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眉山 >> 丹棱县 >> 丹棱镇

丹棱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丹棱镇谷歌卫星地图)


丹棱镇简介

  丹棱镇位于丹棱县城区,全镇幅员面积59.34平方公里,辖区10个行政村,68个经济社;6个社区居委会,29个居民小组。总人数49598人,其中农业人口19326人。全镇2016年GDP实现209167万元,增幅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0.2%,达到14218元。
  【经济运行】2016年我镇始牢牢把握目标,扎实奋进,狠抓目标任务落实,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各项指标逐渐优化。2016年GDP增速10.1%;一产业增加值增速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10万元;旅游总收入1.2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0.4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66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规模工业总产值20.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规模企业培育新增户数3户;新开工亿元项目1个。
  【农业经济】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业主,全年新培育现代农业业主27户,新发展家庭农场1家,农民专合组织16家,全年共开展各类农业实训技术培训52期次,1.25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400人次,大力宣传和推进土地流转,全年共完成土地流转2530亩。发展现代畜牧业,建成青龙、红石2个标准化的现代养鸡场;发展现代种植业,打造“不知火”产业示范园,目前全镇新发展和高换“不知火”0.6万亩,推广标准生产技术0.85万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上级通村公路项目,全镇完成水泥硬化13公里,破损路面修复2公里,全镇各村通社水泥路率达100﹪,通户率达80﹪,切实改善了全镇群众出行条件;建成日处理生活污水20立方的处理站2个,已投入使用。维修户用污水处理池698个,为农村居民新安装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池450口,新建垃圾池424口,维修沼气池1009口,新修沼气池23口。
  【城市建设】2016年顺利完成丹心湖公园68户拆迁户倒房任务。完成行政办公区120亩、污水处理厂25亩、东四次干道60亩、思蒙河流域丹棱段防洪堤工程29亩共234亩征地拆迁任务;完成东门安置小区门市、白塔三四组以及熊河碥安置区安置房分配工作;完成民兵军事训练基地红线范围内3000余亩土地分户测绘以及搬迁户房屋丈量工作。水利建设方面,全乡完成病险山坪塘整治3口,新建蓄水池78口,完成2013年环境连片治理项目,胜利饮用水源保护,增设隔离网280m,修建人工湿地池780口,完成了青龙村、群力村污水处理站建设。修建七座垃圾转运房,完善了各类标识标牌。完成了龙鹄村、兴隆村、龙滩村、桂花村、红石等村的农网改造。
  【惠民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35万人,任务1万人,实际完成参保缴费人数1.016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0.24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128万元,完成目标任务。按照资金发放相关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优抚、三无人员等资金1400余万元;严格低保政策,新增低保150户174人;积极开展“低保兜底”脱贫工作,做到应享尽享、应兜尽兜。严格执行救助条例,救助500余户次,发放资金30余万元;医疗救助300余人次,发放资金40余万元。广泛宣传绿色殡葬,火化率达100%。贯彻落实《老年法》,对1360名困难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及时下拨老人工作经费10余万元。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居)阵地建设3个。健全残疾人工作机制,对1164名残疾人进行了“量服”;指导残疾人发展生产139人次,实现灵活就业429人;发放残疾人辅助器78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31人,29万余元;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223人、8万余元;完成残疾人居家抚养41人,2.5万余元;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2户,采集残疾人信息1190条。认真筛查贫困户子女入学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分别给予300元—1000元不等的资金救助。积极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慰问活动,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了棉衣、棉被等过冬物资。
  【安全稳定】按照“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建和谐”的要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地段安全隐患进行了大排查大整治,对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进行了监管。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的事故,实现了县下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坚持每月对不稳定因素排查2次,全年共排查不稳定因素68起,一一落实责任领导及责任人。全年排查矛盾纠纷82起,调处82起。切实落实领导五包责任制(包掌握情况、包稳控管理、包教育转化、包依法处理、包解决困难)。今年来,成功化解了12345热线73件、信访周报表35件、网上信访8件。争取有效杜绝大规模集访、串防以及赴省进京非正常-问题。
  联系电话 028-37262773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6万人 35.8平方公里 511424105 620200 0833 查看 丹棱镇谷歌卫星地图

