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雅安 >> 名山区 >> 红星镇

红星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红星镇谷歌卫星地图)


红星镇简介

  "  红星镇位于名山县腹心地带,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北距318国道6公
  里,辖8个行政村,50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1514人,有耕地12375.1亩,成雅
  高速路横穿境内四个村,太平收费站处于太平、余坝两村交界处,距中心街约
  500米。红星镇属浅丘地势,平均海拔679米,平均气温在15 15.5摄氏度,
  年降雨量1300毫米,无霜期298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主产水稻、
  玉米、小麦、茶叶。猪、鱼、茶、瓜、菜五大产业已形成规模,是名山县的产
  粮万吨乡镇和四川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
  红星镇属省级小城镇,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齐全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劳动
  力资源,便宜的土地和优惠的投资政策,竭诚欢迎广大客商到红星来投资。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15万人 37平方公里 511821108 625100 0835 查看 红星镇谷歌卫星地图

红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红星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蒙阳镇

  蒙阳镇为名山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是四川省第二批重点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因地处境内终年雨雾蒙沐的蒙山南面而得名蒙阳。全镇地貌以浅丘为主,坪岗相间。境内河流交错,植被茂盛。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4度,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   置县蒙阳镇,始于公元553年。全镇幅员面积32.3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83候村民小组,6个居民段。总人口3.2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余人。有耕地面积1.1万多亩。   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村组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成雅高速公路和318线横贯全境。外来客商投资极为方便。   全镇境内邮电通讯发展迅速,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网、光纤电视等覆盖全镇每个角落。   全镇境内商贸、旅游业发达,娱乐项目多样,休闲度假环境怡人;茶文化氛围浓厚,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观光地方。   全镇个体工商户1425户,私营企业49家,个体私营经济产值达33019万元,实现税金279.5万元,占全镇财政税收总额的71.6% 。    全镇现有乡镇企业1480家,乡镇企业入库税金312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7584万元,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的79.5% 。.  

百丈镇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百丈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面是黑竹镇,南接联江乡、红星镇,西临解放乡、新店镇,北与中峰乡、廖场乡连界,全镇面积37.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77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7980人,其中农业人口15603人。    [经济发展状况]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427.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788万元,工业总产值13639万元,全年财政收入22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2元。    全镇有乡镇企业762个,年总产值26850万元,总收入22276.9万元,上缴利税173.4万元,镇有工商个体户709户,从业人员2479人,1995年百丈镇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小城镇建设示点镇。    [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镇重点企业是永晟化工集团公司、标准件厂、绿川茶厂、汽车配件厂、重质碳酸钙厂、中心电器厂。优势产品有:农用各种复合肥、磷肥、硫酸、标准件系列产品、蒸青茶系列产品。    [基础设施]境内交通便捷,国道318线从王家村五组起到凉江村二组穿镇而过,将城镇与百丈湖风景区连为一体,全长7.5公里,成雅高速公路太平出口在场镇处与国道318线相连接,长3公里,镇有机耕道33.5公里,水、电、通讯设施齐全。正计划接通天然气。    [自然资源]境内有百丈湖、临溪河、车沟河、玉溪河左干渠贯流,地形由平坝、浅丘组成,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质肥沃,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无霜期298天。    [历史文化名胜]百丈镇因境内有千尺潭而得名,历史悠久。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即设百丈镇,贞观八年(634年)建百丈县,后改县为镇并入名山县。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恢复百丈县,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撤销县,设县时间历时731年。1984年改乡为镇。百丈镇以-元帅回忆录“百丈关战役”载入中国革命史册。1935年10月14日,红四方面军在百丈镇关斗山至挖断山,与-军展开浴血奋战,伤亡将士1.5万余人,悲壮惨烈。如今,当年红军浴血奋战之地已建省级风景名胜----百丈湖,湖畔兴建了百丈湖渡假村、凯西山庄、宏名山庄、怡湖苑、松林山庄等旅游设施,湖光山色,景色秀美,渡假村依山而建,典雅恢宏,气势雄浑,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布达拉宫”、“川藏线上第一村”。.  

