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码头村辖属新立街道办事处。位于海河北岸,距离东丽区政府0.1公里,总面积0.2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830余亩。东邻外环线,南临海河,西与詹庄村相望,北邻东丽区政府。人口总数3474人,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比例将近一半。现村民住宅全部为砖平房,村落呈长方形。
崔家码头村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建村,崔姓人家来村迁此定居,有船舶停靠码头故称崔家码头,1949年分属天津县管辖,1953年建立天津市津东郊区崔家码头村,1955年更名为东郊区崔家码头村,1966年到1976年称为人民码头村革命委员会、崔家码头大队,1984年更改成崔家码头村民委员会。
改革开放后,崔家码头先后建成标准厂房35000㎡,成立了金属结构厂、减速厂、针织厂、服装厂、手套厂、地毯厂、小提琴盒厂,1994年崔家码头和韩国企业合作,建成占地面积150亩的英昌乐器有限公司,使村里16%以上的村民走上了就业岗位,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目前村内有私营企业18家,其中外资企业2家,私营9家,承包7家。主要从事设备制造、机械加工、木器等行业。其中大规模的企业有英昌乐器有限公司、森茂达商贸、喜佳思制衣、仓源机械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20110005 | 300300 | 022 | 查看 崔家码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悦盛园社区 |
东丽区新立街悦盛园社区地处小东庄津塘公路南侧,东河东侧,总占地面积达0.2063平方公里。小区共有36个楼栋,均为6层,系砖混结构。小区内有居民2372户,共计7116人,其中户籍人口725人。社区自行组织民间舞蹈队3支,空竹队1支,京剧社1个。该社区截止目前共有社区志愿者117人。在社区内设有居委会1个,办公用房8间,建筑面积278平米,内设有党员活动室,少儿书屋、司法调解室、乒乓球室等。工作人员8名,内设党支部一支,支部人员3名。 |
海山里社区 |
新立街道海山里社区居委公成立于2013年12月。四至范围:东至登州南路,西至雪莲南路,南至方山道,北至海昆道。辖区面积:0.1245平方公里,有两个自然小区,26栋楼,分别为海山南里小区与海山北里小区,可入住居民2080户,现已入住居民1402户,约4206人。 海山里社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社区”构建为宗旨,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着力打造“综合提升社区”。今后将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完善公共配套建设,着力强化社区服务,着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力争把海山里社区建成一个环境优良、秩序井然、管理规范、人际和谐的新型小区。 |
枫景家园社区 |
枫景家园社区东起跃进路,西至登州南路,南邻青山道,北傍惠山道,辖区面积0.26平方公里,社区管辖润风家园和润景家园两个小区,共51栋住宅楼,84个楼门。社区居民于2012年10月开始办理入住,到目前为止已入住居民达2704户。 枫景家园社区居委会批建于2013年12月,居委会自成立以来,逐步完善“五个一”组织架构,目前居委会已经成立一个社区党组织、一个社区居委会、一个社区工作站、一批社区社会组织,并推选产生了35名居民代表,正在筹划成立社区协商议事会;为了推行社区事务一口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枫景家园社区于2015年6月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党支部活动室、居委会办公室、会议室、舞蹈室、警务室等社区功能室共计1358平米;社区管理采用“社区+物业”的管理模式,在“五个一”组织架构的基础上,由北京远洋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成立了物业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了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促进社区建设再上新水平。 |
格兰苑社区 |
格兰苑社区位于东丽区北部,属新立街道办事处,东至西河,西至规划路,南至津塘公路,北至京山铁路,面积约186183平方米,小区绿化面积约70910平方米,整个社区共分为三期,分别为格兰苑、兰雅苑、雅亭苑,共计居民楼43栋,83个门,2843户,居民约8390人,居委会由8名成员组成。格兰苑还成立了社区党支部,支部成员3人,支部书记1名,委员2人。 |
民航巷社区 |
民航巷社区位于津滨大道与津北公路交口处往东100米,于2006年由丰年街道划到新立街道管辖,北至津滨高速公路、南至民航大学职工新宿舍、东至民航大学南院校区、西至民航大学职工老宿舍,辖区面积0.2883平方公里,有35栋楼,共有133个楼门,居民2047户,约5937人。 |
