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安阳 >> 林州市 >> 原康镇 >> 大安村

大安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安村简介

  大安村位于林州市城南20公里,原康镇政府西南0.5公里处,东邻228省道、原康村,西邻小池口村,全村辖两个自然村,472户、人口1621人,6个村民小组,两委干部4人,党员68人。村域面积310公顷,耕地面积1200余亩,村庄占地42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谷子等。大安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委干部团结拼搏,务实重干,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0581109 455000 -- 查看 大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安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安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重兴店村

  重兴店村位于林州市原康镇西约13公里山区,全村236户,853人,全村15小组,耕地面积848亩,管辖范围内有20个自然村,东西9里,南北10里,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   西至山西省,南至辉县,在解放前有个大商人的鹿生产,取名为下鹿店,解放后改名为重兴店。   

大安村

  大安村位于林州市城南20公里,原康镇政府西南0.5公里处,东邻228省道、原康村,西邻小池口村,全村辖两个自然村,472户、人口1621人,6个村民小组,两委干部4人,党员68人。村域面积310公顷,耕地面积1200余亩,村庄占地42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谷子等。大安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委干部团结拼搏,务实重干,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圪垱村

  圪垱村位于原康镇南8公里处,海拔800米,全村10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281户,813口人,贫困户9户,18人,党员47名,两委干部4人。全村总面积481.4公顷,村庄占地11.48公顷,耕地37.3公顷,林地22.2公顷,盛产山楂、花椒,农业以玉米、谷子、红薯为主。圪垱村在党的领导下,干群团结拼搏,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番良村

  番良村地处林州市原康镇南部山区,北邻原康镇椒楝峪村、西邻辉县市北岸泉村、南邻茶店镇道节村、东邻茶店镇大峪村;距离原康镇政府12公里,人口500余人;耕地面积360亩,林地面积6960亩;经济发展主要以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特产有核桃、柿子、山楂、花椒、小米、芝麻、红豆、红薯、马铃薯等;村中民风淳朴、生活安逸;翠柏萦绕的黄尖脑,巍峨高耸的两半脑,历史悠久充满传说的大寨脑、王臂岭等高山峻岭以及漫山遍野的银杏花、野桃花、山菊花、梨花、山楂花使得番良村成为人们养生休闲、旅游胜地。  

小池口村

  小池口村位于林州市南20公里处,原康镇西1公里处,全村共395户,人口1495人,党员61名,占地面积60公顷,村庄面积20公顷,村内共有机井四眼,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企业玻璃制品厂一家,每年能解决剩余劳力200多人。村内主干道,田间主干道全部水泥硬化,村内主干道安装了路灯,村内建有小学一处,卫生所一处,并建立了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村北有座闻名庙宇,名字叫十方院,据传说始建于大清顺治年间。  

砚华台村

  砚华台村位于原康镇西北4公里,全村有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56人,党员80人,耕地面积1800亩,村庄面积48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红薯、以种植为主。   

岸下村

  岸下村位于原康镇北2公里处,是原康镇工业区所在地,西邻林新公路。全村252户,人口882人,村域面积52.99公顷,耕地面积38.36公顷,村庄面积9.65公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谷子、花生等杂粮为主。村里有村民自发组织的传统秧歌队,农闲时节,村民们自娱自乐,古朴的村风民风在村里落地生根。   岸下村两委成员3人,党员50人,干部党员团结协作,锐意创新,带领全体村民一心扑在建设美丽乡村上。目前,村里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未来的岸下村将成为一个环境美、生态优、村风正、焕发迷人风采的新农村。  

申家洼村

  申家洼村位于原康镇西南23公里处,属于深山区,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相传明朝年间人民主要以纺绳为业,由此取名绳家洼,村民感到不吉利,认为绳子有束缚之意,由此改名申家洼。   申家洼村9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204户,共有616口人。耕地面积37.7公顷,林地面积640公顷,村庄面积195公顷。申家洼村盛产山楂、柿子、中药材等产品,尤其野生中药材最为珍贵。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红薯、大豆为主。申家洼村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务实重干。申家洼正在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椒楝峪村

