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乡邰庄村位于高庙街西北部1500米,栗高路穿境而过。西边与张本庄村相邻,西北部和老薛营村相邻,东北部和郭厂村相邻,全村辖李庄、王林堂、邰庄、烟庄、老庄、十五斗六个自然村,共13个村民小组,658户,2220人。全村耕地面积5067.5亩,清河从烟庄东边穿村而过。
在解放战争时期邰庄村邰士林、邰士芳兄弟在社旗县建立芳林酒厂,该酒厂作为地下党的联络处曾保护国无数的革命同志。后芳林酒厂进入南阳成为南阳市酒精厂的前身。
邰庄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黄豆、芝麻等。经济以小辣椒种植为主。全村每年小辣椒种植超过3000亩。
全村没有大型的养殖场,只有14户小型养猪场,每个养猪场年出栏30—50头。4户养羊场,每个养殖场有20—30头。另外李庄村有养牛户80户左右,共有100头左右黄牛。
村内有小学校一所,共有教师9名,学生230人左右,是全乡六个中心小学之一。学校新建教学楼一座,校内全部硬化、绿化,环境优美、卫生。学校新建篮球场一座,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娱乐场所。
2007年全村硬化道路2公里,修建180米深水井一座,使全村80%的农户吃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2008年邰庄村拟修建村内道路3公里。村两委班子一班子踏实肯干,团结务实,带领全村向小康社会奋勇前进。
村支书王传贵 电话13137077566
村主任张三增 电话13037659321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302305 | 473000 | 0377 | 查看 邰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司庄村 |
司庄行政村位于高庙乡北4公里处,辖司庄、朱李庄两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680户,1770人,耕地面积3580亩。北与社旗桥头接壤,全村贯穿高庙至桥头乡级公路。村东临珍珠河,西临清河,该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常年以传统农业生产、生活。 今年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指导下,该村首先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着力发展以优质小麦和小辣椒为主要种植业,年种优质小麦3000多亩,总产可达300万斤以上,小辣椒1600亩,总产可达64万斤以上,在种植基础上逐步发展规模化养殖业,现有小型养猪场两个,年存栏150头以上,年可出栏400头以上,养羊专业户5个,现有山羊130只,年可出售200只以上,分散养黄牛100头以上,即可增加养殖收入,又可有利于耕作使用。 全村以在家老幼人员发展养殖业,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全村组织城乡建筑队5个,施工人员达100人以上,其他务工人员达300人以上,年挣外资50万元以上,既能挣得外资又培养了人才,全村在外有农民企业家一个,小型企业老板3个,各种技工人员30人以上,总之以种植、养殖、务工,增加了农民家庭收入,改变了该村的整体面貌。近期已发展村内道路硬化1500米,建沼气25座,深水井和路灯绿化建设逐步可以得到落实,该村三两年内村容村貌将得到明显改善,近期正考察小型企业2个,08年可能形成引进一个。 村支书司金保 电话13271382130 村主任孟宪良 电话13949328517 |
张庄村 |
一、张庄行政村基本情况 张庄行政村位于高庙乡西北部,辖张庄、杨庄、官寺、蔡庄、安庄、魏庄六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625户,总人口2520人,耕地面积4500亩。 二、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及现状 张庄村的经济产业主要是种植小辣椒、棉花、林果业和家庭养殖业。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小辣椒种植面积2007年2000亩,总产量75公斤,总产值500万元。棉花面积500亩,亩产平均600斤,亩产值1800元,小麦种植面积3000亩,单产1000斤左右,玉米面积1500亩,单产1200斤。 林果业主要是以魏庄林场为基地发展苹果、梨、枣等小杂果。 养殖业过去主要是以家庭散养猪、牛、养鸡等,2008年在村支部村委组织带动下,已筹资80万元,征地6亩,采取“支部+协会+信用联合体”的双加模式建设一个大型规模养猪场一个。 |
赵桥村 |
高庙乡赵桥行政村位于高庙乡东南部,辖赵桥、艾庄、裴庄、五里庄等四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4户,2100人,全村耕地面积4330亩。牛高路、裴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赵桥村经济发展思路为依托市场,在以小麦、小辣椒、玉米、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基础上发展养殖业。目前每年小麦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360万斤;小辣椒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60万斤;玉米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150万斤;棉花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40万斤;黄豆种植面积300亩,产量9万斤;芝麻种植面积200亩,产量4万斤。规模养殖有养猪场一个,存栏400头。 村支书兼村主任:赵士献 电话15938479363 |
