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镇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南部,西依太行,南与卫辉市接壤,北临桥盟乡与朝歌镇搭界,是鹤壁市的南大门。北阳镇是淇县下设的一个建制镇,下辖34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117.2平方公里。人口3.9万人,耕地7万亩。
一、镇域特点
一是交通条件便捷。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家计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从镇政府西侧经过,村村通油路。二是土地资源丰厚。山、丘、平、泊均有。土地租赁价格便宜,每年每亩1000元。三是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花岗岩储量达1200万立方,产品有宝石红、森林绿,其中,宝石红产品曾被镶入纪念碑底座和亚洲第一塔(上海)底座。此外有钾长石、石英砂石、硅石等矿藏。四是人文景观厚重。镇域内有著名的国家4-风景名胜区、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和商末殷纣王0处--鹿台寺风景区等。五是物产富有。西部山区有闻名遐迩的无核枣、油城梨、大水头柿子,俗有“雪白庄的苹果,油城的梨,大水头的柿子甜似蜜”之美誉。东部良相泊是淇县最大的产粮区。
二、供电条件
镇域内现有35KV变电站一座,主变8000KVA和5000KVA两台,10KV线路7条,长125.69公里,400V线路105.67公里,配电变压器284台,总容量19745KVA,并于淇县西岗乡和朝歌镇,实行环网供电,电网达到国家“一强三优”标准。现有高低压用户1万余户,年供电量约1600KWH。10KV综合线损控制在6.2%以下,400V线路控制在9.5%以下,保证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全部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电价:非普工业用电价格为每度0.614元,大工业用电价格为每度0.528元。镇域内另有一座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的枢杻变电站-110KV金牛变电站三期工程即将于2005年10月份投产,可为该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资源保障。
三、发展思路
北阳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党委、政府的角色定位上树立新的服务观,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和创造环境上来,以土地置换、以闲置资产招商。一是打造宽松优良的政策洼地。凡来我镇投资办企业者,除享受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外,给予用地、用电、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9万人 | 117.2平方公里 | 410622102 | 456600 | 0392 | 查看 北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朝歌街道 |
朝歌镇位于淇县县城,是淇县县委、县政府办公机构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广铁路、107国道、淇浚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土地肥沃,水利、光照条件充足。 朝歌镇地处豫北平原,位于东经114。11′度、北纬35。37′度,海拔72 米。 全镇总面积1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76亩,辖石桥、南杨庄、南关、南门里、阁南、稻庄、西街、中山街、东关、东街、韦庄、付庄、上关、下关、西坛、三海16个行政村,辖区总人口5.3万人,14747户,其中农民总人口20326人,总户数5356户,一个居民委员会。现有机关干部64人,村两委干部98名,“大学生村官”29名,党员596人,村民代表365人。 朝歌镇古称沫邑,商末易名朝歌,曾为殷纣都城和卫国国都,文化底蕴丰厚。名胜古迹有:殷纣王摘心台、纣王宫、荆柯冢、卫国故城、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末清初扯谈碑等。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春种秋收,夏网冬猎,“砍砍伐檀”创造了淇河文化,发展了人类文明。这里既有驰名中外的牧野古战场,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痒,华夏第一皇家园林——淇园,又有数不胜收的殷商文化遗址。淇河水养育了不少仁人志士。如被孔夫子誉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纵横家、军事家、教育大师鬼谷子,义士荆轲,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高风亮节的甄济等。 近年来,朝歌镇党委、政府在淇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抓班子、带队伍、促经济,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务实肯干、开拓创新,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
桥盟街道 |
2010年设立桥盟街道,辖原桥盟乡的桥盟、新庄、古烟、郭庄、董桥、崔庄、吴寨、七里堡、赵沟9村,西岗镇的(东)关庄、余庄2村,以及高村镇的泥河村。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10622002:~200 121桥盟村 ~201 122石岗凹新庄村 ~202 122古烟村 ~203 220郭庄村 ~204 220董桥村 ~205 122崔庄村 ~206 122吴寨村 ~207 122七里堡村 ~208 122赵沟村 ~209 220东关庄村 ~210 220余庄村 ~211 220泥河村 |
卫都街道 |
2010年设立卫都街道,辖原桥盟乡的泉头、关庄、杨庄、袁庄、马庄、黄庄、小洼、红卫、黑龙庄、大洼10村。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10622003:~200 121泉头村 ~201 122关庄村 ~202 122杨庄村 ~203 122袁庄村 ~204 122小马庄村 ~205 220黄庄村 ~206 220小洼村 ~207 220黑龙庄村 ~208 220大洼村 ~209 220红卫村 |
灵山街道 |
灵山街道 410622004200 121 赵庄村 410622004201 220 南四井村 410622004202 220 北四井村 410622004203 220 小滹沱村 410622004204 220 大石岩村 410622004205 220 凉水泉村 |
高村镇 |
