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庄镇位于温县西北部,地处郑州、洛阳、焦作“中原金三角”腹地,北与沁阳市交界,距温县、沁阳两城各10公里。境内马武线贯通南北,北接温济路,南联获轵线。全镇辖22个行政村,2.5万人,3.6万亩耕地,总面积40平方公里。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00余家,造纸、制鞋、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四大产业支柱已经形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5万人 | 40平方公里 | 410825104 | 454100 | 0391 | 查看 黄庄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温泉镇 |
温泉镇隶属焦作市温县,位于黄河北岸,温县境域的中南部,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4公里,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3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街)、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76340人(其中镇区人口45330人)。我镇地理环境优越,是郑州、洛阳、焦作的交汇处。焦温高速公路贯通全境,与连霍、焦晋、焦新高速公路互联,陆路交通发达,商贾往来便利。连接镇村的程控电话8000门,直拨国内外,INTERNET已进入千家万户,供水、供电保障,有三星级银苑大酒店,是南来北往客商的必经之地。 温泉镇始建于1956年12月,1958年改为乡,同年秋建立人民公社。温沁合县时易名为温泉镇公社。1961年9月恢复温县建制后称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城关镇,1986年又改称温泉镇至今。 2003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6400万元,工业增加值24300万元,农业总产值9500万元,农业增加值382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4820万元,财政收入8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6元.. |
祥云镇 |
祥云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辖33个行政村,面积67.8平方公里,54800亩耕地,总人口54860人,总户数14395户,275个村民小组。该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初步形成了橡胶、铝板材、铸造、制鞋四大支柱产业,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9950万元,同比增长17.1%;二产增加值完成43150万元,增长91%;三产增加值完成10900万元,增长7.1%;财政收入完成67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2.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工业]全镇紧紧围绕实施项目攻坚、工业强镇战略,依托电力、交通、土地等资源优势,坚持用足用活现有的招商引资政策,突出激励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初步形成了以橡胶、铝板材、制鞋、铸造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一、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支柱产业占全镇工业的比重达75%,限额以上企业达到19家,实现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红棉集团、骆驼胶带公司、富源铝业公司、环球橡胶公司等企业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扩大。 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年新引进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达1.51亿元,其中安康园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骆驼胶带二期工程、锦红棉花加工项目、方圆万吨机械铸造项目投资都在千万元以上;红棉公司的解放鞋荣获省名牌产品称号,结束了我镇没有省级名牌产品的历史。 三、私营经济发展较快,民营经济日趋活跃。全镇个体工业户已增至355家,实现私营经济增加值57547万元。 [农业]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确保两免一补等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身上。全年农业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在黄河滩区扩大实施了引黄补源工程,并以种子基地、经济作物、畜牧养殖业为主,形成了工业原料林、怀药和畜牧养殖生产基地。 一、农田水利建设。全年新打机井37眼,配套完善42眼,铺设地下管道2.8万余米。 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全年新植幼树 万株,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95%以上。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
番田镇 |
番田镇地处温、孟、沁三县(市)交界处,境内有龙山、仰韶古文化遗址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全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万亩。辖42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38亿元,年均增长12%;工业总产值完成5.6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2.7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60元。 2005年,我们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全镇新上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新上项目投资额达7930万元,形成了以机械加工、精密铸造、煤机配件、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制鞋六大支柱产业。近20家企业和经济组织组成了拥有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群体。在招商引资上呈现出了大手笔,全年共引进项目14个,合同引进资金5.3亿元,先后引进了3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即投资1.1亿元的东口村农资市场建设项目、投资1.3亿元的节水器生产项目、投资7500万美元的环保餐具项目。. |
黄庄镇 |
黄庄镇位于温县西北部,地处郑州、洛阳、焦作“中原金三角”腹地,北与沁阳市交界,距温县、沁阳两城各10公里。境内马武线贯通南北,北接温济路,南联获轵线。全镇辖22个行政村,2.5万人,3.6万亩耕地,总面积40平方公里。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目前,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00余家,造纸、制鞋、机械电子、食品加工四大产业支柱已经形成。. |
武德镇 |
