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的腹地,地处中原,路通四方,省道永定线、大海线在此交汇,京广铁路、京珠高速毗邻镇界,交通便利。全镇辖62个行政村,116.7平方公里,10.8万亩耕地,7.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2.3万人。卫河、共产主义渠穿境而过,排灌体系畅通。大理石、石灰石等建材资源丰富。
小河镇文教、科技、卫生事业比较发达,有 “文化之乡”之美誉,近年来,被评为国家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河南省千万农民健身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文化乡镇”、鹤壁市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六好先进党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卫河沿岸污水治理突出贡献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双拥模范乡镇等荣誉称号。医院、银行、学校设施完备,村村通上了有线电视,通上了柏油公路,万门程控电话载机量,可以满足与世界电话全部程控化。近几年来,小河镇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成效显著。五横四纵的镇区框架已经形成,镇内基础设施良好,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在迅速崛起。
小河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主要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之乡”久负盛名,素有“大碾萝卜、香菜葱,小河白菜进北京(自明代起即作为贡品晋北京)”之美誉。在全省2000多个乡镇中,粮食、蔬菜、养殖均挤身于全省百强乡镇。加入世贸组织后,小河镇按照“农业立镇,畜牧业、工业富镇,商业活镇”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畜牧业,全面推进乡镇企业,强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上,高效园区面积达到3.3万亩,建成了万亩蔬菜园区1个,大白菜基地1个,草莓基地1个,紫针玫瑰繁育基地1个,冬桃繁育基地1个,形成了一区一品,特色经营的发展模式。畜牧业迅猛发展,全镇生猪存栏7万头,年出栏12万头,4个万头养殖小区初具规模;2座年出栏30万只的肉鸡场已建成投入使用;蛋鸡存栏达到100万只,年产鸡蛋1200多万公斤,全镇拥有各类养殖专业村23个,2002年全镇畜牧业产值达到1.1亿元,形成了豫北最大的生猪、鸡蛋销售市场。
第三产业初具规模。全镇从事运输、机电维修、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商户达2200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达26家,个体工商户达到1500户,年产值2.3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制镜基地,有制镜厂百余家,销镜车千余辆,日产、销镜万余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7.3万人 | 116.7平方公里 | 410621105 | 456600 | 0392 | 查看 小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浚县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丕、浮丘两山突兀而起,景色秀丽,摩崖题记遍布,文物古迹荟萃,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存博大精深,为国家级AAA-风景区,被誉为豫北第一胜迹。 城关镇位居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11个行政村,5个居民委员会。镇域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6000亩,总人口5.2万人。城关镇交通便利,西邻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北邻汤濮铁路、鹤濮高速,安长公路穿境而过。通讯发达,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宽带智能网络俱全。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强力实施“工业立镇、商贸富镇、旅游兴镇、科教强镇”的发展战略,奏响招商引资主旋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调优调精农业经济,全面提升旅游经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省‘五个好’乡镇党委”、“全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等荣誉称号。热情、诚信、勤劳、开放的城关镇人民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观光,共创辉煌事业,同享美好明天。. |
善堂镇 |
善堂镇隶属于鹤壁市浚县,地处濮阳、安阳、鹤壁三市辐射的中心地带,位于滑县、浚县、内黄三县交界,全镇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9.3万人,12万亩耕地,是全市第一面积大镇、人口大镇,也是远近闻名的“花生、红枣之乡”和“瓜果之乡”。善堂镇党委下设教育、工业2个总支,87个支部,其中农村支部69个,镇机关及镇直单位支部18个。 善堂镇交通条件便利。省二级公路浚内公路纵贯南北,濮鹤高速公路贯通东西,并在距镇区2公里处留有路口。境内道路通畅,已于2001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镇区内道路四通八达,“四纵四横”的框架已经形成。 近年来,善堂镇党委、政府立足本镇优势,团结带领9万善堂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独具特色,形成了花生、红枣和优质小麦两大生产基地,东部西瓜、西部蔬菜、南部林果、东北部尖椒、西北部大葱五大万亩高效农业园区,食用菌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目前已发展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对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商贸型中心镇和文明卫生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形式灵活,载体丰富,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专业批发市场健全完善,建有镇区花生红枣、双庙蔬菜、李洪庄木材、前村粮食交易等4个固定专业市场和西瓜、尖椒、大葱、茄子等4个季节性批发市场;镇区花生、红枣专业批发市场辐射周边25个县市,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的客商驻镇采购,旺季日成交额高达2000万元,年成交额在2.5亿元以上,是豫北地区最大的豫北最大的花生红枣集散地。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镇区以东、东善堂村以北建立了善堂镇工业集中区,打造了汉生面业、伾山水泥、惠民粮油、得邦利达家具、5家龙头企业,培育了花生红枣、木材加工、蔬菜生产、林果加工等4个产业链,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2.05亿元。. |
屯子镇 |
屯子镇位于浚县西北部,距浚县县城12公里,北与汤阴县接壤,西与鹤壁开发区为邻,是浚县重要的工业大镇和历史文化艺术名镇。该镇现辖59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镇域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1.8万余户,7.8万人。 屯子镇是豫北重要的石料建材基地和闻名遐迩的石雕石刻之乡,石雕石刻始于西汉,兴盛于唐、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河南省文化厅列为十二家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屯子镇是豫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镇现有优质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薯、小杂粮6个万亩基地。石雕石刻、优质粮食、面粉加工、畜牧养殖和交通运输已成为全镇主要经济支柱。 屯子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省级永定、安长公路纵贯南北,濮鹤高速公路横亘东西,与107国道、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相连。屯子镇境内三山两河,资源丰富,道路通畅,水电方便,邮电通讯设施完备,为该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新镇镇 |
