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村位于交梨乡北面,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距三都县城11公里。东面与我乡高平村相连,北面与我乡前进村接壤,西面与我乡羊送村相连,南面与丹寨县接壤。全村辖管1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全村466户,193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212人,主要以苗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土山林面积1326亩,耕地面积980亩,其中田的面积640亩,地的面积340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森林覆盖率达75%。主打产业葡萄300亩,杨梅1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1923元,人均占有粮为211公斤。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5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5人,组干13人,党员47人,预备党员3人,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70%,蓄取水池4个;村组寨公路4公里,垃圾池2个,有办公房2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732200 | 558100 | -- | 查看 望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星光村 |
一、行政区概况 星光村位于普安镇南面,距镇政府驻地13千米,东、西、南、北分别毗邻三都县交梨乡、丰乐镇、大河镇、本镇的燕高村。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共7个村民小组,主要以布依族为主,总人口为1469人,其中农业人口1452人。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36亩,人均0.36亩,人均基本农田0.32亩。星光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人均林地面积3.1亩,灌木林地面积约1100亩,可开发荒山约1800亩。矿藏方面,经勘测发现蕴藏大量重晶石。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120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486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600余头,禽类存栏4000余只。全村占总人口的43%,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绝大多数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全县水平。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没有教学点,没有村卫生室,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星光村2010年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各种指标数据居全镇前列。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普安至丰乐县道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星光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早熟玉米、辣椒为支柱产业。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想发展致富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
光华村 |
光华村位于普安镇北部,距普安镇政府驻地16公里.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寨,12个村民小组,2053人,是典型的以苗族为主,杂居汉族、水族等多民族融合村寨。全村共有耕地面积850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全村共有党员24名,均自愿认岗定责。 光华村地处高海拔、温润,群众因地制宜,农经产业方面零星种植茶叶、金银花,因缺乏技术、市场信息等因素,暂不形成规模;下步根据镇政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充分利用荒山种植精品核桃,兼林下养鸡,力争五年内产生效益。畜禽养殖方面主要以散养黑猪、水牛、山羊、土鸡、为主,水牛兼作役用,潜力可观,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 光华村山高谷深,居住分散,尚有几个自然寨没有简易通组公路,下步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力争在三年内实现通组公路全部通达各自然寨,有条件的力争“一事一议”项目争取实现绝大多数村组道路硬化,改厨改厕,实现人居环境大幅度改善。盘活用好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畜饮水工程的协调利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水资源的利用。积极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带头能力。在一两年将2至3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同时积极将致富能手培养吸收党员,争取良性互动循环。 |
鸡照村 |
鸡照村位于普安镇西北面,与相邻东北面丹寨塘中村及乌尧村接壤,西北面与光华村相邻。鸡照村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距普安镇13公里,三都县城35公里,距丹寨县城20公里,是两县相邻的村。 全村耕地面积1217亩,有501户,1485人。人均农田面积0.3亩,土壤贫瘠,气候高寒。种植农作物产量低,人均粮食收入180公斤,人均经济长期低于全镇水平。主要以种养业和劳务输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近年来,鸡照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城乡带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锐意进取,使鸡照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跨入“十二五”,鸡照村坚持和谐促发展,力争在五年内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一个新农村。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村两委加大引导力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实行产业规模管理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创出品牌。目前母猪繁殖200头存栏,肥猪出栏200多头,水晶葡萄、林下养殖优质本地鸡项目处在点试范中,柑桔和蔬菜类正在规划种植。 |
合心村 |
