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安阳 >> 林州市 >> 东岗镇 >> 北丁冶村

北丁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北丁冶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丁冶村简介

  北丁冶村是河南省林州市东岗镇所属行政村之一,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处,四面环山,有东龟、西虎、南龙、北凤之美称。中间有明朝所建弥勒寺一座,现遗址犹在。北丁冶村耕地面积1700亩,山坡19700亩,经济林1400亩,栽种优质核桃1900余亩,农民主要收入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大豆等为主,林果业有核桃、柿子、花椒等。
  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648户,2468人,低保户142户,154人。村支两委4人,党员71人,村级卫生室配有合格医生1人,配套设施齐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0581112 455000 -- 查看 北丁冶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丁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北丁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下寨村

  下寨村位于东岗镇南1公里,辖下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其中村庄面积90亩,耕地面积420亩,山地面积120亩,林东公路穿村而过,村里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红薯为主,农产品有核桃、柿子、花椒,为村民生活、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全村共有245户,848人,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4人,现有党员39名。村级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1名。下寨村的交通,人畜饮水、水利、卫生、教育、文化设施村容村貌设施等方面在进一步完善  

北木井村

  北木井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西南部五公里处,全村属于纯丘陵地带,全村共辖两个自然村,十五个村民小组,全村辖区面积9600亩,其中耕地2200亩,林地1200亩,村庄面积800亩。   全村共有人口2670人,760户,现有党员82名,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共5人。全村五保户2户,2人,低保户71户,90人,优抚对象20人,劳动力780人,60周岁以上老人320人,适龄儿童80人,小学生240人,初中生230人,高中生120人,现有村级卫生室3个,用房面积450平方米,乡村医生3名。翟阳路邻村而过,林东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全村村民100%饮用自来水,70%村民使用天然气,生活方便。   

东卢寨村

  东卢寨村位于林州市东北部,东岗镇西部3公里处,属纯山区,全村地势低洼不平,四面环山,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村庄面积380亩,耕地面积1400亩,山地面积林地面积500亩。   全村共有人口730户,2347人,其中五保户4户,4人;低保户126户,157人;村支两委班子5人,现有党员86名,劳动力1200人,60周岁以上老人351人,小学生265人,初中生95人,高中生62人,现有村级卫生室1个,用房面积100平方米,乡村医生1名。   

八角村

  八角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东南约五公里处。全村共有218户736人,党员32名,6个村民小组,八角村以发展杏树为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满山遍野都种植杏树,目前全村共有盛果期杏树2400余亩,村西南有林州市八寨沟万亩核桃基地,有林州市大野牧黑猪养殖基地,村西北有海拔600米昭君脑。当前随着全域式乡村旅游的兴起。八角村的杏花村的荣誉也越叫越响,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尝杏花观风景。   八角村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大力发展坡地经济,调整农业结构,打造一村一品,发展产业黄杏基地,近几年内在新植发展杏树几千亩,真正成为安阳市有名之村。   

武家水村

  武家水村位于东岗镇的西南部,面积100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2500人。   武家水村地理环境优越,村四周环境优美,村里盛产核桃、花红、柿子、半斤酥梨、杏,是远近文明的“五果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极高的树木覆盖率使武家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气候,空气质量优良,非常适宜人居住,目前全村70周岁以上老人已将近200人,接近长寿村标准。   相传武家水村是明朝初年建村,因五姓人家共同凿井吃水取名五家水,后因村里人崇尚练武,遂改为武家水沿用至今。武家水民风淳朴,素有行善积德之民风,清光绪年间的“牛善人”因讲善学被召进宫中讲学,慈禧太后相当满意,御赐金丝衣半副架,赐六品“承德郎”。牛大善人因讲学走遍十三省,在河北磁县去世后,因十三省争着要人,逐做了十三口棺材,武家水村优先捡一口抬回来,后遭盗墓却没有尸首,至今成谜。   武家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东岗镇党委、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下,多方筹资,先后通了自来水、天然气、安装了路灯,硬化道路将近5公里,建成了文体广场3处,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建设2500平米的中心公园,村委会购买音箱组织群众跳广场舞健身,举办元宵晚会,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评敬老模范进行奖励,制定村规民约等等。村街道两侧清理净化绿化,对村民进行培训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武家水村现已初步建成了美丽乡村。   