招贤乡地处豫北平原,位于太极之乡温县的西南隅,南滨黄河,西与孟州市接壤,辖16个行政村,总面积31.14平方公里,人口2.2万,耕地12750亩。 招贤乡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美不胜收,这里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故乡,人称“司马故里”;这里还是温氏的发源地,境内现保存有温国故城遗址、古晋城遗址、烘范窑遗址。 招贤乡盛产优质小麦、玉米,是全国闻名的小麦高产区,粮食亩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是焦作市亩产吨粮乡镇之一,也是“四大怀药”的主产地。 岁月嬗递,历史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招贤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问中心,按照“速度争第一、总量求突破、纵向上台阶、横向进位次”的总体要求,以工业强乡、农业富民、财政征收、社会稳定为目标,工农商贸齐头并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势力不断增强,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近年来招贤乡强力实施“兴工强乡”战略,境内企业如雨后春笋,因时而出,建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新天瑞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恒慧通肉类制品有限公司、德信木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形成了食品加工、木业加工、建筑材料、机械铸造等主导产业。近几年来,招贤乡先后被市、县人民政府授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原绿化、计划生育、文化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奋斗目标,招贤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致力改善投资环境,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精英、社会名流到招贤投资兴业,从而推动全乡经济向规模化、集团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农工商贸朝着更高层次迈进。 新世纪结交新朋友,新思路共谋新发展。招贤乡党委、政府愿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您提供创业的天地、发财的良机。勤劳智慧、诚实守信的招贤人民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司马故里、温氏祖地观光考察、投资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
赵堡镇 |
赵堡镇位于温县东大门,距城区8公里,南滨黄河与荥阳县相望,东接武陟县,北依沁水,与武德镇相邻。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黄河滩可耕地1.9万亩,辖22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4.3万人。该镇人杰地灵,区位优越。这里有公元前1525年商代帝祖乙的定都遗址,古名邢邱。清末名宦李棠阶,其故里系该镇南保丰村,曾任大理寺卿、军机大臣、礼部尚书等职。名扬中外的太极拳发源于该镇陈家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新洛公路、旅游达到贯穿全境。 【项目建设】2005年,镇政府在搞好与6个新上项目跟踪服务的同时,对洽谈的陈家沟综合培训基地和旅游综合服务项目加快了实施步伐,投资300万元的陈家沟旅游综合服务项目开工在建;经过改制的威石、煜阳公司、珠峰鞋业都呈现出产销两旺势头。全镇工业经济形成了铸造、机械制造、制鞋、印刷、三粉加工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镇党委、政府研究制订了《关于鼓励机关及社会各界人士招商引资的意见》、《关于对各村招商引资考核及奖惩办法》及《赵堡镇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优惠政策规定:1、企业在赵堡镇境内租赁土地,租金的五分之一由镇财政逐年补给企业,补助标准为:投资在100—500万元的补2年;500-1000万元的补4年;1000万元以上的补6年。2、在赵堡镇境内投资兴办生产性企业、商业性企业和社会事业的,政府协调解决水通、路通、电通。3、境外投资者在赵堡镇新办生产性企业或收购、控股、参股、盘活企业的,从投资之日起,以企业所得税对乡财政的贡献额,由乡财政按比例无偿用于扶持企业发展。4、新办生产性企业,固定资产在100-500万元之间的,按贡献额全额享受一年,减半享受两年;固定投资在500-1000万元之间的,按贡献额全额享受两年,减半享受三年;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按贡献额全额享受三年,减半享受五年。5、利用自有资金,盘活固定资产价值在300万元以上的国有或集体停产、半停产企业,自重新投产之日起3年内,按新增贡献额的50%享受。. |
南张羌镇 |
南张羌镇位于温县城东3公里,东临赵堡镇,西接温泉镇,北与北冷乡接壤,南到黄河,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全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亩,滩区非耕地面积1.2万亩,辖15个行政村,10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7万,现有26个党支部,党员84 1人。素以铸造、制鞋业发达驰名,享有“铸造之乡”、 “鞋业之乡”美誉。 独具特色的工业经济 多年来,南张羌镇坚持走工业强镇之路。全镇目前拥有各类工业企业835家,其中限额以上l 9家,限额以下82家,个体工业728户,初步形成了以铸造、制鞋、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产品畅销江、浙、沪等27个省、市。自治区,尤以铸造、制鞋业最具特色,年产各类铸铁、铸钢、精密铸件10万吨,各类高中低档,门类齐全的皮鞋、劳保鞋、凉鞋、棉拖鞋、沙滩拖鞋突破2000万双,特别是劳保鞋出口北美、欧洲、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产业支撑。 丰厚的自然、人力资源 南张羌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适宜种植棉花、油料、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以盛产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四大怀药""而享誉海内外。初步形成的6000亩怀药GAP种植基地,6000亩工业原料林基地、6000亩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和6000头(只)牛羊养殖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滩区国有1.2万亩非耕地,为工业发展储备了丰厚的土地资源,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蓬勃发展的乡镇、村办集体企业到现在遍地开花的民营经济,几十年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源。 优越的发展环境 有线电视入户得到普及,柏油路、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村村建立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立了“四有一落实”卫生长效机制;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为张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通过出台“三零”土地政策、廉价供电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资优惠政策以及“效能革命”的开展,不断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发展软环境,着力打造“诚信张羌”,全力创建“平安张羌”,在全镇形成了“亲商、安商、尊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
岳村乡 |