合心村位于普安镇的北面,距离镇政府7公里,距离321国道线12公里,于二O一O年十二月并村后全村共十三个村民小组,其中崩寨片区共五个村民小组,的刁片区八个村民小组,现合心村人口共计2022人,全村总户数450户,耕地面积744亩,其中财政计税面积618.11亩,土面积125.89亩。党员人数36人,完小1所。 全村的农业以水稻、玉米、小麦种植为主要作物,近年来种植观念有所改变,逐步向早熟蔬菜方面发展。现在合心村的经济收入仍以外出务工为主,每年外出务工人员都在300-400人。 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二OO八年修建了农民健身运动活动场所一个,内设有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合心村的崩寨片区的“一事一议”工程已经完工,修建了村道路硬化,现在该片区的交通已比过去较为畅通。现在的刁片区已争取到“一事一议”工程项目,已有个别组已经完工。 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合心村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合心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
展望村 |
一、行政区划概况 展望村位于普安镇西南部,村委会所在地距镇政府14公里。共有3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322户、127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04人,以水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0%。共有村干部9人,共有党员13人。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18亩,人均0.5亩。展望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人均林地面积4.4亩,草山草地814亩,可开发荒山800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1年全村农作物播种518亩,粮食总产量210吨,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174公斤。大牲畜及生猪存栏600头,禽类存栏3000只。全村现有劳动力420人,占总人口的41%,其中外出务工187人。绝大多数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全县水平。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没有教学点,没有村卫生室,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展望村2011年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全村低保180户450人;五保2户2人;解决困难建房6户7.1万元。2011年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081人,参合率90%。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现村委会距离即将修建的贵广快速铁路三都火车站仅9公里,形成了较为方便的交通条件。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展望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核桃、林下养鸡及香猪母猪饲养为支柱产业。村内灌木林地面积1000亩,可开发荒山800亩,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鸡和核桃种植。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想发展致富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六、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是道路交通滞后,虽然目前已通村公路6公里,但是均属于毛坯路,道路等级低,形成制约村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全村420人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为8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落后,大部分农户的农业生产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 三是资源相对贫乏。展望村除了部分林木外,到处都是贫瘠的荒坡,没有可开发矿产品等地下矿藏。 四是医疗、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缺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五是境内山高路陡,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弱,生产投入少,单产低。 |
重阳村 |
一、行政区概况 重阳村由原来的甲揽、羊吾、巫昔3个村合并组成,位于镇政府以北3公里处,总面积2.73平方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以苗族、水族为主。苗族占村总人口的78%以上,总人口2268人,劳动力人口1346人,其中外出务工963人。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277亩,人均1亩,其中人均基本农田0.36亩。重阳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人均林地面积1.5亩。高山草地2900余亩,可开发荒山2600余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202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1230余头,禽类存栏8000余只。全劳动村占总人口的59%,绝大多数外出务工。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空间还很大,一所完小,学生入学率较高,没有合格的村级办公场所,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2010年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0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民族文化方面传承保持原生态较好,比较有名是重阳“九月九”民族风情节,也是普安镇着重发展打造的旅游业的一大资源;土法酿造醇绵悠长口感极佳的红薯酒是不可多得的保健佳品。芦笙古法制作,银饰制作,原生态的芦笙表演等有待挖掘。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重阳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辣椒、民族工艺品制作为支柱产业。 |
建华村 |
一、行政区划概况 建华村位于普安镇西部,北邻普安镇展望村,南靠丰乐镇蕊抹村,距普安镇政府驻地6公里。共有3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245户、1077人,少数民族以水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35亩,人均0.43亩,人均基本农田0.19亩。建华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人均林地面积4.53亩,灌木林地面积1320亩,可开发荒山3000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1162亩,粮食总产量37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486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720头,禽类存栏4000只。全村现有劳动力520人,占总人口的41%,其中外出务工186人。绝大多数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全县水平。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没有教学点,没有村卫生室,基础设施非常薄弱。2010年建华村人口出生率为17.93‰,政策生育率95.24%,人口自然增长率11.1‰,性别比为107。