  椒楝峪村位于林州市原康镇西南9公里山区处,据传椒楝峪村以前盛产花椒,满山遍野全是黄连树故名椒楝峪村。   全村8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190户,共643口人,两委干部3人,党员39人,村庄占地10.5公顷,总面积452.5公顷,耕地36.5公顷,主要农作物玉米、红薯、大豆、谷子等。椒楝峪村在党的领导下,两委干部团结拼搏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连家坡村

  连家坡村位于原康镇西2公里处,全村360余户,1230口人,8个村民小组,劳力810人,在外务工人员260人。全村总面积4634亩,其中耕地1085亩,林地3043亩,园地160亩,其他337亩。经济发展以养殖业、运输业为主。   全村现有耕地1085亩,主要以生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红薯为主,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主要靠机井灌溉。   连家坡村在外务工人员260人,主要在周边省、市从事建筑业和本市、乡镇企业临时上班。在村委会有农家书屋、民调中心。有文化广场1个,配有健身器材。小学一处,现有学生100余人。   

南觅村

  南觅村位于原康镇西南方向,与李家村村、南沟村相邻。村里由三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二百多户,常住人口有四百八十余人。总面积1451亩,其中耕地面积482.85亩,林坡面积968.15亩。村民祖祖辈辈种植小麦玉米为农作物,坡地种植红薯、棉花、山楂、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村域中心原康镇所在地2.5公里,常年四季有玉泉水源相伴美不胜收,背靠群山起伏,山峦叠嶂,是夏季避暑玩水的好地方。   南觅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是出人才的地方。从这里走出的大学生不计其数,在外谋商、出国深造的有识之士都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留下南觅人光彩的足迹。   南觅村有山有水,绿树环绕,经济富足,百姓安康,是值得留恋和观光的美丽乡村。   

李家村

  李家村位于原康镇西南部2公里处,据传明朝初期,北地只有李氏一家(李氏祖碑有载)后郭,邱,王等姓相继迁入,故以祖居姓氏命村名为李家村,沿用至今。全村现有六个村民小组共计330户1180口人,党员63人,村两委干部6人。土地面积80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发展以养殖业,运输业为主。  

柏尖沟村

  柏尖沟村位于林州市原康镇西南6公里海拔988米的深山区,省AAA风景区神州初庙柏尖山座落于此,全村310户,1010口人,2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村总面积9576.69亩,耕地面积590亩,林地面积700亩。柏尖沟村盛产核桃、花椒、山楂、柿子等林果产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等杂粮为主。柏尖山融文化、祈福、思想于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柏尖红叶更是闻名遐迩,柏尖沟村以皇后镇度假社区,油用牡丹示范园为依托,以农家乐为补充,打造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业。有效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真正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带动全镇旅游产业发展,农民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容村貌发生了更大变化。  

牛窑沟村

  牛窑沟村位于林州市原康镇西北5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23.3公顷,村面积8公顷,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80户,620口人,党员40人,两委干部3人,农作物主要生产:红薯、小麦、玉米、谷子、大豆。   

东掌村

  东掌村位于原康镇北1公里处,7个村民小组,530户1935人,现有劳动力550人,务工人员720人,耕地面积1437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等杂粮为主,经济发展以养殖业,运输业为主,无集体经济收入。村支两委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奋战,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九龙村

  九龙村位于林州市原康镇西北部10公里,北于合涧小寨村河西村相邻,南于石家庄,口上村相望,西华相连海拔500多米,全村10个自然村,400口人,属典型的纯山区。   全村面积733.3公顷,村庄20公顷,耕地面积30公顷,两委干部3人,党员23人。   农业以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为主,九龙人民正在党各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抓特色,抓基础,抓脱贪,抓致富,团结拼搏,务实重干,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在发生着变化。   

口上村

  口上村位于林州市原康镇西南深山,距镇政府13公里处,海拔810米,全村共有18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362户,共有1071人。党员59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748亩,森林面积11000亩。全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林果产品主要有山楂、柿子、核桃、素有、红果之乡美称,农作物种植主要有玉米、谷子、红薯、大豆等。口上村在各级党领导下,两委干部团结拼搏,务实重干,村容村貌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红土甲村