西张营村 |
高庙乡西张营村位于高庙乡西南部,牛高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西张营、桑安庄、亚庄三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596户,2368人,全村耕地面积4599亩。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面积4000亩,单产常年稳定在800斤左右,玉米面积1000亩,单产1000斤左右。 经济作物以棉花和小辣椒为主,棉花面积800亩,单产400斤,小辣椒种植面积2700亩,单产600斤。 养殖业以黄牛养殖为主,目前全村共养殖黄牛300头。 进入2008年,支部村委一班人进过充分研究制定了稳定粮食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技大力发展小辣椒种植,积极鼓励扶持以黄牛为主的养殖业,走强村富民之路。 目前,该村计划以少数民族聚集亚庄村为龙头,一个占地四十亩的黄牛养殖小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小区建成后,可容纳养殖户16户,年存栏黄牛2000头,并以此为龙头逐步带领全村群众发展黄牛养殖。 村支书张中栓 电话13693871373 村主任张文俊 电话13723019025 目前村内无规模私营企业 |
王良庄村 |
高庙乡王良庄村位于高庙乡东南部,辖王良庄、候营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7户,1645人,全村耕地面积3055亩。 牛高路穿村而过,桐河沿村流淌,泰山庙傍村流芳。高庙中心学校、高庙轧花厂依村修建。高庙文化大院书香飘村。 王良庄村发展思路:依据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王良庄村属城郊型农业村,交通便利,集市贸易便利,大力发展黄牛、小尾寒羊、蛋鸡、肉鸡等养殖业。根据候营自然村传统蔬菜种植经验,规模发展高科技蔬菜种植,让反季蔬菜种植统领高庙“菜篮子”工程,让高庙广大群众及时吃到想吃的菜品。小辣椒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及时引进小辣椒深加工项目。 目前现状:黄牛存栏100头,生猪存栏1000头,蛋鸡8000只,小尾寒羊及波尔山羊500只。兔子500只。蔬菜种植面积200亩,大棚10个。小辣椒交易商户40户,运输车辆10辆。外商涉及10多个大中城市。 其他产业:便于小辣椒运输成立“运输联合体”,4部重型运输车拉运蔬菜、小辣椒。 村支书张永军 电话13723027922 村主任张吉甫 电话13723027916 现有私营企业:三合板厂 免烧砖场 |
邰庄村 |
高庙乡邰庄村位于高庙街西北部1500米,栗高路穿境而过。西边与张本庄村相邻,西北部和老薛营村相邻,东北部和郭厂村相邻,全村辖李庄、王林堂、邰庄、烟庄、老庄、十五斗六个自然村,共13个村民小组,658户,2220人。全村耕地面积5067.5亩,清河从烟庄东边穿村而过。 在解放战争时期邰庄村邰士林、邰士芳兄弟在社旗县建立芳林酒厂,该酒厂作为地下党的联络处曾保护国无数的革命同志。后芳林酒厂进入南阳成为南阳市酒精厂的前身。 邰庄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黄豆、芝麻等。经济以小辣椒种植为主。全村每年小辣椒种植超过3000亩。 全村没有大型的养殖场,只有14户小型养猪场,每个养猪场年出栏30—50头。4户养羊场,每个养殖场有20—30头。另外李庄村有养牛户80户左右,共有100头左右黄牛。 村内有小学校一所,共有教师9名,学生230人左右,是全乡六个中心小学之一。学校新建教学楼一座,校内全部硬化、绿化,环境优美、卫生。学校新建篮球场一座,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娱乐场所。 2007年全村硬化道路2公里,修建180米深水井一座,使全村80%的农户吃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2008年邰庄村拟修建村内道路3公里。村两委班子一班子踏实肯干,团结务实,带领全村向小康社会奋勇前进。 村支书王传贵 电话13137077566 村主任张三增 电话13037659321 |
下曹村 |
下曹村位于高庙乡北部,辖有下曹、小刘庄、马庄、胡庄四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340人,全村耕地面积2442亩。 该村交通便利,高庙至栗盘水泥路穿村而过,每个自然村通有3米水泥路,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小辣椒等作物。 该村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辣椒种植、杨树经济和以养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全村种植小辣椒1500亩,种植杨树1万余棵。 支书张克群 电话13087037919 037763993589 |
小石碑村 |
