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濮阳 >> 濮阳县 >> 户部寨镇

户部寨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户部寨镇谷歌卫星地图)


户部寨镇简介

  一、区位优势
   户部寨镇乡镇域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4.6万,位于美丽的国家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花园城、优秀旅游城——濮阳市东30公里处,是-油气生产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
  1999年濮阳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包括户部寨在内的工贸示范区,户部寨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能够为中外客商独资、合资、合作等经济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保证。
   勤劳好客的户部寨乡人民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惠临投资,相互建立起广泛深入的了解和合作,携手并进,共图大业。
   二、自然资源
   户部寨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3.4度,年降水量626毫升,无霜期205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林果产品等。区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发现井就位于户部寨乡境内。目前户部寨乡已成为-的油气主产区,油气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15%和60%。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玻璃制品、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基础设施
   户部寨乡工贸示范区总体规划设计融汇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区内金融、商业、教育、医疗等公用设施配套齐全,环境宜人;工业小区内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通讯等基础条件完备,达到了项目建设和经营的基本要求;示范区内交通便利,紧邻106国道、阿(内蒙阿荣旗)深(圳)高速,穿境而过的汤濮铁路西连京广、东接京九、文濮、濮范、濮台三条公路跨区并行;供电系统属华北电网,并有两座中等电厂作为第二电源;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引黄供水和地下水的双配套措施,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境内移动通讯程控塔和联通通讯程控塔各两座,电话装机容量达6000门,有线、无线通讯覆盖全境。
   四、工业发展
  户部寨乡坚持“工业兴乡”,优化环境,内引外联,积极构筑企业发展的平台,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化工、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企业发展格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6万人 69平方公里 410928107 457000 0393 查看 户部寨镇谷歌卫星地图

户部寨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户部寨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河南省濮阳县城关镇位于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优秀旅游城、历史文化名城濮阳市南端,是濮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辖57个村(街、居委),城区常住人口12万,耕地2.9万亩。    城关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址中华第一龙、八都坊、回銮碑、四牌楼、古城墙等古迹名胜遍布全境,有""颛顼遗都""、""龙乡""之美誉。历史名人张氏始祖张挥、改革家商鞅、军事家吴起、政治家吕不韦等名扬内外,主要战事晋楚城濮之战、曹操吕布澶渊之战威振四海。自1981年建制后,曾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乡镇""、""河南省乡镇之星""、""河南省小康科技示范镇""、""濮阳市六好党委""、""濮阳市四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2372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24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322元。民营企业发展至283家,年产值达11.4亿元 。    城关镇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辐射力强。106国道穿境而过,西有京广铁路,东与""大京九""近若咫尺,北邻濮(濮阳)、鹤(鹤壁)高速公路,是豫北久负盛名的商品聚散地。城区内商贾云集,小百货、鞋帽、烟酒、水果等专业批发市场20余个,辐射周边10多个县市,年实现商贸交易额达16亿元。工业发展以实施""以工兴镇""战略为重点,以耐火材料、建筑、建材、化工等为主导产业,在不断培育壮大濮阳耐火材料、和平彩钢、振华塑料厂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强力招商引资,制定了独特的优惠政策,建立了""舜裔工业区"",其总体设计面积1、5万亩,是濮阳县三大工业区之一。该工业区背靠本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新上企业项目的审批、土地租赁征用、生产经营可给予独特的政策优惠。其外部发展环境以勤政、高效的""经济110""作保证,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农业经济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一是以健民食品等一批现代化骨干企业作辐射带动,促进农产品的增值加工转化。二是建设有以东豆堤白灵菇、王村的蔬菜种植和以龙胜、谷家庄的养殖为中心的两大产业基地,引导发展特色高效科技新品种,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建设以打造""名优商贸城""为目标,进程不断加快,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日竟完善..  