  红土甲村位于原康镇西南部20公里,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人口116人,党员11名,村干部2名,现有劳动力70人,务工人员20人,耕地122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经济发展以种植业为主,无集体经济收入。全村人均纯收入7000元。   

东坡村

  东坡村位于原康镇东部,距镇区0.5公里。南至新林公路,北至东掌村,西至原康村,东至桂林镇流山沟村。有3个村民小组,共159户,全村总人口596人,其中党员35人,村干部3人,土地资源:有耕地面积332.67亩,村庄面积100.39亩,村域面积1349.1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等杂粮为主,村内设有文化娱乐广场、卫生室、图书室等,农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有五保户2户2人,低保户有12户17人,贫困户5户16人,东坡村村容村貌相对整洁,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有健全的两委班子。  

宋村村

  原康镇宋村村位于林州市南16公里处,原康镇西北部3公里,紧靠林新公路,全村共有345户,人口1285人,党员73名,耕地面积40公顷,村庄面积20公顷,村内共有机井四眼,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企业有玻璃制品厂3家,瓶盖厂3家,每年能解决剩余劳动力400多人,村内大街小巷全部水泥硬化,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村东,村西有闻名两个庙宇,一个是村西的紫霞宫,每年庙上都有三个庙会是二月二、四月十五、十一月初十,村东是盘龙寺,据说是朱元璋诞生地。   

西华村

  西华村位于原康镇西北部,距原康镇人民政府3公里,东邻南小庄村,南邻连家坡村,西邻太行山,北邻砚华台村,全村有西华、后西华、西沟三个自然村组成,下辖五个村民小组,全村257户,860口人,幅员面积3252亩,其中村庄面积285亩,耕地面积745亩,山地面积250亩,五支渠西为山坡林地和耕地,渠东为插花耕地。西华村村民经济收入以林果业(核桃、山楂、梨、杏),农作物(小麦、玉米、红薯、小杂粮),建筑业,运输业为主。集体经济以光伏发电项目为主。   

下园村

  下园村位于淅河南岸,S228省道60公里处,原康正北4公里处,东南公路从村西穿村而过,全村168户,人口666人,耕地面积19.27公顷。村庄面积21.6公倾,河道流域面积13公倾,企业占地面积6公顷,农业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杂粮为主,村办企业玻璃制品厂两家,安排就业300余人,玻璃制品畅销全国各地。  

小场村

  小场村位于原康镇西南9公里处,属深山区,7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村65户176口人,耕地面积140亩,退耕还林面积220亩,林地面积7500亩,产柿子、山楂、核桃以及多种中药材。农户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红薯、大豆以及多种小杂粮。  

原康村

  原康村位于原康镇政府所在地,集行政、文化、商贸、工业、农业为一体,农业人口2300人,分1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7人。村庄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0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红薯为主。原康村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成功申报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  

南沟村

  南沟村位于林州市原康镇西南2.5公里处,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共有8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分别为南沟村,朝阳自然村,芫荽沟自然村和正沟自然村组成,支村两委共5人,党员43人,群众代表18人,共有285户,人口947人,耕地面积50公顷,村庄面积16.48公顷,林域面积227公顷,南沟村主要特产有柿子、山楂、梨核桃、花椒等林果产品,农业作物以小麦,玉米、谷、红薯、大豆、花生等杂粮为主,南沟村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两委干部团结努力下,村里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未来的南沟村将成为环境美、生态优、村风正的新农村。  

龙口村

  龙口村位于原康镇最西部,与山西省界相邻的深山区。距镇区18公里,全村1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实有人口795人。总面积14000亩,其中耕地和非耕地950亩,林地面积12950亩,(自然灌木和松柏覆盖)村庄道路占地100亩,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建筑业为主。1、农业作物以玉米、谷子、薯类、大豆等杂粮为主。2、林果特产有山楂、柿子、梨、桃、核桃等林产品。3、人畜饮水主要依靠旱井和屋顶接水解决全村农户和牲畜的饮水困难。4、全村的主要交通要道于2007年村村通进行了水泥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总之,龙口村将进一步努力和拼搏。团结一心,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把龙口村各项工作做好,开拓创新  

