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与人口。贡觉县木协乡地处金沙江西岸,耕地4144亩,总人口3420人,人均耕地0.38亩,人均收入1175元。木协乡面积少、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低,收入微薄,农牧民群众生活困难。
气候及土壤。年平均气温10℃以上,≥10℃年日数150天,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年降雨量550—62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50%,无霜期280天以上,平均海拔3400米。土壤为山地褐土,土壤通气性较好,保肥力差,土质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对农业生产有限制性,主要适于林业、牧业生产。
资源。木协乡人均耕地少,而山地面积却很大,经济林木品种丰富,有众多的发展经济林木的条件,丰富的经济林木可为农牧民群众增加收入。而原始的林业生产方式,不仅破坏了植物资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只换取了微薄的收入。只有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才能增加价值。木协乡有山桃、山杏、山定子、沙棘等多种经济林木。特别是山桃,数量多,树势好,长势旺是优良的砧木品种,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40322205 | 854000 | 0895 | 查看 木协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莫洛镇 |
莫洛镇是贡觉县城驻地,面积607平方公里,镇境内平均海拔3640米,年平均气温6.3℃,年降雨量约48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年无霜期约80天。全镇31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其中:3个牧业行政村,全镇1845户,10314人,其中农村户933户,8473人,城镇户数852户,1841人,总劳力4532人,全镇耕地面积16723.58亩人均耕地约2.3亩,草场面积45万亩,森林面积(含灌木林)23085公顷。截止2003年底,全镇牲畜存栏5.4万头(只、匹),人均约占6.3头(只、匹)。现全镇干部12人,其中:聘用干部4人,兽防员5人,卫生员1人。 随着“十五”计划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在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引下,近几年,全镇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03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340.35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647.64万元,第二产业140.57万元,第三产业552.14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939元,其中现金收入1014元。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启动“八个一”工程。顺利完成了干部职工办公楼、住宿楼、招待所、职工食堂的修建,全镇办公、娱乐配套设施基本配备,极大地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 通过人畜饮水工程的修建,完成了4个行政村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82余户,682人,2760头(只、匹)牲畜的饮水困难。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530余户,4292人用上了电,24个行政村778户,6492人看上了电视,电视普及率达76.62%,21个行政村粗通公路。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建立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报销率达100%。大力推进了小康示范村建设。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同步健康发展。. |
敏都乡 |
贡觉县辖乡。1959年置敏都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32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敏都、解放、安多、卡沙、阿德、果巴、雄果、孔泽、麦巴9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牧养牦牛、黄牛、山羊、绵羊。. |
则巴乡 |
贡觉县辖乡。1959年置则巴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8年瓦坝、夏日、阿吕、阿纳4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109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格龙、则普、则麦、朗日、哈池、卫通席、达其、瓦堆、解放、嘎日、下日11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乡。. |
罗麦乡 |
贡觉县辖乡。1960年置罗麦乡,1985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16公里。面积123.5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罗麦、嘎打、勒堆、龙阿底、沙下、从昌、色扎7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牧养牦牛、黄牛、山羊、绵羊。. |
沙东乡 |
贡觉县辖乡。1959年置沙东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41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格各、雄巴、阿央、布德、兰英、各麦6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牧养牦牛、黄牛、山羊、绵羊。. |
克日乡 |