中卢寨村

  中卢寨村位于东岗镇西部,东与东卢寨村相邻,西与任村毗邻,南与北木井村相接,北与河北省隔河相望。全村10个村民小组,521户,1625人,党员64人,耕地1450亩,盛产核桃、柿子、花椒、梨、桃等。红旗渠曙光洞从村下穿越而过,林清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镇第二中学和信用社设于此村,服务大众。   中卢寨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东岗镇“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主要收入是种植业,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等,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科学规划,调整结构,完善设施,为今后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中卢寨村把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绿色的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坡地经济、林果业,500亩优质核桃树已进入盛果期,质量和产量位于全镇之首。建筑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文体广场,体育健身器材基本齐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较为完善。山清水秀、蓝蓝天空、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成为全村居民宜居的乐园。   

教场村

  教场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南3公里处,村庄属于纯山区,距离林州市24公里,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村庄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0亩,坡地面积500亩。   全村总户数950户,3400人,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5人,现有党员101人,村委会办公楼一座,村级卫生所一座,有文化大院商场一座,位于教场村东。村内房屋建筑多为砖混结构,村民种植以玉米为主。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外出务工。教场村通路、通水、通电,有限电视全覆盖,村西部有环村路,村东部有县级公路绕村而过,南部有铁矿资源,北部有花岗石资源,村内三条水泥道路。   

大河村

  大河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东北部,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北与万宝山相连,西与后郊村相望,东与丁冶村相近,南与岩峪村相邻。全村共383户,1186口人,10个村民小组,846亩耕地面积,扶贫人口29户,63人,低保100户,111人,党员39名,2016年人均纯收入2560元,村集体无经济收入。  

南木井村

  南木井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西南部,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地形东高西低,呈T字形展开,以村委会大院为中心,陵东道路由村东南北横穿而过,翟阳线在南木井村西部南北贯通,为全村群众出行、运输提供了方便。南木井村8个村民小组,面积约2.1平方公里,其中村庄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050亩,坡地面积1017亩。(村里主要农作物玉米、谷子,经济作物、核桃林种植)。   全村总人口1675人,451户,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5人,支部3名、村委2名、现有党员54名,劳动能力855人,60岁以上老人237人,现有村级卫生室1个,村医生2名。   

岩峪村

  岩峪村位于东岗镇东北部一公里。民代取名“羊耳峪”,清末更名为岩峪村。解放后属林县十一区管辖,1958年属林县东岗公社管辖,今属林州市东岗镇管辖。村级班子健全,全村共有党员53名,有10个村民小组,356户,1336人。面积约1.33平方公里,耕地883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副产品核桃、花椒、柿子、红薯居多。村内有著名文物古迹“三教堂”及千年酸枣树。北邻文化旅游圣地万宝山,南邻林清公路,交通便利,风光无限,村民安居乐业。   

砚花水村

  砚花水村是河南省林州市东岗镇所辖行政村之一,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全村地势为西高东低,地势落差非常大,全村共有村民小组9个,耕地面积646亩,农民主要收入为种玉米。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豆等,林果业有核桃、柿子、花椒等。   砚花水村共有418户、1300人,其中五保户5户6人,低保户8户97人,村支两委干部4人,现有党员49人,卫生所配有合格医生一人,   

南坡村

  南坡村位于林州市东北,东岗镇西南一公里处。西临翟阳大道,北靠万宝山景区,东岗镇南环路穿行村中,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地势西高东低,有一千多米的环村大道。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7亩,山地面积400多亩。南坡村核桃、柿子远近闻名,大红袍花椒收入可观。   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1457人,两委班子健全,现有党员65人,劳动力750人,60岁以上老人230人。现有村级卫生所一个,乡村医生2名。新建乐童小学一所,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内有文体广场、标准化跑道,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教学楼有标准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150余名。是东岗镇唯一的一所现代化标准学校,是林州市一流的教书育人乐园。   

下燕科村

  下燕科村位于林州市北25公里处,距东岗镇6.5公里,全村总面积4.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3亩,山地面积618亩,全村主要产业是核桃树种植,逐步发展成为千亩核桃林基地,改变传统粮食耕作模式。全村共有人口537户,1864人,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8人,现有党员95名。下燕科村交通便利,近几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修建通村公路永和大道,方便了村民出行,新建综合教学楼,及村委会办公及教学为一体,改善了村里学生上学环境,新修文体广场,健身、棋牌设施齐全,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是美丽、和谐、宜居的村庄。下燕科村全村低保户25户29人,优抚对象15人,五保户两户2人,伤残军人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计划脱贫23人.   

