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埠镇位于县城东部,素有“上犹东大门”之称,2001年7月撤乡建镇,全镇辖10个行政村,4206户农户,人口为15670人,总面积为74平方公里。2000年黄埠工业区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多年来,黄埠凭着工业小区的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产业富民”战略,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境内现有工矿企业50余家,现已形成以发电、玻纤、建材、建筑、化工、制衣、食品、机械、家俱为龙头的支柱产业,产品达60多种,远销国内外。到2004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9亿元,财政收入达340.2万元,农民纯收入达1600多元。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镇发展茶果1800亩,发展花卉60亩,种植大棚蔬菜160亩。通过在全镇推广“猪—沼—菜(果、鱼、花)”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推进了黄埠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多年来共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了中小学教学大楼、卫生院大楼、电信大楼、农贸市场、农行营业所、加油站、黄埠大道、黄埠生态工业园等项目。为全镇今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黄埠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近年来,京九铁路的建成,使我镇距京九铁路赣州站仅40公里,黄埠距已建成的昆厦高速公路南康市唐江出口处25公里,离4C级赣州桃芜机场30公里,距将建的昆厦高速公路上犹出口仅7公里,二级公路赣丰线从中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交通的便利,更方便了我们与各方面的沟通。宽阔美丽的上犹江从境内蜿蜒穿越而过,一江两岸郁郁葱葱,其中仙人湖中有美丽的“仙人岛”,具有旅游开发、房地产投资的良好环境,这种区位优势促进了我镇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57万人 | 74平方公里 | 360724104 | 341000 | 0797 | 查看 黄埠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山镇 |
东山镇位于上犹县东南部,是上犹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7月撤乡并镇,沿湖、中稍并入东山镇后,东山镇成为融城区、郊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复合型乡镇。全镇土地面积17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9万亩,山地15.6万亩,水面1.3万亩。辖1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446户,64378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8235人)。. |
陡水镇 |
陡水镇位于上犹县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全镇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5亩。下辖1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56个村小组,总人口52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4人。辖区内有省属上犹江水力发电厂、市属犹江林场、赣南树木园等企事业单位,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陡水湖公园,青山绿水,风光宜人,是赣州市绿色旅游的黄金景点。 陡水湖风景区位于上犹的避暑山城陡水镇。1955年至1957年底,国家“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上犹江水力发电厂”在陡水建成。筑坝截流而营造出45万公顷、长百里相连的自然水库,称“陡水湖”。1995年经省批准列为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三千公顷。 陡水湖,高山峻、湖水秀、景如画。“湖光山色望无涯,九曲十弯处处叉”。湖中427个水湾,50多座大小岛屿。水纲交错,岛湾相通,湖水清澈如镜,绿波粼粼。开阔处天水相接,狭窄地只流一叶轻舟。沿湖西周,中山逶迤,银湖黛峰,一湾一景,各具千秋,绘成栩栩如生的诗画走廊。 陡水湖盛产石鱼,石鱼又名千年鱼。是一种生长于河流溪水中的淡水鱼,被称为地球冰川时期的活化石,数量稀少,体形纤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 陡水湖风景区,林木茂密,漳谷含幽,曲流深涧,水秀瀑雄。有国家一级景点2处,二级景点3处,三级景点2处。铁扇关大坝,犹如巨人屹立,紧扼蛟龙,雄伟壮观。它是我国第一座坝内电厂,装机容量为6万千瓦小时,年发电量2亿多度。参观大坝可窥觅水与电的奥妙世界,宛如置身于水中龙宫;龙潭瀑布,直落38米,瀑水常年不息。飞流直下若天水顷泻,泛起斑澜七色虹光,数百米之外可听到她那动人的气息;森木公园是树的世界,花的世界,草的世界,又是极好的科普教育基地。园中集有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亚诸国珍稀植物和国家一、二类保护树种1700多种木本植物。名树异花,争奇斗妍。漫步游览在园中的林荫小道间,仿佛回归自然,美不胜收;九曲揽胜,景景密接,游移景换;狮象把水口,神趣妙影;渔翁峡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令人遐想……;江南唯一的一条“夹皮沟”式小火车,谌称世界旅游珍品,自赣州通达湖区,可让游人别有一番旅途情趣。陡水湖风景集山势、-、瀑布、千岛、奇树五大自然风景奇观为一体,山水湖光俱美,她有“琵琶湖”的美丽,也有“千岛湖”的秀姿,更有独秀奇观的大自然情韵。. |
社溪镇 |
社溪镇是上犹县中心乡镇之一,东接南康市,南邻油石乡,西连安和乡,北接南康市,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867亩,林地82600亩。土地类型为酸性结晶岩和紫色砂页岩类麻沙泥田和紫色沙泥田,属温热少雨区,年均气温18℃以上,年降雨量在1350-1500毫米,无霜期280天,光热条件良好。全镇共有16个自然村,2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95人,其中农业人口29795人。 社溪镇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状况良好,是传统的农业和商贸大镇。农业以优质稻、油茶、脐橙、果蔗、枇杷为主。畜牧业以仔猪、生猪、土鸡、土鸭为主,工业以矿产为主。. |