建华村2010年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36.7万元(农村低保187户561人);发放供养金6400元(五保2户2人);发放优抚金8660元(优抚对象3人);解决困难建房6户7.1万元。2010年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987人,参合率92.7%。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2008年县交通局新修了一条长6公里的通村公路,现村委会距离即将修建的贵广快速铁路三都火车站仅3公里,形成了较为方便的交通条件。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建华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林下养鸡及阳基黑母猪饲养为支柱产业。村内灌木林地面积1320亩,可开发荒山3000亩,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鸡和葡萄种植。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想发展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 |
燎原村 |
普安镇燎原村,地处三都县普安镇西北隅,是普安镇的后大门,这里山青水秀,风光优美,景色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价值,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碧水蓝天,素有普安鱼米之乡之称,这里民风淳朴,政通人和,交通便捷,是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全村5个自然村庄,8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壤,养育着1300多善良勤劳的燎原儿女。山林面积700亩,苍壮翠柏,古木参天。现有耕地面积1500亩,春华秋实,粮茂果丰,河流碧波荡漾,沙鸥翔集,鱼肥蟹壮。 全村现建有养鸡场1个,年出栏10000羽;养猪场1个,年出栏150头,葡萄种植基地200亩,年产出20万斤,建有小水鱼塘3个,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村民基本家家有电器、户户盖高楼,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修通水泥村级公路2千米,组级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之中。农业收入主要有优质稻、葡萄、柑橘、花生、瓜籽应有尽有,真是五谷飘香、瓜果遍地、鱼虾满塘。 燎原村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碧水蓝天,村庄座落有致,楼房规划整齐;燎原村是一颗天上的明珠,交通便利,电力充足,通信无盲区。燎原村的画卷中也有空白:还有500亩山场在等待着有识之士开采,变古老为神奇,变传统为现代;还有许多不容易被等闲之辈发现的宝藏在期待着慧眼青睐,变梦想为现实。全村村民正在以新的姿态,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笑迎八方宾朋来这里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
普屯村 |
一、行政区划概况 普屯村位于普安镇中部,镇政府驻地,与本镇的新华、建华、燎原、群益村接壤。共有9个村民小组、769户、2457人,以水族、布依族,苗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2%。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411亩,人均0.57亩,人均基本农田0.33亩。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人均林地面积0.6亩,高山草地1800余亩,可开发荒山1230余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大多数村民亦工亦商,农闲时经商。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1410亩,部分是“望天田”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产量低,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530头,禽类存栏8000只。全村现有劳动力1056人,占总人口的43%,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四、社会发展概况 镇政府驻地,处集镇中心。社会事业发展较好,各种配套基础硬件设施配套齐全。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已建成全部通组道路,即将修建的贵广快速铁路三都火车站坐落于境内,交通条件便利。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普屯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反季节蔬菜种植为支柱产业。 |
群益村 |
一、行政区划概况 群益村位于普安镇中西部,与本镇的新华、建华、普屯村接壤,距普安镇政府驻地0.5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261户、1211人,以水族、布依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942.3亩,人均0.78亩,人均基本农田0.42亩。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人均林地面积0.9亩,高山草地2500余亩,可开发荒山1750余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942.3亩,部分是“望天田”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产量低,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420头,禽类存栏4800只。全村现有劳动力540人,占总人口的45%,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较好,整合配套远程教育设施,120平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内设农民文化室等;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助力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已建成全部通组道路,普安至丰乐村县道穿境而过,毗邻即将修建的贵广快速铁路三都火车站,形成了较为方便的交通条件。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群益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梨、科技杨梅、反季节蔬菜种植为支柱产业。 |
新华村 |
一、行政区划概况 新华村位于普安镇中西部,与本镇的群益村、建华村、双江村接壤,距普安镇政府驻地2.5公里。共有13个村民小组、333户、1558人,以水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820.1亩,人均1.5亩,人均基本农田0.44亩。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人均林地面积1.16亩,高山草地3500余亩,可开发荒山2000余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1820亩,部分是“望天田”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产量低,农民人均纯收入3010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720头,禽类存栏4000只。全村现有劳动力670人,占总人口的46%,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较好,有两栋教学楼,在校生300余人,整合配套远程教育设施,150平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内设农民文化室等;村卫生室在建中,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助力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已建成11条通组道路,普安至丰乐村县道穿境而过,现村委会距离即将修建的贵广快速铁路三都火车站仅2公里,形成了较为方便的交通条件。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新华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反季节蔬菜种植为支柱产业,处丰产期的水晶葡萄达300亩,充分利用反季节蔬菜种植的特性,实现“菜-稻-菜”发展模式。 |