柳屯镇

  柳屯镇位于濮阳市东22公里,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55个行政村,11. 4万人,6 .9万亩耕地。地处-开发建设腹地,油气资源丰富,油田驻柳二、三级单位73个,是-的油气集输中心和炼化、产销基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农民起义领袖柳下跖曾屯兵于此,也是鲁国士师柳下惠食邑之地,其“坐怀不乱”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境内有见证元代时期西夏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省级保护单位唐兀公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柳屯镇的两大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更加骄人的成绩。 2003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2亿元, 企业产值14.5亿元,上交税金4627万元,财政收入30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15元,城镇化水平由1998年的15%提高到现在的40%,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要求,制作了柳屯镇《镇域总体规划》、《镇区建设总体规划》和主要街道详细的《街景规划》,编制了《柳屯镇2002—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柳屯镇的小城镇建设走上了科学规范化的轨道。累计投资2.1亿元,加快了建设步伐,其中:拓宽新建了柳濮路、柳下路等15条道路,并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沿街开发新建楼房6480间19万余平方米,个体商户达到4200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日交易额200余万元;建成了示范区标志、城市雕塑等28处“亮点工程”;对油田堆积垃圾废弃地进行改造,规划建设了占地106亩的尚和公园。目前,全镇形成了“四纵四横四环”的总体框架,镇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一座建筑别致、优美亮丽的现代化小城镇呈现在人们面前。    民营工业蓬勃发展。培植形成了塑料编织主导产业,日产编织袋450余万条,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编织生产基地。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力诺玻璃制品公司等外地企业71家,引资5.1亿元。目前,全镇共有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企业281家,投资超千万元的有中原力诺集团、全力食业公司等12家,形成了塑料编织、玻璃制品、新型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行业,安排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  

文留镇

  文留镇位于濮阳市区东南30公里处,地处-开发腹地,镇域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辖62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7.08万人,皆为汉族,城镇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6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6万人,镇政府驻地文留集,境内驻有-采油一厂等单位。文留镇东连王称固乡,北与户部寨乡、柳屯镇毗邻,南临白罡乡,西与梁庄乡、鲁河乡接壤。文留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境内公路网纵横交错,铁路、公路运输十分方便,北依濮台铁路,西连京广铁路,东接京九铁路,向西紧靠106国道,北距濮鹤高速仅25公里,南距日东高速20公里,每天都有发往国内大中城市的直达班车,拥有较大规模的集装箱运输公司,距河南郑州国际机场、山东济南机场仅2小时车程,4小时到达天津,5小时到达北青岛,8小时到达上海,物流、人流可通过航空港、沿海港口直接出境。阿深高速濮阳段已开工建设,通车后文留镇将形成连接京珠、阿深、济青、德商(山东德州-河南商丘)、日东高速网,缩短与大中城市的距离。文留镇境内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年产原油100万吨,天然气12亿立方米,分别占-油气总产量的25%和75%,电力资源充足,有油田、地方双回路供电网,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现有农村富裕劳动力1.2万人。    据传明永乐年间,此地有贡生贾永在朝为官,贾永死后,管家文柳守护其家业,因其乐善好施,体恤百姓疾苦,乡人为纪念他于此地成集,取名文柳集,后演变成文留集。1944年文留解放,属昆吾县一区,后属昆吾县九区。1949年昆吾县并入濮阳县,属濮阳县九区。1957年撤区并乡,建立文留乡政府,1986年撤销文留乡,建制文留镇。1999年被濮阳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濮阳市工贸示范区。.  

庆祖镇

  庆祖镇位于濮阳县城南20公里处,总面积76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5.4万人,6.4万亩耕地,是河南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奔小康科普示范镇、“中州名镇”、文化建设先进镇,2004年被省委表彰为河南省“五好”乡镇党委。近年来,庆祖镇涌现出了“-”的忠实实践者、党的-代表、全国十届人大代表和全国优秀0员李连成,全国文明村西辛庄等模范人物和先进村。    庆祖镇区位优势明显,紧邻106国道,北距濮鹤高速20公里,西邻京珠、濮信高速公路,东经东明黄河大桥入山东高速网,直达江南及沿海地区,是周围三县交界处的人流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    党委、政府按照“加大宣传转观念,股份融资扩规模,优化结构建基地,突出重点抓招商”的思路,狠抓民营企业。全镇共有企业96家,固定资产超过4.3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53家,年产值5亿元,形成了棉纺织和再生纸两大支柱产业,已成为濮阳市最大的再生纸和民营棉纺织生产基地。共拥有5家大型再生纸企业,总资产6000万元,年产量10万吨;建成棉纺织企业6家,生产规模达5万锭,产值1亿多元。与上海闵原电器公司合作兴建了大型、高科技电光源项目,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节能灯、芯柱等产品。该公司将在三年内完成累计投资3亿元, 2010年产值之和不低于20亿元,利税超过2亿元。    坚持走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全镇共发展优质麦5.7万亩,优质稻1.2万亩,优质棉3.5万亩,名优蔬菜1.2万亩。建成了万亩速生杨基地和“中华龙乡冬枣示范园”, 2004年冬枣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并通过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因村制宜建成了粉皮加工、肉鸡饲养、名优瓜菜种植、木器加工等专业村28个。    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累计投资80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道路、电信、水电、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四纵五横”的城镇格局。区内常住人口1.2万人,外来人口5000人,全镇个体工商户达4000多家。.  