丹棱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城南社区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城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城西社区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城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东升社区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东升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白塔社区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白塔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雅社区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大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红石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红石村谷歌卫星地图
桂花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桂花村谷歌卫星地图
板桥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板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群力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群力村谷歌卫星地图
兴隆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兴隆村谷歌卫星地图
青龙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青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滩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龙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鹄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龙鹄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林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大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桥社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新桥社村谷歌卫星地图
观音村 ·丹棱县旅游·丹棱县特产·丹棱县十大特产·丹棱县十景·丹棱县 0

----

查看 观音村谷歌卫星地图

丹棱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仁美镇

  仁美镇位于丹棱县城西南,全镇幅员面积34.1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5804户,总人口18605人,年末耕地面积1024公顷,全镇GDP完成2.12亿元,增幅达到10.2%;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8000万元;一产业增加值7531万元,增速达到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亿元,增速达到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完成任务数的101%;旅游总收入2500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4%;农民人均纯收入10155元,增长12%。   【工业经济】2014年镇政府始终把优化环境,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工业和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投资2600万元的顺安机砖厂年产3000万匹空心砖项目已全面竣工投产。全年第二产业GDP实现6371万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6915万元(同比增长12%)。   【农业经济】全镇共计流转土地面积2600余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户41户。2014年流转土地面积950亩,其中流转家庭农场土地面积537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户11户,新注册家庭农场9家,现全镇达到18家,新培育现代农业业主25户。小额人身保险完成7599人,完成106%,位居全县第二。发展果桑200余亩,新栽植优质葡萄800余亩,以绿之润葡萄园为首的家庭农场主不断改良和增加葡萄品种,创新探索实践生态循环模式,解决当地农民就业400余人。   【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了光明村、小桥村新村聚居点建设,吸引40余户农户进入新村聚居点建房。完成1.5公里长多色谱林业景观带,建成光明村、小桥村2个“绿色家园”,投资10万余元完成了安溪大道与省道106线节点绿化。   【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一事一议”项目改善道路状况,建成乡村公路3公里。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大力推进“八百湖堰润丹棱”工程。   【民生工作】实行低保动态管理,实行“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为605名残疾人制定了“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方案,安置残疾人灵活就业448人;支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359人;城乡残疾人员居家灵活就业完成比例达14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587人进行了社保卡信息采集工作,发放社保卡10567张,完成比例在全县名列第一;完成扩面目标96人,完成137%,名列乡镇第一名。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全年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25对,完成比例达105%。符合政策生育率86.9%,人口自然增长率3.2‰,公安比对数据清理工作完成100%,位居全县第一。   【文教卫生工作】仁美小学成功创建丹棱县首个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查螺面积51.868万平方米,灭螺面积17.241万平方米,登记犬只免疫率100%,主要畜禽养殖比重及良种化率分别提升0.5%,新农合参保率达100%。   【项目工作】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老峨山旅游快速通道二期征地拆迁工作。全力协调遂资眉高速公路仁美段建设,目前已全面竣工通车。中心村地质灾害避险广场建设项目和中心村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项目现已启动实施建设。奠基路60户棚户区改造及场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现已启动。   联系电话 028—37280022  