车岭镇

  "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车岭镇是名山县的大镇,地处总岗山麓,东邻双河乡,南接丹棱县,北连新店镇、解放乡,西壤蒙阳镇、前进乡。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28亩,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1个合作社。总人口20679人,其中农业人口20322人。   经济发展状况: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62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350万元,工业总产值2274万元,全年财政收入73。8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792元   全镇有乡镇企业394个,年总产值6100万元,总收入5600万元,上缴利税170万元,现有个体工商户384户,从业人员1134人。   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镇重点企业是:名山县宏远商贸有限公司、名山县宏宇蕾茶厂、浙江宁波镇海种兔场名山分场;优势产品有:水稻、茶叶、生猪、蚕茧、食用菌、竹木、兔。   基础设施: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距县城17公里,仅12公里成雅高速公路,有县道9公里,镇内电话进入全国直拨网,建有移动通讯基部。水、电设施齐全,享有玉溪河大型引水工程自流灌溉之利,有小水库1座,水电站1座。   自然资源:境内有延镇河环绕,地形由平坝、浅丘、山区组成。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质   ".  

永兴镇

  "  永兴系名山的大镇,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辖14个村、87个社、1个街道居委会,18000多人,幅原面积34平方公里。旧<<县志>>载:“永兴场、明末建,后毁于火,清初重建,取其永远兴旺之意,”永兴地形平坝、浅丘、山地相间,共有耕地14732亩,其中国11783亩,素有名同粮仓之称,且是全区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永兴自然条件优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拔570米,年均气温16.3度,年降水量1326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生态环境优良,植被茂密,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富集的农产品资源:畜禽、茶叶、蚕桑、食用菌、果蔬、林竹等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项目,已形成基地和规模,且起点高,发展势头很好。目前,茶叶种植面积1870亩,投产面积870亩,新发展茶园以高起点,无公害为标准,选用品种以311、131为主。桑园面积1700亩,年产茧1600张,年产食用菌55万袋,以香菇为主,逐步向姬菇和其他高品位的种类发展。果蔬丰富,在笔山、郑岩村建成400亩经果林基地,品类涉及脐橙、板栗、枇杷、日本油桃等;全镇每年调整1000亩次土地专门从事蔬菜种植,臣菜专门销往雅安、名山、草坝等市场;林竹茂盛和传统茨竹、斑竹、苦竹等普遍,近年又大量发展杂交竹、麻竹及千亩经济   林柜桉,长势良好。特别是种植的百亩药材尤曼桉系国农星火计划项目,点限量发展。养殖业一向兴旺,年出栏生猪八戒6000头以上长毛兔3万只以上,养鸭蛋5万只以上,鸡、鹅、羊.鱼等门类齐全。   工业资源以芒硝为主,现已探明的芒硝有矿藏1600亿吨,品位市、易开采。现有芒硝企业界6个,硫化碱企业个,年产一级芒硝51万吨,二、三级芒硝万吨,硫化碱(含桶、片碱)1万吨。除芒硝企业外,还有电厂、农机、水利、预帛、瓠瓦、木地板、粮油等企业。   随着经济的时一步发展,沪兴的软、硬环境日益完善,集镇不断发展壮大,驻镇机构有粮油、供销、信用、税务、工商、邮电、学校、农电、公安派出所等等;新村建设不断扩展。交通便捷,内接名、车岭、红岩,外接香花、草坝、雅安,位处交通枢纽,镇内三分之二的村已实现道路硬化;通讯发达,移动电话一路畅通,直拔电话覆盖各村;能源充足,农网改造不断推进,天然气工程即将启动,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向纵向深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长期化、制度化的措施,确保一方平安。党委、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开明开放的政策,把创新环境.  