营前镇 |
营前镇位于上犹县西部,距县城46公里,距江西与湖南交界处40公里,国土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万亩,山地6.1万亩,水域0.24万亩),总人口3.02万。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53个村民小组。现有党支部21个,党员620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0.8亿元,财政收入846万元,城镇规划区人口5000多人。 营前镇是江西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赣州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营前镇2001-2020年城镇总体规划》获赣州市“十佳”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奖。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以每年0.2平方公里速度递增。目前已形成规范的运输市场,功能齐全的综合市场(12340m2)已交付使用,农贸市场(8600m2)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专业市场(12000m2)正在兴建之中。该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处于105国道、京九铁路和湖南106国道的中心腹地,村村通公路,8个村通水泥路,202个组通公路。建有日产2000吨的自来水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通讯网覆盖全镇,金融机构全国联网。区位优势显著,是辐射两省四县(江西省、湖南省,上犹县、崇义县、遂川县、桂东县)的商贸重镇、文化名镇。在赣南素有“头唐江,二营前”之称,境内有龙潭水电实业有限公司、营前矿业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700家,现每年以100家左右的速度递增;文化底蕴深厚,有毛泽东、澎德怀旧居、上犹县革命烈士陵园、营前老街、九厅十八井客家民居、文峰塔等旅游景点。 营前镇按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小城镇建设省级重点镇、市级示范镇为载体,建立市场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功能配套,培植支柱产业,努力把营前建成赣南西部、犹崇桂边区聚集、辐射能力较强的商贸重镇、文化名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经过3-5年的努力,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个亿,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城镇规划区人口发展到1.5万人。. |
黄埠镇 |
黄埠镇位于县城东部,素有“上犹东大门”之称,2001年7月撤乡建镇,全镇辖10个行政村,4206户农户,人口为15670人,总面积为74平方公里。2000年黄埠工业区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多年来,黄埠凭着工业小区的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产业富民”战略,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境内现有工矿企业50余家,现已形成以发电、玻纤、建材、建筑、化工、制衣、食品、机械、家俱为龙头的支柱产业,产品达60多种,远销国内外。到2004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9亿元,财政收入达340.2万元,农民纯收入达1600多元。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镇发展茶果1800亩,发展花卉60亩,种植大棚蔬菜160亩。通过在全镇推广“猪—沼—菜(果、鱼、花)”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推进了黄埠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多年来共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了中小学教学大楼、卫生院大楼、电信大楼、农贸市场、农行营业所、加油站、黄埠大道、黄埠生态工业园等项目。为全镇今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黄埠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近年来,京九铁路的建成,使我镇距京九铁路赣州站仅40公里,黄埠距已建成的昆厦高速公路南康市唐江出口处25公里,离4C级赣州桃芜机场30公里,距将建的昆厦高速公路上犹出口仅7公里,二级公路赣丰线从中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交通的便利,更方便了我们与各方面的沟通。宽阔美丽的上犹江从境内蜿蜒穿越而过,一江两岸郁郁葱葱,其中仙人湖中有美丽的“仙人岛”,具有旅游开发、房地产投资的良好环境,这种区位优势促进了我镇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 |
梅水乡 |
梅水乡位于上犹县南部,东邻本县东山镇,南接陡水镇,西连水岩乡,北与油石乡相连,有10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人口166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0人,户数5121户,耕地面积7702亩)。 经济以农业为主,种双季水稻、茶叶,乡内特产为圆村茶“九曲毛尖”,因为茶叶质量优良,口感好,远销省内外。 云华茶厂是1999年引进浙江客商陶少华投资兴建的一家乡内企业。茶厂地处有赣南茶乡之称的上犹县梅水乡水径村的杞峰山上。这里群山绵延,林木茂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园土壤系红壤和紫色壤土,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该厂生产的云华云片茶采用良种鲜叶,经杀青、摊凉、整形、炒干等到工序精制而成。其外形扁平挺直、光洁,色泽绿黄鲜亮,香气高长,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2000年评为赣州市优质名茶。2002年在赣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首届名茶评比会上名列榜首,被授予特别奖。2003年在上犹县名优茶评比会上荣获第一名。. |