岳村乡地处县城西郊,面积为25.4平方公里,全乡辖19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2.2万口人,全乡耕地面积1.4万亩,滩区非耕地1万余亩。 一、目前,全乡存在以下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 近年来随着城区建设向西推进和城区规划的逐步实施,位于东半部的几个村即将进入城区,其中三家庄、五里远正在成为“城中村”。区位优势在为全乡富余劳力进城务工经商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全乡广大群众围绕城区发展三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交通优势 境内焦温高速与大桥引线路贯通南北,新洛路由东向西穿越乡境,加上原温孟路、滩区吉祥大道、谷黄路、过境公路两侧正在成为外来客商的投资热点,和实施“以路扩路,以路发展”战略,发展第三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滩区优势 全乡滩区有1万余亩非耕地,继大桥引线路开通之后,吉祥大道、谷黄路、鑫源路与大桥引线路交汇,交通闭塞的状况得到较大改观。同时,随着三毛杨基地建设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滩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形成了气候适宜,水草资源丰富的“万亩良田”,农林牧全面发展,成为四大怀药、瓜果蔬菜的生产基地。 二、农业 我乡是一个传统农业乡,80年代与赵堡镇齐名,曾是全县农业的“一面旗帜”。近些年,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展蔬菜、怀药、棉花、花生、果品等经济作物。农业上,每年小麦种植面积14000亩,玉米种植面积9000来亩,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到7:3。 滩区片林面积达到2000亩,主要分布在新蟒河以南,其中滩区5号路以南有方头、五里远、关一、牛洼、赵郭作、岳村;吉祥路以南有关二、东坡、边沟;新蟒河以南有贺村、杨庄、西坡、关一、关二,几年来,共种植三毛杨67.2万株。 全乡共有机井600眼,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0亩。 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以怀药种植为主,上坡以铁棍山药和蔬菜种植为主。赵郭作全村420亩耕地,种植铁棍山药360亩,占80%;全村126户,种山药户达到120户,占98%。目前全乡铁棍山药面积达到700余亩。 畜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滩区,具体分布在: 吉祥路西端乡农场何建国的“绿泰畜牧公司”; 吉祥路东端的关二村养羊场和分布全乡的散养农户。. |
招贤乡 |
招贤乡地处豫北平原,位于太极之乡温县的西南隅,南滨黄河,西与孟州市接壤,辖16个行政村,总面积31.14平方公里,人口2.2万,耕地12750亩。 招贤乡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美不胜收,这里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故乡,人称“司马故里”;这里还是温氏的发源地,境内现保存有温国故城遗址、古晋城遗址、烘范窑遗址。 招贤乡盛产优质小麦、玉米,是全国闻名的小麦高产区,粮食亩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是焦作市亩产吨粮乡镇之一,也是“四大怀药”的主产地。 岁月嬗递,历史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招贤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问中心,按照“速度争第一、总量求突破、纵向上台阶、横向进位次”的总体要求,以工业强乡、农业富民、财政征收、社会稳定为目标,工农商贸齐头并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势力不断增强,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近年来招贤乡强力实施“兴工强乡”战略,境内企业如雨后春笋,因时而出,建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新天瑞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恒慧通肉类制品有限公司、德信木业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形成了食品加工、木业加工、建筑材料、机械铸造等主导产业。近几年来,招贤乡先后被市、县人民政府授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原绿化、计划生育、文化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奋斗目标,招贤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致力改善投资环境,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精英、社会名流到招贤投资兴业,从而推动全乡经济向规模化、集团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农工商贸朝着更高层次迈进。 新世纪结交新朋友,新思路共谋新发展。招贤乡党委、政府愿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您提供创业的天地、发财的良机。勤劳智慧、诚实守信的招贤人民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司马故里、温氏祖地观光考察、投资合作、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
北冷乡 |
北冷乡位于温县县城北8公里处,乡政府驻地北冷村,东经113o06’,北纬35o00’,东与武德镇乡接壤,西与林召乡相邻,南与温泉镇、南张羌镇、赵堡镇为邻,北至徐堡镇。最东点为小保丰村,最西点为西周村,东西长7.8公里;最南点为西南冷村,最北点为陈卜庄村,南北宽5.7公里。全乡总面积20.7平方公里,耕地1.98万亩,辖11个行政村,8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 北冷乡地处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四市之中心。南有温县黄河公路大桥与连霍高速公路相连,焦温高速、焦晋高速南北贯通,武孟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国家级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县乡级道路星罗棋布,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 2003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195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8046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3912万元;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846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1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74万元;工商税收完成49.2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32.9%,其中:国税完成19.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22.5%,地税完成29.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40.9%。 该乡是怀药的主要加工集散地,怀药产业化已初具规模,以伟康怀药公司、西南冷怀药公司及建国怀药行等为龙头的怀药公司怀药产品经广州口岸大量出口。目前,全乡怀山药GAP种植面积6500亩,其中连片种植面积1000亩,科技公关示范田250亩,2005年计划怀山药GAP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实现连片种植1500亩。 该乡养殖业发达,全乡养猪专业户达452户,养牛专业户达120户,养羊专业户达150户,养鸡专业户达175户,初步形成了北冷、东南冷、靳冯吝、西周村、小保丰等五个养殖专业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