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耿马县城西北部的勐简乡,是耿马自治县勐简乡、镇康县军赛乡、永德县崇刚乡三县三乡经济文化交汇点。.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30926204 | 677500 | 0883 | 查看 勐简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耿马镇 |
" 耿马镇地处耿马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置,辖区面积444.47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3个社区,141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数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811人;有傣、佤、拉祜、布朗、傈僳等十二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人数的64%;耕地总面积122206亩,其中:水田25542亩,旱地96664亩,人均耕地3.63亩。林地总面积20741.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3%。盛产水稻和甘蔗作物。 全镇共有20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1个,社区党支部3个,镇属机关支部6个。共有0员802名,其中农村支部党员660名、机关支部党员142名。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4亿元,比2004年增7.7%,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0256万元,比2004年增6.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6元,比2004年增86元;粮食总产量达1.17万吨,人均有粮335公斤,地方财政收入726.98万元,完成计划数的100.27%。 ". |
勐永镇 |
一、地理概况及优势 勐永镇,地处耿马城东北58.5公里处,东与临沧县章驮乡接壤,西与永德县大雪山隔南汀河相望,北与云县幸福乡相接,羊耿线贯穿镇内新和、勐永、河底岗3个坝子,是耿马连接三县两乡和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地势东高北低,最高海拔2313米,最低海拔611米,主要河流有河底岗河、勐永河、芒来河。有较好的气候条件,雨热同期,干凉同季,年积温6837.2℃,最高气温31.4℃,最低气温0.5℃,年降雨量946.2毫米,终年无霜,属亚热带气候类型。有丰富的铜、铅、锌、金、硫、铁、锡、云母等多种矿藏资源。二、历史沿革 “勐”,为傣族地名,“永”为称赞,意为受人称赞的地方,1773年为耿马宣抚司九勐十三圈中的九勐之一,1931年置勐永镇,1940年、1950年、1967年、1974年更名为永平镇、勐永区、永忠公社、勐永公社,1984年复置勐永区,1987年改置勐永镇。三、区划 全镇辖8个村委会,86个村民小组,5270户农户,国土总面积411.7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81087.1亩,其中水田11907.47亩,旱地面积69179.63亩。辖区内驻有年产10万吨水泥的河底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发电量6600万度的河底岗梯级水电站、河底岗公安边防检查站、日榨甘蔗1500吨的勐永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日供水350立方的鑫露自来水有限公司勐永中学等22个企事业单位。四、人口 全镇总人口29046人,其中农业人口25829人,非农业人口2867人,外来人口250人。居住着傣、佤、拉祜、布朗等14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6%。五、2003年经济发展概况 勐永镇是典型的边疆农业镇,历史以来,是耿马县水稻、玉米主产区之一,也是耿马县甘蔗、茶叶、花生、大豆、核桃等作物主产区。. |
勐撒镇 |
勐撒镇是全省首批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位于耿马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38公里,总面积535平方公里。居住着傣、佤等14种少数民族,总人口2.8万人,羊耿公路穿境而过。耿马第三大坝子—勐撒坝像一块绿色翡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是勐撒镇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宝地。. |
孟定镇 |
“孟定”一词起源于会弹琴的王子召武定的传说。在傣语“孟”同“勐”,意为大的地方,而“定”是“三十二弦琴”,孟定的意思就是“会弹琴的坝子”。传说天神赐给了召武定32根琴弦,武定拨响琴音,召来了百鸟朝贺,万物苏醒,呈现出了这块生机勃勃、美丽富饶的大坝子。孟定开发较早,公元1289年,设孟定路,1294年设孟定路军民总管府,明代万历年间设孟定抚司,为历代孟定土司府的所在地。地处南定河下游,宽谷冲积平坝和低热河谷的孟定坝,平均海拔511.4米,终年无霜,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令这里一年四季绿色常青,瓜果蔬菜一年三熟,珍珠般的双季稻更是早年进贡的贡品。孟定以粮食、橡胶、瓜果为主要产业,着力培育畜牧养殖、林果加工、边贸旅游等后续产业。如今的孟定,全镇总人口5.4万人,境内居住傣、佤、回等22种少数民族,傣族人口占总人口75%。镇内街道宽敞,高楼林立,功能设施完善。古朴浓郁的傣族风情;小巧精致的佛教杆栏式建筑;独特的热带、亚热带自然风光;进入“金三角”旅游探秘的便捷通道;使它成为集商贸、旅游、文化于一身的边陲重镇,被誉为“滇西南的现代丝绸之路”。作为耿马县唯一的副县级镇,1991年孟定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放口岸,2004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这一口岸是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中缅边境贸易的窗口。孟定的边贸活动始于明朝,当时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和驿站,是中国通往缅甸最后一站。如今,孟定的边贸活对缅甸贸易的辐射达5省1市10个镇区,两地的经贸方式也由以物易物的小额贸易发展为边境贸易、转口贸易和大宗贸易。“八五”到“九五”的十年,是孟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热区资源,宽松优惠的口岸开放政策,日臻完善的口岸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批国内外客商前来孟定投资,呈现出一派繁荣热闹、生机勃勃景象。“九五”以来,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孟定被列为全国500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被确定为全市重点开发的八大片区之一。2004年,孟定口岸进出口总额4775万元,2005年1至6月就达4600多万元。近年来,耿马县在孟定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已投入了3亿多资金,使口岸的交通、通讯、能源和生产生活等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
