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漯河 >> 舞阳县 >> 孟寨镇 >> 澧河村

澧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澧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澧河村简介

  澧河村位于镇政府南1公里处,紧邻澧河北侧,村北600米处建成新型社区已投入使用。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259户994人,耕地1377亩,以小麦、玉米、小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50人,监委会未产生。全村共有贫困户12户22人,其中,低保贫困户8户16人,五保户2户2人,一般贫困户2户4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121105 462000 -- 查看 澧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澧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澧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东村

  龙东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路西4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298户1108人,耕地179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曹孟村

  一、村情概况   曹孟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8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428户1700人,耕地260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4户27人,低保贫困户3户5人,一般贫困户4户14人,五保贫困户7户8人。   二、致贫原因   曹孟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11户17人,因残致贫1户4人,因学致贫2户6人。   三、发展规划   曹孟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吴庄村

  一、村情概况   吴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北方向4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475户2005人,耕地3289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23户39人,其中,低保贫困户13户24人,五保贫困户7户9人,一般3户6人。   二、致贫原因   吴庄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18户32人,因残致贫1户1人,因学致贫1户1人,缺技术、缺劳力致贫1户1人,缺资金致贫2户4人,其它原因致贫致贫0户0人。   三、发展规划   吴庄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黑郭村

  一、村情概况   黑郭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北方向5.5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136户542人,耕地1034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1户24人,其中,低保贫困户6户14人,五保贫困户2户2人,一般贫困户3户8人。   二、致贫原因   黑郭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9户14人,因残致贫2户7人,其它原因致贫致贫0户0人。   三、发展规划   黑郭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福来王村

  一、村情概况   福来王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北2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184户728人,耕地1120亩,以烟叶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0户2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6户11人,五保贫困户2户4人,一般贫困户2户6人。   二、致贫原因   福来王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4户10人,因残致贫4户7人,缺劳力致贫2户4人。   三、发展规划   福来王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孟寨村

  孟寨村位于孟寨镇政府北1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425户1800人,耕地216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中共党员62名,村两委班子8人,其中,村党支部6人、村委3人、交叉任职1人。  

邵店村

  一、村情概况   邵店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北方向5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401户1470人,耕地2529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3户34人,其中,低保贫困户6户15人,五保贫困户0户0人,一般贫困户7户19人。   二、致贫原因   邵店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6户12人,因残致贫4户13人,因学致贫3户9人,其它原因致贫致贫0户0人。   三、发展规划   邵店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梅庄村

  一、村情概况   梅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3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375户1572人,耕地220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8户17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户10人,五保贫困户2户3人,一般贫困户2户4人。其中:2017年5月经精准入户普查识别,新增3户,10人,清退2户,2人。   二、致贫原因   梅庄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2户3人,因残致贫4户11人,因学致贫1户2人,缺劳力1户1人。   三、发展举措   梅庄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保、救”四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目前,5户实施了到户增收项目,3户与银行签订了金融扶贫贷款协议。  

干杨村

  干杨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北方向3.5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219户777人,耕地1143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0户18人,其中,低保贫困户7户15人,五保贫困户2户2人,一般贫困户1户1人。  

周马庄村

  周马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路西5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327户1335人,其中,两委干部5人,党员34人,耕地面积185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魏寨村

  一、村情概况   魏寨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北方向6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279户1071人,耕地1478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6户52人,其中,低保贫困户8户22人,五保贫困户2户2人,一般贫困户6户28人。   二、致贫原因   魏寨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12户34人,因残致贫13人,因学致贫1户6人,因灾致贫1户4人,缺土地致贫1户5人,其它原因致贫致贫0户0人。   三、发展规划   魏寨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潘楼村

  一、村情概况   潘楼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北约7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197户861人,耕地108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42户149人,其中,低保贫困户15户28人。五保贫困户1户1人,一般贫困户26户120人。   二、致贫原因   潘楼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22户79人,因残致贫5户21人,因学致贫2户7人,缺技术1户1人,缺资金11户37人,其它原因致贫1户4人。   三、发展规划   潘楼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刘集村

