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封镇位于修武县东南6公里,南与武陟县、东于获嘉县接壤,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4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3公顷,总人口3.24万人。
该镇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近年来粮食生产逐步向高产、优质转化。2002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优质玉米面积种植达到1.8万亩,粮食总产量2.5万吨。
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镇党委、镇政府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兴建结构调整示范园,分别建成了1400亩,以后雁门村、前雁门村、兰封村为主的大葱种植园区;投资38万元面积120亩的郇封村、田庄村、大纸坊村太阳杏、油桃精品林果种植基地;面积60亩的东常村金银花种植园区;面积40亩的大纸坊村、雪庄村葡萄种植园区;面积380亩的兰封村苗木、花卉种植园区;田庄村、小位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后雁门村鲁门克斯牧草种植园区;逐步形成了优质粮食、林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3万人 | 49.2平方公里 | 410821102 | 454100 | 0391 | 查看 郇封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城关镇位于修武县城内,是修武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农业人口23736人,耕地面积22150亩,水利条件良好,辖区内交通发达,丰收路、方武路、新焦路从境内横穿,全镇年农业总产值10802万元,农业年人均纯收入达2840元。 近年来,城关镇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总体目标,采取政策引导、示范引路、项目带动、效益驱动的办法,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布局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即“东枣、西菜、南香椿、沿丰收路两侧葡萄种植”四个园区,围绕产业发展,四个示范性园区已初具雏形并发挥了带动作用。大梁庄葡萄园区依托焦作林科所作为强大技术后盾,种植规模已达300亩。东关梨枣园区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并从中国林科院引进全光照绿枝扦插育苗技术,已投入使用,现种植规模已达500亩,郭屯香椿园区和尚楼蔬菜园区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为主,积极开拓深加工项目,不断增添发展后劲,为该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方庄镇 |
方庄镇位于修武县城北15公里处,北依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云台山,东临辉县,西接焦作市。该镇总面积9043公顷,耕地面积2446公顷。辖27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3.6万人口。2002年,该镇农业总产值完成8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73元。 近年来,该镇立足实际,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善水利条件,重点发展林果业和旱作农业园区,突出发展畜牧业。1999年,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68座,发展大田蔬菜3214亩;建设高效旱作农业园区1000亩;建成3万亩经济林基地。2000年——2002年共投资1250万元,新修蓄水池86座,建成硬化渠道2.1万米。新打机井21眼,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910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2300亩。. |
郇封镇 |
郇封镇位于修武县东南6公里,南与武陟县、东于获嘉县接壤,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4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3公顷,总人口3.24万人。 该镇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近年来粮食生产逐步向高产、优质转化。2002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优质玉米面积种植达到1.8万亩,粮食总产量2.5万吨。 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镇党委、镇政府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兴建结构调整示范园,分别建成了1400亩,以后雁门村、前雁门村、兰封村为主的大葱种植园区;投资38万元面积120亩的郇封村、田庄村、大纸坊村太阳杏、油桃精品林果种植基地;面积60亩的东常村金银花种植园区;面积40亩的大纸坊村、雪庄村葡萄种植园区;面积380亩的兰封村苗木、花卉种植园区;田庄村、小位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后雁门村鲁门克斯牧草种植园区;逐步形成了优质粮食、林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 |
高村乡 |
高村乡位于修武县西南部,西邻焦作市高新区,北接周庄乡,东与王屯乡接壤,南和武陟县毗邻。全乡辖28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总计2.25万人口,总面积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8万亩。2002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1542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673万元,实现工业增加 值200万元,个体私营企业入库税金60万元,财政收入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7元。 常年种植农作物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红薯、稻谷、油菜、棉花、蔬菜、中药材、西瓜等。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97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花生、蔬菜、中药材等成为该乡具有带动经济发展的“拳头”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65万亩,5000亩,2100亩,800亩。已建成南霍村、北睢村、纪孟村等10个花生种植专业村,种植农户3000户,以麦套夏花生栽培模式为主,花生连片种植面积12000亩,年产花生360万公斤,亩收入达到1100元。. |
周庄乡 |
周庄乡位于修武县城西10公里,北接焦作市马村区,西与焦作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相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下辖16个行政村,总面积36.2平方公里,耕地2.7万亩,人口19984人。2002年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全乡人均纯收入2973元,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大豆、花生等农作物。 该乡先后建成了李屯综合开发区、孔村设施农业高效示范园区、以张弓铺村为中心的万亩优质小麦示范园区、焦作市农业科技博览园区等10个农业园区。先后引进推广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200余个和农业新技术10余项。. |
五里源乡 |
五里源乡位于修武县北中部,全乡22个行政村,7800户,3.2万人,耕地面积61152亩。由于地下水位浅,自然条件好,素有“小江南”之称,养鸭数量大,鸭蛋质量高,特别是松花蛋加工以有数百年的历史,是该乡的农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围绕“发展养殖业,做大加工业”的指导思想,该乡将养鸭作为养殖业的突破口,将松花蛋加工作为发展乡、村个体企业的基础,制定了优惠政策,使养鸭和松花蛋加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2年初步形成了五里源村、马坊村、南庄村、东板桥村、东水寨村等八个养鸭、松花蛋加工专业村,养鸭量达50万只,松花蛋加工专业户达2400户,占全乡7800户的30.1%,年加工松花蛋9000万枚,户均37500枚,年产值达5000万元,户均产值近2万元. |
岸上乡 |
岸上乡位于修武县北部太行深山区,与山西省陵川县毗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台山”就在岸上乡境内,全乡辖10个行政区,48个自然村,2839口人,总面积92平方公里,2541亩耕地,林地面积104186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乡、林业大乡。 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以杏、桃、李、石榴、柿子、核桃为主的山区经济林1500余亩,退耕还林500亩,实施林草、林药间作,种植牧草100亩,板蓝根、二花、血参等药材100余亩,同时还试种山药、鸡头参等土特产品。. |
西村乡 |
西村乡位于修武县西北部太行山区,距县城30公里,全乡总面积208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总人口15346人,总耕地面积12843亩,属省定贫困乡。 为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西村乡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发展经济林和中药材。抢抓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机遇,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完成经济林7000余亩,形成六条经济林带,使以核桃、柿子等干果为主的林果业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2002年试种150亩喜获成功之后,今年组织各村干部和部分农户到亳洲中药材市场参观考察,调动积极性,同时政府出资供苗供种,农户签定种植回收合同,实行零风险操作,长期聘请技术人员无偿为种植户服务,目前全乡发展中药材700余亩,涉及20个行政村,林药间作立体种植模式在西村乡已经形成。. |
小营工贸区 |
小营工贸区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下辖: 410821400201 123 小营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