民航大学社区 |
新立街道民航大学社区居委会东临民航巷,南靠信号厂,北靠津北公路,西至驯海路。于2006年由丰年村街调到新立街,辖区面积约为0.21平方公里,新、旧楼37栋,教职工食堂、卫生院各一个、幼儿园一个、水厂一个、三处健身活动场地,楼群中有主路、甬路,有汽车停放处,绿化完善、黄杨成带、梧桐树成行、草坪成片。有三个休闲广场,步行道、座椅、两个水塘等设施,已入住居民1350户,约4050人。 民航大学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社区所住居民以民航大学的教职工及其家属为主,居民委员会创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群众利益为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服务教职工,做好贴心人的目标开展日常的管理、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创建便民服务型社区。 |
新兴村 |
新兴村属新立街道办事处。位于天津市货运机场、津滨高速南侧,京山铁路线北侧,西侧紧邻中国民航大学,东侧紧邻金桥街。社会面积4215亩,园区面积1599亩。国有企业5家,中小企业30多家。现有村民1511户、人口总数3803人,村干部5人,党员105人。 |
中河村 |
中河村,清光绪年建村,当时称张家官房,含张家官房、前窑、后窑、邢家房子、范家台、新房子六个居民点,因位于中河两岸,一九五零年建政时改为中河村,1989年5月由中河村生产大队改为天津市东丽区新村乡中河村村民委员会。 中河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新立街道办事处东2.5公里处。津塘公路北侧,北至京山铁路、西至民族路、东至与中营邻村。总占地面积2140.62亩,大约1.62平方公里。中河村两委班子共8人,分工明确,互相协调, 全村总户数1444户,其中农业户口1257户,占总户数的87.10%,非农业户口187户,占总户数的1.96%,全村总人口3526人,其中农业人口2941,占总人口的83.41%,非农业人口588占总人口的16.68%。 |
老圈村 |
老圈村位于津塘公路小东庄村以南,紧靠军粮城发电厂,被津塘二线穿过分为南北二块,全村共有居民198户,人口588人,耕地100多亩,占地面积600多亩。近年来,在街道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重点,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稳步推进村各项工作,在两委干部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
窑上村 |
窑上村共有人口1988人,为改善村级环境卫生,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村里安装路灯、修建饮水井、垃圾池老年活动阵地等基础设施。 坚持大力发展工业主导,农业为辅的原则。年轻村民多以工厂就业为主,近年来村里大力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村民们以种植玉米为主,蔬菜为辅。这样就不会荒废土地了。 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融洽,民风淳朴,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的战斗堡垒。村支部本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促进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好的途径。 |
东杨场村 |
东杨场村全村761户,1865人,其中农业1589人,非农业276人。 全村劳动力1219人,16周岁以下297人,退休349人。残疾人72人,低保30人。 党员57人,村民代表30人。 全村现有耕地250亩,集体厂房3处8000多平米,已出租。坐落于村内工商局注册企业28家。 两委领导班子团结合作,为村民办实事,村民们利用剩余土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和谐稳定。 |
卧河村 |
卧河村辖属新立街道办事处。位于海河北岸,总面积0.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550余亩。东邻窑上村,南临津塘二线,西临城上村,北靠海河。人口总数2565人,非农业占农业人口的16%。 以前的总面积比较大。由原先的土房改造成现在砖混结构的住房。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历年来不断征占村里的土地进行市政建设,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中包括军粮城发电厂、津滨水厂、津塘二线、蓟汕高速。 |
四合庄村 |