八公桥镇

  八公桥镇位于濮县城东南23公里,106国道、濮坝路纵贯全境。辖区78平方公里,64个行政村,人口5.5万人,7.9万亩耕地。    近年来,八公桥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团结带领全镇八公桥镇民按照“稳定农业基础,突出以工兴镇,狠抓招商引资,繁荣商贸流通”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以工兴镇,以工促农”战略,形成了乡镇企业同步发展,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审时度势,积极寻求振兴经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优化硬环境、完善软环境、做强做大项目等环节入手,高标准规化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引进项目和资金,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八公桥镇已初步形成了粮油加工、“三粉”加工、酱菜生产等支柱产业。目前,全镇企业已达到58家,以青濮、训达为龙头花生油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家,花生油加工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八公桥镇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基地。    在农业发展上,立足农业大镇这一实际,积极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主要建成了两大商品生产基地和四大农业园区(花生种植基地、脱毒红薯种植基地、优质甜瓜种植园区、金银花种植园区、冬枣种植园区)。目前,全镇花生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脱毒红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发展优质甜瓜4000亩,蔬菜3600亩,金银花1500亩,冬枣490亩。在养殖业发展上,重点扶持和引导养猪、养羊专业村的发展,以种猪繁育中心为依托,重点发展了10个养猪专业村;以西街波尔山羊场为依托,重点发展了14个养羊专业村,目前全镇年出栏商品猪约3万头,出栏山、绵羊约2万只。    在镇域规化上,八公桥镇的定位是建设中州名镇。在城镇建设上,确立城市经营理念,积极争取社会资金融入,几年来,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累计近亿元。在城镇管理上,组建了城镇监察中队和环卫队,使城镇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八公桥镇小城镇建设已初步形成“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达到水、电、路、话“四通”,具备了发展现代小城镇的基础条件。同时,开通一条商业街,新建门面房1500余间,建成了6个商品交易市场。.  

徐镇镇

  濮阳县徐镇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上曾是帝舜故里和昆吾县所在地,1957年建立徐镇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5年恢复乡建制,1986年撤乡建镇。    徐镇镇位于濮阳县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处,国家大型企业-采油四厂驻境内,西毗八公桥镇、朗中乡,南接习城乡,北连梁庄乡,东与梨元乡接壤。地势平坦,黄河大堤自西南向东北从镇南境穿过。全镇辖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共有53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9840户,40210人,总耕地面积5.5万亩,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种植和精米加工是该镇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该镇先后荣获“省级科普示范镇”、“市级文明镇”、“油区工作先进乡镇”、“市县六好乡镇党委”、“治安模范乡镇”号称号。    徐镇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西临106国道,北距濮鹤高速30公里,南经东明黄河大桥入山东高速网,直达江南及沿海地区,驱车两小时可达新郑机场。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一个中心”(经济建设)、盯死“两个收入”(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突出“三个重点”(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依靠“两个保证”(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责任驱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健康发展。   该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产业化经营:建立优质高效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全镇初步形成了滩区花生、地膜西瓜,背河洼地优质稻麦,油区瓜菜三大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百亩展示田”、“千亩精米园”、“万亩示范方”等示范区;培植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拉长产业链条,镇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先后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以“家家宜”米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骨干和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发展了全镇4万亩优质稻米基地。.  

