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漯河 >> 舞阳县 >> 舞泉镇 >> 张楼村

张楼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张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张楼村简介

  舞阳县舞泉镇张楼村位于县城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城中村,交通条件便利。东至深圳路、西至北京路、南至铁路、北至人民路,村内主导产业为服务业,2016年村内集体收入10万元。
  张楼村辖四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391户1472人,其中农业户口102户348人。全村共有党员49人,两委干部7人,农业户口低保20户28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121100 462000 -- 查看 张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张楼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张楼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柴庄社区

  舞泉镇柴庄社区位于县城东南部,城区厦门路中段及宁波南路两侧,属于县产业集聚区村庄拆迁整合的新型社区之一,该社区由省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规划占地553亩,可容纳6000人。该社区分三期进行,整合柴庄、高庄、张楼3个行政村,3个行政村共包括:柴庄、张场、小庄、三里桥、张楼、前李庄、后李庄、砖桥、小张楼、高庄10个自然村。三个行政村共有村民1015户,3449人。原有村庄占地1123亩,耕地2320亩。合村并点后可节约土地面积570亩。   舞泉镇柴庄社区采用政府运作和市场运作两种模式进行,一期工程由政府运作,具体由县住建局统一设计,统一招标建设,占地128亩,建成连体住宅185套,其中村室、超市、卫生室、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齐全,一期已全部入住。   二期、三期采用市场运作模式进行,也就是“县政府给足政策、镇政府综合协调、村组具体运作、开发商统一承建”的市场运作模式,目前二期已建成连体住房、多层住房108套,社区配套设施已基本到位,拆迁补偿入住协议已签订,部分群众已开始入住。  

东街村

  东街村位于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位置,全村共有六个居民组,650户,人口1859人,辖区内暂住人口8000多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50人。  

西街村

  西街村位于舞阳县城西部,村里有五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业人口150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00人左右,可耕地面积550亩。西街村是舞泉镇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村组干部10人,党员68人。   西街村含盖有清真寺、城隍庙、美丽的东湖、老庙台小广场、开元寺、西城文化广场、西城森林公园、古戏楼等等;村里有少数民族特色一条街,少数民族以饮食、加工为主;汉族以打零工、做生意为主,村里劳动力600人。全村老百姓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南街村

  南街村位于县城舞泉镇南部,共有370户,1685人,耕地面积97亩,现有党员75名,村两委成员7名,乡派支部书记。  

北街村

  舞阳县舞泉镇北街村地处舞阳县城区北部,紧邻舞泉镇政府。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全村有502户1528人,其中党员52人。没有可耕地,没有村办企业。村民主要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为生。村中主干道和小巷均为水泥路,村风文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有整套的村规民约,村民素质较高。   新建村室小楼三层,面积共300多平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村领导班子的建设情况:村党支部书记1人,村主任1人,副书记1人,村委副主任1人,两委班子成员共8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能按时组织开展党员活动。能认真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带领全村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立有村“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村民开展治安巡逻,群防群治、联防互动,有效地维护治安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中心街村

  舞阳县舞泉镇中心街村,位于老县城西北部,东邻舞泉镇北街村,南与舞泉镇西街村相连,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下辖四个村民小组,村民1186人。  

牛市口村

  一、基本概况   牛市口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南至土城,北至西大街,东至南大街,西至新西路,交通便利。全村共273户895人,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耕地244.23亩,其中:一组62户216人、耕地19.77亩,二组56户183人、耕地51.92亩,三组74户214人、耕地76.59亩,四组81户282人、耕地95.95亩。   二、气候环境   牛市口村所处地区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十四点六摄氏度,平均降水量八百三十六点六毫米,平均日照两千八百九十八小时。无霜期二百二十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三、基层组织   牛市口村共有党员63名,村党支部4人,村民委员会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2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三委”班子成员10人。   四、基础设施   牛市口村村室位于牛市口村南部,建筑结构为两层楼房,建筑面积200多平方,办公设备配套齐全。全村有娱乐文化广场1个,新建娱乐文化广场一个,总面积1280平方。2016年新修3.5米宽主干道2190米。生产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工程、宽带网络全部覆盖。综合0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融为一体,配备铜锣、篮球架、乒乓球台等文体娱乐设施。   五、基础产业   牛市口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没有村办企业,群众经济收入以在县城内打零工和小商铺经营为主。  

