相邻,西与大谷冰村相接,两村相距10公里,南与三元镇毗邻,北与坞坭村相接,平均海拔1400米。距乡政府25公里,至今未通乡村公路,交通极为不便。全村总耕地面积850亩(其中:田347亩,土503亩)。总户数184户,总人口754人,全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凤凰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农产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淳朴,社会环境良好,村风文明,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人亲水甜环境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
新民村 |
新民村位于麻芝乡政府北面,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1.5公里,距龙里县城龙山7公里,东与龙山镇接壤,西与龙云村毗邻,南与龙云村相交,北与富洪村交界。全村10个自然寨,14个村民小组,384户,人口1458人,以布依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68%。全村耕地面积1234.8亩,其中:田997.8亩,土237亩。新民村现有党员43人,其中女党员8人。 |
五里村 |
五里村位于麻芝乡西部,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2公里,距龙里县城3公里,东与龙山镇接壤,南与大新村相交,西与龙云村毗邻,北与新民村交界。湘黔铁路、贵新公路、210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夏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五里村山水秀丽、风景宜人,旅游业发展前景喜人。集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羊鸡冲生态园旅游景区,目前已初具规模;以洞内奇石瑰丽著称的飞龙洞旅游景点,现已全面开放。五里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醉人的山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五里村辖8个村民组,6个自然寨,全村耕地面积898.72亩,其中:田819.92亩,土78.8亩。2008年底,总人口1221人,283户,其中少数民族30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020元。五里村现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6人,35岁以下党员1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6人,困难党员2人,流动党员4人。现有村级后备干部6人,其中4人为党员。五里村党支部班子团结协作,工作兢兢业业,为全村群众勤劳致富出点子、找路子,使全村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五里村是黔南州远程教育示范点,近年来,五里村依托远教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蛋鸡养殖、货运等产业,现已种植冻菌、豌豆尖、白菜等商品蔬菜50余亩,种植农户达120余户,同时解决了10余名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户均增收300余元;建立蛋鸡养殖场1个,日产鸡蛋1000余枚,年收入3万余元;五里村利用毗邻县城的近郊优势,抢抓夏蓉高速建设机遇,发展近20辆车专营货物运输,运输业发展较快。 |
乐阳村 |
乐阳村位于麻芝乡东面,东与贵定县沿山镇接壤,南与贵定县沿山镇相交,西与定水村毗邻,北与大新村交界,距乡政府11公里,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布依族聚居的贫困村。全村有3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乐阳堡一二组、上乐标组、小地方组),62户,243人,全村有党员15人,耕地面积359亩,其中田:296亩、土:63亩。 2010年,赶上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好政策,并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全村2个村民组道路硬化建设,逐步改善村内的交通环境,使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提高。 乐阳村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宜人,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勇于开拓、与人为善,希望在以后能有更多的企业发展项目能落户乐阳。 |
新安村 |
新安村与三合村、永安村、高坪村、贵定县的沿山镇接壤,全村有10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共计295户、1119人,土地面积881亩,其中田615亩,土266亩。村内无工业,空气清新,无污染,环境优美。水利条件较差,土层厚,土壤不易于耕作,盛产大米、玉米等。 新安村与龙云村、龙坪村、水桥社区、大冲村、冠山社区、西门社区、播箕村、平地村、大竹村、光坡村、大新村、定水村、光明村、富洪村、凤凰村、新民村、五里村、乐阳村、西联村、合安村、硝兴村、渔洞村、三合村、永安村、高坪村、三元社区、永合村相邻。 |
西联村 |
西联村位于三元镇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五公里,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10个村民组,总户数286户,总人口1065人,少数民族91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5%。全村耕地面积757亩,其中田645亩,土112亩,由于历史以来交通不便的原因,西联村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落后,改变落后的面貌,只能进行扶贫开发,团结积极寻求发展的村支两委积极寻求村民致富之路,经多方比较,西联村特别适宜发展蔬菜种植、养殖业,几年来种、养殖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苦于没有资金和项目支撑,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现在实施扶贫项目,以此促进合安村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带动群众逐步走向富裕道路。 |