大兴乡 |
大兴乡位于耿马县城的东北部,分别与勐撒镇、勐永镇和临翔区南美乡、双江县勐库镇接壤。乡政府距县城76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2.73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3323米,最低海拔1050米,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全乡林业用地面积98532亩,占土地面积的40.4%,森林覆盖率为28.7%。全乡有耕地面积23606亩(人均2.25亩),其中水田为5270亩(人均0. 5亩),旱地为18336亩(人均1.75亩)。乡内辖6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63个村民生产小组,分别居住着汉、拉、佤、白族等14种民族。2005年末全乡总户数为2312户,总人口10795人,少数民族人口176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6.8%,有劳力5279个。. |
芒洪乡 |
芒洪乡 530926201200 210 芒洪村 530926201201 220 科且村 530926201202 220 安雅村 530926201203 220 新联村 530926201204 220 马厂村 |
四排山乡 |
四排山乡地处耿马县东部,距耿马县城37公里。国土总面积358.6平方公里。属温带和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类型;最高海泼2160米,最低海拔800米,立体气候明显;平均气温17.3C。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无霜期315天;乡内80%的土地面积地处喀斯特溶岩地区,地下溶洞多,地表水缺乏。全乡辖有8个村委会,33个自然村,73个村民小组。乡境内居住着佤、布朗、傣、拉祜、彝族等八种民族。全乡林地面积5533公倾,森林覆盖率为15.4%;草地面积10万亩;荒山面积3万亩;耕地面积77346亩,人均耕地5.62亩(其中,水田4569亩,人均0.33亩)。农业生产以旱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旱谷,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甘蔗种植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一座装机容量为2×250千瓦的小水电站,一座年生产能力1000担的初制茶厂。2003年末,全乡社会总人口13954人,农业人口13772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佤族占总人口的87%。是一以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贫困乡。. |
贺派乡 |
贺派乡位于耿马自治县南面,东至南碧河与四排山乡相连,南至挡坝河与沧源县勐来乡和勐省镇隔河相望,西接福荣乡,北连耿马镇,乡政府驻地距离县城9公里,国土面积为250.38平方公里。 贺派乡是1973年由耿宣区(现耿马镇)划出而建,乡以驻贺派村而得名,“贺派”傣语意为“坝头”。2003年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65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58户,人口16009人,其中农业人口1558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9‰,全乡境内居住着佤、傣、拉祜、景颇等14种少数民族,其中:佤族人口占35%,傣族人口占33%,拉祜族人口占13%,汉族人口占12%,其他少数民族占7%。有19个乡直机关及驻贺单位,有12个党支部,10个团总支。 全乡地形分为山地、山麓坝两类,地势西高东低。山区半山区约占70%左右,有少部分地势较平缓的小凹地约占30%。境内与福荣乡交界的回汉山最高,海拔297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年气候温和,日照长,霜期短,无霜期为350天,年平均气温为18.5℃,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1303.6毫米,小气候为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类型。适宜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流经贺派乡的主要河流有4条,水利建设发展较快,有那雨箐、者卖2个水库,灌溉面积2200亩,有者卖、芒底、回朽、贺广、水平、芒弄、芒款、那雨箐、崩弄九条大沟,有效灌溉面积为29031亩,有各种大小桥16座,有挡帕河、响水河两座电站。各村委会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耿沧油路贺派段(16.4公里)贯穿全乡通沧源,耿双油路贺派段14公里,总通车里程417公里。累计建沼气池563口。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有电话446部。电视机覆盖率70%。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启动建设规划,街面实施了油路改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有个私经济业主754个,从业人员800余人,总产值539万元,实现利税169万元。 全乡文教科卫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实施科教兴乡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普六”、“普九”得以巩固。现有中学1所,有小学21所,有中心幼儿园1所。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有乡卫生院1所,有13个卫生室,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卫生员,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计生工作正常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
勐简乡 |
地处耿马县城西北部的勐简乡,是耿马自治县勐简乡、镇康县军赛乡、永德县崇刚乡三县三乡经济文化交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