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 蓝田县 >> 安村镇

安村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安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安村镇简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4万人 44.8平方公里 610122118 710000 029 查看 安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安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安村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蓝关街道

  2015年,撤销蓝关镇,设立蓝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县城东街城隍庙巷55号。   蓝关镇位于县城中心,全镇31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面积66.94平方公里,耕地32000余亩,共有8.7万人。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经济作为全镇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共有集体企业7个,非公经济企业已发展到3300多户,年工农业总产值达7.15亿元,实现利税630万元;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镇水杂果面积发展到700亩,设施蔬菜发展到310亩,药材种植发展到600亩;以林家河、圪塔、张寨、火烧寨等村为主的猪、牛、鸡养殖小区已具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铺设榆林村水管道全长14公里,修建榆林、陈河村蓄水池8座,大寨村渠网建设3条,2200米,可灌农田1980亩;实施“天网工程”警铃入户覆盖11个村,320户;大寨、西街村卫生改厕320户;积极配合县上搞好南区的开发工作和城南商贸城的建设工作,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先后创建县级文明村、单位7个,市级文明村1个。全镇社会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4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0.96亿元,人均纯收入也从2002年的2025元增长到2005年的3100元。.  

泄湖镇

  泄湖镇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城西北部,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1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431.32万元。   西安市蓝田县泄湖镇   泄湖镇 代码:610122101  泄湖镇 辖泄湖、十里铺、薛家河、宋家庙、兀家岩、沙河、潘桃、漫道、麻坡、张村、唐沟、杜家坪、前李坪、后李坪、马王、冯家、徐粱坡、铧嘴坪、簸箕掌、骞湾、李家坪、下付、唐凹、黑沟、牛家口、陈家沟、西余家沟、大兴等28个村委会   -简介   泄湖镇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依托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泄湖镇确定了“全民抓经济、重点抓民营、突出抓招商”的经济发展思路,对到泄湖镇投资兴业者,根据省市区有关规定,将享受税收奖励、用地优惠、收费优惠、落户优惠、环境服务等多重优惠政策 泄湖镇   ,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工商税务-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到2007年,共引进项目33个,引进资金3.28亿元,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26个。其中,2007年引进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泓运纺织有限公司、天一置业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泄湖镇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种动物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泄湖镇拥有养殖大户3600户,狐狸、貂、貉子的秋季存档量达到130万只,特种动物养殖实现的收入占泄湖镇年农业总收入的65%,是特种动物养殖重镇。农业结  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新增瓜菜面积3000亩,杞柳2000亩,苗木800亩、花卉300亩。   -基础设施   泄湖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投资1378.6万元新建和整修道路28条,公路里程达50.7公里。投资300多万元,完成37个村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3.1万人的饮水问题。投资280万元实施镇驻地改造工程,共改造路段2830米,绿化28800余平方米,埋设排水管道4382米,安装路灯112盏。投资136万元架设6公里工业专用输电线路。投资350万元,修复程梅路5.7公里。投资210万元新建卫生院。投资120万元,建设敬老院,总占地面积达10.69亩,房屋65间。   -乡镇发展   2008年来,镇党委、0按照“基础设施先行、项目带动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开放开发兴镇”的经济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工商业、非公有制经 泄湖镇   济,镇域经济和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先后投资1千多万元,新建洩湖镇中学及沙河等几所小学,拓宽改造集镇街道,栽植风景树,修建花园,安装街灯,水泥硬化沿川村组道路20多公里,整修半岭沙石路27公里,泄湖镇28个村实现“三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樱桃树专业村5个,建成水杂果基地1个,总面积达11000多亩,每年为群众创收4000多万元。养殖业呈现多元化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泄湖镇牛存栏4278头,猪4021头,养鸡180万只,成为西安市重要的肉蛋生产基地。招商引资呈现跳跃发展态势,2005年内联资金合同额4220万元,实际进资2420元,分别较2003年增长81%和44%,2005年,引进项目8个,总投资达3410多万元。  2008年来,洩湖镇党委连续被县委评为先进党委,镇0被评为满意单位。泄湖镇社会总产值从2002年的2.7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46亿元,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2150元,增长到2005年的2380元。   泄湖镇办公电话:029-82842003  