户部寨镇

  一、区位优势    户部寨镇乡镇域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4.6万,位于美丽的国家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花园城、优秀旅游城——濮阳市东30公里处,是-油气生产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   1999年濮阳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包括户部寨在内的工贸示范区,户部寨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能够为中外客商独资、合资、合作等经济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保证。    勤劳好客的户部寨乡人民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惠临投资,相互建立起广泛深入的了解和合作,携手并进,共图大业。    二、自然资源    户部寨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3.4度,年降水量626毫升,无霜期205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林果产品等。区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发现井就位于户部寨乡境内。目前户部寨乡已成为-的油气主产区,油气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15%和60%。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玻璃制品、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基础设施    户部寨乡工贸示范区总体规划设计融汇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区内金融、商业、教育、医疗等公用设施配套齐全,环境宜人;工业小区内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通讯等基础条件完备,达到了项目建设和经营的基本要求;示范区内交通便利,紧邻106国道、阿(内蒙阿荣旗)深(圳)高速,穿境而过的汤濮铁路西连京广、东接京九、文濮、濮范、濮台三条公路跨区并行;供电系统属华北电网,并有两座中等电厂作为第二电源;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引黄供水和地下水的双配套措施,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境内移动通讯程控塔和联通通讯程控塔各两座,电话装机容量达6000门,有线、无线通讯覆盖全境。    四、工业发展   户部寨乡坚持“工业兴乡”,优化环境,内引外联,积极构筑企业发展的平台,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化工、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企业发展格局。.  

鲁河镇

  鲁河镇位于美丽的国家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优秀旅游城濮阳市东南15公里处,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耕地6.4万亩。     近年来,鲁河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以工兴乡""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创造最佳的投资创业环境。规划建设的鲁东工业区,鲁西养殖区已初具规模,全乡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21家,以投资在千万以上的金信面粉有限公司、神龙、银源纺织品有限公司和广源养殖公司为龙头,形成了面粉、纺织品、畜产品三大支柱产业。    作为农业大乡,鲁河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素有濮阳""小粮仓""之美誉。乡党委、政府立足农业优势,做好""农""字文章,不断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拉长产业链条,强力推进农业化进程,努力打造农业强乡之势。全乡已建成5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5万方的优质白灵菇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10万头,肉鸡50万只,山绵羊6万只。    鲁河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西邻106国道,东有省道汴张线,中间兴鲁大道贯穿东西全境;地处-开发建设腹地,-采油一厂、采油五厂分属东西两侧,油田占地4000亩,油气资源丰富。    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宽松的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油气资源和劳力资源,将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之地。.  

子岸镇

  子岸镇位于濮阳县城南12公里处,濮渠路、子白路纵贯全境,农业生产基础较好,油气资源丰富,辖区面积76平方公里,41个行政村,4.6万人,6.8万亩耕地。    子岸镇历史悠久,文化渊远流长。因位于古瓠子河东岸而得名。汉武帝时东郡濮阳即今子岸乡故县村。汉光武帝刘秀曾被王莽追至子岸,时值秋后,一马平川,光武帝无处藏身被一梨地老汉用土掩埋在地墒沟,莽至,不见秀,乃令三军掘地找寻,留下四个掘地村的典故。宋时真宗率寇准等人抗契丹时曾被子岸乡化寨三百余村民救驾,该村被赐封“护驾村”。明清时养鱼种藕,植桑养蚕,熙熙攘攘,桑间濮上,渔歌互答,一派繁荣景象。    子岸镇以发展工业的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城郊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畜牧、粮食生产、棉纺织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优质麦订单种植,建立了4万亩优质麦生产基地;发展优质棉6000亩,冬枣种植1200亩,速生杨成片林3000余亩;以养猪协会为依托,辐射带动全乡养猪专业户260余户,止目前,全乡生猪存栏4万头,年出栏8.2万头;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业加工企业发展到了6家(以玉米芯为加工原料的岳辛庄工贸区-厂,一期工程投资780万元,目前已投入生产),促进了全乡养殖业和加工业向产业化发展。    1994年以来,子岸乡通过典型带动战略及土地、工商、税务、电力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全乡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全面发展,形成了以股份制经营为主体,外资、独资合作经营为补充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上以再生纸、彩印包装、棉纺织业及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为主的,包括十大系列80多个品种门类较为齐全产品体系,产品除在本省市有一定份额外,还远销河北、山东、浙江,并通过河北省外贸部门出口美国加拿大。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了,中部巩固发展西掘地工业区,北面以大陈棉织厂为主,东面以王丁村工业区为主,西面以岳辛庄工业区为主,南面以高寨棉花加工厂为主的,中间隆起,四面辐射,全面发展的整体发展格局。.  