丹棱镇

  丹棱镇位于丹棱县城区,全镇幅员面积59.34平方公里,辖区10个行政村,68个经济社;6个社区居委会,29个居民小组。总人数49598人,其中农业人口19326人。全镇2016年GDP实现209167万元,增幅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0.2%,达到14218元。   【经济运行】2016年我镇始牢牢把握目标,扎实奋进,狠抓目标任务落实,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各项指标逐渐优化。2016年GDP增速10.1%;一产业增加值增速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10万元;旅游总收入1.2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0.4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66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规模工业总产值20.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规模企业培育新增户数3户;新开工亿元项目1个。   【农业经济】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业主,全年新培育现代农业业主27户,新发展家庭农场1家,农民专合组织16家,全年共开展各类农业实训技术培训52期次,1.25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400人次,大力宣传和推进土地流转,全年共完成土地流转2530亩。发展现代畜牧业,建成青龙、红石2个标准化的现代养鸡场;发展现代种植业,打造“不知火”产业示范园,目前全镇新发展和高换“不知火”0.6万亩,推广标准生产技术0.85万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上级通村公路项目,全镇完成水泥硬化13公里,破损路面修复2公里,全镇各村通社水泥路率达100﹪,通户率达80﹪,切实改善了全镇群众出行条件;建成日处理生活污水20立方的处理站2个,已投入使用。维修户用污水处理池698个,为农村居民新安装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池450口,新建垃圾池424口,维修沼气池1009口,新修沼气池23口。   【城市建设】2016年顺利完成丹心湖公园68户拆迁户倒房任务。完成行政办公区120亩、污水处理厂25亩、东四次干道60亩、思蒙河流域丹棱段防洪堤工程29亩共234亩征地拆迁任务;完成东门安置小区门市、白塔三四组以及熊河碥安置区安置房分配工作;完成民兵军事训练基地红线范围内3000余亩土地分户测绘以及搬迁户房屋丈量工作。水利建设方面,全乡完成病险山坪塘整治3口,新建蓄水池78口,完成2013年环境连片治理项目,胜利饮用水源保护,增设隔离网280m,修建人工湿地池780口,完成了青龙村、群力村污水处理站建设。修建七座垃圾转运房,完善了各类标识标牌。完成了龙鹄村、兴隆村、龙滩村、桂花村、红石等村的农网改造。   【惠民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35万人,任务1万人,实际完成参保缴费人数1.016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0.24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128万元,完成目标任务。按照资金发放相关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优抚、三无人员等资金1400余万元;严格低保政策,新增低保150户174人;积极开展“低保兜底”脱贫工作,做到应享尽享、应兜尽兜。严格执行救助条例,救助500余户次,发放资金30余万元;医疗救助300余人次,发放资金40余万元。广泛宣传绿色殡葬,火化率达100%。贯彻落实《老年法》,对1360名困难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及时下拨老人工作经费10余万元。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居)阵地建设3个。健全残疾人工作机制,对1164名残疾人进行了“量服”;指导残疾人发展生产139人次,实现灵活就业429人;发放残疾人辅助器78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31人,29万余元;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223人、8万余元;完成残疾人居家抚养41人,2.5万余元;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2户,采集残疾人信息1190条。认真筛查贫困户子女入学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分别给予300元—1000元不等的资金救助。积极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慰问活动,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了棉衣、棉被等过冬物资。   【安全稳定】按照“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建和谐”的要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地段安全隐患进行了大排查大整治,对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进行了监管。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的事故,实现了县下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坚持每月对不稳定因素排查2次,全年共排查不稳定因素68起,一一落实责任领导及责任人。全年排查矛盾纠纷82起,调处82起。切实落实领导五包责任制(包掌握情况、包稳控管理、包教育转化、包依法处理、包解决困难)。今年来,成功化解了12345热线73件、信访周报表35件、网上信访8件。争取有效杜绝大规模集访、串防以及赴省进京非正常-问题。   联系电话 028-37262773  

杨场镇

  杨场镇位于四川省中部、眉山市丹棱县境东南。东与眉山市东坡区相连,南与乐山市夹江县毗邻,西接眉山市洪雅县,北与丹棱县丹棱镇、双桥镇、仁美镇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2′,北纬29°55′,距县城约15公里。   杨场镇自宋代县以下设四镇七乡时期为栅头镇,明代为宋德里,清代为义胜乡,咸丰末年为原字保和仁字保分辖,宣统2年(1910年)因地处杨家场故名杨家乡(杨场乡),1953年划出金龙、五一、代安、曾坝、刘沟五个村建立金龙乡,1956年5月撤销金龙乡并入杨场乡。1992年11月撤乡建镇,名杨场镇。2005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何场乡整体并入杨场镇,镇人民政府驻地杨场。2007年前全镇辖杨坝、水口、金龙、刘沟、曾坝、代安、五一、宋扁、徐坝、古井、骆坝、朱沟、凤凰、白店、回龙、童场、莲花、 村、会灵、狮子、石马、大兴、黄庙共25个村、174个村民小组,2007年合村并组,为12个村、88个村民小组。2013年从杨坝、古井划出部分村民小组,与场镇一起建立金牛社区,辖6个村民小组。2015年底全镇辖杨坝、水口、金龙、曾坝、古井、朱沟、凤凰、会灵、石马、狮子、大兴、黄庙12个村和金牛社区,村(居)民小组91个。   杨场镇系第四季冰川期冰水、冰碛层,海拔450-678米,属典型台状浅丘地形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川南亚热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松、柏、杉、楠、竹等林木资源丰富,盛产松、柏树,森林覆盖率40%。金牛河是全镇最大河流,有两条支流分别是五一溪、杨坝溪和朱沟溪、古井溪,全镇总耕地面积2876.4公顷,主产水稻、玉米、油菜,是丹棱县的主产粮油之地。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不知火”为龙头的桔橙、葡萄等水果发展迅猛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远源流长,人文景观内涵宜人。九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是境内最大的旅游胜地,盛唐时期竹林寺佛教文化盛行。《竹林烟月》、《丞相坟》寨子岩、铁桷山、漏空山、珍珠湖等景点和名胜古迹。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约15公里,丹夹路(即省道401线)横贯镇境,省道106线(即国道351线)西行2公里穿过狮子村,遂资眉高速公路东西贯穿大兴、会灵、石马三个村,正在建设的绕城环线仁杨路、西北至东南贯穿大兴、黄庙、水口、杨坝、社区在场镇与丹夹路交汇。全镇通村、通社公路硬化覆盖率100%,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2015年末乡镇有9329户,30686人,其中:城镇居民1006户,2016人,实际劳动力人口19438人。  

