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天津 >>西青区 >> 赤龙南街道

赤龙南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赤龙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赤龙南街道简介

  赤龙南街顺时针由北起依次为中引河南路、梨双路、津港快速路西侧的高压走廊绿化带、梨双支线、规划路一、津港路、爱迪生道。规划总用地面积3.03平方公里,用地西侧为现状津港公路,卫津河位于地块的东侧、由南到北贯穿整个赤龙南街。赤龙南街共分为五个片区,分别是公租房片区、限价房片区、商品房片区、公建区和市政区。
  大寺新家园是天津市“十二五”时期建设大型保障房项目,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土地权属为大寺镇。该项目占地面积3.0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15.9万平方米,包括:公租房、限价房、商品房、公建区和市政区五个板块;规划居住人口38268户,10.6万人,规划设置22个小区。根据市政府有关属地管理的规定,2015年1月29日和3月6日,市民政局、市编办先后批复,同意我区设立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南街道办事处和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北街道办事处。根据目前居民入住等实际情况,2016年3月先期启动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南街道办事处,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待以后时机成熟后,再建立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北街道办事处。赤龙南街是大寺新家园项目的一部分,它包括7个公租房和个限价房地块。自2016年4 月份至今,辖区内已有1个限价房小区和2个公租房小区3000余户居民近万人办理入住。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20111003 300380 022 查看 赤龙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赤龙南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佳和荣庭社区 - -

----

查看 佳和荣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佳和雅庭社区 - -

----

查看 佳和雅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赤龙南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营门街道

  西营门街地处城郊结合部,与南开区、红桥区相邻。辖区面积20.9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其中2个厂属居委会,农场和农科所)。总人口37248人,其中农业人口13655人。街机关办公地点在西青道259号。   街机关设党委办公室、办事处办公室、综合经济管理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居民工作办公室、财政办公室、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建设管理办公室、武装部、工会、团委、妇联、市容环境管理办公室、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农业办公室、教委、安全生产办公室、文化站、建管站、农机站、水利站、科技站、广播站、林业站。   人事编制80人,其中行政编39人,事业编39人,参照公务员2人。   2007年全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同比增长24%,其中:工业完成3.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6.9亿元,农业完成2000万元;预计实现税收总额1.2亿元,比去年增加4700万元,增长63%;固定资产投入预计完成4.2亿元,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00%,引进内资1.67亿元,外资到位额87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0元,同比增长11%。   

李七庄街道

  李七庄街位于天津市区西南,是城郊结合部。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0亩,其中商品菜地面积5200亩,水稻1900亩,还有鱼塘水面7200亩。共辖20个自然村,2。4万人口,它不仅是天津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也是距离市区最近的“鱼米之乡”。   李七庄街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于它与市区河西、南开两个区交插相连,有4个村处在市区境内,其余绝大部分村座落在外环线以内。这里距市中心最近,食宿,游乐,购物十分方便。它紧靠市体育中心,高教中心,科研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天津市生态最好的地区。全街境内小河密布,鱼塘水面星罗旗布,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最适宜开发高科技产业和与城市相配套的第三产业,是天津市近郊区投资环境最佳,投资条件最好,投资效益最高的“黄金地带”。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这一带地区的建设格外繁荣,兴旺。以天津电视塔为中心,有天塔一条街的景点式异型小楼,宁家房子高档商品房,村民住宅的花园别墅,“红楼影都”,立达公寓,宾桥新村,美膳酒楼,市老年活动中心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风格,大放异彩,特别是为95第43届世并赛而建的蝶式万人体育馆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又为这一带地区增添了新的色彩。李七庄依托它独特的地缘优势,使房地产业及其它与城市配套的商贸流通、宾馆旅游、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和租赁等第三产业的开发得以迅速向南延伸,涉足房地产业较早的宁家房子村,瞄准这一优势,经济实力已经走在全市和全国前列。为此,街党委确定了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开发目标,实施“三条线,带一片”的线路措施,即把外环线以内,包括市区及宾水道延长线,红旗南路一线,卫津南路与津淄公路一线统一规划开发,在三线开发的基础上,建成华苑新村整体开发形成一体,带动全街经济腾飞。   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作为全镇经济的支柱的乡镇企业也有较快发展,目前全街有工业企业58个,基本形成了工业、轻工(自行车)、橡胶、金属制品和医药等五大主导行业格局,其他如食品、饮料、电线电缆以及各种加工型企业,可以说行业齐全,门类突出。目前已有大批外商,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美国等国家地区和国家的有识之士慕名而来,经过实地考察,洽谈合作,已经建立起独资、合资企业的三资企业现象,注册资金达145万美元,利用外资累计达到800多万美元,年创产值1亿元,出口创汇320万美元。   

赤龙南街道

  赤龙南街顺时针由北起依次为中引河南路、梨双路、津港快速路西侧的高压走廊绿化带、梨双支线、规划路一、津港路、爱迪生道。规划总用地面积3.03平方公里,用地西侧为现状津港公路,卫津河位于地块的东侧、由南到北贯穿整个赤龙南街。赤龙南街共分为五个片区,分别是公租房片区、限价房片区、商品房片区、公建区和市政区。   大寺新家园是天津市“十二五”时期建设大型保障房项目,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土地权属为大寺镇。该项目占地面积3.03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15.9万平方米,包括:公租房、限价房、商品房、公建区和市政区五个板块;规划居住人口38268户,10.6万人,规划设置22个小区。根据市政府有关属地管理的规定,2015年1月29日和3月6日,市民政局、市编办先后批复,同意我区设立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南街道办事处和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北街道办事处。根据目前居民入住等实际情况,2016年3月先期启动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南街道办事处,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待以后时机成熟后,再建立中共西青区委赤龙北街道工作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赤龙北街道办事处。赤龙南街是大寺新家园项目的一部分,它包括7个公租房和个限价房地块。自2016年4 月份至今,辖区内已有1个限价房小区和2个公租房小区3000余户居民近万人办理入住。  