克日乡地处贡觉县东北部,金沙江自北逶迤南下,横断山区特殊的低海拔沟壑地形和茂密的原始森林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流域气候。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日照充足,无霜期达270天,年降水量650毫米,比较适合发展经济林木。 长期以来,由于这里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的群众发展经济主要依靠靠天吃饭的农业和严重受干湿季影响的林下资源采集业,这就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群众收入低。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为了加快克日乡经济发展速度,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在县委、县府的政策扶持和林业部门的科技支持下,克日乡党委、政府依托当地小流域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努力实现家家有果园、户户学技术的新的庭院经济模式,打造以经济林木种植和林下资源加工为一体的经济强乡。 县委、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考证,认为克日乡调整产业结构有以下有利条件:一是地理气候优势,克日乡属金沙江流域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无霜期长,达270天,年降水量为650毫米,非常适合发展林果业。二是自然资源丰富,由于气候适宜,这里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全乡林区面积为180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5.75%。良好的植被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林下资源,主要有松茸、虫草、木耳、野生菌、野生花椒等。各种菌类年采集量达5500公斤以上。三是交通、能源方面。克日乡距离县城93公里,初级公路已经修到该乡,同时2004年克日电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便利。 贡觉县每年都要开展大型义务植树活动,需要大量优质扬树、柳树等树苗,以前都要靠外运,外运的苗木不新鲜不说,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可能。该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抓住这个巨大的商机,瞄准市场建立了克日乡育苗基地,在育苗过程中主要采取苗木原枝扦插的方式。为了作好推广示范工作,技术人员手把手的为当地群众进行了技术培训。经过一年的科学管理,明年春季将提供3万株优质苗木,预计将获利1.2万元,既解决了苗木因在长途运输0现的脱水而大量死亡的问题,为该县天保工程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了新鲜苗木,又增加了群众收入,一举数得。. |
木协乡 |
耕地与人口。贡觉县木协乡地处金沙江西岸,耕地4144亩,总人口3420人,人均耕地0.38亩,人均收入1175元。木协乡面积少、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低,收入微薄,农牧民群众生活困难。 气候及土壤。年平均气温10℃以上,≥10℃年日数150天,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年降雨量550—62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50%,无霜期280天以上,平均海拔3400米。土壤为山地褐土,土壤通气性较好,保肥力差,土质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对农业生产有限制性,主要适于林业、牧业生产。 资源。木协乡人均耕地少,而山地面积却很大,经济林木品种丰富,有众多的发展经济林木的条件,丰富的经济林木可为农牧民群众增加收入。而原始的林业生产方式,不仅破坏了植物资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只换取了微薄的收入。只有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才能增加价值。木协乡有山桃、山杏、山定子、沙棘等多种经济林木。特别是山桃,数量多,树势好,长势旺是优良的砧木品种,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
阿旺乡 |
"阿旺乡位于贡觉县东南部的草原上,平均海拔4030米,乡政府海拔3930米,是贡觉县两个纯牧业乡之一,东通四川省白玉县,东南通芒康县,是贡觉县通向拉妥乡、三岩的木协、雄松、敏都、沙东乡的必经之路。全乡幅员面积671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98户,1833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59万元,人均纯收入2768元,其中现金收入为1012元,牲畜34709头(只匹)。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劳务输出5477人次,各类现金收入65万元;采集虫草207斤,收入162万元,实现各类现金收入达227万元。 目前,建有乡卫生院一所,建筑面积477平方米,医务人员2人,病床6张。乡完小一所,建筑面积1229平方米,正式教师10人,代课教师1人,在校生239人。 阿旺乡有利的地理位置,决定着阿旺的发展前景。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乡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科教、卫生、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1年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决定在阿旺乡建设我县第一个小城镇,规划面积达1.1平方公里,已建设0.4平方公里;市政道路规划达4.3公里,今年计划建设1.6公里;给排水管线达5.2公里。经过两年来整合多方面资金达1100多万元。通过集中资金优势,投入阿旺乡小城镇建设,几 年来修建生态安置、牧民定居、扶贫安置房共计198套,已安置三岩生态搬迁、牧民定居和特困无房群众198户,1200多人。使阿旺乡小城镇已初具规模,常住居民达255户,近1500人。集中了人流,促进了物流和资金流的聚集和发展,增强了阿旺小城镇对周边县、乡、村的辐射作用。小城镇的建设,将不断促进阿旺畜牧业的大力发展。阿旺藏系绵羊品质优良,个体大,肉质细腻,毛细长,是西藏高原牧区的优良品种,极具开发推广价值,诚邀有意投资客商前来投资开发。阿旺金矿也是藏东的有名矿藏,经地质勘探发现岩金矿储量相当可观,开发前景十分美好。阿旺温泉久负盛名,距乡政府所在地南部仅4公里,四季水温均衡,终年均可沐浴。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西藏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东风汽车公司对贡觉县的无私援助,小城镇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为把阿旺建成贡觉县东南部日用消费商品,畜产品加工、批发和活畜交易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拉妥乡 |
