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登镇:位于剑川县西部,与羊岑、弥沙、上兰相连,西接兰坪金顶乡,总面积37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马登镇,直距金华29公里。全乡辖1镇11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有白、汉、傈僳、彝4个民族。全乡耕地面积4.1万亩,占总面积的7.6%;林地面积40.9万亩,占76.4%;水面1433亩,占0.3%;荒山、草地约3.4万亩,占15.7%。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稗子、小麦。水利工程有太平、白菜坪等水库等,总蓄水量可达93万立方米。长谷岭的当归畅销省内外,竹篾制品有悠久历史。矿藏有铁、石膏、盐、铅。坝子中部的后甸温泉,水温37℃,流量0.002立方米/秒。剑(川)兰(坪)、马(登)弥(沙)公路横贯整个坝子,沟通全乡运输线路。是剑川县""AA""绿色有机食品芸豆基地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375平方公里 | 532931105 | 671300 | 0872 | 查看 马登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华镇 |
金华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金华坝西北、金华山北麓。与东岭、羊岑、甸南相邻。海拔2195米,全镇总面积7平方公里。有白、汉、回等民族,其中白族占91.67%,辖4个农村办事处和1个居民办事处,驻镇所在地在环城东路北部。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年平均气温12.3 ℃,1月均温4.3℃,7月均温18.7℃,年平均降水量751毫米,无霜期205天左右。境内主要河流为永丰河,水面面积172亩,占全镇总面积的1.5%;耕地0.4万亩,占37.4%;林地0.5万亩,占44.4%;草地、荒山0.2万亩,占16.7%。城区面积0.93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13.3%,城郊土壤分布为耕作土、红棕壤,土层肥厚,适于种植水稻、蚕豆等作物。境内无工业污染源,农业自然控害能力强,适宜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 境内有金华山、景风公园、千狮山等风景名胜,金华山石将军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滇藏公路(214国道)经镇而过,交通便利。 金华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金华坝西北、金华山北麓。与东岭、羊岑、甸南相邻。海拔2195米,全镇总面积7平方公里。有白、汉、回等民族,其中白族占91.67%,辖4个农村办事处和1个居民办事处,驻镇所在地在环城东路北部。气候属南温带温凉层,年平均气温12.3 ℃,1月均温4.3℃,7月均温18.7℃,年平均降水量751毫米,无霜期205天左右。境内主要河流为永丰河,水面面积172亩,占全镇总面积的1.5%;耕地0.4万亩,占37.4%;林地0.5万亩,占44.4%;草地、荒山0.2万亩,占16.7%。城区面积0.93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13.3%,城郊土壤分布为耕作土、红棕壤,土层肥厚,适于种植水稻、蚕豆等作物。境内无工业污染源,农业自然控害能力强,适宜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 境内有金华山、景风公园、千狮山等风景名胜,金华山石将军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滇藏公路(214国道)经镇而过,交通便利。. |
老君山镇 |
老君山镇位于剑川县城西北部,与羊岑、马登相邻,与兰坪县金顶、通甸交界。面积238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富乐村,海拔2450米,直距金华镇32公里,辖10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有白、彝、傈僳等民族。地处高海拔山间盆地,东靠老君山,西有盐路山,耕地面积3.6万亩,占总面积的10.2%;林地28.5万亩,占79.9%;坝塘、河流水面625亩,占0.8%;草地、荒山3.4万亩,占9.6%。 粮食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稗子、豆类,土特产有松茸、牛干菌、芸豆。1990年以后,大面积种植苹果成功,上兰苹果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苹果。境内白石江全长21公里,水利资源丰富。剑兰公路纵贯乡境南北,交通便利。新和温泉水温42℃,流量0.005立方米/秒,为优质矿泉水,温泉开发价值较高。". |