四合庄村位于东丽区津塘公路五号桥段,毗邻东丽开发区,全村共八个片区,2274户,5194人,其中农业户籍约4000人,非农业1100多人。全村党员人数135人,村民代表87人;占地面积5000多亩,其中4500亩土地先后被开发区及东泰公司征用,1400亩为宅基地(津塘公路南宅基地600亩,津塘公路北宅基地800亩)。 2014年,村“两委会”坚持集体资源整合,完善租赁服务,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全年经济总收入2200万元,为全村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两委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村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各项惠民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全村老年人解决了养老保险问题,为特殊照顾残疾人、困难户、低保户等-,成立了“四合爱民救助委员会”、“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爱心组织。目前,四合庄村已基本形成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帮、贫有所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从2006年至今,全村未发生一起涉法-案件,实现了连续八年“零-”。 |
西杨场村 |
西杨场村辖属新立街道办事处。位于海河北岸,距离东丽区政府3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500余亩。东邻东丽开发区,南临海河,西与翟庄村相邻,北邻津塘二线。人口总数2596人,农业人口占比例较大。现村民住宅多为砖平房,有少数二层楼房,村落呈长方形。 西杨场村以张姓、李姓村民居住较多,因盛产水稻,也被人称为小稻村。1951年分属天津市管辖,1953年建立天津市津东郊区西杨场村,1955年更名为东郊区西杨场村,1966年到1976年称为西杨场村革命委员会、西杨场大队,1984年更改成西杨场村民委员会。 |
邢家圈村 |
邢家圈村属新立街道办事处。位于津塘公路东丽开发区以南,西为东杨场村,东和泥窝村相邻,南靠海河,总面积0.6平方公里,现有土地250亩,现有村民210户、人口总数505人,村干部4人,党员26人,其中农业人口440人,非农业人口65人,外来人口400余人。 |
翟庄村 |
翟庄村位于海河以北,西邻顾庄村,东与西杨场村接壤,北至津塘二线,总面积0.96平方公里。全村1990人。 翟庄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融洽,民风淳朴,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的战斗堡垒。村支部本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积极做好的各项工作 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新立新市镇撤村工作。全村有1475人参加了征地保险,有364人已享受征地退休待遇。30万平方米住宅起步区的住宅楼在建设中。80%以上居民已领取了征地补偿款。独生子女家庭领取了奖励补助款。 |
东大桥村 |
东大桥村座落在东丽区新立街津塘公路七号桥北,全村占地3000余亩,坐落于东大桥村的企业40余家,东大桥村主要以从事工业企业和运输业为主。全村总人口3205人,1200余户,其中农业人口2631人,非农业人口574人。 全村劳动力人口2000余人,全村共有党员90余人,有村民代表40余人。 东大桥村村民已整体撤村拆迁,但两委会班子成员一直团结合作,协助街道领导做好基层的群众思想工作,并协调在拆迁工作0现的各种问题,使拆迁工作0完成,并受到街领导的好评。 在2015年换届选举工作中,村领导班子成员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东大桥村和谐稳定,使选举工作0结束。 |
大郑村 |
大郑村全村1490户,4270人,其中农业3761人,非农业506人。 全村劳动力3469人,16周岁以下801人,退休242人。残疾人180人,低保90人。 党员63人,村民代表68人。 全村现有耕地2100亩,集体厂房5处10000多平米,已出租。坐落于村内工商局注册企业40家。 两委领导班子团结合作,为村民办实事,村民们利用剩余土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和谐稳定。 |
赵北村 |
赵北村现有人口2722人、1107户、耕地面积1789亩.2015年村两委会班子在街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做好清查摸底工作积极为2016年—2017年还迁工作打好基础。赵北村于今年7月19日全部完成了两委会选举换届工作,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密切联系群众、关系群众,为群众解决困难做好上级党委交给的各项工作。 赵北村与新兴村、悦盛园社区、中河村、老圈村、窑上村、东杨场村、卧河村、四合庄村、西杨场村、民航巷社区、邢家圈村、民航大学社区、翟庄村、东大桥村、格兰苑社区、大郑村、城上村、务本三村、枫景家园社区、海山里社区、崔家码头村、稻地村、务本二村、泥窝村相邻。 |