华胥镇

  华胥镇位于蓝田县城以西14公里处,北枕骊山、南临灞水,是西安市发展改革试点镇之一。全镇辖23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35000余人。镇域面积80平方公里,50000亩耕地,小城镇规划面积231.8公顷。    华胥镇区位优势明显,是蓝田的西大门,101省道、西蓝高速横贯镇区东西,是东南沿海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1992年被蓝田县列为县城经济特区,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作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7年被西安市确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几年来,华胥镇党委、政府在市、县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镇的第一要务,以发展经济、建设小城镇为中心,按照建设小城镇的要求,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深化小城镇改革工作,使全镇经济社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农业方面,突出抓好林果、畜牧、蔬菜、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建成了万亩大杏、万亩花椒、万亩杂果、万亩蔬菜、万亩牛羊养殖五个基地,并形成了川道、半岭、老岭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仅去年,全镇向市场提供大杏1745吨,收入279万元;提供鲜奶1560吨,收入247万元。杏果协会、奶牛协会相继建立以来,农民的商品意识、包装意识、品牌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农产品有组织地步入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农村繁荣、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二、工业方面,华胥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结合小城镇改革试点,规划和建设了占地5平方公里的私营企业小区,形成了沿灞河的旅游垂钓区、沿公路的私营工业区、沿桥头的农副产品加工区。积极发展个体和私营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镇内有建材、食品、印刷、纺织、塑料、电子等各类企业2163家,年营业收入2亿多元,纳税额177万元。2005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引进资金合同额329.4万元,实际到位1926万元,其中:金美耐特种材料公司、味多滋乳业公司、众合木业公司、庄稼汉食品公司、蓝平软木制品公司已建成投产,运作良好,收益明显。    三、小城镇建设方面,华胥镇城镇面积1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8130人,其中非农人口2800人,农村居民15330人。城镇面积比1996年撤乡设镇时增加5平方公里。.  

前卫镇

  蓝田县辖镇。明清民国均为前卫镇,建国初为前卫、巩村乡,1958年设巩村公社,1966年为新风公社,1984年改巩村乡,1996年设前卫镇。位于县境西部,白鹿原上,距西安市区40公里,距县城16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9万。纺(织城)吴(村庙)公路横贯镇境。是县西部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辖将军圪塔、凫峪、杨木寨、陈家庄、康家庄、吴村庙、鹿走沟、谢家湾、徐家塬、石槽、侯家湾、龙旗寨、前卫、大亮、徐家河、王家河、东巩、西巩、香村、安岱坊、膝家寨、余坡、刘村、布村、田家湾、西王庄、杜家沟2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械修造、皮革、纸箱、海绵、砖瓦、机械、印刷、丝网、针织、面粉等厂。商业分布在镇中井字形老街和公路交叉点。农业以小麦、玉米、蔬菜、棉花为主。.  

汤峪镇

  2015年,撤销史家寨镇,并入汤峪镇,镇名汤峪镇,镇政府驻塘子街村;   位于蓝田西南秦岭北麓的汤峪镇,近几年来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三秦大地上崛起。汤峪自古以温泉而久负盛名,早在汉唐时期就极具规模和影响力,曾被唐玄宗李隆基赐名“大兴汤院”,《蓝田县志》和宋《长安县志》均有记载。温泉水温高达62度,富含20多种矿物质,适宜30多类、105种疾病的水疗我国第一部矿泉学专著《中国矿泉》称汤峪泉为“天下第一名池”。同时境内植被茂盛,景色秀丽,人文景观众多。雄、奇、险、秀云台山、紫云山风景区,碧波荡漾的汤泉湖,还有李自成屯兵的石门关、汉刘秀避难的“刘秀窑”、古长安通街巴蜀的古栈道遗址等,纵横交汇的西汤、蓝汤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西安环山旅游公路,为汤峪打造旅游名镇经济强镇创造了条件。   科学定位抓旅游    面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汤峪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把工作着眼点放在旅游强镇这一目标上,提出了依托温泉的山水园林优势,面向国内游客,建设生态园林型的温泉旅游名镇、经济镇的发展新思路。    新思路、瓣目标的确定,拉开了开发的序幕,奏响了旅游主旋律。镇党、政府积极动员各方力量,聚人力、物力、财力从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旅游第三产业发展等各方面掀起开发热潮,舞起汤峪旅游的龙头。经过镇党委、政府的多方努力,县级温泉度假区迅速成立,开发机构及时挂牌,开发格次和规模很快提升,先后引进和筹资资256万地,投资乞讨造旅游区道路7.4公里,安装路灯45盏,平毁旅游区坟头墓碑160多个。栽植街道绿化树3000多株,修建东峰山游览上山石阶500多米,动员机关干部为民俗村旅游项目建设筹集资金8万余元。为了更准确地抓住云台山风景区开发的切入点,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干部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步入40多里实地踏勘,并亲手收编出版了《汤峪胜景》一书,为温泉旅游工展提供充分详实的历史资料。今年4月18-22日,又成功举办了盛况空前的“蓝田汤峪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今年以来,汤峪旅游进入鼎盛期,特别是汤峪湖森森公园宾馆酒店“五一”以来几乎天天爆满,大型会议和旅游团体接待源源不断。仅春季至今,全镇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00万元。.  

