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漯河 >> 召陵区 >> 天桥街街道

天桥街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天桥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天桥街街道简介

  天桥街道地处漯河市老城区,是召陵区唯一一个全城区办事处。管辖范围东起金山路,西临京广铁路,北依沙河南堤,南到湘江路,面积约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万人。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辖区划分为6个大网格,26个小网格。辖区设立15个党支部,党员612人,职工干部84人。驻辖区单位有双汇集团、漯河卷烟厂、3515工厂等32个。辖区内有光明路小商品批发市场、盛世达电动车超市、水果批发市场、育才路市场等一批专营市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104001 462000 -- 查看 天桥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天桥街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漓江路社区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漓江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滨河路社区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滨河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铁工房社区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铁工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铁新村社区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铁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万祥街社区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万祥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万庄村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万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3515社区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3515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爱特社区 ·召陵区旅游·召陵区特产·召陵区十大特产·召陵区十景·召陵区 0

----

查看 爱特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天桥街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天桥街街道

  天桥街道地处漯河市老城区,是召陵区唯一一个全城区办事处。管辖范围东起金山路,西临京广铁路,北依沙河南堤,南到湘江路,面积约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万人。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辖区划分为6个大网格,26个小网格。辖区设立15个党支部,党员612人,职工干部84人。驻辖区单位有双汇集团、漯河卷烟厂、3515工厂等32个。辖区内有光明路小商品批发市场、盛世达电动车超市、水果批发市场、育才路市场等一批专营市场。  

翟庄街道

  翟庄街道,位于召陵区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处,人民路东段、金山路东侧。街道党委、办事处驻翟庄村,故名。总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耕地2000余亩。辖翟庄、冯庄、龙塘、柳庄、范庄、英杨、王裴、洼张、梨园周、大河等10个行政村,东方、纺织路、燕山路等3个居委会。    清朝时,分属郾城县白岗保、新店保;1931年,分属中区、东南区;1943年,分属指挥乡、人和乡、叔重乡、邓襄乡;1949年,分属郾城县召陵区、叶岗区;1958年,分属漯河市郊人民公社、郾城县邓襄人民公社;1975年,置翟庄管理区;1978年,称翟庄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86年,漯河升格地级市,设立源汇区,属源汇区;2004年,漯河二次区划,设立召陵区,属召陵区;2005年11月,乡改街道。   地势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沙河入境东流,至翟庄村北折向北流。汾河、黑河均发源与英杨、龙塘、范庄、柳庄一带,分别东流。境内有国家肉制品检测中心、市二高、市中心医院、市银鸽集团、建材家俱批发市场、周彦生艺术研究院及召陵区政府等百余家驻翟企事业单位,是召陵区政治、经济、商贸、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心区域。    召陵设县级行政区以来,翟庄街道党委、办事处带领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精诚团结,苦拼实干,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漯河创建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乡镇”;“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敬老模范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乡镇”;“漯河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夺杯竞赛‘项目建设杯’银杯、铜杯”;“区级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依法治区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乡镇(街道)”等等30余项荣誉称号。  

召陵镇

  召陵镇地处河南省漯河市东部,是漯河东部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镇总面积68.4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是全国重点镇,中州名镇,是漯河市区划调整新设召陵区的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召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召陵从秦到唐贞观六年设召陵县、颖川郡曾住召陵,“召陵会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各诸侯国联合抗楚又通过和谈奠定中原百年和平的历史事件。召陵“故城”遗址是研究我国夏商到隋唐文化的重要考古地。这里是中华文宗字祖“许慎”的故里。    召陵镇交通四通八达,京珠、洛埠(洛阳至蚌埠)高速公路,京广、沪渝铁路在此交汇;毗邻市区的漯河站为全国一号编组站,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90公里。   召陵镇能源充足,通讯发达,这里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峡输变电500KV的供电枢纽工程,全国第二大优质煤炭基地平顶山煤田仅距百里之遥。镇区内2万门程控电话和大容量移动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召陵镇是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力的“面粉机制造”、“电料金具”加工生产基地。永光金具、齐都面粉机、金雨葡萄糖涵盖全国大部分省区。   召陵镇毗邻市规划区,建设用地资源丰富,发展的空间巨大,这里投资政策优惠,环境宽松,镇项目办公室为您办理一切投资事宜,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邓襄镇