新镇镇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西南25公里处,周边与淇县、滑县、延津、卫辉市“三县一市”为邻。全镇面积129.7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8.6万人口,耕地12.6万亩,。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农业基础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境内有淇河、共渠、卫河穿过,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万亩节水灌溉区3个,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农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粮食年产量10万余吨,是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乡镇,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成“张庄韭菜、新镇西红柿、镇示范场百亩精品园、李马湖果蔬、申店小尖椒”五大高效农业园区,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3.14万亩,素有“韭菜之乡”之美誉。年产韭菜、西红柿、黄瓜、小尖椒等优质蔬菜近10万吨,产值达1.7亿元。2002年镇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同年9月,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单位”称号;2004年6月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乡镇”。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有年出栏30万只规模肉鸡养殖场4座,创立鹤壁市齐达畜牧产业有限公司,年产销商品代蛋鸡650万羽,辐射带动4500个养殖户。建成存栏3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1座。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以众鑫速冻厂、和庄酱菜厂、浚县宏贸铸造厂、兰庄通普机械厂、彭村、大屯板材和建材加工基地为龙头,形成了蔬菜保鲜、蔬菜加工、机械铸造、林产品、建材加工等支柱产业。众鑫速冻厂、和庄酱菜厂年生产能力5万吨,产值7800万元。浚县宏贸铸造厂和美国“TRUMBULL公司”、“UNISOURCE公司”有着长年的业务来往,主导产品机场球铁、灰铁、篦板等分别出口美国、法国。板材加工业初具规模,建成彭村板材加工工业园区,辖板材加工企业218家,日加工木材1000余立方,从业农户900余户,从业人员6000余人。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 浚县新北学校占地150多亩,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在校师生员工40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自2003年第一批初中毕业生参加中招以来,连续两年考入浚县一中学生总数全县第一,平均升学率全县第一。目前,投资4500万元的鹤壁市方圆学校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8月份即可实现全面招生,将为新镇镇的民办教育再添新秀。. |
小河镇 |
小河镇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的腹地,地处中原,路通四方,省道永定线、大海线在此交汇,京广铁路、京珠高速毗邻镇界,交通便利。全镇辖62个行政村,116.7平方公里,10.8万亩耕地,7.3万人,其中镇区人口2.3万人。卫河、共产主义渠穿境而过,排灌体系畅通。大理石、石灰石等建材资源丰富。 小河镇文教、科技、卫生事业比较发达,有 “文化之乡”之美誉,近年来,被评为国家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河南省千万农民健身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文化乡镇”、鹤壁市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六好先进党委、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卫河沿岸污水治理突出贡献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双拥模范乡镇等荣誉称号。医院、银行、学校设施完备,村村通上了有线电视,通上了柏油公路,万门程控电话载机量,可以满足与世界电话全部程控化。近几年来,小河镇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成效显著。五横四纵的镇区框架已经形成,镇内基础设施良好,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在迅速崛起。 小河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主要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之乡”久负盛名,素有“大碾萝卜、香菜葱,小河白菜进北京(自明代起即作为贡品晋北京)”之美誉。在全省2000多个乡镇中,粮食、蔬菜、养殖均挤身于全省百强乡镇。加入世贸组织后,小河镇按照“农业立镇,畜牧业、工业富镇,商业活镇”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畜牧业,全面推进乡镇企业,强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上,高效园区面积达到3.3万亩,建成了万亩蔬菜园区1个,大白菜基地1个,草莓基地1个,紫针玫瑰繁育基地1个,冬桃繁育基地1个,形成了一区一品,特色经营的发展模式。畜牧业迅猛发展,全镇生猪存栏7万头,年出栏12万头,4个万头养殖小区初具规模;2座年出栏30万只的肉鸡场已建成投入使用;蛋鸡存栏达到100万只,年产鸡蛋1200多万公斤,全镇拥有各类养殖专业村23个,2002年全镇畜牧业产值达到1.1亿元,形成了豫北最大的生猪、鸡蛋销售市场。 第三产业初具规模。全镇从事运输、机电维修、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商户达2200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达26家,个体工商户达到1500户,年产值2.3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制镜基地,有制镜厂百余家,销镜车千余辆,日产、销镜万余块。. |
黎阳镇 |
黎阳镇位于浚县黎阳工业集中区,城东一公里处,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总人口8.5万,9.2万亩耕地。境内地势平坦,林茂粮丰,交通便利,水电充足,通讯捷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王桥豆腐、角场营元宵、寺下头五香花生仁、前后寺庄铺牛肉、毛村木制玩具、东张庄柳编、杨纪屯泥塑玩具等久负盛名,素有“百技之乡”美称。“十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精神,忠实实践“-”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实际,大胆改革,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突飞猛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政治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截止“十五”末,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97亿元,招商引资完成928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519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9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36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5‰以内。展望“十一五”,黎阳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深入贯彻-精神,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稳定为前提,以干部作风转变和组织建设为保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工业兴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