马岭镇

  "  马岭镇辖11个村,65个社,3407户,有人口21006人,其中农业人口11653人,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13164亩,其中田7724亩,仅次于总岗山尾端,与丹棱县、蒲江县交界,距318国道线14公里,成雅高速公路太平山出口8公里,境内低平坝、丘陵相连,年降雨量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98天,主产水稻、玉米、茶叶等。2000年粮食总产量7146吨,其中水稻4290吨,玉米1550吨,油茶籽522吨,名优茶46吨,干细茶374吨,工农业总产值1061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03万元,财政收入259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41元,计划生育率94.8%。   经济发展规划(十五期间)   (经济发展思路)立足茶桑开发经济林,招商引资谋求发展,依靠科技增加效益,调整结构确保增收。   (发展目标任务)   1、产业化调整   ①新发展茶2700亩,总面积达到6000亩,茶叶总产量90万公斤。   ②新发展桑树1000亩,总面积达到1500亩,产茧15万公斤。   ③发展优质果800亩,总面积达到1200亩,总产达120万公斤。   ④种商品蔬菜1000亩,种鲁梅克斯3000亩,开发荒山荒坡1000亩。   2、畜禽发展:生猪年出栏2.5-3万头,养羊达到2万只、羊兔5万只;养鱼5万公斤,养鸡、鸭、鹅50万只。   3、乡镇企业:新发展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个体和私营企业5个,招商引资15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2000万元,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技术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企业总产值达2亿元,入库税金达2000万元。   4、农业总产值年递增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   5、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控制5‰以内。   6、科技教育卫生发展到新的水平。   7、基础设施建设:   ①村村社社通公路,50%的村道实现路面硬化。30%的社级公路硬化,50%的户实现公路入户。   ②村村社社通电话,实现30%的农户通电话。   ③场镇拓宽到1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3500人。   ④发展农民新村5个,居住农户800-1000户。   ⑤发展农民新村5个,居住农户800-1000户。.  

新店镇

  "  新店镇地处名山腹心地带,毗邻十余乡镇。东距成都120公里,西1雅安30公里,国道108线(成雅高速公路)、318线(原川藏公路)并行纵贯全境。全镇幅圆面积46平方公里,属浅丘山区,年降雨量1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C,无霜期298天,气温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行政上新店镇辖16个村107个合作社和1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5395户,人口总数19937人,其中农业人口19081人。2001年,新店镇国内生产总值(GDP)4293万元,本级财政税收86.25万元,人均纯收2050元,境内有风景秀丽的清漪湖、百丈湖,有古代管理汉-民茶马交易的专门机构茶马司遗址,有丰富的膨润土资源,经初步探明,储量约为50亿吨。   农业经济方面,新店镇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逐步构建现代农业,发展茶(桑、林、竹)、商品蔬菜、畜禽三大支柱产业。2001年,种植茶叶518亩茶园面积共2516亩,一步建园(种桑)138,亩,种杂交竹150亩,优质水果100亩。成片造林(南抗杨)2184亩。种植商品蔬菜4000亩次。鸡、鸭、鹅达600000只,养兔45000只,羊5000只。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总产9306吨,油料达794吨。农业总产值5182万元。   企业发展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01年底,企业总数达641个,实现产值16118万元,入库税金120万元,拥有一帆实业公司,西府食品有限公司等——批重点骨干企业。规划建设四个工业发展园区,力争把新店建成318线上的一个工业走廊,建成工业富镇。   第三产业方面,依托清漪湖、百丈湖旅游资源优势和我镇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餐饮业,具有新店特色的羊肉、酸菜鱼远近闻名。现新店已形成了全市闻名的餐饮的首选地点。   基础设施方面,新店镇党委、政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场镇建成1.7公里长、18米宽水泥街道并安装路灯,使新店成为318线一个璀璨的明珠,一道靓丽的风景。建成自来水厂,供水充足;加大农网改造力度,电力丰富。开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和微波闭路电视。中、小学正向建设名校的方向迈进。场镇建设日新月异,农民新村建设初具规模,村社机耕道网络健全,四通八达。.  

