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漯河 >> 源汇区 >> 空冢郭镇 >> 王官村

王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官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官村简介

  王官村位于镇政府西偏南3.5公里处,辖王官、贾庄、大刘庄、小刘庄四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46人,总户数537户,人口2297人,耕地面积260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102102 462000 0395 查看 王官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王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寺西杨村

  一、地理位置   寺西杨村地处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东邻大庙王村,西接大刘镇蔡庄村,南接大曹村,北至漯舞公路,距离高铁西站12公里,距离宁洛高速入口6公里,紧邻漯舞路省道330,交通便利。   二、人口分布   全村分为寺西杨和寺西张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253户1142人,现有可耕土地面积1133亩,党员32名,两委干部4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人口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寺半路两侧居住。   三、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村民收入以种植小麦和玉米及养殖生猪为主,大部分农户经济主要来源依靠外出务工。由于村庄较小,目前尚没有工业企业以及大型农业合作社,群众务工大多在寺西杨村以外。   四、气候环境   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7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   五、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寺西杨村目前有贫困户8户22人,其中2016年贫困户5户10人,2017年按照贫困户识别程序和标准,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以及乡镇、区级审核批复,新识别贫困户3户12人,其中返贫1户7人,清退2016年贫困户中不符合条件的0户3人。贫困户分布较为分散,其中1组贫困户5户15人,2组贫困户2户5人,3组贫困户1户2人。   随着村中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经商人员不断增多,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现正步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的轨道。  

后袁村

  后袁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11户家庭,共有人口1331人,耕地1750亩,有农田灌溉机井60眼。村两委班子6人,全村共有党员39人。后袁村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部分农户养殖生猪,部分农户种植蔬菜大棚,群众经济来源一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经营收入,二是在漯河市区务工搞室内装修收入。根据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运用“4+2”工作法,通过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确立贫困户共4户8人。  

前袁村

  前袁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532户家庭,共有人口2269人,耕地3018亩,有农田灌溉机井98眼。村两委班子7人,全村共有党员55人。前袁村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部分农户养殖生猪。群众经济来源一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经营收入,二是外出务工收入。根据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共3户7人。  

洼董村

  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洼董行政村,位于漯河市区西南,107国道与漯舞路交叉口向西沿漯舞路两公里与马沟河交叉以南,宁洛高速穿村北而过,自北向南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竹园、洼董、后杨。   村域范围南北长2.96公里,东西宽1.46公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492户,2206人,耕地面积2200亩,村组干部6人,党员6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养殖户初成规模8户。全村主导产业以农业种植小麦、玉米轮作,养殖业有所突破,蔬菜种植、林果种植有所发展;全村紧邻沙澧产业集聚区,以务工做小生意的较多,经商氛围较浓,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洼董村原有基础设施较差,经过市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目前,全村已形成贯通南北的交通主干线后杨村向南到三级公路,东至107国道,形成比较通畅的交通条件,为今后全村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小于村

  小于村位于空冢郭镇东南部,与西平县接壤,下辖小于,楼陈两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310户,全村人口1434人,共有党员37人。耕地面积1536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紧邻107国道与南洛高速,道路四通八达,出行十分便利。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惠农政策支持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小于村两委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带领全体村民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2015年村办公楼崭新落成,自来水改造全部完成;2016年完成了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的验收。下一步小于村将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养殖和蔬菜大棚种植,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紧密结合村内实际,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推动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为把小于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王会朝村

  王会朝村位于空冢郭镇西面,漯舞路北面200米,共281户人家,人口1354人,土地面积1500亩,东临马店村,西邻寺西杨村,北邻白马路,西邻大刘镇大陈村,党员39人,土地流转700亩,有大型养猪场一座,炼油厂一个,村卫生室两个,2015年识别贫困户两户,其间脱贫一户,2017年新识别贫困户一户,现一共有贫困户两户。  

李岗村

  李岗村位于区政府西北方1.5公里处,总人口3465人,耕地面积4326亩,七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99人,两委班子成员9人,李岗村紧邻深平高速以北,京港澳高铁以西,漯河市源汇区沙澧开发区前沿,交通便利,因为紧邻开发区,外出打工条件得天独厚,村民收入较高,再加上土地流转200余亩,种植业较为发达。2016年,精准识别贫困户4户,2017年经过核查,新增贫困户3户,现贫困户共7户。   2016年和2017年,按照农户申请,经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按照“4+2”工作法,经投票表决,顺利通过7户贫困户申请,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进行第一次公示,经镇党委审核进行第二次公示,经核准贫困户7户,共14人。  

