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大理州 >> 巍山县 >> 青华乡

青华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青华乡谷歌卫星地图)


青华乡简介

  全乡辖区面积24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9 532亩,人均1.71亩。耕地面积中,水田3 956亩,旱地25 576亩。2005年末,全乡人口总户数4 400户,其中农业人口4 254户,占96.68% 。总人口17 269人,其中男8 966人,占51.92%,女8 303人,占48.08%;农业人口16 869人,占97.68%,非农业人口400人,占2.32%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9人。年内出生226人,出生率13.12‰;死亡123人,死亡率7.14‰;自然增长103人,自然增长率5.98‰ 。乡内有汉族、彝族、苗族、傈僳族、傣族、白族等民族,主要少数民族彝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 12 942人,占总人口的74.94%。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2 712 人,占总人口的73.61%;苗族191人,傈僳族16人。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村。有西窑街、五星大坪地街、民胜羊街、漾江七队街4个集市。有24个党(总)支部,698名党员。全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 226万元,比上年3 054万元增181万元,增长5.6%;纯收入2 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236元,比上年1 135元增101元,增长10.2%。农作物总播面积53 400亩,其中小春24 000亩、大春29 400亩。粮食总产838.3万千克,比上年增80.8万千克,其中小春148万千克、大春690.3万千克。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烤烟5 500亩,完成指令性调拨任务56.4万千克,出口备货烟13.8万千克,烟农综合收入905万元,中、上等烟均价12.54元/千克,乡级烤烟农特税收入59.7万元(县乡实行五五分成);种植红花亩2 500、玫瑰茄1 200亩、白芸豆2 680亩、日本总态萝卜 1 000亩、薯类1 300亩、蔬菜500亩。全乡有林地面积27.5万亩(天保管护工程林),森林覆盖率70%;年内完成退耕还林1.3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 700亩),荒山造林7 000亩;全年义务植树6.1万株,完成36个小板块810户3 000亩泡核桃产业基地建设;补植补造8 320亩,天保工程造林1 620亩。推广生态节能灶150口。累计种植茶叶面积6 477亩,其中乌龙茶在册面积1 70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249平方公里 532927206 672400 0872 查看 青华乡谷歌卫星地图

青华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青华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南诏镇

  南诏镇,全镇总面积5.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87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3524亩,旱地63亩。    2002年末,全镇人口总户数6372户,其中农业人口1932户,总人口18909人,农业人口9346人,非农业人口12328人。少数民族19个,主要有彝族、回族、白族。少数民族人口2753人,占总人口的14.55%。 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52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55.2%;白族 55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20.2%;回族57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助20.8%。    全镇辖4个社区和1个农场,28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镇内有24条街,2条路,17条巷,五个商品物资综合市场, 1个经济小区。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 574万元,比上年增加 l48万元;纯收入1719万元,比上年增加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612元,比上年增加53元,增长2.0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44亩,其中小春 3819亩,大春 3825亩。粮食总产236.7万千克,比上年增加0.72万千克,增长0.31%,其中小春产量60.5万千克,大春产量176.2万千克。人均产粮359.6千克,比上年人均增加2千克,增长 0.55%。主要经济作物:种植蔬菜2000多亩,其中大棚蔬菜33.3亩。年末,大牲畜存栏151头(匹),肉牛出栏l600头;生猪存栏3 250头,出栏 10 824头;羊存栏100支,肉羊出栏1000支。    乡镇企业1692个,从业人员3 582人;完成营业总收入6 60l万元,比上年增长 124.52%;总收入 13 924万元,比上年增长30.58%;缴纳税金235万元,比上年增长 683.33%;总产值(现行价)11 869万元,比上年增长30.58%,其中 :工业总产值4 103.65万元(90年不变价:2996万元),比上年增长463.16 %。镇财政收入66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 36%;支出571.4万元,比上年增加68.5万元。.  