甸南镇 |
甸南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金华镇8公里,南与洱源牛街乡相连。辖区1镇17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总面积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林地面积29.6万亩,水面1.24万亩,草地、荒山11.8万亩。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品种有稻谷、小麦、蚕豆、玉米,主要家畜品种有猪、羊、马。镇内砖瓦土陶烧制业有悠久历史,尤其是上登村的土陶制品自唐代以来即大量生产,工艺精细、质地精良。滇藏公路、剑兰公路及剑乔公路穿境交叉而过,古代曾是南诏与土番争夺之地,也曾为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国时驻跸之地。古迹上有上登罗鲁城遗址、向湖村望德城遗址、海门口新石器遗址及冲宵王墓。境内石宝山宝相寺、海云居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 |
沙溪镇 |
茶马古道上的最后一个古集市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在美国纽约宣布: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区域选入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消息传来,人们突然对这似乎还陌生的名字倍感震惊。其实,轻轻揭开千年历史发展的面纱,去了解滇藏""茶马古道""上贸易兴盛的往昔,你就不会惊异于寺登街区域是何以得此世界级的殊荣。 沿着214国道剑川段甸南、岔路口、顺着甸南至沙溪的公路并南走20余公里,眼前便豁开一片叶子形的坝子,坝子东连华丛山,西枕闻名遐迩的石宝山,从剑川湖流出的黑 江波光粼粼地由北向南穿过,这就是历史上被人称为""鱼米之乡""的沙溪坝子。寺登街便位于坝子中心,是沙溪经济、文化中心,是从古到今沙溪贸易往来的集散地,远远望去,寺登街古树掩映,瓦舍人家古朴清幽,""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秀美而雅丽。这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顾虑的古集市,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在2002年101年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中指出:""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集市相当完备。""走进寺登街,便走进了那段""茶马古道""上马帮兴盛商贸繁荣的历史。 滇藏""茶马古道""形成于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滇藏之间以云南茶叶、倭盐与西藏的马匹、药材、毛皮交易,形成了滇藏贸易通道""茶马古道""。这条古道成了大理至丽江、中甸、西藏拉萨再到印度的唯一陆路国际通道,与南方丝绸之路具有同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据一代又一代人传说至今,沙溪寺登街是这条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成千上万的马帮从这里穿过,给这里的区域经济和文化带来空前的繁荣。到了今天,每逢星期五便是这里的街子天(赶集日),外边来做生意的小贩与沙溪四方八寨赶集的人流汇集,人山人海,还可以见到寺登街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痕迹。 寺登街建于元末明初,但沙溪区域的历史还要上溯到春秋西汉时期,城南鳌峰山古墓曾出土铸制青铜器的石范,用贝作货币的交易已经存在。寺登街古集市中心是四方街,街全面全条石铺就,两边的房子都是前店后院建筑,街面上有两棵古槐树,街东面是三重檐楼阁建筑的古戏台,街西面是一进三院的国内现今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一兴教寺。. |
马登镇 |
马登镇:位于剑川县西部,与羊岑、弥沙、上兰相连,西接兰坪金顶乡,总面积37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马登镇,直距金华29公里。全乡辖1镇11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有白、汉、傈僳、彝4个民族。全乡耕地面积4.1万亩,占总面积的7.6%;林地面积40.9万亩,占76.4%;水面1433亩,占0.3%;荒山、草地约3.4万亩,占15.7%。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稗子、小麦。水利工程有太平、白菜坪等水库等,总蓄水量可达93万立方米。长谷岭的当归畅销省内外,竹篾制品有悠久历史。矿藏有铁、石膏、盐、铅。坝子中部的后甸温泉,水温37℃,流量0.002立方米/秒。剑(川)兰(坪)、马(登)弥(沙)公路横贯整个坝子,沟通全乡运输线路。是剑川县""AA""绿色有机食品芸豆基地镇.". |
