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军王村位于吴城镇西部,辖西军王、岗郭、枣树杨3个自然村,全村423户、1586人、6个村民组、两委干部7人、党员42名,祖先也是从山西省洪同县迁徙至此。
舞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郭悟轩就是西军王村人,吴城第一个党支部,拥有畜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西军王村快速发展,建起万头猪场一座,千头猪场3座,实现了户户通,新建了文化广场、戏楼、幼儿园,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121101 | 462000 | -- | 查看 西军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王村 |
西王村有个自然村,大吴村、小吴村和西王村,生产队时为大王村,后改为西王村。全村共287户、1190人、土地面积1460亩,两委干部6人。 2016年,西王村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文化娱乐广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化坑塘9个,栽植绿化树500多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全省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 |
后刘村 |
后刘村管辖后刘庄、大路任、烟王3个自然村,530户、1898人、党员55人,土地2700亩。原名沙湖刘,解放后更名为后刘。 近年来,后刘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新建了村室和文化广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文明和谐。 |
尚店村 |
尚店村辖374户、1740人、2420亩土地、党员39名,两委干部6人。 传说从前尚店村是一个镇店,姓尚人数居多,取名尚店。近年来,尚店村两委奋发图强,完成了村村通,修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汪庄村 |
汪庄村位于吴城镇中部,辖1个自然村、397户、1489人、2448亩地耕地、两委干部5人、党员39人。汪庄村姓氏较纯,祖先来自山西省洪桐县大槐树镇。 汪庄村突出抓好党建工作,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两委干部务实廉洁,广大党员致富带富,实现了户户通,新建了文化广场和戏楼,架设路灯50盏,栽植绿化树200多棵,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发展大棚土豆100多亩、秋桃200多亩,成为全县做大的土豆生产基地。 |
东军王村 |
东军王村辖吕王、东军王2个自然村,地处舞阳县吴城镇西部,全村共224户、856人、1230亩耕地、两委干部3名、党员20名。 东军王村先祖姓王,清末出过一名武举人,名王纬五,村内有瞻仰碑明确记载。村内有一古槐,有400多年历史 |
西军王村 |
西军王村位于吴城镇西部,辖西军王、岗郭、枣树杨3个自然村,全村423户、1586人、6个村民组、两委干部7人、党员42名,祖先也是从山西省洪同县迁徙至此。 舞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郭悟轩就是西军王村人,吴城第一个党支部,拥有畜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西军王村快速发展,建起万头猪场一座,千头猪场3座,实现了户户通,新建了文化广场、戏楼、幼儿园,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
双楼村 |
双楼村辖东张庄、张集、南张庄、双楼、楼疙瘩5个自然村、土地2424亩、人口1549人、党员49人、两委干部6人。 明朝时期,双楼村从谷老村迁此,当时兄弟8人,盖有8所楼、8条巷、有8盘磨,时称双楼谷,现称双楼村。 |
惠庄村 |
惠庄村位于吴城镇西北部,辖崔庄、惠庄、后张庄3个自然村,全村352户、1346人、土地1910亩、党员27人、两委干部5人。 惠庄村拥有2000多年古迹---大悲寺,经过简单恢复,寺庙香火不断。 |
沟陈村 |
沟陈村简介 五百多年前,洪洞县大批人士搬迁舞阳县,发现此地沟渠环绕、土地肥沃,便定居在此。因为这里沟渠较多,人员均为陈姓,便取名沟陈村。 解放后,沟陈村隶属协义村的一个自然村,上世纪70年代,分离出来,成为沟陈行政村。全村共146户、602人、909亩耕地,现有党员34名、两委干部4人,村虽不大,却辖沟陈、冯庄、阚庄3个自然村。 |
协义村 |
协义村早在100多年前从洪洞县迁来,祖先名叫刘红全,全村大部分姓刘,所以叫协义村。 全村275户、987人,1834亩土地,党员34人、两委干部4人。 |
申店村 |
申店村位于吴城镇北部,辖小李庄、小冯庄、小王庄、时庄、申店4个自然村。全村479户、1690人、3000亩耕地,共有党员59人,两委干部7人。 申店村至今保留着清代祖师庙,新建了文化娱乐广场,新修道路3公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
坡杨村 |
坡杨村地处北坡,杨姓居多,称为坡杨。全村辖258户、1067口人、党员33人、两委干部5人。 近年来,坡杨村快速发展,新修道路3公里,建起了村室和广场,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
谷老村 |
谷老村位于吴城镇西北,现有1124口人,村内16姓氏,谷姓居多,原谷氏祖先谷汝秀于明朝中期从洛阳宜城迁徙至此,在村南自创学堂,现有2棵柏树,有600多年历史,村四周有寨墙和壕沟,分东西寨门,谷汝秀当时有地千余倾,立碑“千倾碑”,风光500余年。 |
前刘村 |
前刘村辖前刘、何庄、朱庄、孟庄4个自然村、506户、2235人,3380亩。明朝中期,从山西洪桐县迁来2名姓刘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取名沙湖刘,解放后分为前刘。 前刘村居弱图强,奋发进取,先后建起了文化广场和村室,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亮丽,环境优美。 |
玉皇庙村 |
玉皇庙村位于吴城镇中部,辖3个村民组、152户、542人,两委干部3人、党员25人、耕地830亩。 玉皇庙村诞生于清嘉庆十六年,因村前修建了玉皇大帝庙宇而得名,村内石碑有明确记载。 玉皇庙村在90年代闻名遐迩,1993年全镇率先通柏油路。近年来,玉皇庙村快速发展,先后建起了文化广场、戏楼,基础设施完善,成功举办了二期“村晚”,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 |
苇塘村 |
苇塘村是吴城镇镇区四街之一,辖5个村民组、401户、1501人、耕地面积1500亩。现有党员34人、两委干部5人。 近三年来,苇塘村修建了户户通,新建了文化娱乐广场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村内环境优美,花香遍地,广大群众安居乐业。 |
坡刘村 |
坡刘村位于吴城镇北部,地处洼地,全村辖坡刘、蒋庄、北黄庄4个自然村、293户、1160口人,党员47人、两委干部4人。 坡刘村两委敢不敢想敢干,修建了村内通,新建了广场、村室,栽植绿化树500多棵,安装路灯30盏,村内环境优美,青竹片片,花木丛生,生机盎然。 |
边庄村 |
边庄村因地处偏远,取名边庄,全村207户、856人、党员24人、两委干部3人、土地1500亩。 近年来,两委干部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完成了户户通,新建了村室和卫生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靓丽多姿。 |
