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漯河 >> 舞阳县 >> 莲花镇 >> 大赵村

大赵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赵村简介

  大赵村简介
  大赵村位于县城东北部25公里,南依澧河而驻,全村辖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35户,村民1150人,党员人数22人,2014年底识别出贫困户94户,贫困人口407人。全村耕地1200亩,村围南北长1公里,东西长1公里,区域总面积近2平方公里。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农闲时务工为主。村内现有规模养猪场1座,肉鸡养殖场3各,牛羊散养户10余户。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95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121103 462000 -- 查看 大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赵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赵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小赵村

  小赵村简介   舞阳县莲花镇小赵村位于舞阳县东北,南邻澧河,与西城区阴阳赵镇和源汇区大刘镇相邻,村西侧有一条水泥路连通S241省道,交通比较便利。   小赵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353户,1418人,其中贫困户95户,计368人。耕地面积1418亩,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种植以及在附近、外出务工,副业有养猪、养鸡、养牛等,村内道路已修多年,经常年碾压路况较差,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半李村

  半李村简介   莲花镇半李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条件较差的村。半李村位于莲花镇西部,辖有4个村民小组,235户11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63人,全村有耕地986亩。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加上近年来旱涝不均,产量低而不稳,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闫湾村

  闫湾村简介   莲花镇闫湾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条件较差的村。闫湾村位于莲花镇西部,辖有4个村民小组,337户134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37人,全村有耕地1184亩。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加上近年来旱涝不均,产量低而不稳,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韩寨村

  韩寨村简介   莲花镇韩寨村位于镇区西部,与太尉镇、S241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比较便利。   韩寨村有3个村民小组,有700户,2800人,其中贫困户14户,计60人,耕地面积3000亩,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种植以及在附近、外出务工,副业有养猪、养鸡等,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王寨村

  王寨村简介   舞阳县莲花镇王寨村是豫南平原典型的传统的农业村。小麦,大豆是主要的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是一个发展落后的贫困村。   王寨村位于省道S241中段,全村,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65户2035人,其中贫困户19户贫困人口61人,全村有耕地2031亩,农作物基本靠天收,种植结构单一,特别近年来旱涝不均,产量低而不稳,村民增收潜力低、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三官庙村

  三官庙村简介   三官庙村位于莲花镇北中部,北靠沙河,南邻泥河洼滞洪区,省道241从中穿过。全村共有耕地1918亩,近2000口人。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有52名党员,村两委干部5人。三官庙村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种养模式,种植小麦、大豆,养殖生猪、山羊、鸡。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为主。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大多在800人左右。  

长村赵村

  长村赵村简介   莲花镇长村赵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条件较差的村。长村赵村位于莲花镇西北部,辖有11个村民小组,498户,21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35人,全村有耕地2200亩。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加上近年来旱涝不均,产量低而不稳,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马湾村

  马湾村简介   舞阳县莲花镇马湾村位于舞阳县西北,南邻澧河,与太尉镇、北舞镇相邻,东临S241省道,交通比较便利。   马湾村有2个村民小组,有190户,722人,其中贫困户11户,计19人,耕地面积660亩,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种植以及在附近、外出务工,副业有养猪、养鸡等,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白庄村

  白庄村简介   白庄村位于莲花镇政府所在地,北依沙河,南邻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省道S241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有2个自然村(白庄、纸坊),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6户,1760口人,2014年底识别出贫困户77户,贫困人口314人。全村耕地2060亩,大部分在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内,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的主要支柱产业,村内现有千头养猪场两座,牛羊散养户10余户,鱼塘10余个。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60元。  

玉皇庙村

  玉皇庙村位于莲花镇政府东北1公里处,北依沙河,南邻省道S241,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后蔡村、玉皇庙村、许庄村),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6户,1271口人,现有贫困户28户71人。全村耕地2437亩,一部分在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内,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的主要支柱产业,村内现有猪牛羊散养户10余户,鱼塘3个。  

沈庄村

  舞阳县莲花镇沈庄村位于舞阳县东北,与西城区阴阳赵镇相邻,村西侧有一条水泥路连通S241省道,交通比较便利。沈庄村有12个村民小组,有535户,2150人,其中贫困户31户,计93人,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93人。耕地面积2335亩,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种植以及在附近、外出务工,副业有养猪、养鸡、养牛等,村内道路已修多年,经常年碾压路况较差,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刘益庄村

  刘益庄村简介   刘益庄村位于莲花镇东,东临与阴阳赵,省道S241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320亩耕地,282户1200口人,粮食种植、畜禽养殖、劳务输出是主要支柱产业。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28人。  