  一、村情概况   刘集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8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共444户1840人,耕地230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33户447人,低保贫困户45户140人,一般贫困户87户307人。(其中2016年脱贫103户360人,回退17户59人,未退贫12户23人,新增1户6人)现有未脱贫户30户88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3户69人,一般贫困户7户19人。   二、致贫原因   刘集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81户253人,因残致贫   8户26人,因学致贫8户31人,缺技术、缺劳力致贫35户136人,缺资金致贫1户1人。   三、发展规划   刘集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庄罗村

  庄罗村辖1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286户,1250人,耕地1448亩。庄罗村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2800元。庄罗村共有贫困户105户,305人,其中低保贫困户32户,五保贫困户4户,一般贫困户69户;105户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14户,缺劳动力17户,因学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1户。由于缺乏水源靠天吃饭,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产量低而不稳,由于受条件限制种植结构比较单一,村民增收潜力不足,造成村民的整体收入较低。  

大周庄村

  一、地理位置   大周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北约5公里处,交通便利。辖7个村民小组,共284户1084人,耕地1340亩,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   二、气候环境   大周庄村所处地区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三、经济发展   大周庄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四、基础设施   村室修建于2016年,面积200多平方米。   五、产业发展   大周庄村种植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六、基层党建   全村共有中共党员41名,村两委班子5人,其中村党支部3人,村委3人。大周庄村坚持“四议两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将维护农民基本权益、集体资产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和大周庄村公益事业等村级重大事项,以及与多数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按照程序组织实施。确保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实。  

黄庄村

  一、村情概况   黄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北方向1.8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446户1697人,耕地2157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5户44人,其中,低保贫困户11户34人,五保贫困户1户1人,一般贫困户3户9人。   二、致贫原因   黄庄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15户44人,其它原因致贫致贫0户0人。   三、发展规划   黄庄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丰庄村

  一、村情概况   丰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南约3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60户1109人,24名党员,村两委干部4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2名。耕地130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是养殖业。经济作物有花生和小杂果种植。   二、阳光舞阳工作推进情况   全镇“阳光舞阳”建设工作动员会之后,孟寨镇丰庄村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两委干部及党员会,传达全镇以建设“阳光舞阳”体系为目标,扎实推进“阳光三权”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和监督问责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公开透明、便民利民、方便快捷、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为主的会议精神。成立了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阳光舞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三、下步打算   丰庄村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努力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按照全镇工作时限要求推进落实到位。  

寨子王村

  寨子王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南8公里处,辖寨子王、坑东李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耕地2058亩,农户385户,1637人,全村共有党员36名,村两委班子6人,交叉任职1人,监委会3人。   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大豆、花生。养殖业多为家庭型零星养殖。  

孙李村

  孙李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南8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311户1392人,耕地1750亩,以传统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党员53名,村两委班子4人,监委会3人。共有贫困户12户28人,其中,低保贫困户3户7人,五保贫困户4户5人,一般贫困户5户16人。  

小王庄村

  小王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南6公里处,辖小王庄、唐陈、小刘庄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耕地1880亩,农户353户,1391人,全村共有党员26名,村两委班子4人,监委会3人。属省定贫困村。其中2016年建档立卡101户232人。按照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管理办法及“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2016年经过精准识别,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232人,年底脱贫71户、168人。2017年通过集中整改,再次精准识别,自然减少3人,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2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9人145户,五保贫困户9户11人,低保贫困户31户73人。   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大豆、花生。养殖业多为家庭型零星养殖。致贫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基础薄弱,收入渠道少,思想观念落后,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现有的99户贫困户229人,因病致贫49户99人占43.2%;缺技术、缺劳力致贫31户63人占27.5%;因残12户41人占17.9%;因学致贫4户14人占6.11%;缺土地、资金致贫3户12人5.24%。   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村帮扶单位的全力帮助下,相继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农网改造工程、道路建设工程、村级活动场所提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五大工程,村内基础施得到极大完善,已达到了贫困村退出的硬件标准,同时积极争取产业扶贫项目,先后为81户贫困户实施了到户增收项目,占地19亩、容量300千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已竣工即将投入运营,预计可带动37户贫困户直接收益。产业项目的实施,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稳步脱贫,确保全村如期实现精彩脱贫、光荣摘帽目标。  