中北镇

  百年花乡——中北镇    本市西青区中北镇素有“百年花乡”的美誉,生态观光旅游业形成天津的一大亮点。沿外环线外侧绵延1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坐落在其中的8万平方米园林广场,4万平方米的花卉市场、4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室内热带植物观光园,用于环境建设已达3亿多元。2003年,中北镇被国家体改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去年,中北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环境优美乡镇。   中北概况    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辖有23个行政村,面积38.5平方公里,镇人口3.8万,流动人口3.7万,是中国百强乡镇之一。    在中北镇,外环西半环从中穿过,使其与市区接壤;中北镇西与蜚声海外的杨柳青年画发源地、千年古镇杨柳青毗邻;距北京仅120公里;距天津机场25公里;距天津新港40公里;津浦公路、京福公路贯穿该镇界内。目前,中北镇内村村公路相通,另有京杭大运河穿越镇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促进了中北镇各项产业的发展。    中北镇素有“汽车城”的美誉,该镇利用这一优势,已发展成为天津重要的汽车配套生产基地。目前,中北镇已建设了七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主要以汽车配套和电子信息为主,去年完成招商引资211家,其中外资落户企业达60多家,整体来说,该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镇的半壁河山。据中北镇-高秀冬介绍,中北镇去年GDP实现17.5亿元,纳税超过3亿,财政收入达到7千多万。.  

杨柳青镇

  杨柳青镇地处京畿要冲,系西青区政府驻地,是该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域位居津城西厢,东临该区中北镇、杨柳青农场,南有张家窝镇,西南接辛口镇,西北连武清区,北临北辰区。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镇政府辖有25个行政街村、29个居委会,总人口12万,是天津市与环渤海经济区最大的乡镇。    杨柳青镇距天津市中心16公里,离天津机场30公里,到天津港50公里,有西青道、津杨公路等直通市区及外环线,间有京沪铁路、津同公路、津静公路、津保高速、京福高速穿境而过,又有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三河交汇,环镇而过,进津入海。处于天津市公路、铁路、海运、航空运输立体交通网络之中。   杨柳青镇气候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显著,降水集中,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境内年平均气温11.6度,具备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境内系海退成陆河淤积时间较短的海积冲积平原,海拔高度一般3.5米。洼地,平地,自然堤及古河床高地是境内主要地貌类型。区域内水土资源和动植物资源较丰,处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良环境。   杨柳青盛产年画,兴于明、盛于清,是我国民间三大木板年画之一。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誉。杨柳青依画而兴,带动百业发展。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进入盛期,以“戴廉增”、“齐健隆”画店为最,带动镇南三十六村发展画业。镇上店坊林立,业者达三千之众,形成以杨柳青为中心的画乡。杨柳青年画被皇家大内视为珍宝,誉满京华。众多画坊进京设店,画坊办到东丰台、沈阳、呼和浩特等城,产品覆盖华北、西北、东北三大区域,历三百年不衰,“贴年画”竟成北方广大地区的习俗。   “赶大营”是天津杨柳青人的创举。因跟随清军大营做肩挑生意,故名“赶大营”。在清同治年间兴起,有协军卫国之功,又获经营之礼,成为新疆商业奠基者。盛期七十年,造就了“津帮八大家”,有三千户发家致富。沟通了新疆与天津的经贸交流,天津文化随之传入新疆,称之“百艺进疆”。为津门增添繁华,惠及杨柳青故里,成为古今中外商贸史上的奇迹。滞留新疆的数代杨柳青人,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卓越贡献。清末明初,乌鲁木齐曾有“小杨柳青”之称。   清光绪元年(1875)、八年(1882)、十六年(1890)形成三次赶大营高潮,贫者趋往,多可致富,形成财力雄厚的“天津商帮”。是古镇的辉煌,天津的骄傲。   清末遗有“石家大院”,驰名华北。清光绪三年(1877)建成。经修复保存完好,现为“杨柳青博物馆”。清式建筑,有垂花门、鸳鸯厅、戏楼等十二道大四合院连为一体,由专为皇家建筑的“桅厂”设计,汇同镇上名匠施工。砖、木、石雕异彩纷呈,建材多为上品,来自江南、东北。主人石元仕曾觐见慈禧太后,赏四品官阶,光绪皇帝钦加三品顶带。为津西首富,是天津市“八大家”之一。   民国之末遗有“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是一处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遗址。1982年建成陈列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题写了匾额。通过陈列,再现了东北野战军在中央军委和毛主席领导下,广大人民支前,解放天津的光辉历程。1949年1月14日,天津前线司令员刘亚楼从这里出发总攻令,经29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3万余人,俘虏国民党警备司令中将司令官陈长捷,1月15日天津宣告解放。指挥部旧址陈列馆成为党和人民纪念这一伟大斗争和缅怀先烈的圣地。  


赤龙南街道特产大全




赤龙南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