拐子王村

  莲花镇拐子王村是豫南平元一个典型的传统的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是一个发展落后的贫困村。拐子王村位于省道S241中段,全村有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467户2025人,其中贫困户200户718人。全村有耕地2116亩。农作物基本“靠天收”,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特别近年旱涝不均,产量低而不稳,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天边杨村

  天边杨村简介   天边杨村辖两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32户,1765人。其中贫困户60户,计16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8人。耕地面积2185亩,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种植,外出务工,养殖业,村内道路已修多年,经常年碾压,路况转差,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薛寨村

  莲花镇薛寨村是豫中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的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   薛寨村位于舞阳县莲花镇西南10公里处,全村有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542户2039人,其中贫困户151户457人。全村有耕地2289.95亩。因地处罗湾分洪闸要冲,经多次分洪冲刷,地势低洼且土地严重沙化,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定,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较为滞后,条件较差,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大赵村

  大赵村简介   大赵村位于县城东北部25公里,南依澧河而驻,全村辖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35户,村民1150人,党员人数22人,2014年底识别出贫困户94户,贫困人口407人。全村耕地1200亩,村围南北长1公里,东西长1公里,区域总面积近2平方公里。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农闲时务工为主。村内现有规模养猪场1座,肉鸡养殖场3各,牛羊散养户10余户。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95元。  

史渡口村

  史渡口村简介   史渡口村位于莲花镇东南,南依浬河,西邻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人口1795,2015年8月识别出贫困户98户,贫困人口410人。全村耕地2320亩,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  

弯庄村

  弯庄村简介   弯庄行政村共有一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三百八十五户一千四百八十三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57人。耕耕地面积2100亩,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作物种植外出务工。村内道路已修多年,经常碾压,路况较差,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杨桂庄村

  杨桂庄村简介   莲花镇杨桂庄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村。   杨桂庄村位于莲花镇南部,辖有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249户987人,其中贫困户72户。全村有耕地1030亩。农作物基本“靠天收”,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加上近年来旱涝不均,产量低而不稳,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李湾村

  李湾村位于莲花镇南部,东邻杨桂庄、北靠护庄堤、南依澧河、西接于庄。村子距镇政府5公里,距县城35公里,交通便利。   李湾村地处平原,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李湾村辖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中共党员24名,2名环卫工人,3名监委会成员,农户182户,725人,贫困户22户,69人。李湾村坚持“四议两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将维护农民基本权益、集体资产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等村级重大事项,以及与多数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按照程序组织实施。确保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实。   李湾村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养殖业以养羊、养猪、养鸡为主,多为家庭型零星养殖,土地面积1041亩,土地流转面积500亩。   

于庄村

  于庄村村位于莲花镇政府西南6公里处,南靠澧河,北邻泥河洼滞洪大堤,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1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2户,1438口人,现有贫困户15户59人。全村耕地2427亩,绝大耕地部分在泥河洼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内,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的主要支柱产业,村内现有猪羊鸡等家畜家禽散养户6余户。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206元。  

兴国周村

  兴国周村位于舞阳县莲花镇西南,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550户2115人,现有贫困户16户49人。全村有耕地3600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基础条件较差,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足。  

朱寺村

  朱寺村位于莲花镇政府南部,北依泥河洼滞洪区,南邻澧河,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有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6户,1367人,现有贫困户12户60人。全村耕地1700亩,全部在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内,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的主要支柱产业。2015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160元。  

包庄村

  包庄村位于莲花镇政府西南10公里处,南依澧河,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76户,2410口人,现有贫困户16户73人。全村耕地2437亩,一部分在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内,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的主要支柱产业,村内现有猪牛羊散养户10余户,鱼塘1个。  

郭庄村

  郭庄村位于莲花镇政府西南11公里处,南依澧河,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9户,1167口人,现有贫困户5户15人。全村耕地2437亩,一部分在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内,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的主要支柱产业,村内现有猪牛羊散养户10余户,养鸡3户。  

李寨村

  李寨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是发展落后的贫困村。   李寨村位于莲花镇西南部,辖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523户,1737人,其中贫困户151户438人。全村有耕地2240亩,主要产业是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种植业,种植结构比较单一,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吴李村

  吴李村简介   莲花镇吴李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条件较差的村。   吴李村位于莲花镇东南部,辖有9个村民小组,520户26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76人,全村有耕地3050亩。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加上近年来旱涝不均,产量低而不稳,村民增收潜力不足,各方面发展比较滞后,条件较差。  


大赵村特产大全




大赵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