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豁乡位于博爱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著名的国家5A级风景区青天河位于该乡境内。全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1.3万。该乡北与山西省接壤,S237大练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南距豫北最大的编组站——月山火车站仅3.5公里;东接焦作市工业集聚区;西邻丹河峡谷,与沁阳市隔河相望。
寨豁乡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浓厚,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该乡在“一体三化”战略思想指导下,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进驻工业园区的亿元项目已达10个;已发展形成了小底樱桃、玄坛庙冬桃、寨豁晚秋黄梨、汉高城薄皮核桃、东仲水苹果等5个林果种植园区。
寨豁乡辖24个行政村,包括:大底、汉高城、白坡、玄坦庙、上岭后、青天河、东小底、东仲水、江岭、探花庄、寨豁、桥沟、司窑、茶棚、下岭后、馒头山、南田院、张三街、南坡、黄塘、焦谷堆、谢庄、方山、张毛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3万人 | 148平方公里 | 410822200 | 454100 | 0391 | 查看 寨豁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清化镇街道 |
清化镇街道办事处位于博爱县中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2015年元月19日撤销清化镇成立清化镇街道办事处,辖23个行政村(街)、7个居委会,人口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46个支部,党员1403名,村街两委干部89人。办事处地域交通便利,靠近月山火车站、焦晋、焦郑、焦洛高速公路,济焦新高速公路及郑常、新洛、博晋等干线公路穿境而过,毗邻焦作西工业集聚区,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和集散地,是豫西北重要交通枢纽。清化镇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并荣获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称号。 清化镇街道办事处辖23个建制村和7个居委会,建制村包括:西关、三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十街、牛王庙、南关、葛庄、牛顺庄、高庄、官庄、后莎庄、前莎庄、王庄、小中里、高庙、砖井、太子庄、南朱营、北朱营、罗庄;居委会包括:西关、三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十街。 |
鸿昌街道 |
鸿昌办事处成立于2015年1月19日。鸿昌办事处位于博爱县中山路以北,是博爱县城市发展核心区,辖区总面积14.9平方公里,人口约8.1万。 鸿昌街道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新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鸿昌街道处于博爱县城市新区发展的核心地位,向北靠近青天河,向西靠近沁阳旅游区,向东对接焦作西部工业园区。二是政策优势,鸿昌街道是博爱县新区建设的核心,县委、县政府从城市规划建设和三产业发展将会出台新的政策扶持城北新区发展。三是环境优势,城北新区已具备宜居的新优势,博爱公园、湿地公园、滨河游园、电商大楼、县一中、许多新建的住宅小区都在城北新区,给人们创业宜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鸿昌街道辖13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行政村包括:二街、四街、麻庄、原马营、马营观、马营、芦桥、下期城、闫庄(新村)、七方、西庄、下庄、前乔。居委会包括:二街居委、四街居委、九街居委、北关居委、祥云小区居委。 |
柏山镇 |
柏山镇位于博爱县城东部,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境内,背依太行山脉。民国16年(1927年)博爱县成立时,属第三区;1956年撤区建乡,改建为“柏山中心乡”,1958年成立柏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柏山乡,199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立柏山镇至今。2014年区划调整后,共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00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区主要以冬枣、薄皮核桃为经营品种,发展特色林果业;工商业初步形成了橡胶化工、机械制造、耐火材料和货运物流等四大支柱产业 柏山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郑太、焦枝铁路穿境而过,新济、焦克、博晋等3条省道纵横交错,历来是联系河南、山西的咽喉和商品贸易的集散地,过境公路总长59公里,形成了四横三纵的交通网络。境内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众多,有宋代陶瓷窑址、金伞寺遗址、神仙洞、汤帝庙、柏树山、博爱烈士陵园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并与省级名胜浏览区青天河、月山寺毗邻。 柏山镇辖11个行政村,包括:柏山村、杨洞村、上期城村、水运村、李洼村、上屯村、贵屯村、酒奉村、义沟村、倒槐树村、大中里村 |
月山镇 |
月山镇位于太行山南麓,博爱县城北部,镇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山地林区占32.7%,平原区占67.3%,月山镇耕地面积5300亩,竹林面积1800亩,人均耕地不足2分,下辖20个行政村,人口3.1万人。1992年因境内有月山寺、月山火车站,由上庄乡改为月山镇。月山镇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河南省“中州文化名镇”、“河南省综合实力50强乡镇”等诸多殊荣。 月山镇有经济、文化、交通、文教和科技综合发展的产业优势,形成以食品、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加工为龙头的产业链。工业相对发达,现有工业企业72家,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3家。 月山镇辖20个行政村,包括:上庄、花园、牛磨、苏寨、后乔、乔村、九府庄、小辛庄、皂角树、后庄西、石桥、西杨庄、图王、前庄西、侯山村、杨中道、司中道、东矾厂、西凡厂、黄岭。 |
