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焦作 >> 沁阳市 >> 太行街道 >> 水南关村

水南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水南关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南关村简介

  水南关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区的东北角,团结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阳约70公里,距郑州约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水南关村被誉为“河南回族第一村”。这里回族人口多,水南关村现有居民3104人(农业人口2897人,非农业人口207人,注:2003年数据),回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
  近年来,水南关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民族法制示范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4年以前,水南关是紧邻沁阳市区的一个农业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04年随着沁阳市城建规模的扩大,水南关已经成为沁阳市区的一部分,如今的水南关称为水南关居民委员会,可是在当地人的习惯中,仍称这里为水南关村-。
  水南关村被誉为“河南回族第一村”。这里回族人口多,水南关村现有居民3104人(农业人口2897人,非农业人口207人,注:2003年数据),回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在1997年以前,水南关村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小康村、富裕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有集体企业12家,形成了以制革、橡胶、机械、运输、娱乐为主的支柱产业。水南关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河南省乃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这些年来,水南关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民族法制示范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费孝通等先后到水南关村视察,对取得的成绩给与充分的肯定。
  历史上,水南关村的回族主要从事农业,兼有小本生意的手工业和商业。“做小生意既是水南关回族人的传统,也是维持生存的必须。但小生意只能糊口,不能致富。水南关因此成被称作生死关。”因此,直到改革开放以前,水南关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区。在这些不成规模的手工业和商业中,皮业与皮毛业的加工和销售占有一定的地位。当地回族群众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所食用的牛、羊肉全部是当地屠宰和加工的,因此,牛、羊皮的加工和销售也就成了当地颇有特色的产业。据一些年纪较长的村民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已有制皮业和皮毛业,但是没有制革业。1969年,水南关村成立了木业社,是集体经济的一部分,木业社内就有皮业和皮毛业加工,但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木业社内的皮毛和皮毛业,一直停留在很小的生产规模上-。
  改革开放之后,水南关村的回族群众开始大规模地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水南关村迅速向现代社会过渡。如今水南关村村民全部从事工商业生产,土地则全部由村集体集中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水南关村的皮毛业和制革业迅速发展起来,而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皮业却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0882003 454100 -- 查看 水南关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南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水南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水南关村

  水南关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区的东北角,团结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阳约70公里,距郑州约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水南关村被誉为“河南回族第一村”。这里回族人口多,水南关村现有居民3104人(农业人口2897人,非农业人口207人,注:2003年数据),回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   近年来,水南关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民族法制示范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4年以前,水南关是紧邻沁阳市区的一个农业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04年随着沁阳市城建规模的扩大,水南关已经成为沁阳市区的一部分,如今的水南关称为水南关居民委员会,可是在当地人的习惯中,仍称这里为水南关村-。   水南关村被誉为“河南回族第一村”。这里回族人口多,水南关村现有居民3104人(农业人口2897人,非农业人口207人,注:2003年数据),回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在1997年以前,水南关村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小康村、富裕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有集体企业12家,形成了以制革、橡胶、机械、运输、娱乐为主的支柱产业。水南关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河南省乃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这些年来,水南关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民族法制示范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费孝通等先后到水南关村视察,对取得的成绩给与充分的肯定。   历史上,水南关村的回族主要从事农业,兼有小本生意的手工业和商业。“做小生意既是水南关回族人的传统,也是维持生存的必须。但小生意只能糊口,不能致富。水南关因此成被称作生死关。”因此,直到改革开放以前,水南关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区。在这些不成规模的手工业和商业中,皮业与皮毛业的加工和销售占有一定的地位。当地回族群众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所食用的牛、羊肉全部是当地屠宰和加工的,因此,牛、羊皮的加工和销售也就成了当地颇有特色的产业。据一些年纪较长的村民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已有制皮业和皮毛业,但是没有制革业。1969年,水南关村成立了木业社,是集体经济的一部分,木业社内就有皮业和皮毛业加工,但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木业社内的皮毛和皮毛业,一直停留在很小的生产规模上-。   改革开放之后,水南关村的回族群众开始大规模地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水南关村迅速向现代社会过渡。如今水南关村村民全部从事工商业生产,土地则全部由村集体集中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水南关村的皮毛业和制革业迅速发展起来,而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皮业却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水南关村特产大全




水南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