柿园胡村

  一、地理位置   柿园胡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南约7公里处,交通便利。辖4个村民小组,共310户1237人,耕地1020亩,村两委干部3人,党员36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   二、气候环境   柿园胡村所处地区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三、经济发展   柿园胡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四、产业发展   柿园胡村种植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五、基层党建全村共有中共党员36名,村两委班子3人,其中村党支部3人,村委1人。柿园胡村坚持“四议两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将维护农民基本权益、集体资产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和柿园胡村公益事业等村级重大事项,以及与多数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按照程序组织实施。确保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实。  

赵马村

  一、地理位置   赵马村位于孟寨镇西南,东邻效集村、北靠周马庄、南临澧河、西接柿园胡村。村子距镇政府5公里,距县城11公里,距宁洛高速不超过1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二、气候环境   赵马所处地区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和建设村级光伏发电项目。   三、经济发展   赵马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养殖业以养羊、养猪、养鸡为主,多为家庭型零星养殖。   四、基础设施   赵马生产、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工程、宽带网络全部覆盖。综合0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融为一体,配备篮球架、健身器材等文娱设施。有标准化卫生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产业发展   赵马种植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村内有集市中心,中小型超市、饭店等一应齐全,购物便利。   六、基层党建   全村共有中共党员44名,村两委班子5人,其中村党支部3人,村委2人。赵马村坚持“四议两公开”,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将维护农民基本权益、集体资产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和赵马公益事业等村级重大事项,以及与多数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按照程序组织实施。确保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把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实。  

寇庄村

  孟寨镇寇庄村位于孟寨西北四公里处,土地面积1210亩,辖1个自然村,共有239户,899人,其中党员31人,两委干部5人。寇庄村共有低保户17户,五保户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2017年新增贫困户3户。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孟王村

  孟王村位于孟寨镇南部,滨临澧河,辖孟王、老郭庄2个自然村,农户427户,1761人,全村共有中共党员48名,村两委班子5人,其中,村党支部5人、村委3人、交叉任职3人,属省定贫困村。   为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全面实施“厘权”、“履权”、“监权”为主要内容的“阳光舞阳”体系建设,严格按县镇有关会议文件要求,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建设,做到办公设备齐全、人员配备充足;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内容,规范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在重点收集民政、劳保、财政、计生等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注重收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材料。同时建立健全工作人员职责、收集补充制度、鉴别归档制度、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保证“阳光舞阳”资料形成规范、收集齐全、归档及时,确保了党务政务工作在阳光下运作。  

介庄村

  介庄村住于孟寨镇政府北3.5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54人。共有427户,1691人。耕地面积270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7户19人,其中低保贫困户5户16人,五保贫困户1户1人,一般贫困户1户2人。  

澧河村

  澧河村位于镇政府南1公里处,紧邻澧河北侧,村北600米处建成新型社区已投入使用。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259户994人,耕地1377亩,以小麦、玉米、小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50人,监委会未产生。全村共有贫困户12户22人,其中,低保贫困户8户16人,五保户2户2人,一般贫困户2户4人。  

邢王村

  一、村情概况   邢王村位于孟寨镇政府往东1.5公里处,1个行政村,8个村民小组,共350户,1650人。其中,村干部7人,第一书记2人,党员55人。耕地面积约1850亩,其中以种植核桃、花生、高淀粉红薯、香菇等经济作物为特色。   二、发展状况   自脱贫攻坚开始以来,邢王村严格依照上级脱贫攻坚政策要求,对贫困户精准帮扶。其中,已实施到户增收项目9户,金融扶贫项目2户,温馨家园项目2户,危房改造项目17户,光伏扶贫项目37户,4050公益岗位就业4人,介绍外出就业68人,雨露计划4人,助学补助4人,残疾人救助12人,低保救助92人,五保补助11人。并且,在人居环境上实现通村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村室活动广场图书馆等建设(文化戏楼建设中),食用菌基地也在建设中,建成后可帮助57户贫困户,带动约120名有劳动力的村民就近就业。真正做到了精准帮扶,因人施策。  