羊岑乡 |
羊岑乡:位于县境中北部,老君山南麓的中低山区。与甸南、沙溪相连,西接上兰、马登,北与丽江交界,面积350平方公里。乡政府驻上羊岑,海拔2325米,直距金华镇11公里,辖7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有白、彝、汉、傈僳4个民族。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944米,96%为山原面积。全乡耕地面积1.96万亩,占3.7%;林地面积48.9万亩;占93%;荒山、草地1.5万亩,占2.5%;水面2475亩,占0.5%。森林资源丰富,矿藏有煤、铜、铁、沙金。土特产有松茸、牛干菌、芸豆等。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稗子、小麦、蚕豆。主要家畜有马、牛、羊、猪。较大水利工程有大干场水库,蓄水量24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000多亩。剑兰公路经境达29公里,羊岑传统石雕工艺在滇西北一带颇有名气。". |
弥沙乡 |
弥沙乡:位于剑川县西北部,与沙溪镇、马登镇、象图乡相连,南与洱源乔后乡接界,乡政府驻下登村,直距金华镇31公里。辖6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有白、彝、汉、傈僳4个民族,全乡坐落在白石江--弥沙河水系的河谷山箐中,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东北面的河谷地带较为开阔,形成小盆地,海拔2280米。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占6.2%;林地25.2万亩,占66%;水面1607亩,占0.4%;草地、荒山9.7万亩,占25.4%。属中温带高寒层气候。为“AA”级绿色食品芸豆基地乡。 主要农作物有杂粮、小麦、玉米、稻谷。矿藏有铜、铅、锌、煤、盐,境内有马(登)弥(沙)公路、弥(沙)象(图)公路。风景游览地有三圣宫、昭应寺、下梅岭瀑布,瀑布高12米、宽9米,为县内最大瀑布。 弥沙乡:位于剑川县西北部,与沙溪镇、马登镇、象图乡相连,南与洱源乔后乡接界,乡政府驻下登村,直距金华镇31公里。辖6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有白、彝、汉、傈僳4个民族,全乡坐落在白石江--弥沙河水系的河谷山箐中,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0多座。东北面的河谷地带较为开阔,形成小盆地,海拔2280米。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万亩,占6.2%;林地25.2万亩,占66%;水面1607亩,占0.4%;草地、荒山9.7万亩,占25.4%。属中温带高寒层气候。为“AA”级绿色食品芸豆基地乡。 主要农作物有杂粮、小麦、玉米、稻谷。矿藏有铜、铅、锌、煤、盐,境内有马(登)弥(沙)公路、弥(沙)象(图)公路。风景游览地有三圣宫、昭应寺、下梅岭瀑布,瀑布高12米、宽9米,为县内最大瀑布。". |
象图乡 |
象图乡位于剑川县西南部,经纬度位置为东经99°28"56"—99°36"13",北纬26°13"48"—26°23"57"。地处两州(大理州、怒江州)四县(剑川、洱源、云龙、兰坪)的结合部,东与弥沙乡和洱源县乔后接壤,南与云龙县长新乡毗邻,西靠云龙县白石乡,北连兰坪县金顶镇、剑川县马登镇,距离县城135公里,直距47公里。全乡国土面积250平方公里,辖象图、下登、丰登、江头、沽泥盆5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有白族、彝族、傈僳族3个民族。象图乡自然资源丰富,全乡森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56%,拥有榧木、红豆杉等珍稀树种。乡内有铁、锡、铅、锌等多种矿藏资源,以及品质优良的黑木耳、蜂蜜、竹笋、纯大麦自产酒等土特产品和30多种珍贵药材。象图乡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为象图河,枯水期流量为3.64m3 /秒,河流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1万千瓦。 象图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2007年末全乡总人口5656人,1291户,全乡国民经济总收入为1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83元,全乡粮食总产量为295万公斤,人均生产粮食569公斤。2008年全乡拥有花椒30万株,核桃53万株(其中:龙潭箐核桃已形成万亩连片)。全乡核桃的30%已进入初果期,10%进入盛果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