蒙顶山镇

  "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城西镇位于四川省中部西侧,成都平原边西南边缘。东距成都113公里,西距雅安15 公里。地处名山县城西南。国道318线和成雅高速公路横贯全镇,是东进省城——成都市。西去雅安市的必经之道。省级名胜旅游风景区——蒙顶山就在该镇,全镇幅 员面积2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8公顷,全镇辖10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农户3139户,11596人。其中农业人口11298人经济发展状况 二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09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94万元,工业总产值14802万元,全年财政收入37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09元。全镇有乡镇企业451个,年总产值14802万元总收入13172元,上缴利税469万元,镇有工商个体户392户,从业人员672人。   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 重点企业是:城西机砖厂、保温材料厂、名雅石村厂、铁大机械厂、先科责任有限公司、蒙山水泥厂。优势产品有:水稻、茶叶、蒙顶山泉、食用菌。   基础设施: 镇境内交通便捷,国道318线和成雅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有国道318线公路公里,成雅高速公路3.6公里,机耕道30.2公里,水、电、气、通信设施齐全。自然资源 境内有名山河,名雅河贯流,地形有平坝、浅丘、山区组成,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质肥沃,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   ".  

黑竹镇

  "  名山县黑竹镇位于四川省著名风景区蒙山东北,是雅安市东大门,与成都、邛崃、蒲江接壤。背靠康藏、雅安,面向成都、重庆,国道318线纵贯而过,东距成都98公里,西距雅安38公里,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电力充裕,通讯快捷,有“西望长江三千里,南来田府第一关”之美誉。   黑竹镇环境优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辖6个村、39个合作社、一个居委会、人口12688人,幅员面积22.5平方公里主要规模产品有茶叶、白酒、土陶、纸业、畜禽、澎润土,优质大米等。二000年国内生产总值:3879万元,人均:4083元,财政税收:23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198元,招商引资到位:1020万元。   投资在黑竹,财富铸金屋,目前,境内除有风景秀丽,集科技、种养、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川西自然生态园、森林公园外,还有雅安天江老龙口酒业、雅女春酒业、天潭酒业、御林醇酒业、川竹酒业等一批投资上百万的规模企业。黑竹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商机和活力。   且放白鹿青崖间,西行即骑访黑竹。   黑竹镇江以最宽松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佳的工业园区,喜迎八方宾客来共谋发展。   ".  

红星镇

  "  红星镇位于名山县腹心地带,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北距318国道6公   里,辖8个行政村,50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1514人,有耕地12375.1亩,成雅   高速路横穿境内四个村,太平收费站处于太平、余坝两村交界处,距中心街约   500米。红星镇属浅丘地势,平均海拔679米,平均气温在15 15.5摄氏度,   年降雨量1300毫米,无霜期298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主产水稻、   玉米、小麦、茶叶。猪、鱼、茶、瓜、菜五大产业已形成规模,是名山县的产   粮万吨乡镇和四川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   红星镇属省级小城镇,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齐全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劳动   力资源,便宜的土地和优惠的投资政策,竭诚欢迎广大客商到红星来投资。   ".  

城东乡

  "  名山县东城乡位于风景幽雅的省级风景区蒙山北麓,毗邻县城, 东距成都130公里西距雅安15公里,国道318线和108线(成雅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辖8个村,46个合作社,农户2461户,人口8132人,幅员2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30亩。区内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备,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官田、徐沟片区被县政府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区和重点水资源保护区,是居住、休闲、渡假、旅游的适宜场所,更是发展二、三产业,兴办实业的理想之地。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乡党委、政府将按照“发挥区位、土地、生态等三大优势,狠抓平桥商住小区和五里口工业园区的开发,突出生态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执行和落实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五里口县级工业园区为依托,拓展建筑建材、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石化产品经销和餐饮娱乐业等相关产业。同时认真落实以千亩高标准五公害茶园示范基地和千亩竹园为重点的4000亩退耕还林工程为载体的农业结构调整,努力打造生态经济,以促进全乡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新的时期,机遇与希望同在。我们热诚欢迎社会各界来我乡观光、考察、投资。   ".  