秦家岗村

  秦家岗村简介   原康镇秦家岗村位于原康镇区西北1.5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现有耕地1210亩,总户数360户,人口1520人。村设一个党支部,9个村民小组,70名党员,秦家岗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领导下,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创新载体,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促进了经济快速和谐发展。   多年来,连续被原康镇党委镇授予“五好党支部”“蓄牧养殖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寨南背村

  寨南背村位于原康镇南1公里处,相传隋唐年间,王延璋,李存效在此行兵打仗。在村北山顶上用石头砌一营寨,用于驻兵生活,此坡故称寨坡。清咸丰年间,原康村付姓人家开始迁入,并在寨坡南背(南面)建房居住。因此得名寨南背。寨南背村总面积2600余亩,其中耕地345亩,158户,483口人。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兼有养牛猪习惯。现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田家井村

  田家井村位于原康镇南15公里处,海拔850米,全村9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230户,760口人,贫困户6户,15人,党员26名,两委干部4人。全村总面积734公顷,村庄占地10公顷,耕地44公顷,林地17.6公顷,盛产山楂、柿子,农业以玉米、谷子、红薯为主。田家井村在党的领导下,干群团结拼搏,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南小庄村

  南小庄村位于原康镇西北1.5公里处,辖南小庄、白庙、北连3个自然村,全村382户,人口1590人,党员63人,耕地面积1100亩,村庄面积190亩。现有工业企业4家,以果品加工为主;农业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等杂粮为主。   

三宗庙村

  三宗庙村位于林州市城南20公里处,原康镇最南部。林新公路穿村而过,共有五个自然村,以三宗庙为中心,西部为西岗自然村,南部为东岗自然村,东部为东沟、曹碾自然村。全村共650户,2130口人,耕地面积1500余亩。主要以生产柿子、山楂、花椒、核桃等农副产品,农业作物为小麦、谷子、玉米、大豆、红薯、花生等杂粮为主。以建“庙”为名,而命名“三宗庙村”发展村落而来。  

宋村岗村

  宋村岗简介   林州市原康镇宋村岗村位于林州市南15公里处,在原康镇西北3公里,东邻S228省道,西邻砚华台村,全村共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050口人,面积1026亩,其中耕地816亩,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共4人,全村党员52名。全村以种植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红薯等。  

曹家沟村

  曹家沟村位于原康镇东南6公里处,属丘陵山区,五支渠从村北穿过,全村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0余户,人口2660余人,设有支部委员会、村委会,全村党员84名,村干部5名,耕地面积1170亩,经济收入以建筑业、养殖为主,农作物以玉米、红薯、花生、谷子为主,林产品主要有花椒、柿子、山楂。   

栗园村

  栗园村位于原康镇东南4公里处,林新公路从村东穿过,全村总户数803户,人口2595人,耕地1350亩,种植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等杂粮为主。工业有玻璃制品厂一家,安排农村剩余劳力200余人,玻璃制品畅销全国各地。  

大荒村

  大荒村位于原康镇政府东北3公里,据传太康,位于淅河南侧,明末崇祯年间,王太康从东姚上庄始迁此地,人称太康村。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至同治四年(1865),万、房、李、宋、张、吕、杜,诸姓又相继迁至此地,因淅河水灾频发,许多物品随水漂去,人们疑忌村名利轻浮于水的“糖”字有关,见村西有个小荒村,便把村名改称大荒。   大荒村,4个村民小组,256户877人,两委干部3人,党员55人,村庄总面积0.00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谷子等。大荒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两委干部团结拼搏,务实重干,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石家庄村

  石家庄村位于原康镇西南8公里处,海拔700米,全村12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260户,762口人,贫困户28户,62人,党员48名,两委干部4人。全村总面积800公顷,村庄占地10公顷,耕地36公顷,林地18.6公顷,盛产山楂、花椒,农业以玉米、谷子、红薯为主。石家庄村在党的领导下,干群团结拼搏,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安村特产大全




大安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