庙街镇

  " 庙街镇,全镇面积246.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159亩,人均耕地0.79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40458亩,旱地11701亩。    2002年末,全镇人口总户数15 859户,其中农业人口15 774户,占99.46%。总人口66392人,其中男性33604人,占总人口50.61%;女性 32788人,占总人口的49.39%。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8843人,占97.67%;非农业人口1549人,占2.3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9.38人。年内出生91l人,其中男性485人,女性426人,出生率为13.72‰;死亡368人,其中男性199人,女性169人,死亡率为5.54‰;人口自然增长543人,自然增长率为8.18‰。镇内有11个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白族。少数民族人口 15745人,占总人口的23.72 %。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513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13 %;苗族391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48%;白族169人;其他少数民族50人。全镇辖14个村民委员会,132个自然村, 244个村民小组。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 334.l万元,比上年的16 844万元增 490. l万元,增长2.91%;农民人均纯收入1406元,比上年的 1366元增40元,增长4.13 %。全年粮食总播面积45825亩,其中小春播种13 010亩,大春32 815亩。年内,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经济作物(烤烟、油菜籽、啤大麦、白芸豆、日本萝卜、杂豆、蔬菜等)面积,粮食面积63 610亩,与上年减少17 785亩,粮经比例由上年的61:39调整为42:58。全年粮食总产2 706.8万千克,平均单产 430千克,与上年的437千克减少7千克,减1.6%。其中小春总产749.7万千克,大春总产1957.l万千克。主要经济作物及产量:油菜,种植20400亩,总产416.对万千克,与上年的42.52.万千克减11.25万千克,减2.63 %;种植烤烟12673亩,比上年的12000亩增673亩,总产168.35万千克,比上年的155.03万千克增3.32万千克,增长8.59%。.  

大仓镇

  大仓镇,全镇总面积1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717亩,人均耕地0.7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3710亩,旱地12830亩。    2002年末,全镇人口总户数12 262户,其中农业人口 11075户,占90%。总人口 49 495人,其中男25189人,占5l%;女24308人,占 49%。农业人口46 427人,占93.8%;非农业人口3068人,占6 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4人。年内出生人口699人,出生率14.2%;死亡277人,死亡率5.6‰;自然增长422人,自然增长率8,6‰。主要少数民族有彝族、回族。少数民族人口11105人,占总人口的22.4%。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9 30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3.8 %;回族 127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11.5%;其他少数民族528人。    全镇辖10个村委会116个自然村,192个村民小组。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875万元,比上年增1508万元,增10.5%;纯收入7211万元,比上年增267.8万元,增3.9%;农民人均纯收入1553元,比上年增49元,增3.3%。农作物播种面积68878亩,其中小春31000亩,大春37 878亩。粮食总产1925.6万千克,比上年增4.l万千克,增0. 2%;其中小春522.9万千克,比上年增71.8万千克,增15.9%;大春 l402.8万千克,与上年减67.6万千克,减4.6%。人均产粮414千克,比上年增5.9%;农民人均有粮357千克,比上年增.11.7%。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10 500亩,产量137.5万千克;种植啤大麦10 840亩,油菜种植4 500亩,种植蔬菜1800亩,薯类1430亩,日本萝卜2500亩。有林面积10624亩,森林覆盖率30.3%;年内造林4447亩,其中经济林1451亩,实施退耕还林2840亩。大牲畜存栏10 185头(匹),牛存栏6100头,肉牛出栏6604头;生猪存栏24 532头,肥猪出栏43 384头;羊存栏14 514支,肉羊出栏66792支;家禽存栏361 32只,出栏123142只;禽蛋产量12.86万千克,肉类总产量490万千克,牛奶产量5.93万千克。   ".  

永建镇

  永建镇全镇面积0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133亩,人均耕地0.6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2191亩,旱地6942亩。    2002年末,全镇总户数12352户,其中农业人口11536户,占 93.4%。总人口 50099人,其中男25056人,占50.01%;女250433人,占49.99%。农业人口48852人,占总人口的97.5 %,非农业人口124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5人。年内出生692人,出生率13.9%o;死亡268人,死亡率5.4‰。自然增长424人,自然增长率8.5‰。全镇有10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彝 族、白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25674人,占总人口的51.25%。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19 074人,占总人口的38.07%,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4.29 %;彝族5135人,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20%;白族 1284人,苗族152入,其他少数民族29人。    全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 138个自然村,185个村民小组。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944万元,比上年增收705万元,增长 6.3 %;纯收入 6411万元,比上年增收185万元,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1312元,比上年增收31元,增长2.4%。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5 818亩,其中小春26 833亩,大春28 985亩。粮食总产量1567万千克,与上年减3万千克,减少0.2%,其中小春478万千克,大春1089万千克。农民人均产粮321千克,农民人均有粮321千克,比上年增加12千克,增长0.76%。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7300亩,产量89万千克;油菜种植4 801亩,产量66.84万千克;种植蔬菜900亩(冬瓜400亩),白云豆400亩,日本萝卜2000亩。全镇有林面积18万亩,森林覆盖率47.5 %;年内造林 5.470亩。大牲畜存栏15972头(匹),牛存栏12786头,肉牛出栏22 026头,牛改良3890头,人工种草1308.3亩。生猪存栏13 877头,肥猪出栏20 942头;羊存栏14 798支,肉羊出栏 22 759支。肉类总产量5 14 79万千克,人均占有肉类103千克;畜牧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2046万元。   ".  