前进乡

  "  我乡位于县城东南面,东连丹棱,西接洪雅,距县城15公里,距国道318线和成雅高速公路15公里,距成都双流机场90公里。全乡有行政村12个,一个居民委员会,人口约1.5万,幅员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种、养、矿产资源开发于一体的会面发展的生态农业乡。   我乡交通方便,电力充足,通讯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用水稳定,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极利于种养业的发展。   支柱产业是蚕桑、茶叶、兔业、林业和矿产资源开发,有桑园面积1610亩。年养蚕量近2300张,有优质茶园2410亩,良种长毛兔4万余只,森林覆盖率达40%,有丰富的地下芸硝资源,现有硝厂、碱厂、机砖厂、纺织厂、茶厂等规模企业。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前进再前进,我们将抓住西部大开发,雅安大发展这个契机,乡党委、政府将以热情的服务,诚邀社会各界朋友前来我乡共谋发展。   ".  

中峰乡

  "  中峰乡位于名山县境北部,幅员面积44.0481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平均高度730米,海拔最高点——四包山970米,海拔最低点——河口650米。东与百丈、夹关相壤,南与新店相接,西与万古、建山相连,北与邛崃市太和乡、夹关镇毗邻。距名山县城17公里、雅安市31公里、成都市118公里。全乡总共3631户人,总人口13336人,辖12个村(四岗、大冲、桂花、四包、一颗印、三江、下坝、甘溪、河口、秦场、朱场、海棠)71个村民小组。   中峰乡由一山(四包山)两岗(叶坪岗、一颗印岗)两河(朱场河、甘溪河)一坝(三江坝)构成沟岗交错的丘陵地貌。紫色土占50%、膨;闰土占30%、黄壤土占20%。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朱场河谷区四个村:膨润土主要蕴藏于坪岗地区:黄壤土12个村均有,主要分布在甘溪沟河谷区和三江坝。   乡内年平均气温15.8’C,无霜期297天,年降雨量1500nuu。   全乡耕地面积15113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杂粮有黄豆、红豆、巴山、红薯、洋芋、胡豆、豌豆: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西瓜、茶叶。:茶叶是我乡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大量发展,1987年国家级茶树良种场在牛碾坪建成,1986和1988年,分别在四岗村五社和大冲村七社推广良茶扦插苗栽培100余亩:1997年正大在大冲村推广乌龙茶栽培59亩:2000年在全乡八村16个社建立茶叶标准化示范园1350亩,新发展茶园500亩,使全乡茶园面积达2438亩。茶叶总卢:量400吨,其中名优茶75吨,干细茶220吨。   ".  

联江乡

  "  联江乡位于名山县东南边缘,与成都市蒲江县毗邻。辖9个行政村,48个农业合作社。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有农户2685户,总人口10049人。现有耕地10722.5亩,其中田8576亩,地1966.5亩。联江乡物产十分丰富,粮食生产以谷物、小麦、油菜籽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为龙头,养殖畜牧业则以生猪为重点,2001年,联江乡粮食总产量6667吨,茶叶面积达4000亩,出栏肥猪15000头。联江分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的发展。2000年底,经双方努力,引资兴办了名山县天雨酒厂。   目前,该厂是联江乡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该企业的兴办,带动了其他各类小型企业的发展。联江乡现任-赵继明,乡长胡国华,均未满四十周岁,思想开放,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愿意广交天下朋友,共商联江发展大计。“茶叶之乡”----联江,是您投资的理想热土。   ".  

廖场乡

  "  廖场乡地处雅安市、名山县北部边缘,东距成都93公里,西距雅安43公里,与邛崃市临济镇、夹关镇和蒲江县某溪镇接壤。名王公路和、观廖公路纵贯全境,程控电话、闭路电视、移动电话进入千家万户,村社公路、星罗棋布。全乡幅圆面积24.43平方公里,属浅丘岗区,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300天,辖6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58户,总人口9468人。2001年粮食总产量6521吨,工农业总产值9187万元,财政税收96万元,人均纯收入1872元。境内沟岗河坝交错,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为20%,是难得的天然氧吧和避暑休闲的理想场所。乡政府所在地廖场街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屹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廖场集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占地0.6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3000作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备,交通发达,通记过便捷,   能源供应充足的商品集散地。本乡主产水稻,以生猪、畜禽,良茶,果蔬,林竹为主的四大产业,正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东风方兴未艾。境内有储量丰富,质量上乘的膨润土(白粘土)资源,以此为原料的泥粉加工,工艺陶瓷,琉璃瓦,波开瓦和机制砖瓦已舞起本乡经济腾飞的龙头。 醇酒,预制购件,茶叶加工,生态旅游等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正迈上新的台阶。108国道、318国道的建成通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给廖声带来了千载难得的历史,为此,廖场乡党委、政府以解放思想为龙头,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为突破口, 依托本乡资源,广交天下朋友,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万古乡