合安村 |
合安村位于三元镇西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七公里,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6个村民组,总户数173户,总人口817人,少数民族14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7%。全村耕地面积480亩,其中田210亩,土270亩,由于历史以来交通不便的原因,合安村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落后,改变落后的面貌,只能进行扶贫开发,村支两委积极寻求发展村民致富之路,经多方比较,合安村特别适宜发展脱毒洋芋种植、养殖业,几年来村民对种植、养殖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有8户村民发展规模养羊、牛和猪450头,但是苦于没有资金和项目支撑,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现在实施扶贫项目,以此促进合安村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带动群众逐步走向富裕道路。 |
硝兴村 |
硝兴村位于三元镇西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四公里,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4个村民组,总户数80户,总人口294人,少数民族5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8﹪,全村耕地面积237亩,其中田143亩,土94亩,由于历史以来交通不便的原因,硝兴村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落后,改变落后的面貌,只能进行扶贫开发,村支两委积极寻求发展村民致富之路,经多方比较,硝兴村特别适宜发展蔬菜种植、养殖业,几年来养殖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有3户村民发展规模养羊和猪。 |
渔洞村 |
渔洞村地处三元镇北部,东南与三合村、西靠硝兴村、北与贵定县的马场河乡接壤,全村有4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寨,共计125户,总人口459人,文艺宣传队1支,共1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2%以上,土地面积435亩,其中田300亩,土135亩。交通便利,离三元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离县城18.2公里。村内无工业,居住着苗、布依、汉等民族,世态炎凉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8.4%,空气清新,无污染,环境优美。水利条件较好,土壤易于耕作。其中生产水稻、玉米、烤烟。渔洞村的倒沟腾与鸟田茶享誉盛名,村内有古藤树1棵,有一条长年不断、清澈的小溪在村寨脚流过,并时有鱼游出,故称名渔洞,秀丽的风景,民风淳朴,是发展蔬菜和旅游的好地方。 |
三合村 |
东与新安村、永安村接壤,北与渔洞村、硝兴村接壤,西与西联村接壤,南与麻芝乡的富洪村接壤,全村有12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寨,共计350户,总人口1480人,文艺宣传队3支,共32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2%以上,土地面积1113亩,其中田729亩,土384亩。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沪昆铁路线穿越全村,有油路直通210国道,交通便利,地处三元镇政府所在地,离县城17公里,汽车站在三合村,每周要赶场一次,是我镇的经济文化交流地。村内无工业,空气清新,无污染,环境优美。水利条件较好,土壤易于耕作。村内有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峰火塔、三元石拱桥和正在申报中的国家级一类保护参天百年古树35棵,三合村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是发展蔬菜和旅游的好地方。 |
永安村 |
永安村位于龙里县城东南面,距三元镇政府4公里,距县城21公里,全村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有5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寨,共152户,608人,少数民族占98%。村有耕地280亩,其中田240亩,土40亩,人均耕地0.4亩,森林覆盖率50%,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洋芋、蔬菜、油菜及经果林,2010年人均收入2630元。 村有果树600亩,村成立有果树协会、蔬菜协会、养猪协会等助农增收的组织。全村共有党员34人,团员20人。高中生50人,中专文化以上70人。 村交通条件便利,铁路贯穿村内而过,村离210国道和高等级公路只有3公里;3537工厂建设在村的中间,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经济基础很好,村民生活丰富多彩。 |
高坪村 |
高坪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283户,1183人,耕地面积690亩,其中田540亩,土150亩。村交通条件便利,铁路贯穿村内而过,210国道和高等级公路离村只有2公里。 高坪村种植酥李历史悠久,从1980年种植的200亩发展到去年的1280亩,今年发展到2280亩,今年总产量约达877.5吨,来自于酥李方面的人均纯收入达1826元,有效地促进了高坪村经济的发展。 今年3月,高坪村向国家工商行政部门申报成立了由支书命名的“发辉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了“农三元”商标。同时,高坪村种植的酥李得到省、州、县的认可,被州委、州政府评为“一村一品”建设先进单位,高坪积极组织村民学习蔬果种植管理技术,逐步提高果树种植科技含量和种植管理水平。 |
永合村 |
永合村位于麻芝乡南面,东与乐阳村接壤,南与定水村相交,西与定水村毗邻,北与6914油库交界,距乡政府4公里,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布依族聚居的贫困村。全村有3个自然村寨,5个村民组,88户,354人,全村有党员25人,耕地面积444亩,其中田:434亩、土:10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