邵堂村

  一、地理位置   邵堂村地处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镇区,紧邻镇政府,东邻翟庄村,西接李岗村,南接马店村,北至沙澧产业集聚区,距离高铁西站5公里,距离宁洛高速入口3公里,紧邻漯舞路省道330,交通便利。   二、人口分布   全村分为7个村民小组,342户1584人,现有可耕土地面积1352亩,党员55名,两委干部6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人口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漯舞路两侧居住。   三、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村民收入以种植小麦和玉米及养殖生猪为主,大部分农户经济主要来源依靠外出务工。由于村庄较小,少数农户土地被产业集聚区征用,目前尚没有工业企业以及大型农业合作社,群众务工大多在产业集聚区务工。   四、气候环境   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7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   五、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寺西杨村目前有贫困户11户26人,其中2016年贫困户8户18人,贫困人口中80岁以上的1人,精神病患者6人,残疾人4人,在校学生7人,有7人基本具备劳动能力,13人无劳动能力。2017年按照贫困户识别程序和标准,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以及乡镇、区级审核批复,新识别贫困户3户8人,清退2016年贫困户中不符合条件的2户3人。贫困户分布较为分散,其中1组1户、2组1户、3组1户、4组3户、5组2户、6组2户、7组1户。   随着村中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经商人员不断增多,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现正步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的轨道。  

关庄村

  关庄村位于镇政府西南,距离镇政府10公里,与西平县宋集乡交界。关庄村下辖3个自然村,由关庄村、姬于村、张坤庄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046人,耕地面积2321亩。有6个村民小组,60名党员,两委干部4人。由于比较偏远,因此没有别的商业,多数群众以外出务工为主。几年来,村两委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的关心、支持下,把全村所有的路面已经硬化。土地流转491亩,为实际解决一部分身体不太好、不能长期外出打工人员的就业问题。   按照农户申请、村两委组织党员代表按照“4+2”工作民主评议,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核实并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结果报镇政府,经镇政府核实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区脱贫攻坚小组复核,公告精准识别出贫困户分别是:关二成、关广生、关发松、于金杰、宁凤兰,共5户16人。  

半坡朱村

  半坡朱村位于空冢郭镇西南部,所辖6个村民小组,440户村民,人口176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11人,2800亩耕地,共有58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名。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农作物为主。因地域偏远,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近年来,村内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新建1处中型农民健身广场,3处小型健身广场,1所村级卫生室,整改了半坡村小学及幼儿园,农村医疗合作和养老保险全覆盖,安全饮水得到保证。为改善人居环境,在村内不同位置设有垃圾池8个,垃圾集中堆放点2处,垃圾桶13个分布村内各个角落,达到了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   几年来,通过发展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社保兜底等帮扶措施,使贫困户的收入稳定增加,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面貌也大大改善。  

叶岗村

  叶岗村位于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生态宜居,民风淳朴,交通便利。东临107国道,北临南洛高速公路,村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50米,共13个村民小组,698户,人口3079人,村两委班子6人,党员81名。耕地2796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农田灌溉机井55眼,基本可满足生产需求。村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草莓、葡萄等作物为主。群众经济收入主要有:一是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收入,二是外出务工收入,三是猪仔交易收入。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前朱村

  前朱村位于空冢郭镇西南,距漯舞路2公里,南与西平县宋集乡接壤,辖前朱、董庄两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50户,人口2101人,耕地面积2888亩,人均耕地1.3亩,全村共有48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名。   前朱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产业以传统种植为主,特色产业发展滞后,没有村办企业,无集体经济收入,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和农闲外出务工。   2016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为53户130人,脱贫户22户67人,为脱贫户31户59人。   精准识别后,现有贫困户51户121人。其中脱贫户19户60人,未脱贫户32户61人。  

崔岗村

  崔岗村位于空冢郭镇政府东南4公里处。东临小村铺村,西临陈岗村,北临漯平高速公路。东西长350米,南北长300米。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65户居民,1530人。全村共有耕地1570亩,人均1亩。现有党员41名。村两委办公用房10间,位于村东部。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村委会3人,党支部3人。   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9人,养殖户初成规模6户。全村主导产业以农业种植小麦、玉米轮作,养殖业有所突破,蔬菜种植、林果种植有所发展;全村紧邻南环,以务工做小生意的较多,经商氛围较浓,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崔岗村原有基础设施较差,经过市、区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目前,全村公路已全部硬化,为今后全村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王官村

  王官村位于镇政府西偏南3.5公里处,辖王官、贾庄、大刘庄、小刘庄四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党员46人,总户数537户,人口2297人,耕地面积2600亩。  