  "  万古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西北部,蒙顶山之东北麓。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辖8个村、50个合作社,人口9100人,地貌以浅丘为主,海拔800---850米。气候温润柔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5度,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土壤呈红、白、黑三色带状分布,交相辉映,颇为奇特。80%的土壤呈微酸性,深厚而肥沃。更有3平方公里的“黑泥碳”资源628万吨令人称奇,是全县独一无二的天然“净土”。现有可耕种田、地14000亩,主产水稻、玉米、油菜;现有茶园2000多亩,主要品种:老川茶、名山早(131)、乌龙茶;现有林地9000亩,森林覆盖率25%;现有水网水域1500亩,呈散状分布全乡。其中的玉溪河水利工程之“万星渠”横跨全境,是主要的水源。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正在完善。一条9.6公里长的水泥路----名王路纵贯全境,与总长43公里的61条机耕道   交织成村村相通的交通网;天然气管网、电视电话网已拉通主干线;移动、联通电信网已覆盖全境;农电网改造即将全面完成。   万古乡一直是典型的“猪粮型”农业乡。乡镇企业先天不足,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行动迟缓,农民收入水平较低。2001年起,万古经济发展出现了好的转机,乡镇企业、土地流转、农业结构调整都呈加速发展之势头。   ".  

红岩乡

  "  红岩乡地处名山东南部,东与洪雅、丹棱接壤, 南雅安合江镇毗邻,距名山县城1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辖5个村,39个合作社,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有耕地6075亩,其中:田4563亩,地1512亩, 人口6220人。   1992年与永兴镇合并,1998年恢复建制。 地形以平坝、浅丘为主,平均海拔55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水稻、玉米、油菜、林竹、 畜禽以及丰富的芒硝和旅游资源,双龙峡被评为雅安地级风景名胜区, 芒硝矿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储量4621万吨, 红岩新村茶叶加工一条街已具规模,年加工茶叶2000余吨,— 正在建设一条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茶叶在全乡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生产,产业化发展已成雏形,并且依靠名山河、延镇河的优势年养鸭20万只以上。   全乡建制以来,红岩乡党委、 政府以-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江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各项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把红岩建成茶园之乡,狠抓招商引资,开发双龙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努力把红岩建成文明富裕之乡。   ".  

双河乡

  "  双河乡地处名山县东南总岗山麓,东接马岭,南连丹棱县,西靠车岭,北界解放乡、红星镇。为延镇河发源地,以两河交汇而得名。全乡辖8个村61个合作社,总人口10488人,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双河乡地处名山县内环线上,乡公路实现了水泥路面硬化,村村通机耕道,便捷的交通缩短了双河与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   双河乡气候湿润,全年平均气温15.4℃,土壤的理化反应呈酸性或微酸性。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良好的土壤条件,使双河拥有十分明显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发展种植业前景广阔。改革开放以来,勤劳的双河乡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迈出了""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的新步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现已调整耕地4800亩用于种植良茶,全乡茶叶总面积7000余亩,年产量620000公斤,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仅2002年,双河乡GDP总量就达3577.2万元,仅茶叶收入一项就达1800余万元。现有茶叶专业市场一个,市场规范有序,八方客商云集,日成交量在高峰期达50万元/天。   改革开放以来,双河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交通、通迅、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电话、无线寻呼网等已覆盖全乡,电力供应充足。""商贸一条街""正在兴建之中,有望年底峻工,明年投入使用。双河乡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选择的劳动力达4000人之多,这些都为外来投资者准备了良好的硬环境。同时,在投资软环境方面,双河乡党委、政府也以更加开明、开放的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到双河开发、发展,分别在税收、土地、电力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透明度,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确保外来投资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  