焦岱镇

玉山镇

  玉山镇位于县城以东20公里。历史北周时期曾置玉山县于此。玉山镇所辖15个行政村,人口2.7万人。    如何建设经济强镇,是玉山镇党员、干部和群众曾遍关心的大事,也是多年来大家谈论的中心。蓝田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以及加大私营经济发展力度的喜讯传来,玉山镇党委“一班人”结合实际,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要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必须在解决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于是,镇党委在全镇上下开展了“学先进、比干劲、鼓实劲、促发展”为主题的大提高、大发展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围绕“玉山能不能建设经济强镇”这一专题展开讨论,形成了致富奔小康的巨大合力。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基层,走进千家万户,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几年来,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8和,解决1.2万人,7000多头大家畜饮水难问题,帮助15个村实施农网改造,帮助6个村修路,解决了农副产品销售过程中交通不便的问题。他们还帮助经济落后村群众组织调运化肥15吨,农药0.2吨,地膜1吨。各级各灯文明单位在致富奔小康中发挥摸范带头作用。省级文明单位玉山奶粉厂,为贫困户贴息贷款20余万元,帮助30户群众发展奶牛43头,奶山羊1000多只。同时,出资1.5万元,举办技术培训班,请专家给村民讲授奶牛、奶羊的饲养、管理知识、疾病防治知识,传授饲料青储技术,使150余户饲养奶牛、奶羊的农户提高了饲养管理水平,很快致了富。    玉山镇把实施基础设施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工程来抓,使该镇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近年来投资35万元,建成了文化科技服务楼;投资15万元完成了玉山有线电视服务网络建设,使10多个村看上了15套电视节目;投资42万元拓宽辅设了15公里环清路,达到四级砂石路面。同时,还投资完成了东街和西环路路灯化工程和医院门前水泥路硬化工程。    玉山镇通过招商使上海马达思班公司在玉山镇投资“西安葡萄酒旅游文化生态观光园”,其一期工程葡萄酒生产已进入工艺流程,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军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奶畜饲养、繁育、乳制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全的股份制企业。今天又投资200万元建成液态奶、山羊奶片、奶宝生产线各一条,年产值800万元,利税超过80万元。.  

三里镇

  蓝田县辖乡。建国初名三里头乡,1958年建公社,1966年改名朝阳公社,1984年改为三里镇乡。位于县中部偏西,灞河东南岸,距县城1.5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2.5万。312国道纵贯乡境,县环北路亦从乡南通过。辖席家河、白羊寨、青羊寨、三里头、马家河、五里头、魏家沟、毛家坪、樊沟、陶沟、桥村、朱家寨、柴寨、王坡、南王、杨村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盛产苹果。乡镇企业有水泥预制,砖瓦、石材、化工、木器、油脂、饲料加工、食品、编织等厂。东汉才女蔡文姬墓在乡西侧蔡家村。三里镇温泉,为游览沐浴地。.  

普化镇

  普化镇位于县城以东,总面积112.56平方公里,南部临山,北部靠岭,中间为川。滔滔不息的灞水东西横贯全境,将全镇分为南北两块,河北,商来贸往,果蔬相映;河南,山清水秀,莲稻相间。境内的水陆庵、悟真寺等人文景观,历史久远,镇域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近年来,立足普化这方热土,镇党委、政府从抓好党建入手,强基固本,积极进取,在灞水河畔谱写了抓党建促发展奔小康的华丽篇章。    展望未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立足普化资源和地域优势,开拓创新,提出了“15321”新的发展思路,即:坚持一个中心(经济建设),建设五个基地(万亩干杂果、万亩啤酒大麦、万亩药草、千亩设施农业、百户休闲垂钓娱乐),形成三个园区(以普化集镇为主的商贸区、以悟真寺、水陆庵为主的佛教旅游区、以赛峪库区为主的生态观光区),达到两个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收入),实现一个目标(建设经济强镇)。思路的创新,带来的是广阔的发展天地,呈现在全镇广大人民面前的是一个快速发展、蓬勃向上的新普化。.  