巍宝山乡

  巍宝山乡全乡面积28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892亩,人均耕地1.17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15292亩,旱地26600亩。    2002年末,全乡总户数8996户,其中农业户8 450户,非农业户546户;总人口 35735人,其中男18 002人,女17 733人。农业人口35 016入,占总人口的98 %;非农业人口 791人,占总人口的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6人。年内,出生人口467人,出生率13‰;死亡243人,死亡率6.7‰;自然增长159人,自然增长率6.28%。全乡有少数民族9个,总人口 13 91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9%。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3681人,占总人口的38%,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8.3%;苗族168入,白族人,傈僳族16人,哈尼族8人,傣族5人,回族4人,壮族1人,纳西族1人,其他1人。    乡辖河西、南山、鸡碧、开 南、自由、和平、新村、文笔、 建设、安乐、大管、中和、合作、龙潭14个村民委员会, 114个自然村,166个村民小组。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 881.6万元,比上年增加200.l.万元,增 2.5%;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比上年增收 32元,增2.7%。全年粮豆作物总播面积72 798亩,其中大春40665亩,小春 32 133亩。粮食总产量1638.99万千克,平均单产283千克。粮食总产中,小春443.25 万千克,平均单产166千克;大春1195.74万千克。人均产粮458.65千克。主要经济作物:烤烟7200亩,总产 77.5万千克,烟农收入835.59万元;油菜2 558亩,总产 41.96万千克。粮经比例为61:39。全乡有林面积 192201亩,森林覆盖率47.82 %;年内造林3700亩;建沼气池154口,节能改灶 215口。大牲畜存档12345头(匹),出栏6 401头(匹);牛存栏8821头,出栏5952头;生猪存栏13 172头,出栏24201头;羊存栏18559支,出栏14 641支。肉类产量 335.25万千克,禽蛋产量15.73万千克,牛奶产量 3.73万千克。.  

马鞍山乡

  马鞍山乡全乡面积2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699亩,人均耕地1.35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4214亩,旱地13485亩。    年未全乡总户数3330户,其中农业户3 082户,非农业户248户。总人口13397人,其中男6851人,女6546人,分别占51.l%和48.9%。农业人口13070人,占总人口的97.6%,非农业人口327人,占2.4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5人。年内出生人口 221人,出生率16.6‰。;死亡人口99人,死亡率7.4‰。;自然增长122人,自然增长率9.2‰。,人口增长率5.2‰。乡内主要有彝族、汉族、白族和苗族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 030人,占总人口的 74.9%。总人口中,彝族人口 9 736人,占总人口的72.7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l%;汉族人口 3 367人,占总人口的25.l%;白族157人,苗族127人。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9个村民小组。村级市场5个,其中青云街场规划建设效果明显。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建成苗家温饱示范村1个。    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 766万元,比上年增加 131.5万元,增5%;农民人均纯收入1143元,比上年增加 31元,增2.8%。全年粮豆总播面积 29930亩,其中大春16855亩,小春13075亩;粮食总产515.77万千克,与上年减少5.17万千克,减1%,其中大春408.28万千克,小春107.48万千克;农民人均产粮395千克。主要经济作物:烤烟2500亩,产量20万千克。林业生产进展顺利,年内实施退耕还林l000亩(荒山造林),核桃种植ll00亩,佛手柑种植600亩,梅果种植1100亩;加强了森林管护力度,有效控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森林覆盖率达76%。年末,生猪存栏 11598头,肥猪出栏8590头,比上年增1%;牛存栏7 120头,出栏3 681头,比上年增4.8%;羊存栏21950支,出栏20300支,比上年增l.6%;家禽存栏 11.6万只,出栏 107万只,比上年增5.9%。三胜村实施的优质肉牛产业化发展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有效。 ".  