南丁冶村

  南丁冶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东北方,东与安阳县都里镇接壤,西与东岗镇罗匡村接壤,南与河顺镇接壤,北与砚花水村及河北省接壤,北与北丁冶村为一个大自然村,大致以林清公路分割,行政管理坟西坡自然村。南丁冶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小米、红薯等,经济作物适宜核桃、花椒生长。全村3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730户,2450口人,劳动力1060人,务工人数650人,低保户189户,220人,五保户1户1人。全村耕地面积1800余亩,林地面积2230亩,坡地面积5400余亩。   

西岗村

  西岗村位于东岗镇区西侧,属镇区管辖,全村总面积860亩,耕地面积320亩,全村总户数182户,总人口760人,全村劳动力375个,全村共有党员44人。   西岗村处丘岭地带,南边有南环路,北有行政街,西有工业大道和翟阳线,东有岩峰街中段及平安大道南北贯通,中间有东岗镇岩峰大道和迎宾大道相连直通林州市。西岗交通四通八达,岩峰街迎宾大道全部安装了路灯,夜间灯火通明,美观大方。岩峰街两旁有排房、门面房,既美观又有实用价值。   村西路南有镇政府敬老院和敬老广场,各种健身器材多样。村西北角有建成的新型文体广场,体育健身器材齐全,场内有篮球场、乒乓球场,整个广场建设的像小花园一样,美丽又大方。   西岗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自来水、天然气、生活用具齐全,群众异口同声说西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杨家寨村

  杨家寨村位于东岗镇东南侧,距离镇政府8公里。共一个自然村,分布较散、远,1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100亩,其中,村庄面积680亩,耕地面积1708亩,山地面积9850亩,村里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如玉米、谷子、红薯等。   全村共有人口742户,2286人,其中:18岁以下540人,18岁至60岁1296人,60岁以上450人;五保户8户8人,低保户112户135人。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6人,现有党员103名,劳动力1526人,适龄儿童45人,小学生175人。现有村级卫生室1个,用房面积150平方米,乡村医生4名,原红旗渠可浇地900多亩,党员99人。   

大井村

  大井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南1.5公里,乡道水东线纵贯村庄南北,辖有9个村民小组,有耕地750亩,坡地3000亩,以种植玉米、小麦粮食作物为主。发展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业,青壮劳动力主要外出从事建筑业。   全村共有人口430户、1654人,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5人,现有党员74人,劳动力812人,60岁以上老人208人,现有村级卫生室一个,农村医生2名。   

北丁冶村

  北丁冶村是河南省林州市东岗镇所属行政村之一,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处,四面环山,有东龟、西虎、南龙、北凤之美称。中间有明朝所建弥勒寺一座,现遗址犹在。北丁冶村耕地面积1700亩,山坡19700亩,经济林1400亩,栽种优质核桃1900余亩,农民主要收入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大豆等为主,林果业有核桃、柿子、花椒等。   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648户,2468人,低保户142户,154人。村支两委4人,党员71人,村级卫生室配有合格医生1人,配套设施齐全。   

东岗村

  东岗村地处林州市北部边陲,北滨漳水,西望太行,优美秀丽的岩峰山环绕于村东南,是东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林清、河东公路环村而过,翟阳公路北延线与村中岩峰大道、行政街交会对接,交通便捷通畅。村委会设在东岗村,下辖东岗、笔头两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村民1200户,4200人。现状总面积600公顷,耕地110公顷,其余面积为经济林和生态林。主产玉米、小麦,谷子,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柿子、花生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建筑业、商业和养殖业。近年来,村委会乘镇政府打造工业小镇的有利时机,积极招商引资入住工业园,安排村民就地就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村民的劳务收入。东岗村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据((林县志))载:明初平顺县棠梨村原泰迁居此地建村,由于三面低凹,村在山岗东边,故取名东岗村。据有关文献记载,建村时间约在明洪武21年至洪武25年间,当时归属彰德府林县柳泉社一里。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成为林州市东北部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人物有:明万历"皇恩保寿官"原德荣,明恩"武养士"原尚志,顺治13年科试得中"武举人"原攀龙,前清"三县稽查"原法银。编写《林县民国志》的秀才杜召棠,原河南法政大学毕业,曾任林县县佐、宝丰县承审员等职。历史以来,东岗村曾有"戏窝"的美称。大清初年的原氏戏班世代繁衍不断壮大,享誉漳河两岸的东岗村的"林县大众豫剧团",在晋、冀、豫三省多县区久负盛名,为解放后林县成立豫剧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东岗村有历史遗存的"社仓"遗址,出土的"社仓"碑记,古代粮食加工用的槽碾遗物“碾砣",曾有文昌阁,戏楼等古建筑,狮子街是远近闻名的商业街,"十字大街石板路,四座大门严门户"是东岗村当时的真实写照。上世纪四十年代由八路军129师设立的,以"大公贸易货站"为依托的地下交通站和物资转运站,积淀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传说。   东岗村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峻、险、奇、秀的万宝山中,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千年古寺双龙寺,唐宋时期的摩岩石刻群佛雕像,美丽传说中的双女滃,战国时期赵王避难休整时住过的赵王洞、备兵堂等自然人文景观。现存金代石碑中有,"东近梳妆楼,南对挂镜台"等八大景的记载。万宝山现已成为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省级地质公园,属林州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规模宏伟的地质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即将竣工,主要旅游景点正在有序开发,岩峰山公园已初具规模,文化广场,健身休闲广场早已投入使用,旅游业将成为东岗村的特色产业。   

