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庄村建于明朝年间,建村时327人,72户,耕地442亩。包含前邰、后邰、董庄三个自然村,村里以邰姓为主,其他姓氏有董、韩、王、李、梁。村来历:据传说,邰庄的祖先始于明朝,邰氏兄弟两家人,从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移民来到邰庄(原地名——黄岗),都住在岗南,邰氏的祖先(邰合芝)家住在岗北。开始叫岗南、岗北,后来又称前门、后门,再后来演变为前邰、后邰、董庄三个自然村。现在全村人口1319人,348户,耕地1882吗,村庄占地面积522亩,6个村民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122105 | 462000 | -- | 查看 邰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段村 |
大段 建村时人口1140人,含大段、武路口两个自然村,大段自然村以段姓为主,武路口自然村以武姓为主,其他姓氏有段、禹、娄、赵。后于1991年和武路口分开,现有人口1360人,258户,现有耕地面积1933亩,村庄占地面积387亩。 |
张庄村 |
张庄村建于1984年,建村时1670人,483户,包含前张、后张、刘庄3个自然村。后张姓氏有:王、张、闫;前张姓氏有:郑、王、赵、藏;刘庄姓氏有:赵、崔、朱、吴。张庄村于1987年与刘庄村分开。现张庄村含前张、后张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1092人,288户,现有耕地面积1251亩,村庄占地面积432亩。 |
拐子李村 |
拐子李含拐子李、孙庄、小庄3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村里主要姓氏有:李、孙、徐、张、吴。现有人口1726人,430户,耕地面积3280亩,村庄占地面积645亩。 |
刘庄村 |
刘庄村建于1987年,原隶属于张庄行政村。村姓氏有:赵、崔、朱、吴。现有834口人,206户,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64亩,村庄占地面积309亩。 |
邰庄村 |
邰庄村建于明朝年间,建村时327人,72户,耕地442亩。包含前邰、后邰、董庄三个自然村,村里以邰姓为主,其他姓氏有董、韩、王、李、梁。村来历:据传说,邰庄的祖先始于明朝,邰氏兄弟两家人,从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移民来到邰庄(原地名——黄岗),都住在岗南,邰氏的祖先(邰合芝)家住在岗北。开始叫岗南、岗北,后来又称前门、后门,再后来演变为前邰、后邰、董庄三个自然村。现在全村人口1319人,348户,耕地1882吗,村庄占地面积522亩,6个村民组。 |
英王村 |
英王村建于明洪武22年,奉皇帝谕旨移民至河南省颍川邑。英王王氏三兄弟随移民迁至颍川邑巨陵东南3公里济周村暂居,后济周村周姓家族迁居他乡,仅有的陈姓家族于1942年全家死亡,后改为英王村。现有人口1500余人,以王姓为主,另有杨氏3户26口,7个村民组,321户,耕地面积1515亩,村庄占地面积482亩。 |
韩庄村 |
韩庄于1974年建村,建村时720人,130户,包含韩庄、敢庄两个自然村。韩庄自然村以韩姓为主,其他姓氏有史、郭、王;敢庄自然村以敢姓为主,其他姓氏有刘、李。现韩庄有892人,224户,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74亩,村庄占地面积336亩。 |
李晋庄村 |
李晋庄村于1986年建村,建村人口869人,246户。含3个自然村,包括李庄、赵庄、陈庄。姓氏以李、赵、陈为主,其他姓氏有吴、银、徐、谷。现有人口1041人,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64亩,村庄占地面积414亩。 |
纺车刘村 |
纺车刘村建于清朝年间,建村人口900人左右,260户。包含纺车刘、董庄2个自然村。村里以刘姓为主,其他姓氏有董、李、银、段、冯。村名的来源:清乾隆微服私访时,晚上路过发现各家各户灯火通明,纺车声嗡嗡作响,即问下属这是在做什么,下属回禀这是居住在这里的刘姓家族在用纺车纺线,乾隆这才明白,随后纺车刘就流传下来。现在全村人口1600人,460户,耕地面积1600亩,村庄占地面积623亩,分为十个村民组。 |
娄庄村 |
娄庄村位于巨陵镇中心,相传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村东南有一楚王陵遗址,因楚王虚葬于此,巨陵镇由此得名。娄庄村因娄姓居多,因此叫娄庄村。另有丁、吴、吕、梁、李、潘、黄、牛、刘姓。现有人口4793人,1205户,1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745亩,村庄占地面积1807亩。 |
来脉张村 |
来脉张 相传大约在300年前,原名“烂麦张”,其来历是:在东北地有一口古井,里面有一个泥鳅精,每逢村里晒麦子它就会兴风作浪,一股黑烟升上天,立即就会下大雨,使麦子烂掉。有一年村里来了一道士,想一法子,让村民把麦子摊开,泥鳅精一出来,就命人把井口盖上,泥鳅精回不到井里就干死了。从此,村民的麦子再也不会被雨淋了,就把村民改成了“来麦张”,到1987年,由村民代表商议又改成了“来脉张”。建村时只有400来口人,100多户,以王姓为主,其他姓氏有:张、岗、李。现有人口937人,243户,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055亩,村庄占地面积365亩。 |