总奖村 |
总奖村位于普安镇北部,距普安镇政府驻地18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1731人,典型的以苗族为主,杂居汉族、水族等多民族融合村寨。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942.3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全村共有党员34名,均自愿认岗定责。 总奖村地处高海拔、温润,群众因地制宜,主动自发零星种植茶叶、金银花,因缺乏技术、市场信息等因素,暂不形成规模;下步根据镇政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充分利用荒山种植精品核桃,兼林下养鸡,力争五年内产生效益。畜禽养殖方面主要以散养黑猪、水牛、山羊、土鸡、为主,水牛兼作役用,潜力可观,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 总奖村山高谷深,居住分散,尚有几个自然寨没有简易通组公路,下步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力争在三年内实现通组公路全部通达各自然寨,有条件的力争“一事一议”项目争取实现绝大多数村组道路硬化,改厨改厕,实现人居环境大幅度改善。盘活用好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畜饮水工程的协调利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水资源的利用。积极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带头能力。在一两年将2至3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同时积极将致富能手培养吸收党员,争取良性互动循环。 |
燕高村 |
一、行政区概况 燕高村位于普安镇南面,距镇政府驻地10千米,东、西、南、北分别毗邻三都县交梨乡、本镇星光村、大河镇、本镇新华村。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共7个村民小组,主要以布依族为主,总人口为1540人,其中农业人口1521人。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88.7亩,人均0.9亩,其中人均基本农田0.42亩。燕高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人均林地面积2.1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172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211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500余头,禽类存栏4500余只。全村占总人口的48%,绝大多数外出务工。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空间还很大,一所完小,学生入学率较高,其中村级活动场所与地卫生室共用,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2010年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各种指标数据居全镇前列。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普安至丰乐县道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燕高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早熟玉米、辣椒为支柱产业。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想发展致富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
高平村 |
高平村位于乡政府东部,距县城18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是乡较边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共辖4个自然寨,16个组,总498户2462人。总面积11平方公里,是个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高平村属高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宜于发展经果林和养殖。全村耕地总面积1128.3亩,其中耕田面积为948.3亩,耕土面积为18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1900元,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4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5人,组干16人,党员47人,预备党员3人。全村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90%,蓄取水池3个;村组寨公路4.5公里,垃圾池5个。有办公房1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全村经济来源主要是以种养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高平村民俗民风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房屋均为木楼。每年的9月是苗族同胞的新年“吃新节”,“吃新节”主要是为庆祝粮食丰收而举行,主要活动有“斗牛”、“跳月”等活动。 |
永兴村 |
永兴村位于交梨乡东南面,距乡政府驻地7.4公里,距三都县城11公里。平均海拔380米,东面与我县三合镇相连,北面与我乡王家寨村接壤,西面与我县普安镇相连,南面与我县大河镇接壤。全村辖管6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全村233户,961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28人,主要以布依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土山林面积1326亩,耕地面积615.6亩,其中田493.6亩,地122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森林覆盖率达85%。主打产业葡萄330亩,蜜桔250亩,杨梅220亩,人均占有粮为220公斤。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5人,组干6人,党员18人,暂无预备党员。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90%,蓄取水池5个;村组寨公路2公里,垃圾池5个,有办公房1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
阳冬村 |