罗匡村

  罗匡村是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东岗镇所辖行政村之一,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南距林州市区25公里,东边和丁冶村、八角村毗邻,西边与东岗村、下寨村接壤,南边有关岭桥雄卧,且与大井、教场地界相连,北边和岩峪村隔河(旱河沟)相望,地势呈南高北低,但落差非常小,东西分别有天宝山(亦称天保山)、岩峰山(古时称大寨山)为屏障,是一块天然宝地。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旱河沟,从王家罗匡村正中通过,把王家罗匡分成东、西两岸,李家罗匡在王家罗匡东岸边,俗称“东庄”,杨家罗匡在王家罗匡西岸北边,紧邻东岗岭,俗称“后庄”。罗匡村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总面积约9.6平方公里(不含万宝山旮旯将山地),其地理坐标约为北纬362012,东经1136530。   罗匡先祖王清于明朝前期,从山西省平顺县大王庄经洪洞县(老槐树)移民站迁此立村。罗匡李氏老祖李氏卿便是当时迁居罗匡村东,繁衍生息,遂成村落,称李家罗匡(俗称东庄)。   据考证,继李氏迁居罗匡村后,杨氏先人杨成龙也于清康熙四十年前后,二次迁移,经彰德府东南一偶迁入罗匡村西北边定居下来,生生不息,亦成村落,称杨家罗匡(俗称后庄),遂使罗匡村成为三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860户3341人,有耕地1300余亩,其余面积为坡地和林地,主产玉米、小麦、谷子,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柿子、花生等。   

上寨村

  上寨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南部l公里处,地形西高东低,东至下寨村;南至大井村;西至木井村:北至南坡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30户,740口人.党员27名,村两委干部4人,劳动力416人,耕地514亩,60岁以上老人96人.农民收入以建筑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油菜等:林果业:核桃、柿子、花椒等  

后郊村

  后郊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西北4公里处,属深山区。全村9个村民小组,430户,1520口人,耕地1200亩。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坡地栽培核桃、花椒树。   后郊村支、村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共有4人。现有党员62人,五保户1户1人,低保户116户134人,残疾22人,劳动力800人,60岁以上老人261人,学生274人,其中小学生120人、初中生121人、高中生25人、大学生8人。有小学一所,教师7人。有村级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人。在村委会旁设文体广场一处,能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上燕科村

  上燕科村位于东岗镇西7公里,全村地势两岭两沟,分部较散,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48亩,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型,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红薯等,经济作物适宜核桃、花椒生长。   全村共540户,2007人,其中:五保户4人、4户;低保户44户,6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42人,支村两委班子分健全,两委干部5人,现有党员74名,劳动力620人,60岁以上老人310人,小学生75人,初中生40人,高中生35人,再有村级卫生所1个,卫生室1个。街道硬化2000余米,主干道亮化700余米,村内主道及环村道路四处畅通。   

东冶村

  东冶村是河南省林州市东岗镇所辖行政之一,距东岗镇约6.5公里,南距林州市35公里,是全国劳模石玉殿故乡。有2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2亩。   全村共有970户,3374人,村支两委干部共6人,1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2人。   

西卢寨村

  西卢寨村位于林州市北部东岗镇,总耕地面积860亩,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全村的各项事业有声有色,风生水起,是人人都羡慕的文明村庄。全村共有400余户,总人口1400人,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两委干部5人,全村党员48人,60岁以上老人200人,现有村级卫生所1个,乡村医生2名,公共健身娱乐广场2个,8个村民小组,村级小学一所。   


北丁冶村特产大全




北丁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