胡状镇

  胡状镇位于濮阳县城东南20公里处,辖55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48223人,耕地76344亩,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排灌便利,是高效农业的良好开发基地。2003年该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完成乡镇企业产值3.86亿元,入库税金115万元,财政收入43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    胡状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境内106国道贯穿南北,有县级公路2条,实行了村村通油路,处京九、京广铁路大动脉中间,外销渠道畅通;境内有移动通讯基站3个,全乡实现了村村通电信,通讯无盲区。   胡状乡地处-腹地,油电资源丰富,生产场地充裕,-五厂的开发和建设为胡状乡提供了丰富的油电资源,油田占地3000亩,临时占地1000亩,油气水井428眼,电力充足、电价低廉,工业基础好。    胡状镇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北部种植区,中部工业区,南部养殖区,三个经济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既利用了油田优势,也发挥了地方特色,小城镇建设和2平方公里的工贸示范区建设也初具规模。    农业产业化方面基础较好。①形成了三大基地:以炉里、东牛庄、中国集等村为主的优质麦繁育基地,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以刘岗上、贯占、后岗上等村为主的6000亩瓜棉套种基地、6000亩朝天椒种植基地。②形成了三大养殖基地:年出栏3000头以上中国集养猪场,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炉里养猪场,年出栏3000只以上的李家占养兔场。③形成了三大园区:史马羡700余亩优质杂果示范园区,属省级“无公害杂果生产基地”,主产砀山梨、香酥梨、凯特杏等30多个优质品种 ;大柳占无公害葡萄示范园区面积450亩,引进美人指、美国黑红提等品种20多个;晁岗蒜瓜套种示范园区不断更新品种,实行科学种植和管理,面积达到500亩。另外,乡政府不断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落实冬枣种植1500余亩。    胡状乡近几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部工业区共有各类企业17家,主导产业有粮油加工、面粉加工、建筑建材等。.  

清河头乡

  一、概况   清河头乡位于濮阳县北部,北与濮阳市区相接,辖23个行政村,3.9万人,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    二、发展扰势    1、濮范公路、濮台铁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善。    三、支柱产业    1、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已建成桃园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金堤窝、刘关坡、吨粮田开发区,七保寨花生、油料高产区。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油料、花生、蔬菜、林果等。    2、畜牧养殖业:利用金堤河水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畜牧养殖业。   畜产品有:牛、猪、羊、家禽等。   龙头:乡实验种鸡场    2、乡镇企业:以油毛毡厂、砖瓦厂为主导。    企业:昌盛油毛毡厂、西大韩砖瓦厂等。    热诚欢迎各届朋友到清河头来参观、考察、投资、建设。.  

梁庄乡

  河南省濮阳县梁庄乡,位于东径115度11分,北纬35度38分,濮阳县城东南30公里。总面积67平方公里,53个行政村,4.6万人,6.3万亩耕地。土壤肥沃,排灌顺利,是高效农业的良好开发基地。2003年该乡实现GDP5.9亿元,乡镇企业产值3.9亿元,财政收入326万元,人均纯收入2360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濮阳县前列。荣获河南省科普示范乡、省级先进基层党校、市级文明乡镇、市级治安模范乡,连续四年被县评为先进基层党委。   境内有咸城(霸王台)古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子白路、文西干道纵横全境,油田道路纵横交错。    地处-文南开发腹地,生产油井和气井600多眼,地下输油、输气管线纵横交错。油田的开发与建设,为该乡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电力资源及水利资源。电力充足,天然气丰富且价格低,劳动力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丰富。    该乡与油田30多个派驻单位相互支援,关系密切。油田支援地方建设,地方依托油田发展,乡镇企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止目前,已入库企业86家,初步形成玻璃制品、化工、建材、预制、耐材、农机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南京玻纤院投资创办的濮南玻璃纤维实业有限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总资产2000万元,创产值4500万元,实现利税840万元,其产品应用于电子、航空、蓄电池隔板、轮船隔音等产业的重要原材料。畅销国内,远销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出口创汇3000万元。北京六环美迪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兴办濮阳县六美环保燃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元,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其产品为新型燃料-汽油,销售市场十分广阔。洛耐集团投资兴建的新型耐高温材料项目——濮阳市英力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年底建成投产。.  