  漯河市召陵区邓襄镇是一个近郊型乡镇,西临漯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接万金镇,北靠召陵镇,南临西平县。全镇辖20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人口4.1万人,耕地4.3亩总面积41.2平方公里。京珠高速、漯周高速、漯阜铁路、漯周公路、漯上公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本镇实际,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创新工作,全镇经济和城建设得到了跨越发展,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以庙李、王庄两个工业区为依托,强力实施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工业经济体系。培育发展了机械加工、塑料加工、建筑建材、印刷,铸造业、运输业等六大支柱产业。2004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完成9.75亿元,实现利税8500万元,第三产业服务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卫生、金融、商贸及运输的迅速发展,有效地繁荣了农村市场.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信息网络、交通、通讯、电力、供水、排污等系统,功能日益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镇村村通有线电视,发展了1.5万门的程控电话载机量,可以满足世界和全国各地的信息传递,同时,开通了宽带网络服务和无线通讯,电话全都程控化。    邓襄镇党委、政府诚邀各地各界有识之士惠顾指导,观光做客,经商发财,投资办厂,共创大业。.  

万金镇

  万金镇位于漯河市东南部16公里处,郭漯路贯穿东西,宋后路相通南北,南与上蔡县交界,西南隔洪河与西平县相望.全镇总面积747平方公里,耕地80760亩,辖36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 , 297个村民小组,70066人。    近年来,万金镇党委、政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全镇农业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快速膨胀,镇区建设日趋完善,已成为漯河市东南部影响力较大的商品、信息、物流中心。    通过政府扶持发展,万金镇农业生产已逐步实现了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模式化、管理现代化,建成了天宫庄园、小庄和乔庄等三个“中华寿桃”三个高效种植园,享有“中华寿桃”之乡的美称。以坡于村为重点的间作套种,以西李、大姜村为重点的蔬菜生产,以光堂村为重点的棉花生产,以郭庄村为重点的食用菌生产等已成为万金镇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该镇生猪养殖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乔庄生猪养殖小区为重点,贾姚、司庄等生猪养殖专业村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成为全市生猪养殖重点镇,年出栏生猪23万头以上.该镇立足于区位优势,强化引导服务,多方引资,个体私营经济企业取得猛发展,全镇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帅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康达彩印纸箱厂、福利面粉厂等一批骨干企业脱颖而出,有效拉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成绩显著,镇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相继建成了聚金路、开发路、金成大道为主的道路,围绕黄金路段,建成了一、二、三期批发零售市场,建成丁第一、二、三初级中学和全市乡镇一流的中心卫生院、敬老院、购物广场,是漯河市小城镇建设十个重点镇之一。    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村、学习型村庄、文明信用镇户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学习科技知识,使广大群众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万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无限活力。    万金镇社会稳定,民风淳朴,百业兴旺。近年来,万金镇先后荣获河南省民政工作“优乡镇”、河南省司法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河南省文化先进单位、漯河市小城镇建设二等奖、漯河市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单位漯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老窝镇