河南省淇县高村镇地处豫北平原,东临淇水,西依太行,全镇总面积81平方公里,共辖27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人口4.4万人,耕地5.8万亩,是河南省117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2004年2月又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镇。取得了“先进基层党校”、“六好乡镇党委”、“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省市县荣誉称号。 高村镇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北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鹤壁市新区隔河相望,南与殷商古都朝歌依依相连,距省会郑州不足1个小时的路程,处于中原区域中心城市群辐射交汇中心。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省道浚南公路横跨东西,南水北调工程从镇区穿越而过;境内电力资源充足,有11万伏变电站和22万伏变电站各1座,位于镇区中心位置的高村桥火车站年货物发送量达30多万吨,是整个鹤壁市铁路货运中心。正在兴建的鹤壁货运配载中心是豫北地区最大的公路货运集散地。 高村镇境内土肥水美,物产丰富,盛产小麦、棉花、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市的食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核心示范区,已完成核心区高产高质小麦面积1.1万亩,示范区面积2.2万亩。北部淇河是我国北方唯一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水利资源丰富,“淇县三珍”中的淇鲫鱼、缠丝蛋,年产量逐年攀升;西部丘陵地带中的5000亩浮山已探明富藏高品位的玄武岩500余万吨。 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高村镇已成为一颗中原明珠,基本上形成了分区特色明显的多行业优势:西北部以杨晋庄、礼河屯等村为主体的劳务输出地带,出现了葛龙海、刘文友等著名企业家;中间形成了以韩楼、思德、新乡屯等村为主体的运输服务业地带;东南部形成了以石佛寺、大屯、石河岸等村为主体的畜牧养殖地带,另有以紧邻开发区的高村、三里屯等村为主体的工业园区正在积极筹划建设中。 高村镇畜牧业发达,是河南省畜牧产业龙头乡镇。畜牧养殖业遍布全镇,全国、全省畜牧龙头企业——大用公司、永昌集团、易普森鸽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镇区。全镇已逐步实现了小规模散养向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镇共有2000头以上猪场13座,2000只以上养鸡场45座,2000只以上肉鸡场48座,30万只肉鸡场14座,养牛、养羊小区10个。充足的畜牧资源为畜牧产业深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北阳镇 |
北阳镇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南部,西依太行,南与卫辉市接壤,北临桥盟乡与朝歌镇搭界,是鹤壁市的南大门。北阳镇是淇县下设的一个建制镇,下辖34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117.2平方公里。人口3.9万人,耕地7万亩。 一、镇域特点 一是交通条件便捷。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家计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从镇政府西侧经过,村村通油路。二是土地资源丰厚。山、丘、平、泊均有。土地租赁价格便宜,每年每亩1000元。三是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花岗岩储量达1200万立方,产品有宝石红、森林绿,其中,宝石红产品曾被镶入纪念碑底座和亚洲第一塔(上海)底座。此外有钾长石、石英砂石、硅石等矿藏。四是人文景观厚重。镇域内有著名的国家4-风景名胜区、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和商末殷纣王0处--鹿台寺风景区等。五是物产富有。西部山区有闻名遐迩的无核枣、油城梨、大水头柿子,俗有“雪白庄的苹果,油城的梨,大水头的柿子甜似蜜”之美誉。东部良相泊是淇县最大的产粮区。 二、供电条件 镇域内现有35KV变电站一座,主变8000KVA和5000KVA两台,10KV线路7条,长125.69公里,400V线路105.67公里,配电变压器284台,总容量19745KVA,并于淇县西岗乡和朝歌镇,实行环网供电,电网达到国家“一强三优”标准。现有高低压用户1万余户,年供电量约1600KWH。10KV综合线损控制在6.2%以下,400V线路控制在9.5%以下,保证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全部严格执行国家发改委电价:非普工业用电价格为每度0.614元,大工业用电价格为每度0.528元。镇域内另有一座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的枢杻变电站-110KV金牛变电站三期工程即将于2005年10月份投产,可为该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资源保障。 三、发展思路 北阳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党委、政府的角色定位上树立新的服务观,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和创造环境上来,以土地置换、以闲置资产招商。一是打造宽松优良的政策洼地。凡来我镇投资办企业者,除享受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外,给予用地、用电、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
西岗镇 |
西岗乡位于淇县东南部,南与卫辉接壤,东与浚县隔河相望,全乡4.7万口人,辖 37个行政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5.9万亩,是淇县的人口大乡、农业大乡、文化名乡。先后荣获省粮食生产百强乡(镇)、省科技示范乡、科普示范乡等荣誉称号。 经济蓬勃发展 全乡农业欣欣向荣,优质小麦3.4万亩,高效农业面积1.2亩;畜牧业发达,拥有30万只肉鸡场23个,2万头猪场1个,万头猪场2个,3000头猪场3 个, 羊场3个,养羊小区19个,养殖专业户1578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现有企业63家,主要集中于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等行业。 文化底蕴深厚 西岗乡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全乡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位于淇河之滨的河口村(古称青龙镇),风景优美,为淇县古八景之一,纣王墓、玉皇阁、许穆夫人垂钓处等景点闻名遐迩,被誉为“朝歌之重镇,河朔之奇观”。此外还有刘璋故里、包公庙、岳飞庙、骏马楼、小河口等多处旅游景点。 地理位置优越 ,投资环境完善 西岗乡西依太行,东临淇水,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省道淇滑线横贯东西,境内新建淇石线、西姜线、高罗线三条二级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西岗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全乡率先完成农电二期改造工程,电力设施先进、完善,电力供应充足。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先进。 淇河秀水蕴灵气,西岗宝地迎佳宾。乡-张相超,乡长王洪民偕4.7万西岗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西岗投资兴业。. |