城上村 |
城上村位于东丽区津塘公路六号半桥段,毗邻东丽开发区,全村共4个片区,535户,1559人,其中农业户籍约1360人,非农业290多人。全村党员人数36人,村民代表25人;占地面积1500多亩,其中400亩为宅基地.2014年,村“两委会”坚持集体资源整合,完善租赁服务,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全年经济总收入100万元,为全村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上村与新兴村、悦盛园社区、中河村、老圈村、窑上村、东杨场村、卧河村、四合庄村、西杨场村、民航巷社区、邢家圈村、民航大学社区、翟庄村、东大桥村、格兰苑社区、大郑村、赵北村、务本三村、枫景家园社区、海山里社区、崔家码头村、稻地村、务本二村、泥窝村相邻。 |
务本三村 |
新立街务本三村地处小东庄与军粮城之间,津塘公路以南,津塘二线边缘,北靠务本一村,南挨稻地村,东接壤大郑村,西毗邻务本二村。务本三村共有764户,总人口1986人,土地1800亩。两委会成员共计5人,党员人数计63人,办公用房6间,建筑面积214平米。内设党员活动室,信访调解室办公室。村内民营企业4家。务本三村村民主要靠私家运输和外出务工为主业,大部分耕地都承包给种养殖专业户。务本三村的主要经济靠厂房租赁的收入维持务本三村的费用支出。 |
崔家码头村 |
崔家码头村辖属新立街道办事处。位于海河北岸,距离东丽区政府0.1公里,总面积0.2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830余亩。东邻外环线,南临海河,西与詹庄村相望,北邻东丽区政府。人口总数3474人,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比例将近一半。现村民住宅全部为砖平房,村落呈长方形。 崔家码头村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建村,崔姓人家来村迁此定居,有船舶停靠码头故称崔家码头,1949年分属天津县管辖,1953年建立天津市津东郊区崔家码头村,1955年更名为东郊区崔家码头村,1966年到1976年称为人民码头村革命委员会、崔家码头大队,1984年更改成崔家码头村民委员会。 改革开放后,崔家码头先后建成标准厂房35000㎡,成立了金属结构厂、减速厂、针织厂、服装厂、手套厂、地毯厂、小提琴盒厂,1994年崔家码头和韩国企业合作,建成占地面积150亩的英昌乐器有限公司,使村里16%以上的村民走上了就业岗位,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目前村内有私营企业18家,其中外资企业2家,私营9家,承包7家。主要从事设备制造、机械加工、木器等行业。其中大规模的企业有英昌乐器有限公司、森茂达商贸、喜佳思制衣、仓源机械等。 |
稻地村 |
稻地村位于海河中上游北岸,对海是津南区大赵村庄村,北与小赵北庄村为邻(现称赵北村),南距大郑村式公里,北通务本三村、一村,直达津塘,距军粮城六公里,距小东庄四公里,距新立街道政府约九公里。稻地村原和津南区大赵北村为一村,(清朝末年,海河开凿将大赵北庄村穿开,河南仍称大赵北庄,河北称郭家稻地村,因附近有吴家稻地和迟家稻地二村,当时郭姓人多,故称郭家稻地村,一九六0年,大队管委会成立,改称稻地大队,村委会成立改称稻地村。全村现有耕地1250亩,现实际1250亩,全村534户,1389人,其中农业1199人,非农业190人。全村劳动力898人,16周岁以下233人,退休258人。残疾人81人,低保30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28人。 |
务本二村 |
新立街务本二村地处小东庄与军粮城之间,津塘公路以南,津塘二线边缘,北靠军粮城发电厂,南挨窑上村,东接壤务本一村与务本三村交界处,西毗老圈村。务本二村共有510余户,总人口1512人,土地1200亩。两委会成员共计6人,党员人数计46人,办公用房6间,党员会议室1间,共计建筑面积500平米。“五个一”工程活动室,内设秧歌队活动室,信访接待室,建筑面积120平米。村内民营企业8家。务本二村村民主要靠私家运输和外出务工为主业,大部分耕地都承包给各种种植专业户。务本二村的主要经济靠土地租赁的收入维持务本二村的费用支出。 |
泥窝村 |
泥窝村位于东丽区津塘公路六号桥南,毗邻东丽开发区,全村共八个片区,1104户,2820人,其中农业户籍约2280人,非农业540人。全村党员人数71人,村民代表47人;占地面积1420多亩,其中宅基地面积960亩,耕地面积460亩。 村两委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村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各项惠民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为全村16周岁以上村民上了养老保险,目前泥窝村已基本形成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社会保障体系。从2006年至今,全村保持稳定局势。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