大杨庄村

  一、地理位置   大杨庄村位于舞阳县城南部,临近城区1公里,北邻牛市口街,西邻文峰乡白果树、东邻高庄、南接舞钢市三里河,是舞阳县连接舞钢至平顶山的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   二、气候环境   大杨庄村地处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三、经济状况   大杨庄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较少,土地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种植结构单一,大部分群众经济收入以务工为主,种植为辅,兼少部分经商。   四、基础设施   近年来全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共7000米,2017年新修主干道1000米,生产、生活用电,安全改水工程,宽带网络全覆盖,综合0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融为一体,配备锣鼓,健身器材等文艺娱乐设施,新建有标准化卫生室。   五、基层党建   全村中共党员有52名,村两委班子7人,支部3人。大杨庄村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村支部将维护农民基本权益,发展经济和大杨庄村公益事业等重大事项,以及密切关系广大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实施,确保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实。  

高庄村

  一、基本概况   高庄村位于舞阳县城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城郊村,东邻金大地公司,西至上海路,南至三里河,北至漯舞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450户,1631人,耕地1100亩,辖前李庄、后李庄、砖桥、小张楼、高庄5个自然村,共6个村民小组。   二、基层组织   高庄村村室位于高庄自然村东南角,建筑结构为一层平房,面积360多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   全村共有党员58名,村党支部6人,村民委员会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其中交叉任职4人,实有“三委”班子成员10人。   三、基础设施   高庄村主干道路全部完成水泥硬化,生产、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工程,宽带网络全覆盖,新建文化广场一个,配备有篮球架、健身器材等娱乐设施。   四、基础产业   高庄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较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部分农户经商。  

双庙村

  舞泉镇双庙村位于舞阳县城东南产业集聚区规划内,全村510户,1992人,所辖区六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村组干部12人,党员68人,全村耕地已征收900亩,已拆迁4个自然村,未拆迁两个自然村近期计划拆迁,统一安置二环路以北、三环路以南、深圳路东,双庙新区安置区内。   双庙新区有超市,村级卫生室两个,文艺活动一个,村级活动场所四间三层,文化广场两处,宽带基本覆盖,有线数码电视户户通,新区基础设施基本齐全,绿化、亮化、硬化一应俱全。  

张楼村

  舞阳县舞泉镇张楼村位于县城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城中村,交通条件便利。东至深圳路、西至北京路、南至铁路、北至人民路,村内主导产业为服务业,2016年村内集体收入10万元。   张楼村辖四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391户1472人,其中农业户口102户348人。全村共有党员49人,两委干部7人,农业户口低保20户28人。  

西蔡村

  西蔡村地处舞阳县城东北,隶属舞泉镇管辖,全村共有328户,1371人,8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100亩。  

瑶璋村

  一、基本概况   瑶璋村位于舞阳县城东人民路1公里处,是舞阳县连接舞钢至平顶山的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人口401户、1573人共计6个村民小组。其中:一组65户244人,二组58户218人,三组30户120人,四组98户336人,五组88户336人,六组75户300人。   二、基层组织   全村共有中共党员42名,村两委班子6人,其中村党支部5人。   三、基础设施   瑶璋村于2016新修3.5米宽主干道2000米,生产、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工程、宽带网络全部覆盖。综合0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融为一体,配备锣鼓、篮球架、乒乓球台等文娱设施。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个。   四、基础产业   瑶璋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较少,土地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种植结构单一,大部分群众经济收入以务工为主,种植为辅,兼少部分经商。没有村办企业,村民主要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为生。  

董庄村

  董庄村位于舞阳县城东,城乡结合部,辖四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60名,村两委班子7人。耕地面积650亩,居青岛路东面,交通便利。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烟叶。养殖业以养羊、养猪、养鸡为主,多为家庭型零星养殖。  


张楼村特产大全




张楼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