英张村 |
英张村位于吴城镇东北部,辖2个自然村、369户、1517人,三委干部10人,49名党员。 英张村是全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河南省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村内道路成网、绿树成行、墙壁雪白,环境优美。商户众多,特色产业跨速发展,已成为全县先进村。 |
板张村 |
板张村下辖板张、姚庄、于庄三个自然村,全村共378户、1471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45人、耕地面积2689亩。 板张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烟叶、土豆等特色产业,修建了村内道路,栽植绿化树600多棵,安装路灯100多盏,美化了坑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赵寨村 |
赵寨村紧邻镇区,辖1200口人、1440亩耕地、党员35人、两委干部6人。 赵寨村地处吴九路口,漯舞铁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靓丽。 |
后曹村 |
后曹村位于吴城镇镇区东北部,紧邻漯舞路,辖后曹、王园、小谷庄3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1847口人、2200亩耕地,现有两委干部5人、党员50人。 后曹村立足镇区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开发了吴九路,新建门面房150多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烟叶300多亩,流转土地500多亩,建成了开放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 |
东王村 |
东王村位于吴城镇东部,漯舞路南,东于源汇区问十乡相邻,全村辖东王、前曹、林庄三个自然村、556户、2214人,现有党员51人、两委干部7人,耕地面积2850亩。东王村的糖心苹果全市闻名,现种植小杂果100多亩,发展瓜果蔬菜1200多亩、烟叶500多亩,主导产业突出,村容靓丽,社会安定和谐。 |
寨子朱村 |
寨子朱村位于吴城镇东南角,东临源汇区问十乡、南邻西平县师灵镇,三县交界。全村共有243户、889人、1419亩土地,党员43人、两委干部4人。 寨子朱村地处高岗,因朱姓较多,称为寨子朱。近年来,寨子朱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瓜果蔬菜1000多亩,远销广州、深圳等地,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安定团结。 |
寨子张村 |
寨子张村位于吴城镇东南部,紧邻西平县师灵镇,地处高岗,辖寨子张、寨子郭2个自然村、254户、1019人、154亩土地,全村现有党员46名、两委干部5人。 相传李闯王路径,大路放银子试探,无人拾遗,村民老守祖先秉性,勤劳诚信,不贪图财物,做生意者诸多成功。 |
南高村 |
南高村辖武楼、申庄、南高、小谷庄4个自然村、1740口人、2320亩耕地、两委干部5人、党员51人。 传说庄后有一条大路从漯河直达南阳,取名大路高,大路高就一家姓高,多年后高姓绝后,刘姓从大槐树镇迁入大路高,因大路高地处吴城镇最南部,更名为南高村。 |
南陈村 |
南陈村位于吴城镇南部,紧邻西平县,全村辖5个村民组、331户、1084人、1380亩耕地,党员46名、两委干部6人。 自去年以来,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栽植绿化树800多棵,修建了文化广场、村室、卫生所、幸福院,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美观。 |
昭寺村 |
昭寺村位于吴城镇政府所在地,吴城四街之一,现有4个村民组、34户、1087人,全村有党员35人、两委干部8人,耕地面积1100亩。 昭寺村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昭寺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书画家达10多个,是舞阳农民画的发源地,农民画一条街大放光彩。 |
学府村 |
学府村简介 全村共4个村民组、258户、1082人,外来经常在住人口近千人,两委干部5人,党员27人、耕地850亩。 学府村是年轻的街镇村,1999年建村,位于吴城镇镇区东部,村内3条南北和3条东西主街道,相互交错,店铺林立,生意兴隆,每月3次-,繁荣红火,是全镇的商业区。 |
北高村 |
北高村位于舞阳县东南部,紧邻省道S330和范辛铁路,交通便利,全村辖4个村民组、402户、1225人、耕地面积1820亩、两委干部7人、党员56人。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筹资500多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3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田间道路全部硬化,安装路灯120盏,栽植绿化树3000多株,整修下水道3000米,粉刷墙壁12000平方米,扎制竹篱笆1000米,建成文化广场3个、街心花园6个、戏楼一座,实现了村内的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高标准建成了文化大院、卫生所、医药超市;全部农户用上了自来水,8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85%的农户用上了太阳能;新建了幼儿园,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100%,成立了庆民敬老助学基金,每年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救助金300元,为考入本科以上学子发放助学金2000元以上,10年来,全村未发生一起赴镇以上个人和集体访,未发生过一起治安案件,全村无参与-人员,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无打架斗殴和吵架现象。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大棚蔬菜280亩、花卉苗木60亩、林果250亩,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招引建成了天众电子厂、河南棠溪剑业集团北高分公司,培育商户86家,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近年来,北高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管理先进村”、“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支部”、“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漯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漯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漯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舞阳县新农村建设先进试点村”等县级以上荣誉34项。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