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箐村:位于勐捧镇的东北部,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0米,最低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6.1℃,下设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4户农户1532人,主要以汉族为主,有水田1430亩,旱地1216亩,粮食总产量732吨,人均占有粮食47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41.35万元,人均收入1834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30924102 | 677700 | -- | 查看 核桃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忙丙村 |
忙丙村:位于勐捧镇西部,辖区面积50.6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00米,平均海拔1200米,下设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25户农户2011人,以汉、彝、苗、傈僳等民族杂居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0%,有水田1273亩,旱地2420亩,粮食总产量715吨,人均占有粮食35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53.64万元,人均收入2009元。 |
半个山村 |
半个山村:位于镇康县城西南部,辖区面积3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00米,最低海拔1000米,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年均气温16.5℃,下设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30户农户1087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有水田655亩,旱地1703亩,粮食总产量540吨,人均占有粮食49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20.25万元,人均收入1522元。 |
包包寨村 |
包包寨村:位于勐捧镇西部,与缅甸果敢县红岩乡接壤,有国境线19.2公里,辖区面积36.6平方公里,下设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63户农户1308人,以汉族和彝族杂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2%。最高海拔1848米,平均海拔1522米,属于半山区温暖湿润粮茶区,有耕地面积3140亩,粮食总产量490吨,人均占有粮食35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86.43万元,人均收入1483元。 |
岔沟村 |
岔沟村:位于勐捧镇西北部,辖区面积38.3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28米,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5.7℃,年降雨量2036毫米,下设8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768户农户3670人,以汉、彝族杂居为主,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5.1%,有水田1673亩,旱地4095亩,粮食总产量1782吨,人均占有粮食29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007.43万元,人均收入1740元。 |
根基村 |
根基村:位于镇康县西北部,辖区面积27.85平方公里,下设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377户农户1730人,以汉族和彝族杂居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最高海拔2430米,平均海拔高度2200米,有水田507亩,旱地3071亩,粮食总产量421吨,人均占有粮食23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35.76万元,人均收入1500元。 |
蒿子坝村 |
蒿子坝村:位于勐捧镇西北部,辖区面积41.36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21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无霜期仅285天,平均气温14.7℃,下设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90农户户1878人,以彝族、满族和汉族杂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4%,有水田598亩,旱地3263亩,粮食总产量282吨,人均占有粮食136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24.69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20元。 |
勐捧村 |
勐捧村:位于勐捧镇中心,辖区面积59.13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气温18.8℃,年降水量1614毫米,下设22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1529户农户6761人,居住着汉、佤、苗、布朗、傣、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6%。有水田6516亩,旱地1292亩,年粮食总产量4289吨,人均占有粮食53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896.62万元,人均收入2282元。 勐捧村与忙丙村、半个山村、包包寨村、岔沟村、根基村、蒿子坝村、流水村、岩子头村、忙耿村、南梳坝村、石桥村、酸格林村、象脚水村、丫口村、核桃箐村相邻。 |
流水村 |
流水村:位于勐捧镇东部,辖区面积30.9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83米,最低海拔1450米,平均海拔1550米,下设7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668户农户3070人,居有汉、彝、傣、佤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8%有水田1420亩,旱地3566亩,粮食总产量1389吨,人均占有粮食407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36.41万元,人均收入1782元。 |
岩子头村 |
岩子头村:位于勐捧镇东南部,辖区面积49.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100米,平均海拔高1550米,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4℃,年蒸发量为1500毫米,下设16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1031户农户4825人,具有彝族、白族、汉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0%,有水田3112亩,旱地4738亩,粮食总产量2139吨,人均占有粮食43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580.55万元,人均收入1834元。 |
忙耿村 |
忙耿村:位于镇康县东北部,辖区面积为36.2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高度1150米,属于温带和热带山区,下设有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32户农户1547人,以汉、彝、佤、傈僳等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56%,有水田321亩,旱地3281亩,粮食总产量410吨,人均占有粮食221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03.58万元,人均收入2068元。 |
南梳坝村 |
南梳坝村:位于勐捧镇西北部,辖区面积36.5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100米,最低海拔1300米,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900毫米,下设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95户农户1346人,以汉、彝两种民族杂居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7%,有水田930亩,旱地1850亩,粮食总产量321吨,人均占有粮食17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90.25万元,人均纯收入1472元。 南梳坝村与忙丙村、半个山村、包包寨村、岔沟村、根基村、蒿子坝村、勐捧村、流水村、岩子头村、忙耿村、石桥村、酸格林村、象脚水村、丫口村、核桃箐村相邻。 |
石桥村 |
石桥村:位于勐捧镇东北部,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米,平均海拔1450米,平均气温16℃,无霜期336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下设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668户农户3070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1%,有水田386亩,旱地1200亩,粮食总产量330吨,人均占有粮食26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03.89万元,人均收入1597元。 |
酸格林村 |
酸格林村:位于勐捧镇北部,辖区面积40.5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80米,平均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7.5℃,降水量1560毫米,下设7个自然村501户农户2455人,99.5%居民都是彝族,有水田407亩,旱地3491亩,粮食总产量452吨,人均占有粮食7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04.59万元,人均收入1558元。 |
象脚水村 |
象脚水村:位于勐捧镇东北部,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1700米,属于温暖湿润良茶区,下设7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432户农户2048人,居住有汉、白、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6%,有水田828亩,旱地3028亩,粮食总产量707吨,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21.67万元,人均收入1621元。 |
丫口村 |
丫口村:位于勐捧镇西北部,辖区面积52.17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均降水量950毫米,年均蒸发量1561毫米,年平均气温16.8℃,四季无霜,下设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538户农户2580人,以汉族、苗族等民族杂居为主,有水田492亩,旱地3339亩,粮食总产量519吨,人均占有粮食126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785.87万元,人均收入1993元。 |
核桃箐村 |
核桃箐村:位于勐捧镇的东北部,辖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0米,最低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6.1℃,下设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4户农户1532人,主要以汉族为主,有水田1430亩,旱地1216亩,粮食总产量732吨,人均占有粮食47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41.35万元,人均收入1834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