大曹村

  一、地理位置   大曹村地处源汇区空冢郭镇西南,距镇政府驻地约3.5公里,辖区范围东邻大庙王村,西接小曹村,南依大刘庄,北至寺西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   二、人口分布   全村分为3个村民小组,205户877人,现有可耕土地面积1119亩,党员45名,两委干部3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人口分布较为集中。   三、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村民收入以种植小麦和玉米及养殖生猪为主,大部分农户经济主要来源依靠外出务工。由于村庄较小,目前尚没有工业企业以及大型农业合作社,群众务工大多在大曹村以外。   四、气候环境   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7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   五、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大曹村目前有贫困户3户8人,2017年按照贫困户识别程序和标准,经过严格排查、认真比对、经过村两委和党员大会讨论形成共识,无增加贫困户。贫困户分布3组贫困户2户6人,2组贫困户1户2人。   随着村中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经商人员不断增多,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现正步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的轨道。  

大庙王村

  大庙王村位于空冢郭镇中部,全村辖2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302户,共计人口1333人,全村党员45人,村两委干部9人,大庙王村是漯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区首批小康建设示范村试点,全村共流转土地1300多亩,以种植经济作物(烟叶、芦笋、蔬菜、大豆)为主,人员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近年来大庙王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创造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村民法制建设宣传教育,使村级环境,广大村民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根据农户申请,通过“4+2”工作法(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2017年会议决议:王永红、丁合水、赵云才三户大庙王村贫困户并进行公示,报镇政府审核并进行公示、公告。  

空冢郭村

  空冢郭村位于镇政府西南,距镇政府2公里,由空冢郭、双庙陈两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850人,耕地面积2400亩,6个村民组,83名党员,“两委”干部5人。由于是老镇政府所在地,因此商业比较发达,又因镇第三工业园也在,所以,群众收入多以经商和就近务工为主。近年来,村两委干部通过招引种植大户来承包、租赁土地,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等形式,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60%,的养殖业也比较发达。   按照农户申请及前期入户排查情况,村两委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进行民主评议,经村两委和村脱贫责任组核实、镇政府审核拟定新识别贫困户2户7人,加上2016年识别的贫困户3户7人,最终确认贫困户为5户14人。  

翟庄村

  翟庄行政村辖4个自然村,共有481户,2012人,其中党员55人,村支部、村委会健全。翟庄村位于空冢郭镇政府所在地,漯河市沙澧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前沿,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近2000亩的项目用地,农民收入以种植和务工收入为主。目前翟庄道路修建基本完善,实现户户通电通水工程,村内拥有两个卫生室、两个大型超市,医疗、购物非常方便。根据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共4户15人,分别为邵玉昌3口人、栾运田3口人、栾发祥6口人、翟松根3口人。  

潘庄村

  潘庄村共有人口1182人,262户,共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6人,村内党员31人,耕地610亩。有农田灌溉机井20眼,基本可满足生产需求。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量偏少。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有:一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经营收入,二是外出务工收入等。根据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共2户5人,其中2人70岁以上,有长期慢性病,3人残疾,5人均无劳动能力。  

陈岗村

  陈岗村位居G107国道888公里处东西两侧,北靠漯平高速,东与干河陈乡相接,距镇政府5公里,属于空冢郭镇东南部工贸企业比较发达的行政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346户,1578人,耕地751.81余亩。村两委现有班子成员6人,全村共有党员40人。现有贫困户5户,22人。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养殖生猪为主导产业。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一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经营收入;二是外出务工收入;三是工业、仓储物流等企业30余家。  

指挥寨村

  指挥寨村位于漯舞路、东邻107国道南邻南洛高速,北邻澧河,耕地面积480亩,总人口2052人,五个村民小组,党员66人,两委班子成员6人。指挥寨村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沙澧产业集聚区,工作便利、务工条件优越,正在积极争创小康示范村。  

马店村

  马店村位于镇政府西南方0.5公里处,拥有1260亩耕地,下辖4个村民小组,村内共有30名党员。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土地流转,致力于特色产业种植,带领全体村民发挥近郊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目前,村内种有晚秋黄梨、“红颜”草莓等特色农产品。按照农户申请、村两委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按照“4+2”民主评议的程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村内贫困户核实并进行公示,镇党委审核并进行第二次公示,区脱贫攻坚小组再次对贫困户进行复核、公示、公告,确保精准识别。今年以来,新精准识别出贫困户1户6人,清退3户7人,目前,马店村共有贫困户4户11人。  

西朱村

  西朱村位于空冢郭镇西南部,全村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共计人口824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23人,耕地面积1284亩,主要以养殖、种植农作物为主,村里大部分劳力农闲去以务工为主。近年来,在抓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又抓好法制建设。在全村有计划、有步骤对全村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广大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村民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精准扶政策实施以来,通过“4+2”工作法: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代表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确定贫困户4户15人。  


王官村特产大全




王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