紫金乡

  紫金乡全乡面积17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96亩,人均耕地1.36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799亩,旱地14297亩。    2002年末,全乡有2895户,其中农业户2 812户,占97.13%。总人口12 674人,其中男6 424人,占50 .69%;女6 250人,占49.31%。农业人口12412人,占总人口的97.93 %;非农业人口262人,占2.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4人。年内出生142人,出生率为11.14‰;死亡64人,死亡率为5.02‰;自然增长78人,自然增长率为6.15‰。少数民族6个,主要少数民族有彝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 8 983人,其中彝族5296人,占总人口的 41.79%;白族3 643人,占总人口的28.74%·;苗族29人,傈僳族12人,回族2人,侗族1人。    全乡辖紫金、新建、新合、民建4个村民委员会,有69个自然村, 76个村民小组。200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 552万元,比上年增长 178.64万元,增长7%;纯收入 1412万元,比上年增48万元,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1132元,比上年增加30元。全年,粮豆种植面积27 450亩,其中小春10 450亩,大春 17 000亩。粮食总产622.3万千克,比上年增8.06万千克,增长0. 83 %。其中,大春总产493.3万千克,比上年同期增3.6万千克;小春总产129万千克,比上年增1600千克。农民人均有粮501千克,人均比上年增1千克,增长0.2%。年产核桃子果20万千克,产值近300万元。主要经济作物有白苦豆,啤大麦、药材和花生。全乡有林面积 63252亩,森林覆盖率24.57%。年内完成人工造林3 550亩,其中泡核桃 693亩,紫金山国有林、华山松天保工程林2050亩。大牲畜存栏5500头,肉牛出栏2 522头;生猪存栏10000头,肥猪出栏6805头;羊存栏1180支,肉丰出栏12205支;家禽出栏80551只;肉类总产12 533.6万千克。.  

五印乡

  全乡辖区面积224.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5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5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3 649亩,旱地1.2万亩。2005年末,全乡人口总户数2 704户。总人口1.085万人,其中男 5 524人,占51%,女5 323人,占49%;农业户2 521户,农业人口1.06万人,占总人口的97.8%,非农业户183户,非农业人口252人,占总人口的2.2%。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8人。年内出生人口105人,出生率为9.7 ‰;死亡54人,死亡率4. 9‰;自然增长51人,自然增长率为4. 7‰。主要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傈僳族。少数民族人口1.08万人,占总人口的 99. 8%。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 04万人,占总人口的95. 6%;苗族213人,占总人口的2%;傈僳族166人,占总人口的1. 5%;白族2人、怒族1人。乡辖4个村委会,67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乡内有新龙街、新街两个集市。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 380万元,比上年增4. 4%;农民人均纯收入 1 230元,比上年增66元,增长5.36%。全年粮食总播面积3.09万亩,其中小春1.52万亩、大春1. 57万亩。粮食总产440.9万千克,与上年减1.1万千克,减2.5%;平均单产202千克。粮食总产中,小春108.9万千克,大春332万千克。农民人均有粮403千克。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烤烟3 000亩,完成30.7万千克指令性调拨任务,累计收购量达到33.3万千克,实现烟农收入431.3万元,收购均价12.22元/千克,创烤烟农特税39.47万元,附加税3.94万元;种植红花3 400亩,单产9千克,总产3.06万千克;种植油菜500亩,单产72千克,总产3.6万千克。全乡有林面积23.23万亩,森林覆盖率69%;栽种泡核桃产业2 050亩,实施人工造林(四旁植树)4.27万株。.  