卫贤镇 |
浚县卫贤镇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县城西南部,东临小河镇,南连新镇镇,北接钜桥镇,西界淇河与淇县相望,东北与白寺毗连,总面积81.1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5.9万口人。是鹤壁市发展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先进乡(镇)、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乡(镇)、“河南省科技示范乡(镇)”。 我镇历史文化悠久,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镇政府所在地卫贤集历史上曾有“集贤庄”之称,隋时起称卫县,新中国成立后,卫县改为卫贤。原座落在卫贤集的恩荣坊为全县仅存石坊,具有较高的艺术、文物价值,系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卫贤集西距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仅5公里,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电力通迅发达;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集镇设施及功能日臻完善。 我镇气候温和,土壤种类多,适种作物广泛,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几年,该镇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业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千亩大棚早熟西(甜)瓜生产基地。卫贤镇借助地理、资源、交通等优势,生产的“淇河边”牌系列无公害西(甜)瓜、油桃、中华寿桃等农产品畅销京津等地。畜牧产品、水产品种类多、质量优,规模养殖、特种养殖发展势头强劲。更有“淇河三珍”之称的双背鲫鱼、缠丝鸭蛋、无核枣等特产远近闻名。工业生产方面,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营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现已形成了以铸造、建筑、建材、化工、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保健铁锅、预应力水泥构件、玻璃、装璜木线、塑粉、浸塑制品、皮革、皮毛、洗衣膏、粉、农药、编织袋、工业链条、食品、饮料、饲料等。 今日的卫贤镇人民,正在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带领下共创卫贤美好的明天。热情好客的卫贤人民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竭诚为各界有士之士和海内外客商借创业发展的良机。. |
王庄乡 |
王庄乡位于豫北安阳、濮阳、新乡、鹤壁四市辐射带中心位置,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浚县县城10公里。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辖51个行政村,7万口人。 王庄乡农业基础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卫河穿境而过,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万亩节水灌溉区2个,有效灌溉面积7万亩。农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瓜果等作物。粮食年产量6.5万吨,是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乡镇,国家优质小麦基地。无公害茄子种植面积1万余亩,素有“茄子之乡”之称。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有年出栏30万只规模肉鸡养殖场5座,存栏5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1座。 王庄乡民营经济初具规模,民营企业以淇雪淀粉、淇河酒业和富邦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面粉、淀粉、酿酒、乳品、建材等支柱产业。淇雪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15万吨,产值1.6亿元。淇河酒业有限公司是国家注册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的淇河牌系列酒以其绵甜爽净、回味悠长的特点闻名遐迩,被指定为政府招待专用酒。特色加工业底蕴丰厚,柳编、豆制品、薯制品、民用香、牛羊肉等加工业历史悠久,从业农户6500多户,从业人员2万多人。 王庄乡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西距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20余公里,鹤濮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通讯网络健全、便利。新建热电厂一座,供电能力充足。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功能日臻完善。 王庄乡社会稳定,民风淳朴,环境优越。热情好客的王庄人民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竭诚为各界有识之士和海内外客商提供创业发展的良机!. |
白寺乡 |
" 白寺乡始建于 1956 年,位于浚县城西 9 公里处,浚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西距鹤壁市淇滨经济开发区 24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全乡辖 43 个行政村, 39000 口人, 97000 亩耕地,土地面积 84 平方公里。 白寺乡是典型的农业乡,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为重点,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使全乡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人均产量位居全县之首,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红署、花生、绿豆等,小麦品质在省闻名。 近年来,乡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现有乡镇企业 240 多家,村办企业 10 家,私营企业 36 家,个体工商业 200 多家。以飞龙水泥厂和两山石料加工为主的建材业发展迅速,以白寺为中心的新型建筑材料基地已成雏形,河南省好友建材公司、鹤壁市皇安纸业有限公司、浚县土壤肥料测肥研究中心为主的新兴民营经济正在崛起。 白寺乡社会稳定、地灵人杰,民风淳朴、环境优越,是全市的体育之乡,从90年代至今,共成功举办了九届农-动会,在农村大力弘扬了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1996年—1997年相继被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和“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1年又被评为“1996—2001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