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县辖乡。1940年设永安乡,1950年设第二区,1955年更名勐旺区,1957年分设章驮、南美、勐旺、邦卖4乡,1958年设新星公社,1959年更名章驮公社,1961年设章驮区,1966年设庆丰、曙光公社,1969年并置庆丰公社,1973年更名章驮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217.6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汉、彝、拉祜、傣等民族。省道临耿公路过境。辖章驮、户远、邦福、塘房、龙平、邦卖、采花坝、勐旺、新寨9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9万人 | 217.6平方公里 | 530902204 | 677000 | 0883 | 查看 章驮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凤翔街道 |
地处临翔区中部的凤翔街道办事处,以凤翔街道办事处南郊之斑凤山如凤凰飞翔而得名,南汀河、西河绕城而过,四面山峦叠翠,是临沧市、临翔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是经商办厂、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凤翔街道办事处,东接马台乡、那招乡,西南与博尚镇接壤,北连忙畔街道办事处。东西最大横距1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国土面积186平方公里。海拔 1440米,年平均气温17.2℃,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下辖10个村委会和7个社区,81个自然村、230个村(居)民小组,居住着汉、傣、彝、拉祜等20多种民族。2008年末,全街道总户数23118户,总人口85172人,其中,农业户8492户,3511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7968.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3元。粮食总产量752.6万公斤,人均占有粮258公斤;森林覆盖率43%。林地116343亩。10个村委会以种植、养殖为主;7个社区以二、三产业为主。 “十·五”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发挥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市政建设、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积极开拓进取,打牢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科技教育三大基础;实施特色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兴街道、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主攻经济林果、商贸旅游、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五大产业,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成为产业结构合理、个私经济兴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小城镇。 “十一·五”期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分类指导,构建和谐,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主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新农村建设、市政建设两大机遇,打牢三大基础(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科技教育),实施四大战略(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富民,劳动力转移),主攻以核桃、茶叶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加大以无公害蔬菜、育肥为重点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努力,把街道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和谐街道。 凤翔街道党政综合办联系电话 0883-2153539 |
忙畔街道 |
忙畔街道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距市区5千米。东与邦东乡、马台乡毗邻,南接凤翔街道,西连章驮 乡,北与蚂蚁堆乡接壤。面积263.4平方千米,2006年末总户数7726户、总人口32466人,其中农业人口31630人。有汉、傣、拉祜、彝等民族。人口3.74万人。辖2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忙畔、忙令;青华、文伟、丙简、岔河、明子。88个自然村,215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办事处驻喜鹊窝。1940年设文邦乡。1950年并入第三区,1957年设岔河、青文乡。1958年并置红旗(城区)公社,1961年设忙畔公社,同年并入城区,1966年析设胜利公社,1981年更名忙畔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忙畔乡。2005年,撤销忙畔乡,改设忙畔街道。街道位于临翔区中部,城区北郊,最高海拔2772米,最低海拔1200米。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南北走向,属怒江水系,气候温和,属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日照时间2115.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63.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71天。街道以“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山区、坝区发展,培育城郊优质农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茶叶、核桃、畜牧业、养殖业等);培育新兴产业(烤烟);围绕城市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劳务输出,做好农民增收的文章,实现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 经济发展 街道辖区占地面积2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02亩,其中:水田15460亩,旱地6842亩,人均耕地面积0.71亩,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豆类和红薯等农作物。年末经济林果面积24799亩,人均拥有林果面积0.78亩,主要种植茶叶、核桃等经济林果。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1050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92公斤。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产品主要销往本省、市、区。2008年种养殖主产业销售总收入6465.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2%。2008年末茶园面积23664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1032亩,产量51.75万公斤,收入510.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核桃面积22477亩,收入19万元。烤烟面积147亩,收入12.6万元。忙畔街道办事处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核桃、茶叶、烤烟等特色产业,计划把核桃、茶叶产业发展成为农民致富的核心产业。