牛街乡

  全乡辖区面积167.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7 697亩,人均耕地面积1.58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2 622亩,旱地15 075亩。2005年末,全乡人口总户数2 842户,其中农业户2 631户,占92.6%。总人口11 193人,其中男5 716人,占51%,女5 477人,占49%;农业人口 10 909人,占总人口的97%,非农业人口284人,占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7人。年内出生130人,出生率11.6‰;死亡58人,死亡率5.1‰;自然增长41人,增长率6.5‰。乡内有汉族、彝族、傈僳族、苗族、白族、回族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 705人,占总人口的86.7%。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9 344人,占总人口的83.5%;傈僳族224人,苗族70人,白族66人,回族2人。乡辖4个村委会,115个自然村,90个村民小组。全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 440万元,比上年增320万元,增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 347元,比上年增86元,增6.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496亩,其中小春10 900亩、大春13 596亩。粮食总产540.19万千克,比上年增49.79万千克,增10.2%;其中小春99.19万千克、大春441万千克。农民人均产粮495千克,比上年增1.2%。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烤烟2 254亩,产量28.27万千克,农民交售烟叶收入305.26万元,实现烟叶特产税61.1万元;红花4 000亩,白芸豆700亩,玫瑰茄1 000亩,蔬菜1 600亩。全乡有林地面积17.06万亩,森林覆盖率58%。年内完成经济林造林4 908亩,其中泡核桃 4 008亩、蓝桉900亩,荒山造林5 000亩。大牲畜存栏7 871头(匹),牛存栏7 055头,出栏3 409头;生猪存栏8 778头,出栏9 356头;山羊存栏 10 391头,出栏12 211只;家禽存栏40 087只,出栏117 095只。肉类总产 1 641.2吨。完成牛冻精改良407头,完成人工种草200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年内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6户,新增从业人员90人,先后引进外商50余家;乡镇企业总产值(现价)3 769万元,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1 220万元,营业额达4 402万元。乡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万元,比上年增长7.6%;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71.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1.7万元,比上年的343.1万元增68.6万元,增长20%。乡内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488人,在职教师33人;中心小学4所,教学点30个,在校学生801人,在职教师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和毕业率均为100%。乡内有卫生院1所,病床15张,医务人员11人;村级卫生室4个,乡村医生12人。有线电视与卫星地面差转站并用,全乡电视覆盖率达100%,电视普及率达65%。有乡文化站1个,工作人员3人;村文化室4个。有移动电话通讯基站3座(移动公司2座,联通公司1座),信号覆盖率60%。.  

青华乡

  全乡辖区面积24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9 532亩,人均1.71亩。耕地面积中,水田3 956亩,旱地25 576亩。2005年末,全乡人口总户数4 400户,其中农业人口4 254户,占96.68% 。总人口17 269人,其中男8 966人,占51.92%,女8 303人,占48.08%;农业人口16 869人,占97.68%,非农业人口400人,占2.32%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9人。年内出生226人,出生率13.12‰;死亡123人,死亡率7.14‰;自然增长103人,自然增长率5.98‰ 。乡内有汉族、彝族、苗族、傈僳族、傣族、白族等民族,主要少数民族彝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 12 942人,占总人口的74.94%。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12 712 人,占总人口的73.61%;苗族191人,傈僳族16人。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村。有西窑街、五星大坪地街、民胜羊街、漾江七队街4个集市。有24个党(总)支部,698名党员。全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 226万元,比上年3 054万元增181万元,增长5.6%;纯收入2 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236元,比上年1 135元增101元,增长10.2%。农作物总播面积53 400亩,其中小春24 000亩、大春29 400亩。粮食总产838.3万千克,比上年增80.8万千克,其中小春148万千克、大春690.3万千克。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烤烟5 500亩,完成指令性调拨任务56.4万千克,出口备货烟13.8万千克,烟农综合收入905万元,中、上等烟均价12.54元/千克,乡级烤烟农特税收入59.7万元(县乡实行五五分成);种植红花亩2 500、玫瑰茄1 200亩、白芸豆2 680亩、日本总态萝卜 1 000亩、薯类1 300亩、蔬菜500亩。全乡有林地面积27.5万亩(天保管护工程林),森林覆盖率70%;年内完成退耕还林1.3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 700亩),荒山造林7 000亩;全年义务植树6.1万株,完成36个小板块810户3 000亩泡核桃产业基地建设;补植补造8 320亩,天保工程造林1 620亩。推广生态节能灶150口。累计种植茶叶面积6 477亩,其中乌龙茶在册面积1 700亩。.  


青华乡特产大全




青华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