庙口镇 |
庙口乡位于淇县西北部,太行山脚下,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合作开发潜力很大。一是农副资源丰富,地处暖漫带丘陵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芝麻、花生、棉花等农产品,年粮食总产量2.7万 吨左右,有充足的粮食可供加工转化。二是矿产种类多,储量较大。据实步探查,全区有矿藏20多种,其 中有煤1000万吨,白云岩5000万吨(含镁量在15.2--21.48),石灰石符合水泥要求的储量1亿吨,其他如 石膏、石英石、矿泉水等也储量很大。三水资源丰富。如淇河、庙口河、夺丰水库等,水面达到5000亩, 为工农业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四是历史悠久,古代文化渊源流长。贺家青岩绝千佛洞、庙口金佛寺 、淇河风景区、夺丰水库渡假风景区昭示着我乡的远古文化和风景名胜。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由于我乡紧倚太行山,有丰富的石料资源,以片石、料石、 石子、石灰的开采生产和产品运输,形成了一条龙生产体系。50个采石场、28个石子厂、15个石灰窑及5 个大型砖瓦厂遍布全乡。1800多辆小拖拉机把产品源源不断地动往临近城市的建设工地,从业人员2500人 之多,人均年纯收入5000元以上。 近几年以来,庙口乡党委班子坚持以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 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级党建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弘扬靳月英精神为主线,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强乡、壮村、富民""统览农村工作全局,全面实施""科教兴乡""、""依法治乡""战略,大力搞好种植业结 构调整,重点开发高效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大推进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燕尾服和发展思 路,采取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培植和开辟新税源,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促进庙口乡两个文明建设 协调发展。 特别是从九八年开始,庙口乡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产品布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高效农 业园区的号召,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振兴山区农村经济的突破口,严格按照""千亩起步、千户带动、万亩 巩固、亿元收入""的总体要求,在原本庙村建立了万亩葡萄高效园区,通过乡党委三年的潜力苦干,园区已形成规模,且经济效益可观,农民收入由原来的每库存地收入800元增长到3000余元,为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好路子,也为我市高效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
黄洞乡 |
黄洞乡位于淇县西北部,西与林州市相连,南与卫辉市接壤。全乡共辖14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3310户,13200口人,区面积113.47平方公里,其中荒山荒坡面积占90%以上。全乡耕地面积850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800亩,是一个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浅山区乡。 黄洞乡交通便达,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7公里,浚南、大海两条省级公道穿境而过。境内村村通油路、通电力、通电话,基础设施完善。 黄洞乡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无公害、无污染的大红袍花椒、薄皮核桃、新品种柿子、绿豆、小米、红薯等绿色食品畅销国内外;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白云岩、小青石、方解石、重晶石、上水石、木鱼石、铁矿石等十余个矿种,且储量大、含量纯正、埋藏浅,适宜大量开采。 黄洞乡畜牧业、工业、林业发展迅猛。全乡拥有年出栏30万只的肉鸡厂17个,养殖专业户490余户。工业企业主要有天达助剂厂、石粉厂、机械厂、矿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达石料有限公司、天创石材加工厂、朝歌工程橡塑有限公司、一农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等28家,主要产品有化学溶剂、铸钢件、石粉、石碴、工程橡塑等。目前已有30余户荒山开发大户到我乡承包开发荒山4.5万亩,还有10余万亩的宜林荒山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黄洞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早在西周时期卫武公就在耿家湾创建了华夏第一园--淇园;北魏时期在淇园西侧又开凿了千佛洞--前嘴石窟,石窟右上方有仙人梯,仙人梯上有林坚出生地—林坚洞,还有安乐窝等大小18个溶洞,加之全国劳模靳月英老人营造的“八一”纪念林,更使这里倍添光彩,境内的夺丰水库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有“小三峡”之美誉;西有殷纣王军事基地——纣王殿,迄今还有纣王布兵台、金马峪藏兵库、铁沟峪、铜沟峪等旧址。 为进一步加快我乡经济发展,实现双赢,乡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凡到我乡征用土地办厂的,按最底价格提供办厂用地,并负责办理一切相关手续;二是凡到我乡投资办厂,租赁厂房、厂地的,3年内免收租赁费;三是凡到我乡开发荒山的,3年内减免承包费;四是凡到我乡开发白云岩、小青石、方解石等矿产资源的,3年内减免管理费和资源税。 黄洞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美,热情的黄洞人民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诚邀四海宾朋、五洲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创办实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