葛牌镇

  蓝田县辖乡。明、清为葛牌镇,建国初设葛牌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辋峪河上游,距县城47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蓝(关镇)葛(牌)公路、葛(牌)九(间房,)公路通达。辖葛牌街、葛牌沟、葛牌沟口、米汤沟、代家河、夏家村、金坪、石梯沟、金乎沱、石船沟、铁索桥、粉房沟、大梨园、纱帽沟、西沟、东沟、瓦房庄、小梨园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和豆类,土特产有核桃、板栗、黑木耳、天麻。饲养奶山羊、秦川牛。乡镇企业有林产品加工厂、农机修造厂、石材厂、玉雕厂。为革命老根据地。.  

灞源镇

  灞源镇地处秦岭腹地,是长安“八水”之一灞河的发源地,距县城45公里。境内山岭纵横,沟壑相交,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乡共有基层党支部36个,党员611名,其中农村党支部27个,农民党员519名。近年来,乡党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整体思路,以人为本抓党建,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开创了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根据灞源乡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为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乡党委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并以此作为引导,带动产业的发展。目前,以沟口、张斜、青坪为主的北川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以松树沟、董家沟为主的干杂果基地初见成效;以秦谷、沙沟为主的天麻基地日益壮大,以东川八村为主的灞水源头综合治理开发正式启动;以湘子岔、张斜、铁铜沟为主的矿产开发势头良好。全乡27个村中有17个村种植无公害蔬菜面积超过150亩,涌现了2个县级科技示范基地,4个县级党员科技示范户,68个乡级党员科技示范户,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间房镇

  蓝田县辖乡。建国初为九间房乡,1958年建公社,1966年更名新文化公社,1984年改九间房乡。位于县境东部,灞河两岸,距县城23公里。面积70.5平方公里,人口1.3万。312国道横贯乡境,蓝(关镇)灞(源)公路由此处支出。辖九间房、穆家堰、田家、了子河、冯湾、街子、山胡、柿园子、桐花沟、公王、朝峰、小寨、漫道、峪口、上寨、葫芦岔、大寨17个村委会。农业种植小麦、玉米、水稻,饲养奶牛、羊、貂,特产莲藕,人称“九孔莲”。乡镇企业有水泥、农用机械、砖瓦、石材、编织、石英等厂。建有“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是旧石器时期人类遗址发掘地。为革命老根据地。.  

蓝桥镇

  蓝田县辖乡。明、清为蓝桥镇,民国一度为蓝桥镇,建国初设蓝桥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王顺山区,属秦岭沿山农林牧区,距县城27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1万。312国道在中部通过。辖蓝桥河、蓝桥街、庵子沟、潘家坪、庞家、野竹坪、鸭峪、扇车沟、新店子、北沟口、圪塔庙、柳坪、狮峰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特产核桃、天麻、木耳。乡镇企业有石材、综合等厂。为革命老根据地。1929年9月,0蓝田党组织,于此发动“蓝桥”武装起义。辖境王顺山森林公园玉皇顶海拔2 339米,古栈道和古战场历历可见,是西安度假、避暑、游览胜地。蓝桥镇为隋唐时蓝桥驿,是商山道上重要驿站。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有“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韩愈被贬离开长安时经过这里,给侄子韩湘诗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名句。蓝桥街有碧天洞,洞下湘子庙,有石碑记载蓝桥历史。明代王天友募铁制链,建桥横跨蓝河,当时两端桥头牌楼各有石匾,-“三秦扼塞”和“秦楚要冲”。桥南七盘岭,是著名的蓝关所在,向为古战场。.  