阳冬村位于交梨乡政府西北部,村距321国道3公里、交梨乡政府驻地4公里,海拔480米,西北部接壤丹寨县羊甲村,北面接高戎村,东面接排月村,南面接前进村,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寨,属喀斯特地形地貌,住房结构居山腰偏山顶的驻扎型,组数杂居,分布广泛,交梨河横穿境内,沿交梨小河组寨有6、7、8、9、10、11六个组,主要以苗族同胞为主,聚居水、布依等少数民族,488户,2194人,其中,低保户322户,1237人,2010年季度发放低保金额14万余元,劳力1351人。耕地总面积为950.32亩,其中田的面积750亩,人均耕地0.5亩,人均稳产高产农田0.22亩,主打产业杨梅种植1500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为2675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350元,人均占有粮为267公斤。 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6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7人,组干12人,党员32人,预备党员2人,教师19人,在校生462人,广播设备3套,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75%,人饮工程11000米,蓄取水池15个;水利沟3200米,村组寨公路7.5公里,垃圾池6个,停车场3个,桥梁3座,有办公房1栋,卫生室1栋,完小1所,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
王家寨村 |
王家寨村位于交梨乡南面,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距三都县城14.5公里,平均海拔413米,东面与我县三合镇三合村相连,北面与我乡新联村接壤,西面与我县普安镇相连,南面与我县三合镇猴场村接壤。全村辖管15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寨。全村533户,212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457人,主要以水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耕地总面积1176.8亩,其中耕田面积996.8亩,土面积180亩。人均耕地面积0.4亩,森林覆盖率达60%。主打产业葡萄1600亩,杨梅300亩,土鸡6000羽,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800元,人均占有粮为260公斤。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4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6人,组干15人,党员33人,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80%,蓄取水池8个;村组寨公路4.5公里,垃圾池3个。 |
新联村 |
新联村位于交梨乡西面,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距三都县城12.5公里,平均海拔230米,东面与我乡高屯村相连,北面与我乡前进村接壤,西面与我县普安镇相连,南面与我乡王家寨村接壤,总面积3.45平方公里。全村辖管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寨。全村396户,1863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192人,主要以苗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土山林面积1326亩,耕地面积876亩,其中田的面积660亩,地的面积216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森林覆盖率达65%。主打产业葡萄3660亩,土鸡8000羽,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580元,人均占有粮为150公斤。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6人,组干8人,党员28人,预备党员4人,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90%,蓄取水池10个;村组寨公路5.5公里,垃圾池3个,有办公房1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
梁家沟村 |
梁家沟村位于交梨乡东面,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距三都县城28公里,海拔500米,东面与黔东南丹寨县杨武乡基加村相连,北面与野记、平冲村接壤,西面与排代村,南面与三合镇排头、排振村接壤,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全村辖管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属喀斯特地形地貌,住房结构居山腰偏山顶的驻扎型,组数杂居,分布广泛,康细小河横穿境内,沿小河组寨有2、3、4、5、6五个组,主要以苗族为主,聚居水、布依等少数民族,212户,993人,汉族占36%,少数民族占64%(苗族占96%,水族占4%),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70人,文盲半文盲,57人,小学及初中文化有904人,高中文化有15人,主要以苗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山林面积6720亩,荒山面积1325亩,可利用荒山面积1523亩,耕地面积805亩,田的面积523亩,地的面积282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森林覆盖率达80%。主打产业葡萄120亩,杨梅种植165亩,土鸡15000羽,2009年人均纯收入为2290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150元,人均占有粮为260公斤。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6人,组干6人,党员15人,预备党员2人,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75%,人饮工程15500米,蓄取水池4个;村组寨公路7.5公里,垃圾池2个,有办公房1栋,卫生室1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
望月村 |
望月村位于交梨乡北面,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距三都县城11公里。东面与我乡高平村相连,北面与我乡前进村接壤,西面与我乡羊送村相连,南面与丹寨县接壤。全村辖管1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全村466户,193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1212人,主要以苗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土山林面积1326亩,耕地面积980亩,其中田的面积640亩,地的面积340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森林覆盖率达75%。主打产业葡萄300亩,杨梅1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1923元,人均占有粮为211公斤。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5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5人,组干13人,党员47人,预备党员3人,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70%,蓄取水池4个;村组寨公路4公里,垃圾池2个,有办公房2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
野记村 |