把泡核桃发展作为家庭副业向培植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注重面积的数量型向高产优质的效益型转变)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核桃、茶叶两项重点产业,巩固发展烤烟、蔬菜产业,适度发展木瓜、竹子等产业,不断打牢产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忙畔街道办事处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全街道有5413户通自来水,有2507户饮用井水,有254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总农户数的32%)。有7841户通电,有4707户通 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9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51%和7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40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62户(分别占总数的42%和22%)。街道办事处位于临沧城北郊,进街道道路为柏油路面;距离集贸市场 2公里。全街道办事处共拥有汽车56辆,农用运输车53辆;拖拉机357辆,摩托车1490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460亩,有效灌溉率为6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465.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亩。到2008年底,全街道办事处建有沼气池农户146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81户。建有小水窖13个。街道办事处有4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8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5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8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8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4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街道办事处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64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7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9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8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博尚镇 |
博尚原名泰恒,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古镇。距市区约22公里,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214国道穿镇而过,临沧民用机场兴建于此。博尚是南汀河的发源地,是县级旅游开发的“东环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当二月春风梳理着万亩油菜花的时候,就迎来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杯龙舟赛会”。这时正是你旅游观光的好时节。博尚交通便利,旅游景点众多,有过街楼、观音殿、勐准佛寺、佛塔、泰恒战役烈士陵园、泰恒中学古建筑物等。有遍布各村各寨的养殖大户,有丰富优质的堪称“中国第一土”的高岭土,同时有丰富的硅藻土、锗、铀等金属、非金属矿藏资源。碗窑村的陶瓷工艺也颇具特色。 依照“油菜畜烟建支柱,建镇招商扶企业,依湖随花促旅游,解放思想建小康”的发展思路,博尚镇党委、政府真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 |
南美乡 |
临沧县辖乡。1987年从章驮区析设南美拉祜族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126.4平方公里,人口0.4万,有拉祜、汉、彝等民族。通公路。辖南美、多衣、南华、坡脚4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盛产洋芋、油菜、茶叶。. |
蚂蚁堆乡 |
临沧县辖乡。1940年设驿亭乡、德化乡,1950年设第一区,1955年更名为蚂蚁堆区,1958年设红星公社,1959年更名蚂蚁堆公社,1961年分设蚂蚁堆、遮奈公社,同年并设蚂蚁堆区,1966年分设红山、先锋、红光公社,1969年合并设红光公社,1973年更名蚂蚁堆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公路)28公里。面积346.8平方公里,人口3.1万,有汉、拉祜、彝、傣等民族。214国道过境。辖蚂蚁堆、一水、马峰腰、邦海、曼毫、新民、小河边、曼启、杏勒、忙糯、邦谷、白河、遮奈、糯恩14个行政村。乡镇企业以茶叶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 |
章驮乡 |
临沧县辖乡。1940年设永安乡,1950年设第二区,1955年更名勐旺区,1957年分设章驮、南美、勐旺、邦卖4乡,1958年设新星公社,1959年更名章驮公社,1961年设章驮区,1966年设庆丰、曙光公社,1969年并置庆丰公社,1973年更名章驮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217.6平方公里,人口1.9万,有汉、彝、拉祜、傣等民族。省道临耿公路过境。辖章驮、户远、邦福、塘房、龙平、邦卖、采花坝、勐旺、新寨9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 |
圈内乡 |
临沧县辖乡。1940年设寿山乡,1950年析设圈内丰阁、昔木、宁安、昆赛5个小乡,1957年并设圈内乡、宁安乡,1958年设火箭公社,1959年更名圈内公社,1961年设圈内、宁安公社,1961年并设圈内区,1966年分设金桥、跃进公社,1969年并设金桥公社,1973年复置圈内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304平方公里,人口2.9万,有汉、傣、拉祜、彝等民族。323、214国道贯通乡境。辖圈内、坝胡、细博、斗阁、昆赛、宁安、文宁、文远、南赛河、昔木、炭窑11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茶叶。. |
马台乡 |
临沧县辖乡。1940年设马台乡,1950年设第五区,1955年更名马台区,1957年设乡,1958年设东风公社,1959年更名马台公社,1961年设区,1966年设东方红公社,1973年复置马台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294.6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汉、拉祜、彝、傣等民族。临邦公路过境。辖马台、平河、那杏、全河、南糯、平掌、清河、唐家寨、琅琊9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 |
邦东乡 |
临沧县辖乡。1940年设邦东乡。1950年分设邦东、邦包三乡,1957年并设邦东乡,璋珍乡,1958年析设邦东等4个管理区,1961年并设邦东公社,1966年更名和平公社,1973年复置邦东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5.7公里。面积218.6平方公里,人口1.3万,有汉、傣、彝、拉祜等民族。临邦公路,大石公路过境。辖邦东、曼岗、卫平、邦包、和平、璋珍、团山7个行政村。乡镇企业有茶叶加工等。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 |
平村乡 |
临沧县辖乡。1940年设平村乡,1950年设平村乡、那玉乡,1958年设团结公社,1959年更名平村公社,1961年改区,1966年设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平村彝族傣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4.5公里。面积305平方公里,人口0.8万,有汉、彝、傣、拉祜等民族。九平公路过境。辖平村、永平、换良、那玉、忙丫5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甘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