辋川镇

  2015年,撤销辋川镇,并入玉川镇,镇名辋川镇,镇政府驻董家岩村;   辋川镇地处县南浅山区,四面环山,人杰地灵。在这山青水秀的地言居住着敢于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村民,通过大胆尝试,走上了奔小康的致富路。    以人为本抓经济    辋川受地域条件的制约,外出务工人员相对较少,但是他们没有等待观望,而是主动挑战,充分利用大山这一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搞起了天然白皮松苗圃基地、板栗、核桃经济林、舍饲养殖、核桃初加工等一系列产业,既发展了经济又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乡党委、政府一班了因势利导,精心组织,以乡党校为阵地对部分村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 和专业技术培训。重点突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针对群众发展经济林、食用菌和畜牧业等主导产业的实际,积极与县农技中心、林科中心、畜牧中心联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科技讲座。现场传授板栗嫁接,木耳、天麻有性繁殖,地膜覆盖和科学养殖等技术,为发展经济做好了人才储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乡已有70%的村民至少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重点村则个个是能手。    基础促发展强化    “要致富先修路”。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了河口、东轩等四村村级4米宽沙石路面建设,并对河口二组村内主干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解决了河口四组和苜蓿沟村的人畜饮水,改用水厕40户。同时加大校舍建设力度。又龙村投资5万元对原有教学楼进行了扩建、改建;白安坪村投资20万元新建12万元新建12间2层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完成,进入收屐阶段;安家山村投资20多万元建校舍七间三层,极大的改善了育人环境。    一村一品创品牌    辋川境内山林覆盖面大,发展经济林潜力较大,特别是国家稀有苗木白皮松资源丰富,加之辋河纵贯全乡,有大量沙石资源,高级路面石玄武石矿点多,储藏量大,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白皮松培植以安家山为主。在村主任李平刚的带领下,搞起了白皮松的育苗、培养这一产业。目前全村累计发展面积达610亩,仅此一项全年共收入200万元,人均2000元。他们将这一产业集约化经营,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仅去年至今新增私人小楼27座。.  

厚镇

  蓝田县辖镇。1950年为厚镇,1958年建公社,1966年更名卫东公社,1972年复原名,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骊山南麓,距县城25公里。面积55.3平方公里,人口1.7万。蓝(田)渭(南)公路纵贯乡境。辖关道、北街、寇岭、南街、宋家寨、水洼、梁峰、韩坪、东嘴、张岭、边庄、江流沟、王嘴头、高升、青峰、北峪16个村委会。以农为主,兼有林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乡镇企业有农机、砖瓦、毛毯、综合等厂。.  

三官庙镇

  2015年,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蓝田县政府决定:撤销金山镇,并入三官庙镇,镇名三官庙镇,镇政府驻三官庙村;   蓝田县辖乡。建国初为三官庙乡,1958年建东方红公社,1984年改为三官庙乡。位于县境北部,横岭之上,属丘坡农牧林区,距县城2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1.7万。蓝(关镇)金(山)公路和沿山公路通过。辖三官庙、冯岭、韩岭、新房街、高坪、杨井、面张岭、里峪湾、朵家坡、曹湾、马湾、过风岭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特产柿子、柿饼,养牛、猪、鸡、蜂。乡镇企业有毛毯、农机、砖瓦、木器加工等厂。.  

安村镇

孟村镇

  蓝田县辖乡。民国为孟村乡,建国初仍为孟村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白鹿原上,属塬坡农业区,距县城15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2.9万 。西安至安村公路通过。辖樊家、李家、胡家、怀珍坊、王沟、张稀河、郗家河、李家沟、大王、贺家、赫家、满家、段家、南水磨、康和、蒋家寨、成东坡、成西坡、惠家环、东香村、姚村、中云、双水、水吴、西香村、李华、屈家、田禾、西戴寨、石官寨、王寨3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果园、葡萄园较多,特产芦席。乡镇企业有化工、砖瓦、石材、冷冻、机械、木器、缝纫等厂。.  

小寨镇

  蓝田县辖乡。建国初为焦岱区小寨乡,1958年成立百神洞公社,1966年更名红旗公社,1968年改小寨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焦岱河上游,距县城15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2万。蓝(关镇)汤(峪)公路通此。辖西坡、戴家桥、张沟、牛心峪、上胡滩、下胡滩、大河、张山、蔡岩、后沟窑、董家岭、关庙、田村、南沟、小寨、牛角沟、南寨、佘家沟、滩芝、上岱峪、下岱峪、黑岩沟、百神洞、十回肠24个村委会。属秦岭山林牧农业区,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豆类,土特产有核桃、柿子、板栗。石灰石储量丰富,乡镇企业以建材为主。有古迹百神洞,是唐郧国公殷开山所凿,有洞12个,石刻十分精美,保存也较完整。.  


安村镇特产大全




安村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