野记村位于我县交梨乡东部,海拔856米,距三都县城16公里,离乡政府驻地11公里。全村共辖8个村民小组,270户1224人,劳力760人。苗族占75%,水族占25%,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耕地总面积为888.9亩,其中田面积586.9亩,土面积302亩,劳动力665人,外出务工近300人。现有党员20名,其中小学文化程度12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8名,党员平均年龄48岁,35岁以下3名、60岁以上4名。主打产业葡萄360亩,杨梅15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1720元,人均占有粮食210公斤。低收入以下贫困户共79户495人,其中低收入户48户288人,贫困户31户207人。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50%,蓄取水池2个;村组寨公路1公里,垃圾池2个,有办公房1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野记村民俗民风有着自己独特之处,房屋均为木楼。每年的9月是苗族同胞的新年“吃新节”,“吃新节”主要是为庆祝粮食丰收而举行,主要活动有“斗牛”、“跳月”等活动。 |
高屯村 |
高屯村位于交梨东南面,距县城10公里,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11个村民小组共475户1829人,劳动力675人。耕地总面积783.9亩,其中田面积630.9亩,地面积153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1780元,人均占有粮258公斤。低收入以下贫困户117户490人,其中低收入户52户239人,贫困户65户251人。主打产业葡萄2000亩,水稻628亩,人均占有粮为280公斤,2010年人均纯收入2760元。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4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4人,组干11人,党员24人,暂无预备党员。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80%,蓄取水池12个;村组寨公路5公里,垃圾池7个,有办公房1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
前进村 |
前进村位于交梨乡北面,距乡政府驻地4.5公里,距三都县城16公里,距州府都匀70公里。东与望结村、羊送村、高屯村相邻,南抵新联村,西靠普安镇,北接阳冬村、丹寨县龙泉镇,全村共辖11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寨,471户2070人,其中:男1117人,女953人,总劳动力1247人,其中外出务工226人,在家务农1021人。主要以水、苗、布依等少数民族聚居为主,全村耕地总面积1136.2亩,其中田面积951.2亩,土185亩,人均耕地面积0.55亩;林地总面积6558亩,其中无林地2179.5亩。村中心地处“321”国道两旁,交通条件相对优越。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村两委努力抢抓改革机遇,充分发挥交通条件优越、土质好、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大胆探索,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为契机,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经果林种植。目前,全村有葡萄6000多亩,桃子200亩,梨子125亩,早菜5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 水晶葡萄种植已经成为交梨乡的主导产业,前进村是我乡水晶葡萄的发源地,现有以大坪、杨勇关为核心,总面积6000余亩,相对集中连片,现已修通简易产业公路,并形成网络,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实施集团帮扶相关产业项目后,规模进一步扩大,依托321国道以及位于厦蓉高速公路两个匝道口和一个贵广快速铁路客运站之间的区位优势,着重打造生态旅游,使旅游成为继葡萄产业之后的一个新兴产业。 前进村党支部,共有29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28名,预备党员1名;妇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的10%。从年龄结构看,35—60岁党员14名,占48%,60岁以上党员15名,占52%;从文化结构看,高中以上文化党员4名,占14%,初中以下文化党员25名,占86%;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教师党员2名,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有27名,外出务工党员有3名。 |
永合村 |
永合村位于交梨乡东面,距乡政府驻地4.5公里,距三都县城13公里。平均海拔813米,东面与我乡梁家沟村相连,北面与我乡高平村接壤,西面与我县普安镇相连,南面与我高屯村接壤,总面积5.89平方公里。全村辖管6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寨。全村282户,1325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622人,主要以苗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村土山林面积4852亩,耕地面积605亩,其中田403亩,地202亩。人均耕地面积0.45亩,森林覆盖率达70%。主打产业葡萄456亩,杨梅400亩,人均占有粮为180公斤,2010年人均纯收入1760元。全村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5人,村委会主任1人,人口主任1人,村委委员7人,组干6人,党员31人,暂无预备党员。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80%,蓄取水池3个;村组寨公路9公里,垃圾池1个,有办公房2栋,集村两委办公、党员活动室、计生、卫生、综治等多功能于一体。 |
双江村 |
一、行政区概况 双江村位于普安镇中南部,距镇政府驻地3千米,东、西、南、北分别毗邻三都县交梨乡、本镇燕高村、大河镇、本镇新华村。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共9个村民小组,主要以布依族为主,总人口为1706人,其中农业人口1679人。 二、自然资源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360亩,人均0.79亩,其中人均基本农田0.42亩。双江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人均林地面积2.4亩。 三、经济发展概况 2010年全村农作物播种136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245元。大牲畜及生猪存栏720余头,禽类存栏4300余只。全村占总人口的42%,绝大多数外出务工。 四、社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发展提升空间还很大,一所完小,学生入学率较高,其中村级活动场所上整合原双江小学教学楼,使用面积较宽,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还很薄弱。2010年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0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五、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普安至丰乐县道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根据普安镇产业规划,双江村的发展定位是以发展水晶葡萄、早熟玉米、辣椒为支柱产业。村“两委”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想发展致富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