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河头村位于林州市区北部,地处城区,与陵阳产业聚集区接壤。据传明万历年间,余氏立村,村西洹河由南向北有座始建于清光绪13年(1883)的洹河公路大桥(太平桥),以自然的洹水形成了两个行政村的地界。2003年元月,林州市撤销城关镇,设立振林、龙山、开元、桂园4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开元街道。村民委员会驻逆河头村。原辖逆河头、余家桥、水车园3个自然村,1986年水车园单独分设行政村建制。现辖逆河头、余家桥2个自然村。900余户,3100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10余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0581001 | 455000 | -- | 查看 逆河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门里社区 |
东门里社区位于林州市城区中心地带,东邻桂园街道东关居委会,西接振林街道李庄村,南邻振林街道东营居委会,北接开元街道北关村。由于地处林州原城墙东门区域内,故名。2003年3月,原林州城里村撤销分归4个社区居委会,东门里社区居委会划归开元街道。居民委员会位于北吊桥南路东。辖城里、瓦窑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421户,1247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25亩。主产小麦、玉米。 |
逆河头村 |
逆河头村位于林州市区北部,地处城区,与陵阳产业聚集区接壤。据传明万历年间,余氏立村,村西洹河由南向北有座始建于清光绪13年(1883)的洹河公路大桥(太平桥),以自然的洹水形成了两个行政村的地界。2003年元月,林州市撤销城关镇,设立振林、龙山、开元、桂园4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开元街道。村民委员会驻逆河头村。原辖逆河头、余家桥、水车园3个自然村,1986年水车园单独分设行政村建制。现辖逆河头、余家桥2个自然村。900余户,3100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10余亩。 |
田西峪村 |
田西峪村位于林州市人民政府西北1.5公里处。据传,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田氏从县南关迁此定居,见这里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唯东边有沟壑可排洪,故称此地为“田西峪”。原属林州市城郊乡管辖,2015年9月隶属林州市开元街道。村民委员会驻田西峪村。辖田西峪、三官庙西峪、王西峪、胡西峪、李西峪、谢西峪、潘西峪、岳西峪、黄西峪、崔西峪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1065户,4000余人。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010亩。主产小麦和玉米。 |
北关村 |
北关村,位于林州市政府综合办公楼南1公里处,隶属于开元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分为东文巷、西文巷、狮子口、小池4个自然片,12个村民小组,1500多户,5000多人,村民均以经商和从事服务行业为主营。 北关村支、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在党支部、村委会带领下,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依照,脚踏实地的开展农村基层工作,连续六年保持“五好”党支部的荣誉。计划生育被指定为河南省计划生育示范点。民兵连队接受安阳市军分区视察,被授予安阳市“先进民兵连”。在全省验收“四议两公开”、“道德讲堂”工作中受到表扬和好评。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北关村各项工作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加速城市两改造,打造中心商务区”工作目标,依托中州裕丰酒店、汇丰商务酒店、飞碟音乐广场、枫树湾娱乐城、万里超市、宜家超市、新世纪洗浴中心、人民浴池、快捷酒店等多家三产服务行业发展社会经济。 党支部广泛问计于民、征求干部作风意见,明确上级“立足三产,突出城建;狠抓城管,服务民生”工作思路,服务好棚户区改造的重点项目顺利进展;把加强党风政风廉政建设、学习“两学一做”“三严三实”、做好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维护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作为检验、衡量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素质。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脚踏实地推进北关村的各项工作,服务群众,做出贡献! |
大河头村 |
大河头村位于林州市政府东北3公里处,南与开元街道逆河头村相连,北与姚村镇接壤,东与陵阳镇官庄村相接,西与田西峪村相邻。据载,洹河第七支流发源于大河头村西,河流穿村而过,“大河头”村名由此而得。原属林州市城郊乡管辖,2015年9月隶属林州市开元街道。村民居委会驻大河头村。辖桥南头、大河头、纪家庄、小南营、北新桥、西新桥6个自然村,850余户,3295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500余亩。村办有超宇汽车配件厂、顺达铝制品厂、中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通驾校、运通加油站等企业。 |
水车园村 |
水车园村位于林州市老城区北2公里处。1374年,刘氏宗祖刘仓携妻王氏从洪桐老槐树下移至河南林邑城北2里薄家台小村定居安家,尔后延续为水车园第一大姓氏,其当时栽下的老槐树还在(已有600多年),这里地肥而水源充足,非常适合种菜,祖先们长期以种菜为生,故得名水菜园。由于种菜需要大量的水,人们通过长期生产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发明了水车提水。在水菜园这片土地上树起了许多水车,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久而久之,人们称水菜园为水车园村了。道光年间林县老县志上已有了水车园村的记载。1958年归属城关人民公社,1987年从逆河头大队分离成为单独行政村,1988年改属城关镇,2003年元月,林州市撤销城关镇,设立振林、龙山、开元、桂园4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开元街道。辖4个村民小组,458户,2260人。面积2平方公里,1982年,耕地面积为1072亩。有500年悠久历史的明清年代建筑“观音庙”、“园神庙”在此。 |
下申街村 |
下申街村位于林州市城区西北。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申氏弟兄2人,分迁林州城西两地,一地位置偏西,离城较远,地势较高,一地位置偏东,离城较近,地势较低。立村当初,因两家都姓申,人们便称其叫“上申家”、“下申家”,后来,房多成街,取“家”“街”二字谐音,改称“上申街”、“下申街”。2003年元月,林州市撤销城关镇,设立振林、龙山、开元、桂园4个街道办事处,划归开元街道。村民委员会驻落霞庄村。辖下申街、前庄、后庄、黄家庄、落霞庄、大于家庄、小于家庄、田家庄、王家庄、幸福庄村、马肩村10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1800户,7700人。2012年,马肩自然村实施棚户区改造,村庄全部拆除,村民迁入太行华府、紫云国际两个小区。耕地2000亩。主产小麦、玉米、花生。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