拉妥乡地处贡觉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拉妥一村,海拔4288米,距县城84公里,为芒康、察雅、三岩办事处的三角交界地带,是贡觉县两个纯牧业乡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年降雨量425毫米,降雨多集中在5——10月间。年日照时间达2700小时,太阳能开发利用潜能极大。气温表现:年平均气温,年气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山地气候。 全乡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共辖7个行政村,289户1931人。乡政府所属乡完小学、卫生所、兽防站,全乡干部32人,其中:乡机关12人,学校8人,兽防站3人,卫生所9人。 2004年全乡国民经济总产值 万元,人均纯收入 元,其中现金收入 元。牲畜总头数37795头(只、匹),其中:牛14070头,马1215匹,绵羊22150只。全乡有草场面积694665亩,已利用面积692730亩,网围栏面积3500亩。 拉妥乡高原草甸湿地,是全县最大的湿地,春秋两季常有灰鹤、丹顶鹤、白鹭等珍惜鸟类;盘羊、岩羊、马鹿、狐狸、狼等野生动物游生于湿地。尤其是达摩寺对面山崖上的藏文六字真言,更是让人感叹不宜,高达几米的字体,是人力难为之作,可分明又是人手之力所为,可何时何人所为已无从考证。传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休息时,随手挥起马鞭在山坡上写下了“阿玛尼玛尼哄”六个藏文大字,便上马挥鞭向西而去。不知多少年风雨冲刷,竟然没有一点冲刷的痕迹,宛如昨日。拉妥草原的宽阔,达摩寺的,六字真言的神秘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开发资源,我们将用康巴汉子的热情,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到拉妥来,到拉妥草原尽享大自然的恩赐;到拉妥来骑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的激动;到拉妥来慕拜神秘的六字真言,得到佛祖恩赐。来吧!朋友们!拉妥欢迎您的到来。. |
雄松乡 |
雄松乡位于贡觉县东南部,属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平均海拔 米,乡政府驻地巴洛村,海拔 米。这里山高峰锐,植被和气候呈垂直分布。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白玉县相望,与本县敏都乡、沙东乡、阿旺乡、木协乡相连,距县城128公里。 全乡干部职工26人,其中:乡机关6人,卫生人员3人,兽防员1人,学校教职员工13人。乡政府辖9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有村民389户,1907人。 全乡有耕地4660亩,其中:水浇地560亩。2003年末牲畜出栏头数3785头(只、匹)。2003年全乡国民经济总产值 万元,人均纯收入1169元,其中:现金收入825元。群众合作医疗参加率为100%,医药费报销率为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乡小学现有学生153名,在校生巩固率为99%,经过全乡干部职工多年的努力,群众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现群众青壮年文盲率低于5%。 根据清朝《武成县志》记载,雄松乡所在地的巴洛村,系赵尔丰进军西藏时在此实行了改土归流制度,建立了武成县,并设县府在此。1950年解放三岩后,又在此设三岩宗,1950年10月与贡觉宗合并为贡觉县。 三岩的民俗民风十分奇特,高达15至20米的堡垒式民居就能让你留恋忘返,几百年的“帕措”父系血统社会维系着历史的进程,更让你回荡在以血统维系的原古社会之中。. |
哈加乡 |
哈加乡位于贡觉县东南部,距县城三十公里,全乡总幅员面积60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乡政府下辖卫生所、两所小学、电影队、兽防。属农业乡.以种植青稞、春小麦、油菜等为主。2004年年初全乡总户数870户,6426人。其中,男3167人,女3259人。总劳动力2716人,其中,男1313人,女1403人。全乡干部职工总数44人,其中,乡干部10人,教师28人,卫生人员3人,兽防人员3人,电影放影员1人。 哈加中心小学,正式教师14人,学校覆盖14个行政村,383户3086人,应有适龄儿童402人,实有适龄儿童331人,在校生323人,入学率达到96.,5%。学校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曲登小学,正式教师14人,学校覆盖8个行政村,353户2438人,应有适龄儿童320人,实有适龄儿童264人,在校生27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学校占地面积4875平方米,建筑面积732平方米。 农业生产:全乡实有耕地面积12870亩,共有水渠38条,长36公里。2003年粮食总产量2706吨,其中,青稞2666吨,单产达519斤;春小麦39吨,单产400斤;油菜85吨,单产180斤;豆类1吨;元根119吨,单产285斤(干);蔬菜38吨。 牧业生产:2004年初,全乡各类牲畜共有47102头(只、匹)。其中牛11874头(牦牛7212头,犏牛2322头,黄牛1012头。);马1302匹,骡26匹。去冬今春成畜死亡565头(只、匹)。2003年牧业产值:肉产量504吨,人均157斤;奶产量370吨,人均酥油8斤;牛毛产量1812斤,绵羊毛产量8700斤;牛皮2404张,羊皮11602张。 2003年全乡国民经济总产值2168万元,人均收入1734元,现金收入900元。乡政府实现了通电话、通电“村村通”工程,全乡85%以上农牧民看上电视。 “天保”生态安置工程,迁入农牧民83户425人。 2004年上半年现金收入420.125万元,其0售皮张收入45万元,民族手工业收入20万元,运输业收入30万元,商业收入60万元,劳务收入20万元,虫草总产量329斤,销售167斤,收入198万元。其他收入37.6万元。人均现金收入664元。 哈加乡属纯农业乡,土地资源丰富,极适应种植业、养殖业的开发。. |
相皮乡 |
相皮乡地处贡觉县西北部,距县城33公里,距国道318线青泥洞43公里,东与江达县、则巴乡接壤,西与莫洛镇、察雅县科然牛场及昌都县白日牛场相毗邻,南望莫洛镇夏如村和觉龙村,北连国道318线青泥洞道班和江达县赤所村。全乡幅员面积941平方公里,共2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971户,6577人,总劳力2060人。全乡干部职工53人。全乡耕地面积11000亩,其中水浇地2398亩,旱涝保收地1117亩,人均占有1.69亩,农业主要种植青稞、春小麦、豌豆、扁豆、元根及部分蔬菜。全乡草场面积150.30万亩,森林面积2.7万公顷。截止2003年底,全乡牲畜存栏39067头(只、匹)。 近几年,借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在扶贫单位的大力援助下,相皮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建成乡干部职工办公楼、住宿楼、招待所、职工食堂。桑珠荣村整村开发工程正在建设当中。办公、娱乐配套设施已配备齐全。 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现已有3个行政6个自然村1152人用上了电,15个行政村4324人看到了电视,通电话村达到7个,通自来水村有2个。 乡公路干线通车里程达47公里,13个行政村通车。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07公里,全乡80%的村已通公路。 卫生、教育、科技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报销率达100%。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得到同步健康发展,小康示范村建设初见成效。社会局势稳定,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