双桥镇

  双桥镇地处丹棱县城西17公里,是清代“四川三才子”之一彭端淑的故乡,为学精神的发源地。全镇幅员面积89.5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8968户,3.2万人。全年共计出生421人,死亡26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4.5%,自然增长率4.45‰。   【农业发展】大力实施以水果、蚕桑、竹木原料林、茶叶为主的“一镇四品”工程,整合全镇专合组织资源,组建产业联合党支部。坚持“大园区 小业主”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形成品种、管理、回收、包装、销售“五统一”运行模式。2014年,全镇水果总产达到3万吨,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到达11590元,比去年增长15%;人均纯收入总额达到10300万元;农业经济总收入达到93900万元。   【旅游】域内拥有“桂香阁”、“千佛寺”、“郑山摩崖石刻”等三处古迹,各类佛像3000余尊。全域生态化、全域产业化、全域景观化、全域接待化的梅湾湖风景区,一年四季湖面烟波、轻舟荡漾,花果飘香,绿树成荫,三月桃花红,鲜橙汁更浓;四月橙花香,踏春乐逍遥;六月蜜桃熟,庭院闹斜阳;夏时烦暑热,湖上好纳凉;八月摘葡萄,悠闲乐淘淘;冬月摘鲜果,亲朋皆品尝。2014年,建设完成以20亩荷塘月色为中心的龙埂新农村综合体;梅湾村吸引游客30.6万人次,旅游创入1.84亿元。   【社会事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利用“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百姓乐艺术团广为弘扬为学、唢呐、牛儿灯等传统文化;民政残联成效显著,低保五保应保尽保,中隆敬老院设备完善,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到每位残疾人;加强与名校合作,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为双桥学子走进名校铺路搭桥。党委政府牵头主动与成都石室中学对接,达成双桥中学与成都石室中学教学联姻,实现师资共享、学生交换互动。   联系电话 (028)37282050   清代著名文学家及教育家彭端权、史学家彭遵泗、诗人彭肇洙生于双桥镇。.  