王称固镇

  一、概况:    王称固镇位于濮阳县东部,黄河西岸,东与山东鄄城县隔河相望,辖64个行政村,4.8万人,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7万亩。    二、发展优势:    1、文王干道直通县城,交通便利,通讯方便。    2、地处-的开发地带,水、电、油、气资源丰富。    3、实行农、田、林、路、沟、渠综合治理,实现了井渠双配套,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三、支柱产业:    1、农业: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瓜果、蔬菜等。    2、畜牧养殖业:饲草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迅速,是河南省的省定养羊专业乡。产品有:山绵羊、牛、猪、家禽、禽蛋、鱼等。    3、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支柱产业以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企业有:王庄双福面粉公司、东北庄陶瓷厂、后许棚编织袋厂、东北庄玻璃丝棉厂、李拐珍珠岩厂等。产品有:面粉、瓷板砖、编织袋、玻璃丝棉、珍珠岩等。王称固集的酱油、醋、点心远近闻名。    欢迎广大有识之士来王称固合作开发,共创辉煌!.  

白罡乡

  白罡乡位于濮阳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系沿黄贫困乡之一。相传,明初陈、刘、张三姓人家,从-县迁至白沙岗居住,故名白沙岗,清未成集,后演义为白罡。全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北与王称固乡接壤,南与梨元乡交界,西与梁庄乡、文留镇毗邻,东与山东鄄城县隔河相望。系-采油一厂、四厂的主要开采区,境内有油气240余眼。    全乡共有50个行政村,辖61个自然村,221个村民小组,6750户,32097人,4.5万亩耕地。黄河大堤横穿南北,将全乡自然划分为背河洼地与黄河滩区两部分,背河洼地37个行政村,2.4万人,黄河滩区13个行政村,0.8万人。    乡党委辖6个总支,其中:乡直总支1个,农村总支5个。53个党支部,其中:乡直支部7个,农村支部46个。全乡共有党员1316人。   全乡农作物布局:小麦3.8万亩,水稻2.5万亩,棉花3万亩,玉米0.4万亩,花生0.3万亩,红薯0.3万亩,大豆0.2万亩,蔬菜0.3万亩,日光温室及大棚0.1万亩,粮食总产15429吨。    畜牧业情况,大牲畜存栏3600头,生猪存栏9800头,山绵羊存栏3万只,家禽存栏8.5万只,年肉总产量1200吨。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抓好了优质麦、优质稻、无公害蔬菜、波尔山羊改良、退耕还林五件大事。主要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有:投资110万元的关庄林草牧一化体化示范基地、密城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投资30万元的王河渠种猪场、投资50万元的密城波尔山羊改良中心、投资160万元的西街高蛋白饲料厂等。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乡共有企业33家,其中100万元以上的8家。主要企业有:枣科路桥公司、后夹罡再生纸厂、前夹罡制本厂、枣科纺织袋厂、庞楼塑料颗粒厂等。    全乡有中学2所,在校学生1560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3050人,卫生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生35人,病床40张。   200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国民生总值完成664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868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55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225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89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9785万元,上交税金84万元。.  

梨园乡

  梨园乡位于濮阳县城东南35公里处,东靠黄河,西临-采油四厂。全乡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4.1万人,5.2万亩耕地。黄河大堤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把全乡自然分成背河、滩区两部分。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和耕地在滩区。    该乡党委、政府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学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形成了畜牧养殖、林业生产、稻麦开发等主导产业。依靠滩区饲草丰富的优势,在全乡发展封占、苏庄、王刀庄等26个养羊专业村,屯庄、东辛庄、中时寨等8个养牛、养猪专业村,申庄、梁占等6个养鸡专业村,羊存栏8.2万只,猪牛存栏13000头,鸡存栏24万只,属全市典型的“养殖专业乡”。沿护滩工程、黄河大堤和滩区主干道两旁1.2万亩栽植了优质速生杨,约70余万株,全面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烧羊肉加工集团已拥有四家加工厂,生产的著名地方特产烧羊肉,畅销全国部分地区。面积约3万亩的背河洼地、滩区部分低洼地全部种植优质水稻,亩产600公斤以上,依靠种植水稻优势,建成了梨园春精米加工厂,实现了水稻就地加工升值。全乡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4.2万亩,占总耕地的88%。    该乡地处-腹地,西部紧临采油四厂,依托油田丰富的油、气、电资源优势,乡党委、政府立足“为油田服务,靠油田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强力招商,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了以乡工贸小区为龙头,面粉加工、塑料编织、建筑制品、陶瓷加工、木材加工、汽车修理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全乡已有1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5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    该乡交通便利,基础服务设施良好。境内有五大交通主干道,90%以上的村通柏油路。富民大道向西直通106国道,与东明黄河大桥相连。通讯光缆遍布全乡,程控和移动电话系统可开展国际、国内直拨等10余种业务, 全乡已实现村村通电话。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累计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沿街两层楼门店1200余间,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高标准硬化了东西、南北两条大街,已初步建成一个建筑规范、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商贸活跃的滩区明星小城镇。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该乡党委、政府多次被评为“六好乡镇党委”和“全面工作先进乡”。.  

