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怒江州 >> 贡山县

贡山县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贡山县谷歌卫星地图)


贡山县简介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总面积4506平方千米。总人口3.65万人(2006年)。
  县人民政府驻茨开镇,邮编:673500。代码:533324。区号:0886。
  行政区划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1个镇、4个乡:茨开镇、丙中洛乡、捧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共有1居委会、27村委会。
  [font color=#0000cc][/font]
  茨开镇 面积:779平方千米 人口:1.24万人 邮编:673500 代码:533324101
  全镇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丹当;芒孜、茨开、嘎拉博、丹珠、双拉娃、吉速底、丹打。镇政府驻茨开。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茨开乡,1939年称宣化乡,1950年称贡山县二区。1969年建茨开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镇。
  丙中洛乡 面积:823平方千米 人口:0.61万人 邮编:673502 代码:533324201
  全乡辖4个村委会:丙中洛、双拉、甲生、秋那桶。乡政府驻丙中洛。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打拉乡,1939年称启文乡,1950年称贡山县一区,1969年建丙中洛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
  捧当乡 面积:488平方千米 人口:0.58万人 邮编:673500 代码:533324202
  全乡辖4个村委会:闪当、马西当、永拉嘎、迪麻洛。乡政府驻捧当。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捧当乡,1984年建捧当区,1988年改捧当乡。
  普拉底乡 面积:422平方千米 人口:0.62万人 邮编:673501 代码:533324203
  全乡辖6个村委会:力透底、腊咱、禾波、补久娃、咪谷、其达。乡政府驻普拉底。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普拉乡,1939年改称普济乡,1950年称贡山县三区,1969年称向阳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
  独龙江乡 面积:1994平方千米 人口:0.42万人 邮编:673503 代码:533324204
  全乡辖6个村委会:孔当、巴坡、迪政当、龙元、献九当、马库。乡政府驻孔当。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孟底乡,1933年称新民乡,1950年称贡山县四区,1969年称独龙江公社,1984年改镇,1988年改乡。
  ** 以上名录、面积、人口根据《云南行政区划简册2006》;代码根据《2004云南行政区划代码》;沿革根据《中国政区大典》(部分根据其他资料加以修改)**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65万人 4506平方公里 533324 673500 0886 查看 贡山县谷歌卫星地图

贡山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茨开镇 约1.1万人 779平方公里

----

查看 茨开镇谷歌卫星地图
丙中洛镇 约6000人 823平方公里

----

查看 丙中洛镇谷歌卫星地图
捧当乡 0 488平方公里

----

查看 捧当乡谷歌卫星地图
普拉底乡 约9000人 511平方公里

----

查看 普拉底乡谷歌卫星地图
独龙江乡 约4000人 1944平方公里

----

查看 独龙江乡谷歌卫星地图

贡山县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泸水市

福贡县

   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边境线长142.218公里。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全县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一个从北向南狭长的“V”字型谷地。县内最高点在碧罗雪山的嘎拉拍山峰,海拔4379米,最低点在与泸水县交界处的怒江江面,海拔1010米,相对高差达3369米。县城驻地上帕镇海拔1190.9米。   福贡县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南到北有南、中、北亚热带和南温带等气候类型。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和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双重影响,形成了春季和夏秋间两个雨季的独特气候环境。2004年,县城年平均气温16.9℃,年均降雨量1443.3毫米,年日照1479.9小时,相对温度84%,无霜期267天。   行政区划   2000年,福贡县辖1个镇、6个乡:上帕镇、马吉乡、利沙底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匹河怒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812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上帕镇 26075 匹河乡 9864 子里甲乡 8801 架科底乡 10520 鹿马登乡 12977 利沙底乡 11214 马吉乡 8676   2004年9月30日,云政复[2004]96号批复:同意福贡县利沙底乡更名为石月亮乡。   全县辖上帕镇、马吉乡、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架科底乡、子里甲乡和匹河怒族乡等1镇6乡,57个村民委员会,628个自然村。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23121户92225人,其中农业人口83022人,占总人口的90%。全县有傈僳族、怒族、白族、纳西族等20个少数民族,点总人口的98.6%,其中傈僳族有68498人,占总人口的74.3%,怒族有17485人,占总人口的19%。有5.99万群众信仰基督教,占总人口的65%。  

贡山县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总面积4506平方千米。总人口3.65万人(2006年)。   县人民政府驻茨开镇,邮编:673500。代码:533324。区号:0886。   行政区划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1个镇、4个乡:茨开镇、丙中洛乡、捧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共有1居委会、27村委会。   [font color=#0000cc][/font]   茨开镇 面积:779平方千米 人口:1.24万人 邮编:673500 代码:533324101   全镇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丹当;芒孜、茨开、嘎拉博、丹珠、双拉娃、吉速底、丹打。镇政府驻茨开。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茨开乡,1939年称宣化乡,1950年称贡山县二区。1969年建茨开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镇。   丙中洛乡 面积:823平方千米 人口:0.61万人 邮编:673502 代码:533324201   全乡辖4个村委会:丙中洛、双拉、甲生、秋那桶。乡政府驻丙中洛。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打拉乡,1939年称启文乡,1950年称贡山县一区,1969年建丙中洛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   捧当乡 面积:488平方千米 人口:0.58万人 邮编:673500 代码:533324202   全乡辖4个村委会:闪当、马西当、永拉嘎、迪麻洛。乡政府驻捧当。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捧当乡,1984年建捧当区,1988年改捧当乡。   普拉底乡 面积:422平方千米 人口:0.62万人 邮编:673501 代码:533324203   全乡辖6个村委会:力透底、腊咱、禾波、补久娃、咪谷、其达。乡政府驻普拉底。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普拉乡,1939年改称普济乡,1950年称贡山县三区,1969年称向阳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   独龙江乡 面积:1994平方千米 人口:0.42万人 邮编:673503 代码:533324204   全乡辖6个村委会:孔当、巴坡、迪政当、龙元、献九当、马库。乡政府驻孔当。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孟底乡,1933年称新民乡,1950年称贡山县四区,1969年称独龙江公社,1984年改镇,1988年改乡。   ** 以上名录、面积、人口根据《云南行政区划简册2006》;代码根据《2004云南行政区划代码》;沿革根据《中国政区大典》(部分根据其他资料加以修改)**   