许良镇 |
许良镇位于博爱县西部,总面积29.9平方公里,人口4.8万,耕地面积1.1万余亩,辖23个行政村。山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平原地区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4000余亩。镇域交通发达,焦枝、焦太、侯月铁路穿境而过,省道郑常、新济、焦克公路横跨东西,村村通硬化路,是豫西北重要的煤炭、竹木集散地。 历史渊源。1945年设立第二区;1956年设立许良中心党委;1958年改为奚英公社;1959年设立许良公社;1983年改为乡(镇)后同时建立镇人民政府。 镇域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90余家,形成了光伏、建材、化工、铸造、汽车零部件、竹制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了以裕华、汇隆、恒裕、金牌山和狄林衡器集团为龙头的五大支柱企业,形成了豫西北最大的煤炭、竹木、衡器三大专业市场,共有各类个体工商户2000余户,是焦作市经济较为活跃的乡镇之一。2015年前11个月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完成154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利润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2636元,引进市外资金18.7亿元,占年任务18亿元的103.9%。 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培育出了富源合作社、“同豫兴”马记烧鸡等一批规模大、效益突出、带动性强的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镇23个行政村编制规划率达到100%,镇区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达到1.75万人,镇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道路照明率达到98%,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2.5平方米,绿化率达到27%。泗沟村成为全省第一批新农村示范村试点村,南道村成为焦作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全镇各支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题讨论会等形式积极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扎实推进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和思想保证。目前,全镇建成18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确定民主决策清单128条,共接待群众2000余人,化解纠纷150余起。 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全省首批特色文化乡镇,连年获得全县教育强乡镇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农民就医方便实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和五保户集中供养率逐年提高,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AAA级平安乡镇、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许良镇辖23个行政村,包括:许良、西中道、冯竹园、连张、大新庄、狄林、吕店、江陵堡、下水磨、南道、泗沟、陈范村、机房、范庄、唐庄、赵后、三栗庄、小东庄、下伏头、许湾、吴窑、于庄、郭顶 |
磨头镇 |
磨头镇位于博爱县西南部,西临丹河与沁阳市接壤,全镇国土面积4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竹林面积3100亩),总人口3.1万人,下辖34个行政村。 磨头镇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省道308冢沁线和县道015高九线穿境而过,紧邻省道238常付线和省道104郑常线,道路四通八达。镇区距博爱县城、沁阳市区均不到5公里,到博爱高速路口、月山火车站以及沁阳高速口都仅有10分钟车程。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万里管线第一个分输站和全国第一条跨省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端氏—晋城—博爱)末站均在磨头境内,镇域范围内天然气(煤层气)液化压缩企业和输配气站达到10余家。境内水资源丰富,丹河在境内汇入沁河,保持常年流水的泉水河10余条、自流泉20余处。 磨头镇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修建于东汉的白马寺具有较高的考古和佛教文化价值;占地1400余亩的太行博竹苑,郁郁葱葱,湖泊溪流交错,是海河的源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曾在此工作和生活将近一年的时间。 磨头镇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8家,其中有6家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落户县产业集聚区,涌现出了以豫竹方便面、博农乳业、润华化工、中能天然气、益源生物、三峡益众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群体,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天然气综合利用、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2014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59万元;2015年元至九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06万元,占年任务2254万元的76%。 磨头镇农业产业化结构日趋合理。