大丁村

  大丁村位于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中部,东经113°30’35",北纬33°30’50",属漯河市舞阳县孟寨镇。耕地554亩,全村182户,729人。   地理位置   大丁村,位于河南省中部平原地区,为河南省舞阳县孟寨镇一行政村。大丁村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0.97公里,总面积为0.96平方公里。北临孟寨镇小丁村,西临孟寨镇邢王村,东面和南面与舞阳县姜店乡隔澧河为邻。   历史沿革   据《舞阳县地名志》(1988年)记载,孟寨镇大丁村在县城东北10公里,澧河北岸。西北距离孟寨镇人民政府4.2公里。清乾隆年间,丁姓始祖丁存义自尾巴丁(已和今东王庄并为一村)迁此建村,因地处澧河湾,曾名丁湾。据清道光《舞阳县志》记载:姜元保(今姜店乡境内)辖有丁湾。后东北有小丁湾,故更名为今名。户130,人676,汉族。现以丁姓居多,尚有胡、王等姓共居。聚落近东西长方形,有护庄堤环围,面积110592平方米。三条南北街与数条东西巷垂直相交成格状。居住集中,布局严整,多为砖木结构瓦房。系1975年8月洪水后,重新规划改建。以农业为主,村南边多种植桑杈、白蜡条。部分村民兼营蘑菇种植、箩筐编织、运销河沙、鸡鱼养殖和小商业。两个民办商店,分社在西部和北部。村办小学在村南,卫生室在西北隅。村内三个坑塘,皆养有鱼。尚有三个民办电影放映队。每年农历八月初八,有物资交流会。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丁连锁出生与此。丁连锁:1932年出生,1952年参军入伍,1953年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时年仅21岁。另,小邢庄,清末,邢氏始祖邢芳勋从邢王村析出迁此建村,因村小人少,故名。户20,人119,汉族。现仍以邢姓居多,尚有王姓共居。聚落近正方形,面积26228平方米。一条南北主街与数条东西巷纵横垂直相交。宅院宽敞,布局规整,多为砖木结构小瓦排房。系1975年八月洪水后,由西南180米处原村址迁此重建新村。东与大丁湾仅一路之隔。   进入新世纪后的大丁湾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日子越来越红火,道路越走越宽。大丁村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澧河边冉冉升起。   交通状况   大丁村交通便利,孟寨镇南环公路与东环公路在此交汇,距离县城仅20分钟车程。宁(南京)洛(洛阳)高速穿境而过,距离高速公路舞阳唯一出入口仅3千米。  

小丁村

  小丁村位于孟寨镇东部,村子距镇政府两公里,距县城十二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人口232户,946人,其中中共党员27名,村两委班子5人,耕地面积1400余亩。2017年经过精准识别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17人。   近年来在孟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县直各局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内基础建设得到了完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小丁村全体村民将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实现稳定增收,贫困户实现稳固脱贫,力争全村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吉米张村

  一、村情概况   吉米张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2.5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205户825人,耕地1200亩,以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2户19人,其中,低保贫困户5户12人,五保贫困户5户5人,一般贫困户2户2人。   二、致贫原因   吉米张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9户16人,因残致贫2户2人,因缺劳力致贫1户1人。   三、发展规划   吉米张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宋桥村

  一、村情概况   宋桥村位于孟寨镇政府东北2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共148户535人,更低797.4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7户1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户7人,五保贫困户1户1人,一般贫困户2户3人。   二、致贫原因   宋桥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5户9人,因残致贫2户2人   三、发展规划   宋桥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左右贫困户实施增收项目,通过“转、扶、保、救”四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效集村

  一、村情概况   效集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南约5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226户852人,耕地1050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贫困户10户15人,其中,低保贫困户6户11人。五保贫困户3户3人,一般贫困户1户1人。   二、致贫原因   效集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5户9人,因残致贫5户6人。   三、发展规划   效集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到户增收项目,通过“转、扶、搬、保、救”五项举措,带动贫困户实现精彩脱贫。  


澧河村特产大全




澧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