兰坪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兰坪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四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云龙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本州的福贡县和泸水县毗邻接壤,并通过剑-兰公路、黄-金公路、维-兰公路、丽-兰公路等呈星型与周边各县相连,是内地县和边境县的结合部。幅员4325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4个村民委员会801个自然村,人口20万人。居住有白族、普米族、怒族、汉族、傈僳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   兰坪的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早已名扬中外。目前已探明和发现的矿藏有铅、锌、铜、银、盐、锶、汞、锑、硫、铁、石膏、云母、叶腊石、冰洲石、水晶石等十多种矿,150多个矿床点。其中金顶凤凰山特大型铅锌矿,以储量大,品位高,成矿集中,易开采等特点,荣居全国之首世界之二,储量达1429万金属吨,潜在价值可达2000多亿元。随着勘探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矿床、矿点还在不断被发现,用一位地质专家的话说:“兰坪不愧是有色金属王国的王冠”。   兰坪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兰坪有林地面积为1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8.4%,林间分布有云南松、华山松、云杉、冷杉、铁杉、桦木、栎木等广谱树种,有云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三尖杉、水青树、榧木、澜沧黄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等珍贵树种。有野生中草药材如:蝉花、虫草、天麻、五加、佛掌参、贝母、雪莲、地榆、草血竭等160多种名贵药材。林内栖息着上百种珍禽异兽,其中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滇金丝猴、云豹、金钱豹、虎等4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猕猴、林麝、苏门羚、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小熊猫、马鹿、斑羚、罢熊、马来熊等14种。森林鸟类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长尾雉,Ⅱ级保护的鸟类有血雉、红腹角雉、白鹇、勺鸡、乌雕、燕隼、红隼、白腹锦鸡、灰鹤、楔尾绿鸡、绿皇鸠、大紫胸鹦鹉、褐林枭、灰林枭、白腹啄木鸟、兀鹫、斑头枭等18种。兰坪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仅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还是一些濒危物种的避难所,被前往兰坪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之为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公园和原始物种基因库。   在高黎贡山山脉、碧罗雪山山脉、老君山山脉上,有着无数的终年积雪的冰川雪峰和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形成了巨大的天然水库。93条大小河流把丰富的水资源引到兰坪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流域面积3758平方公里,不仅提供了丰富了的水利电力,还具有潜在的旅游开发价值。澜沧江自北向南纵贯兰坪西部,境内流程130公里,径流量占云南省的14%,平均总流量为39.9立方米/秒, 天然落差约127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6.35万千瓦,其中易开发利用的6.45万千瓦, 拥有年92.2亿度左右的发电能力。黄登岩峡谷是澜沧江梯级电站建设的第16级电站站址,这个电站的建设必将成为澜沧江流域又一颗“小太阳”。   兰坪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神奇的冰川雪原、高山湖泊,碧绿的山间草甸、滔滔江水,无不使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加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集度假、观光、旅游、考察、探险为一体的云南处女地。   兰坪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地理和交通呈星型向“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各县辐射,是滇西四地十县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和主要入口,自然成为三江并流区旅游通道的中心驿站,所以“三江之门”作为兰坪的一个旅游文化品牌正被世人关注。兰坪地域居于三江并流之澜沧江流域,被东部的金沙江和西部的怒江所夹持,通过六—兰公路、丽—兰公路、维—兰公路与怒江、金沙江、迪庆高原相连,在三江并流地区处于东西南北交通的节点地位。自古就有一日达三江的独特地理位置,从县城出发到金沙江最近处直线距离66公里,到怒江最近处直线距离仅16.3公里。云南省城乡建设委1987年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叙述,“三江并流”风景区有3个片区,60个景点。其中怒江、独龙江风景区有3个中心景区,25个景点;澜沧江风景区有3个中心景区,13个景点;金沙江风景区有2个中心景区、22个景点。其中兰坪就拥有离城市最近的滇金丝猴栖息地、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老君山高原牧场、碧罗雪山冰川冰湖群和沧江盐马古道等引人入胜的旅游景区景点,是滇西北旅游的王牌景区。   兰坪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怒族、汉族、藏、纳西、独龙等14个少数民族,占全省24个民族的58%,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民居、节日、风情、习俗给景区增加了绚丽的色彩。在兰坪生活和繁衍的各民族同胞都勤劳勇敢,善良而且好客,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不仅克服了山高谷深所带来的种种艰难,将先进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在高山峡谷、崇山峻岭之间发展种植、养殖业,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还在劳动之余将生产生活的感悟溶汇到歌舞、习俗、喜庆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一代代传承至今。这些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几乎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方方面面,而兰坪各少数民族的歌舞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特色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普米族的《搓搓》、《祭三脚》、《给羊子》,傈僳族的《摆时》、《莫广》、《优夷》、《创世记》,白族拉玛人的《喔腊喂》、《噢开夷》、《拜日旺》,以及怒族的《阿楼西杯》等。普米舞蹈《搓搓》早已蜚声世界,《摆时》、《莫广》、《优夷》等曾经两次参加北京中国国际合唱节,享誉京诚,轰动了国际歌坛。   


贡山县特产大全




贡山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