油石乡 |
油石乡位于县城东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O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235个村小组,总人口21980人。耕地面积11538亩(水田11538亩),人平0.6亩,山地面积93375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次为茶叶、药材和大棚蔬菜、花木等。工业有三个电站、一个石灰厂、一个红薯粉丝加工厂。. |
安和乡 |
安和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社溪镇,南接油石乡,西连寺下乡,北界紫阳乡,总人数11250人,自然增长率为7.68%,农业人口11007人,非农业人口243人。安和乡辖6个行政村。 安和乡耕地面积为5551亩(其中水田5465亩),安和乡是典型的山区乡,林业资源丰富,盛产木材和毛竹。油茶是安和乡特产,全乡有油茶林2.21万亩,年产茶油165吨。. |
寺下乡 |
寺下乡 位于上犹县境的西北部,处于安和,紫阳,双溪三乡的交汇点中心。国土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265亩,山地12。7万亩。山上绿树成荫,林木茂盛,资源丰富,主要有杉木,毛竹,油茶,是全县的林木油茶主产区。矿产有钨矿,锡矿,铜矿,金矿等。全乡辖12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网电。千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光缆传输线路,建有移动,联通电话基站,广播,电视覆盖各村,可收看九套电视节目。圩镇建设初具规模,街道宽敞,店面整齐,建筑风格独特,建有一个农贸市场,一个商贸中心,面积达5000平方米;街道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及自来水工程等设施日趋完善。. |
双溪乡 |
双溪乡位于上犹的西北部,海拔24O—1333.3米,国土面积129.7平方公里,全乡有8个行政会,14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37户,122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人)。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0万亩,土壤肥沃、杂草茂盛、灌木稀少、高山草场坡度较小,适宜发展肉牛、奶牛、山羊等养殖。. |
水岩乡 |
水岩乡位于上犹县中西部,与五指峰、营前、双溪、梅水相邻,是上犹的库区贫困乡。辖12个行政村,256个村民小组,5780户,251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2人)。全乡国土总面积12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26亩,人平0.52亩,山地面积15.9万亩。. |
平富乡 |
平富乡位于上犹西南边陲,东靠营前,南与崇义县杰坝、金坑两乡相接,距县城49公里。全乡辖8个行政村,其中少数民族村2个(畲族),141个村民小组,112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0人)。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0.28万亩,耕地7195亩。 乡内资源丰富,有优质高岭土、石灰石、竹木及水力等资源,农产品有生姜、茶叶、果蔗、杂交猪、贵妃鸡、山羊等,主要土特产品有生姜、茶叶、凉薯、荸荠。有龙潭电站、红军医院、何阿四练兵场、冷圹温泉等主要旅游景点。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努力致力于圩场,公路,中心村及学校等方面建设,建成了上犹最年轻并充满活力的平富圩场。同时,花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3位开发高岭土老板,1位加工木材老板,3位开发小水电老板开发本地资源,为促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起了很大作用。. |
五指峰乡 |
五指峰乡 距县城70公里。因其境内有五座相依相连、状如五指的山峰而得名。五指峰天造地就,五指矗立,直插云霄,最高峰海拔1607米,远看五指峰,仪态万千,形象生动。 1994年辟为旅游探秘景区。景区方园40里。有被称之为“赣南屋脊”的齐云山,海拔2061米,山势巍峨,直顶云霄;有数千公倾的原始森林“光菇山”-,松涛憾地;五指峰自然风景诸多,分布较广,山内奇峰异石,峭壁峥嵘,沟谷纵横,溪流密布,深涧秀瀑,竹木茂密,古木参天,巨藤攀崖倒坠,各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生息繁衍。五指峰风景有奇特的石、崖、瀑、树、泉、雾,曲径通幽,步步得景。登山入林,仿佛如临仙境,大有“入目高山生翠霭,穿云下瀑泻银河”之感,神秘而又风光绝纶,是探幽观光的最佳胜地。五指峰如五指矗立,直插云霄,最高指峰海拔1607米,远观五指峰仪态万千。它的雄姿,比井岗山的五指峰、海南省的五指山,更为形象、更为生动,而更富有美丽动人的传说......;鹰盘山石笋如林,黄山松傲立石壁,笑看苍山;迎客松亭亭秀立,礼待彩云。时有珍禽异兽玩耍于石笋之间;睡女峰如少女仰卧,安祥平静,神形倩影,仿佛在等待“牛郎”下界;盘古飞石、仙人劈柴石、棉羊石、仙鸭石、将军石,哈蟆王石……等山石景观形神兼备,维妙逼真;热水温泉420C可以沐浴保健,令人温馨又暇意……;蕉坑、马尾水多级瀑布,瀑水落差近百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盘古仙寺位于三家村西面山顶,有一状如鸡蛋的巨石,恍若天外飞来,传说是开天劈地的“盘古仙”所为,故名“盘古飞石”。石下有一大山洞,建有寺庙,传说为北宋始建,洞中庙内有18座浮雕佛像,面孔神态各异,至今保存完好。. |
紫阳乡 |
紫阳乡位于上犹县东北部,东接南康坪市,西与本县双溪乡,寺下乡,南与安和,兰田,北与遂川禾源相邻,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62公里,辖8个村委员会,1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404人,耕地面积13302亩,人均耕地面积1.08亩,山地面积9923公顷,农业种水稻为主,次以槟榔芋,药材等,工业有一个电站,3个红砖厂,一个玻钎厂,九个石板加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