全镇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2万亩;有3个肉牛、3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牛存栏6200头;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余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6家,农产品实现了绿色、优质、高效;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增长;林木种植5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8%,2013年荣获全省首批国土绿化模范乡镇。 磨头镇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镇区和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整洁卫生,2006年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级卫生镇”,2011年届满验收后,再次被命名为“省级卫生镇”;镇域内有1所中学、7所中心小学和1所一级甲等医院,文化、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磨头镇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乡镇”、“省级卫生乡镇”、“河南省首批国土绿化模范乡镇”、“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河南省特色乡镇”、“河南省名优蔬菜之乡”、“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全市平安建设3A示范镇”等多项荣誉。 磨头镇辖34个行政村,包括:王堡、大屯、东张赶、西张赶、小屯、前十里、后十里、东马、牛庄、胭粉庄、柳庄、东南村、西南村、西李洼、磨头、蔡庄、陈庄、原庄、际东、际西、崔庄、翟庄、关王庙、玉皇庙、南十字、闪拐、西西庄、二仙庙、大礼元、尚后、前李、小庄、狮口、北十字。 |
孝敬镇 |
孝敬镇位于博爱县西南部,总面积60平方公里,5万余人,辖28个行政村。全镇共有5.5万亩耕地,9000亩沁河滩地,是一个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农技水平和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强镇。目前,全镇共种植蔬菜3.5万亩,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5家,1个国家级、1个省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高标准日光温室2500座、半地下日光温室150余座、大小拱棚2万多座,年产各类蔬菜6.5亿公斤,实现产值6.5亿元,占全镇农业生产总值的70%以上。建有河南省十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的焦作市万亩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和焦作市规模最大、效益最高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年交易量达6.5亿公斤的豫北最大的蒋村蔬菜批发市场。 该镇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河南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河南省特色乡镇”、“河南省名优温棚蔬菜之乡”、“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河南省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克强等先后到孝敬镇视察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孝敬镇辖28个行政村,包括:孝敬、张村、蒋村、留村、任村、大岩、小岩、程村、扒庄、东王贺、西王贺、小王庄、中内都、西内都、东内都、徐庄、西界沟、吴庄、东界沟、南水屯、赵郭、东原庄、坞庄、唐村、齐村、双庙、木杴庄、北水屯 |
寨豁乡 |
寨豁乡位于博爱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著名的国家5A级风景区青天河位于该乡境内。全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1.3万。该乡北与山西省接壤,S237大练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南距豫北最大的编组站——月山火车站仅3.5公里;东接焦作市工业集聚区;西邻丹河峡谷,与沁阳市隔河相望。 寨豁乡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浓厚,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该乡在“一体三化”战略思想指导下,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进驻工业园区的亿元项目已达10个;已发展形成了小底樱桃、玄坛庙冬桃、寨豁晚秋黄梨、汉高城薄皮核桃、东仲水苹果等5个林果种植园区。 寨豁乡辖24个行政村,包括:大底、汉高城、白坡、玄坦庙、上岭后、青天河、东小底、东仲水、江岭、探花庄、寨豁、桥沟、司窑、茶棚、下岭后、馒头山、南田院、张三街、南坡、黄塘、焦谷堆、谢庄、方山、张毛光。 |
金城乡 |
金城乡位于博爱县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北与清化镇、苏家作乡接壤,东和武陟县毗邻,西靠孝敬镇,南临沁河。农业经济占全乡经济总量的70%,是全县第一农业大乡。全乡总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下辖28个行政村,250个村民小组,12755户,5.2万口人。 全乡境内交通便利,博温路、焦张路、高九路纵横交错,焦温、焦济两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横贯全乡。全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沁河、运粮河、勒马河、官路河、蒋沟河流经全乡。 金城乡辖28个行政村,包括:西马营、东马营、北里、东碑、西碑、钟庄、王保、南庄、南邱村、西邱村、史庄、东金城、西金城、东邱村、禹庄、南里、西良仕、秦庄、白马沟、韩庄、东良仕、西张茹、张茹集、南张茹、武阁寨、张武村、刘村、薛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