张场镇

  张场镇,位于丹棱县西北部,总岗山脉中段,地处名山县、洪雅县、丹棱县三县八乡(镇)交界处(北纬30度,东经103.3度),由原张场镇、仁兴乡、王场乡合并而成,是四川省文化先进镇、市级唢呐之乡、广场文化之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镇、四川省无公害茶叶农业示范乡镇。全镇幅员面积97.87平方公里,辖16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96个经济社,总户数6890户,总人口25036人。2014年,该镇生产总值(GDP)实现1.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0.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31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86‰以下。   【农业经济】张场镇属种养殖大镇,共有11个涉农专合组织,其中种植业专合组织7个,养殖业专合组织3个,农机专合组织1个。农林方面,盛产茶叶、核桃、藤椒、竹木原料林、张场白酒等特色农产业,共种植茶叶3.4万亩,核桃6000亩,藤椒4500余亩,竹木工业原料林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5%,是全县森林覆盖率最大的乡镇,规模以上茶叶加工厂两家,茶叶、藤椒、核桃、竹木原料林分别成立专合组织;畜牧方面,生猪年出栏7.8万头,小家禽兔160万只,果林鸡600亩,镇内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厂两家,养鸡场一家。水利方面,全镇共有一个小一型水库(东风),四个小二型水库(白果坪、夹关石、岐山庙、金牛寺)。2013年,该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依托茶叶、核桃、藤椒、脆红李等万亩产业示范园区,持续发展“一心两带三园四品”功能多元化、产业景区化、产品商业化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   【社会事业】一是新农合覆盖面达100%,参合率99%以上;二是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三是成功申报了“省级综合文化示范乡镇”,建设了丹棱县首个综合文化站及固定播放点,建立起两支常年活跃在农村的群众文艺团队(女子威风锣鼓队、老年协会舞蹈队)。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老峨山旅游快速通道、场镇供水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镇域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场镇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亮化绿化工程,建设优美小城镇。三是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开发和长流新村综合体建设,打造旅游休闲乡镇。四是高标准推进长流新村等聚居点建设。   【旅游】远近闻名的国家AAA级旅游胜地老峨山风景区坐落在此。2014年,累计接待游客49.8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1770.42万元。该镇以游为主,统筹城乡,实现农户向第三产业经营者转变。一是加快推进老峨山二期开发,依托老峨山旅游景区、景点、景观,建设旅游产业园区,办好会节活动,聚集人气商气,以游富民,打造场镇到景区景城一体示范区。二是依托生态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加快推进万亩核桃、万亩茶叶、万亩脆红李、万亩藤椒等乡村环线观光带项目建设,力争建一个项目,成一片风景。   联系电话 37283064  

石桥乡

  石桥乡位于丹棱县城西北,距丹棱县城12公里,蒲江县城8公里,是丹棱县的北大门。幅员面积23.28平方公里,辖麻柳、界牌、黄山、元山4个行政村, 24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总户数1159户,总人口4165人,全乡设1个党委,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35人。2014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637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800万元,招商引资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   【农业经济】石桥乡以强特色农业,兴生态旅游,夯基层基础,建和谐新村为发展思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在产业化中创品牌,大力发展石桥生态枇杷、玫瑰血橙等优质特色效益农业产业,2014年新发展和品改水果1500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注册家庭农场2户,实现农民向现代农业业主转变8户。全面完成了1277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164户(442人)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试点工作。   【自然资源】石桥是一个没有工业的纯农业乡镇,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无年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4.5℃。相对湿度85%。无霜期年平均为333天,年平均总降雨量1283.6mm,年平均总光照数1137.2小时。境内地貌呈典型的坝、丘、山分布,有林地面积3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45%,素有“翡翠石桥,天然氧吧”之称,曾获“省级生态乡镇”称号。现有耕地8564亩,盛产大五星枇杷、玫瑰血橙、琯溪蜜柚、宫廷大蒜等。   【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利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六个“100%”。全乡实现了道路通村通社100%;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在乡镇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站,实现雨污分离覆盖率100%;修建集中供水站1座,大力实施人畜安全饮水项目,率先在全市实现安全饮水户户通,覆盖率100%;完成场镇天然气管道辅设工程及入户开通工作,实现了场镇天然气入户100%;对全乡1100户广播电视用户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在全市率先实现电视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率达100%。筹资350万元完成了乡政府办公大楼、地质灾害避险场所、综合文化站、便民服务中心等综合建设。正在建设的思源新区暨场镇综合体项目按照党政主导、群众主体原则,注重了灾后重建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地质灾害搬迁、危房改造相结合。综合体分为A、B、C三区,占地100亩。A区为界牌幸福美丽新村,占地40亩,聚集农户60-80户,安置人口200-350人;B区为商业综合体,占地30亩,聚集农户180-200户,安置人口400-450人;C区为石桥九年制学校灾后重建项目,占地30亩。整个场镇综合体项目配套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有农贸市场、卫生院、“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休闲广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农民进场镇入住提供教育、就医、经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切实提高场镇的人气、商气和综合承载能力。   【民生工作】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全乡已-的残疾人252人,享受低保286人,享受军烈属、定补、优抚共计63人,全乡五保户35人;全乡现有幼儿园小学初中九年制学校一所,教师总数34人,在校学总数生240人,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设乡级卫生院一所,共有医务人员8名,床位14个,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全乡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各村正在进行村级阵地建设,均设有1+6公共服务中心,实现村级活动阵地覆盖率100%;实现了全乡农村电网升级改造100%。   联系电话028-37193009  

顺龙乡


丹棱镇特产大全




丹棱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