建山乡

  " 四川省名山县建山乡地处县城西 北郊,距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33.8平方公里,辖6村 48个合作社,户数2057户,人口7173人。整个建山呈南 北走向,西靠莲花山脉,两面山岗横列,中间以横山庙建 山渡槽分岭,形成南北分流的朱场河和名山河的“V”型河 谷。   建山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5‘C 己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宜耕,植被 茂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降雨1500毫米,225个 雨日,夜雨占80%;森林覆盖率48%。   建山乡物产丰富,种类繁多,有许多珍惜动植物资源, 口人面竹、观音竹、桢楠、银杏、罗汉松、蕨菜、梆梆鱼、 古叶蝶、竹荪等名贵动物资源。矿产上有石灰石、芒硝、 石膏矿、页岩、山泉水。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近年,通过党委、政府的努力,建山乡的招商引资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原有水泥厂、芒硝厂、石料厂等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西部先锋羊业科技有限公司、高汝明养兔场、大邑魏德沛川坝酒厂、张明英种羊繁殖场、高永洪果林基地、-猕猴桃种植园等企业,充实了建山乡镇企业的实力,为建山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山乡毗邻雅安碧峰峡生态风景区、蒙顶山风景区和雅安上里镇的白马泉,发展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境内有止观寺、建山渡槽等风景区。其中止观寺风景区始建于唐朝,占地20亩,在清嘉庆年间扩建。景区内有天池、盘龙、涌泉塔林、铁丘坟等景点,还有许多有关盘龙、铁丘坟观音岩等古代优美的传说。1935年红军长征对,还留有许多历史遗迹。建山渡槽是1974年建造的玉溪河主干渠引水渡槽,横跨东西全长799米,6根支柱支撑,横空出世,气势宏伟壮观。   建山乡是一个待开发的热土,不久的将来,她将会成为名山河上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解放乡

  "  解放乡地处名山县城腹心,依偎省级风景旅游区自丈湖。成雅高速公路和国道318线穿境而过。且村村社社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在乡建有通信基站,全乡安装电话600门。境内最高气温34.8C,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290天,是水稻、茶叶、西瓜、蔬菜、水果的最佳适宜区,乡内猪、牛、羊、渔、长毛兔等养殖业发达,全乡有“观音寺”、“英雄桥”等水库9座,万星渠引水工程贯穿全境,农业十分发达,且发展特种养殖的潜力巨大。   解放乡辖6个村,37个农业合作社,居民户2438户共8267人。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同,耕地10446亩,产工农业总产什85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18元。   乡上有驻乡单位10个,另有长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名蒙机械厂、千年不倒的酒业有限公司和绿业科技开发研究所等一批骨干企业。年财税收收入200多万元。乡境内有山青水秀的“肌潭”休闲庄,还有气势磅礴的百米瀑布穿龙洞,24座绿色园林--山峰竞相争艳同,游弋于一道山闸关起的“二十四盘龙洞湖”和观音寺家住式旅游休闲庄有待开发。.  

茅河乡

  "  历史占镇、茶叶之乡——茅河,唐朝曾建百丈县城,地处国道“318”线和成雅高速公路之间,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是雅安的东大门。与蒲江县大兴镇、成佳镇、甘溪镇毗邻。全乡幅员面积19.3平方公里,海拔618米,全乡总人口7072人,总户数2150户,6个村,37今农业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8970亩。乡内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盛产水稻、油菜等农经作物,200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3466万元,乡镇企业总卢值5980万元,财政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0元,全乡建有三个专业技术协会(茶叶协会、禽类养殖协会和花卉苗木协会),带动了全乡三大产业的发展,建有国家级茶叶标准化丰产示范园“一把伞”干亩茶叶—生产基地,全乡成片发展茶叶达4000亩,年产干细茶60万公斤;常年养殖蛋鸡20多万只,年出栏三元杂交瘦肉型生态猪2000头:拥有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年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亿株,具有20多年果树苗繁育历史,年出圃30多个品种的各类优质果树苗5000万株。以张裕集团名山香水酿酒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酒类工业欣欣向荣,茶叶工业初具规模。   开放的茅河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指导、投资、发财!.  


红星镇特产大全




红星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