梁李村 |
梁李村建于1970年,建村时1148口人,280户,村里只有两个姓氏:梁、李。村民来历:因村里只有梁和李两个姓氏,故而取名梁李。现人口1502人,330户,12个村民组,现有耕地面积1842亩,村庄占地面积495亩。 |
王庄村 |
王庄村建于1998年,建村时789人,含邱庄、陈庄、王庄、滕庄4个自然村。村有邱、陈、王、孙、韩、任、滕、李8个姓氏。现村有1451人,314户,耕地面积1596亩,村庄占地面积243亩。 |
武路口村 |
武路口村建于宋朝年间,建村2人,1户,姓武,孪生兄弟,逃荒而来。原来隶属于大段行政村,后于1991年与大段分村。现村有427人,102户,2个村民组,以武姓为主,其他姓氏有范、陈、杨。现有耕地面积776亩,村庄占地面积153亩。 |
油坊陈村 |
油坊陈村自明末从洪洞县迁入至今,因村里以陈姓为主,以磨油坊为生,故叫油坊陈。村有陈、李、赵、周、胡、蔡、付、茅8个姓氏。含油坊陈、周阁、付庄3个自然村。现有人口2786人,760户,耕地面积2593亩,村庄占地面积1208亩,11个村民组。 |
杨林村 |
杨林村建于公元1700年左右,建村人数(含梁李村)1200人左右,户数250户左右。含杨林、小段两个自然村。以段、杨、林三个姓氏为主,其他姓氏有:银、楚、冯、武。村民来历:原来一户姓林的在此看地,又从河北省来了一家姓杨的在此居住,后来这个村就叫杨林村。现有人口1006人,237户,5个村民组。现有耕地面积1443亩,村庄占地面积356亩。 |
伍汲桥村 |
伍汲桥于1987年建村,建村时560人,160户,3个村民组,村小姓氏多,共有17个姓氏,以田姓为主,其他姓氏有:田、王、邵、郭、刘、邢、丁、李、吴、袁、毕、崔、杜、白、贾、蒋。现有人口602人,162户,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283亩,村庄占地面积243亩。 |
齐庄村 |
齐庄村建于1972年,建村人口900人,150户,含小王庄、齐庄两个自然村。姓氏以齐、苏为主,其他姓氏有:晁、谢、杨、王、于。现有人口1400人,318户,6个村民组,现有耕地面积1375亩,村庄占地面积477亩。 |
罗山村 |
罗山村原住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罗山村,人口1600人,500多户,6个自然村。2011年8月5日搬迁至漯河市临颍县巨陵镇,现人口1243人,324户,6个村民组,包含赵、刘、郑、徐、贾、史、杨、张、吕、王10个姓氏。现有耕地面积1400亩,村庄占地面积486亩。 |
柿园王村 |
柿园王村建村于1959年,当时和韩庄是一个村,人口2000口左右,510户,12个生产队,包含张疙瘩、柿园王、茅堂、敢庄、韩庄5个自然村,村里共有十个姓氏:王、陈、贾、张、李为主,史、吴、徐、郭、茅姓少(现茅姓已绝)。村名的来历:村里的柿园又大又多,村里以忘形为主,故而得名柿园王。后来于1974年柿园王和韩庄分开。现人口1646人,410户,12个村民组,张疙瘩、茅堂、柿园王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780亩,村庄占地面积617亩。 |
辛庄村 |
辛庄村建村距现在有600余年的历史,建村时有几十口人。姓氏有:赵、吴、陈、邢、崔、张、李、黄。现有1890人,435户,现有耕地面积2506亩,村庄占地面积653亩。现在被划为产业集聚区东服务区。 |
潘庄村 |
潘庄含潘庄、孔庄、岗西3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村里姓氏有:潘、冯、李、王、付、张。现有人口2468人,584户,耕地面积2320亩,村庄占地面积876亩。 |
孟庄村 |
孟庄村建于1984年,建村时2000余人,500多户,含孟庄、罗庄两个自然村。姓氏有:孟、王、田、王、张、娄、杨、范、贺、时、张。现有人口2404人,600户,8个村民组,现有耕地2443亩,村庄占地面积900亩。 |
巨陵村 |
巨陵村名以楚王陵而得名,原名巨陵野店,后改为巨陵村。由巨陵、小李庄、小王庄3个自然村组成。姓氏有:王、娄、段、刘、崔、孟、张、范、于、李、董姓。现有人口4793人,1205户,2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745亩,村庄占地面积1807亩。 |
豢龙村 |
豢龙村的来源:传送夏孔甲时,天降一龙,刘累被董公举荐,到豢龙养龙,后龙死,刘累将龙肉送与孔甲,后隐居鲁山,又隐居信阳,70岁回到豢龙,80岁故去。民国8年,县长陈东园游历于此发现刘公墓,于民国9年八村捐款建成刘公祠,现存遗址。因刘累在此养龙,故名豢龙城,豢养也。豢龙村建于1960年,建村时960人,9个生产队,村以赵姓为主,其次有李、杨、陈、尼、、胡、潘、金、候姓。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成11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423人,450户,耕地面积2644亩,村庄占地面积675亩。 |
观街村 |
观街村建于1964年,建村时700人,170户,含观街、谷场、田庄3个自然村。姓氏有谷、尼、付、田、张、孟、崔、李、宋、朱、赵、王、蔺13个姓氏。现有人口2239人,540户,1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875亩,村庄占地面积917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