  老窝镇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东北部,北与西华县,东与商水县毗邻。全镇共37行政村,64个自然村,土地面积7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人口6.7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地面积全区第一,人口第二。    老窝镇境内盛产西瓜、小白瓜、桃子、花生、辣椒、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近年来高效种植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初露端倪,粮经比例现已达35:65,复种指数达到300%,培育形成八个万亩型优质农产品基地 (1万亩烟叶基地、2.9万亩辣椒基地、3万亩小白瓜和西瓜基地、2.5万亩优质花生基地、7000亩优质棉花基地、5000亩大葱基地、6000亩优质小杂果基地、8000亩瓜菜种子繁育基地)创出了六大富有鲜明特色的间作套种模式(麦—烟—红薯、麦棉—西瓜、麦棉—辣椒—玉米、麦—小白瓜—辣椒、麦—棉—小白瓜、麦—花生),被市、区誉为能够使大面积土地增效,让大多数农民增收的“老窝种植模式”。绿色养殖业乘农业结构调整的东风,规模型养猪、养鸡户迅速发展跨入全区养殖大镇行列。林业建设突飞猛进,农田林网、路、沟、河、渠绿化率5%,达到平原绿化标准。地方道路建设更是抓住了省市区公路建设年的机遇,完成了全区第一条在乡镇修建的省二级公路(归老路),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积极、稳步、扎实推进,完成了老窝、宿寨和支毛陈三个中心村建设,地方道路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殡葬改革等工作都走在全区甚至全市前列,保持了全省“先进基层党校”、 “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近两年来先后有数位农民被评为“市十佳市民”、“季评十优公民”、“市劳动模范”。教育、卫生、民政社会治安等各项建设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姬石镇

  姬石镇位于漯河市东北角,毗邻市区,总面积32.8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辖19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1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45万人。沙河出市区后呈南北走向,至该乡小潭村后呈东西走向,将该乡半环绕。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漯河北站距该乡2 公里,南站距该乡3.5公里,漯周公路距该乡1.5公里,漯河市新北环路从该乡东南部穿过,新北环东伸后穿境而过。可谓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通迅便捷。乡域里有文字鼻祖许慎的墓地和付庄村遗址,文化底蕴深厚。    现在姬石乡已成为召陵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主战场,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将给姬石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优势,无可比拟的文化优势,将使姬石乡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  

青年镇

  青年镇位于漯河市最东部,全乡辖32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242个村民组,5.8万口人,7.9万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远效型农业大乡。   青年镇是1981年由砖桥公社更名而来,解放前,属西华所辖,称砖桥区。解放初,划归商水称第四区,后又划归郾城称第八区。1958年定名为砖桥公社,远近闻名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砖桥村,古称“太和镇”,早在二三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就是商甲云集之地。青年村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年,辛亥革命元老、著名乡村教育家--望拱壁先生,倾其家资在家乡孝武营创办了“青年公学”,遂更名为青年村,1981年乡政府搬至此地,更名为青年村乡。    青年村乡自然条件优越。全乡属温带季风气候,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年平均日照时数2228.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8个月,年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粮食主产地之一。    青年村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现已建成了粮食、棉花、瓜菜、生猪养殖、林业生产五大师范基地。目前,两万亩瓜菜基地、两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已基本建成,初具规模。    青年村乡党委、政府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农村城镇化建设。近年来,经过科学规划,精心运作,构筑了砖桥集贸区、青年商贸区、纺车刘工贸区洛界公路沿线经济开发带“三区一带”农村小城镇建设大格局,并建成实现了“三化”(硬化、绿化、美化)“三通”(油路通、电力通、电话通),拥有门面房2500见,已进驻工商户560家,市场辐射周边七乡百村,发展前景可观。    近年来,青年村乡先后荣获全省科技示范乡、全省科普示范乡、全省五好乡镇党委、全市六好乡镇党委、全市生态林业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70多项荣誉称号。    区位优势:    青年村乡地处漯河、周口、驻马店三地结合部,东临商水,西连召陵,北靠老窝,南临上蔡。青年村乡交通十分便利,漯界公路、漯阜铁路、漯周高速公路三条交通主动脉横贯全乡,火车站、汽车站设施完备。特别是近年来,乡政府为了改善地方道路状况,投资300多万元,铺设了62公里的环乡油路,实现了村村通,全乡南北主干道万裴线也正在铺设之中。.  

东城管理办

  召陵区东城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15年3月,位于城乡结合部,龙江路、淞江路、黄河路、人民路东路东西穿境而过,召陵区政府驻地和东城产业聚集区均在辖区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地域面积约20.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000亩,总人口2.8万人,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6个自然村(含贾店)。经济主要特点:主要以加工业、餐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务工人员较多;农业种植以高效特色农业为主,大力发展休闲观光、采摘林果业。   联系电话 3227588  


天桥街街道特产大全




天桥街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