五星乡

  五星乡位于濮阳县城东南9公里处,总面积69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41086人,58500亩耕地。    五星乡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排灌便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五星乡党委、政府凭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形成了面粉加工、畜牧养殖、木材加工、特色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是濮阳市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农业基地和商品猪生产基地,曾荣获濮阳市“四强”乡镇、产业化经营强乡镇、畜牧业发展先进乡镇、市县“六好”乡镇党委等称号。    五星乡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强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年年上台阶。投资300万元、占地800亩建成的王占、闫岗两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生产的中华寿桃、凯特杏、日本甜柿等稀有杂果年年喜获丰收,农民亩均年增收2000余元。以前吕占为中心的小尖椒示范园区,面积已发展到10000余亩,亩均年增收1500余元。林业生产蒸蒸日上,完成退耕还林4000亩,完善农田林网30余个,建成固堆路、教堂路、风雨堂路等5条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木材加工企业达到56家,总投资16000多万元,实现利税2000余万元,农业生产和木材加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绿色银行。来源养猪场、东义井养猪场联合12家养猪场组建的养猪集团,采取“公司+农户”方式把五星乡建成濮阳县重大的商品猪集散地。史军面粉有限公司、黄河粮贸有限公司利用自身产销两旺优势,带动48家面粉厂,比冀齐飞,使五星乡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五星乡正由一个单一农业大乡向多轮驱动、多业并举、规模发展的方向前进。    凭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全乡共有民营企业81家,其中50万元以上42家,100万元以上26家,企业总产值达到46998万元。五星门业有限公司、五星木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油房纸业有限公司、史军面粉有限责任公司、黄河粮贸有限公司、谢店金水酒业有限公司等成为全县的知名企业。    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主街道由原来16米扩宽到36米,形成了两横三纵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全乡4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建成有线电视信号接收站1座,手机信号发射塔2座,全乡安装有线电话3000余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郎中乡

  濮阳县郎中乡位于濮阳县城南40公里处,南临黄河,与山东东明县隔河相连,东邻习城乡,西邻渠村乡、海通乡、庆祖镇,北邻八公桥镇,面积88平方公里,7.1万亩耕地,5.1万人,63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元,荣获“市级文明乡镇”、“县级先进党委”、“县级治安模范乡”等称号,地处濮阳市南大门,境内有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与山东省连接,106国道、濮坝公路穿境而过,黄河大堤横贯东西,村村通柏油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棉花、花生、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林地面积达2.13万亩,小尖椒面积1万亩,日本甜柿、食用仙人掌、小杂果等特色种植已形成规模效益,地方特产主要有坝头羊肉汤,道仙小磨香油,高寨、马白邱绿豆粉皮等,以波尔山羊为主的畜物养殖已成为主导产业,是濮阳县林业大乡,畜牧强乡,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基地乡,今年已输出劳务1.3万人,外派劳务320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郎中变电站供电能力达500万千瓦,金融、邮政、通信设施齐备,郎中集、坝头集相距2公里,紧临106国道,位居全乡中心,小城镇建设已初现规模,功能完善,已具有区位带动能力。郎中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环境优良,有高素质廉价的劳动力,有优厚的税收、土地使用政策,有“保姆”式的优质高效服务。郎中乡是片投资创业的热土,-王文浩,政府乡长孙瑞亭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到郎中参观指导,投资办厂,共创大业。.  

海通乡

  一、概况:    海通乡位于濮阳县西南部,西与滑县桑村乡交界,辖35个行政村,3.1万人,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5.1万亩。    二、发展优势    1、濮渠公路纵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2、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适宜农业生产。    三、支柱产业:    1、农业:是一个农业乡,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为主,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蔬菜种植和食用菌生产两大支柱产业,是濮阳市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    2、乡镇企业:龙头企业:海通农副产品开发贸易中心,华普养猪场等。产品:肉鸡、生猪、平菇、双孢菇等。    欢迎您到海通来投资合作!.  

渠村乡

  渠村乡地处平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享有“龙乡”之称的濮阳县最南端,距县城37公里,居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南与长垣接壤,西滑县为邻,东与山东东明隔黄河相望,北与海通乡相连,黄河大堤贯穿乡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尤其是濮渠路、兴渠路修通以后,交通更加便利。境内河网稠密,大型水利工程较多,共有干渠2条,长9200米,支渠4条,总长23000米;机井556眼,桥涵闸260座,供全市农业用水的七方沉沙池和供全市人民生活用水的水库都在这里设置,素有“百渠之首”之称。乡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傲然耸立着宏伟壮观的黄河分洪闸,它占地780亩,全长749米,56孔,工程规模宏大,有“亚洲第一闸”之称。距乡政府东北4公里处有远近闻名的孟居潭花坑,全长110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700多亩,平均水深5米以上,坑周围芦苇茂盛,坑水清澈纯净,鱼虾成群,蟹大龟肥,来此栖息的水鸟繁多,国家一级保护禽类----仙鹤也时常光顾这里,故有“孟居观鹤”一说。    全乡共有34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314个村民小组,9930户,4.1万人,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45.2万亩。主要种植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大豆、玉米,乡域内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无污染,拥有开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理想环境,目前,已建成以韩村为主的无公害水稻示范园区。畜牧养殖业前景广阔,饲料资源、场地及人工条件优越,近些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养鸡、养羊、养猪等短、平、快养殖业项目,发展十分迅速。全乡已初步形成了以韩村为中心的蛋鸡养殖小区,现已发展到养鸡专业村6个,养殖户近400家,蛋鸡饲养量达46万只以上。    渠村黑牛肉、渠村大米享誉省内外,是我乡两大主导产业。该乡韩村黑牛肉以色鲜味美、肉烂舒口、咸甜适中和独特的淹、煮、烧而闻名,许多年来,产品供不应求,成为人们串亲访友馈赠之佳品,召来不少客商。渠村黄河鱼汤更是以其独特的风味,引来方圆几百里的食客。目前,兴渠路两侧已统一建成两层欧式建筑,集街整齐宽敞,为繁荣商贸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习城乡

  aa习城乡位于濮阳市东南53公里处,紧邻黄河,与山东省菏泽市隔河相望,乡政府距106国道3公里,全乡面积共76平方公里、45个行政村、3.9万人,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48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元,全乡实现财政收入154万元。习城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设计流量为50m3/s的南小堤引黄干渠渠首在习城,仅濮阳县受益乡镇就达11个。习城乡主导产业为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全乡森林覆盖率20.82%。习城还是-采油四厂作业区,乡境内10余眼油气井日夜不停地工作。全乡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治安模范单位。    一、经济发展概况:    1、工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投资600万元的东街升腾纸业有限公司建设顺利,前期基础建设工程已竣工,升腾纸业有限公司的建设实现了习城乡规模工业项目零的突破,是习城乡工业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习城乡镇企业发展正由简单粗加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2、种植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农民群众思想的逐步解放,科技的不断推广,广大农民群众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一改过去农业单一种植模式,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种植项目。今年,投资65万元建成西街礼品花卉示范园区;雷楼村1000亩双膜无公害西瓜、棉复种示范园喜获丰收,亩均收入3000元;背河洼万亩优质稻示范园区也获得大丰收,规模逐步扩大;南五庄蔬菜种植基地初成规模,效益明显。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种植模式呈现多极化,高效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劳务输出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今年,习城乡外出务工人口已达8200人,实现创收1300万元,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习城乡长远规划,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培训,打造诚信品牌,树立习城形象,为劳务输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二、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习城乡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强力招商、以工兴县、加快发展”会议精神,抓住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研究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实施优惠政策,狠抓落实,投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户部寨镇特产大全




户部寨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