小石碑村位于高庙乡西南部,辖小石碑、杨关寺、小宋庄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30户,1606人,全村耕地面积为3721亩。3个自然村之间互通水泥路,小黄河从小石碑、小宋庄北边穿过。小宋庄为20世纪50年代移民点。 小石碑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集思广益,理出了下一步本村的发展思路:继续发展小辣椒产业化,每百亩地一眼机井,并使之配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畜牧养殖业,搞好建筑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使农民增产增收。 小石碑村种植小辣椒面积为1350亩,常年产量为775000斤,小麦种植面积为3037亩,常年产量为3037000斤,玉米种植面积为2237亩,长年产量为2237000斤。 小石碑村现有养猪户10户,存栏数为470头,养牛户为8户,现有黄牛70头。现正筹备建立畜牧养殖协会一个,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壮大协会经济实力。村现有建筑工程队一个,从业人员为120人,下一步准备继续扩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50人。小石碑村个体企业投入9万元,建水泥制管厂一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人。 小石碑村党支部书记冯金广,电话13525133225;村主任强学武,电话13525151215. |
谢营村 |
谢营村位于高庙乡西南部,南与唐河县桐河乡接壤,辖谢营、尚庄、赵庄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650户,2500人,耕地面积4900亩。南阳——桐河主干道分别贯穿尚庄、谢营、赵庄3个自然村,境内道路全部硬化。 谢营村以种植、养殖为主。种植业以小麦、小辣椒为主,小麦种植面积4000余亩,年产量400多万斤;小辣椒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000亩,年产量150万斤。养殖业以南阳黄牛和肉猪为主,现有黄牛养殖专业户5户,养猪专业户4户 2008年,谢营村一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本村实际,两委班子积极努力,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多方筹措资金,在村内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文化大院;按“三化”、 “三通”的标准,不断吸引外地新农村建设经验,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推广“双加”模式,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小辣椒种植为依托,组建小辣椒协会,建立小辣椒专业市场,负责小辣椒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成立了养殖协会,大力发展畜牧业。建成占地6670平方米的南阳黄牛养殖场,发展三个存栏50头以上繁育母猪、100头肉猪的养殖场。 |
上官庄村 |
宛城区高庙乡上官庄村位于高庙乡西南部,辖上官庄、下官庄、下暴、朱庄、皮园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0户,1830人。全村耕地面积3800亩。 上官庄村大多数农户有多年种植瓜果的经验和习惯,尤其是下暴自然村每年的瓜果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3左右,在瓜果种植上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但在良种的引进和销售上缺乏相关的措施保证。下一步,该村将成立蔬菜瓜果协会,引导农户们走更科学的发展道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品质,努力开拓市场,确保增产增收。与此同时,由传统的地膜提早种植过渡到反季节的大棚种植,学习外乡大棚种植先进经验技术,扩大种植规模,较快地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益。 上官庄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有多年的家庭养殖习惯,但基本上停留在附带养殖的水平,缺乏科学的管理。现在,随着市场杠杆作用的扩大,养殖业前景更好,该村自去年起已涌现出一批养殖规模户。单各殖户之间都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少联合、抵御等各方面的能力较差。该村两委班子商议下一步将成立养殖协会,让养殖户们联合起来,相互协作,提高氧之能力的同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共同增益,共同发展。 村支书:周义成 电话13598232458 村主任:崔中师 电话13849772757 |
张堂村 |
1、行政村基本情况: 张堂行政村位于高庙乡东南部,辖张堂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4户,745人,全村耕地面积2067亩。主要道路、河流、历史遗迹分布情况。 2、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及现状: (1)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林、牧业 (2)现状: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芝麻等为主,经济作物一小辣椒种植为主,无大的养殖业,散养部分牛、猪、鸡、羊等。 村支书兼村主任张培元 电话13462699476 |
南张营村 |
高庙乡南张营村位于高庙乡南7.5公里处,东与社旗县晋庄乡搭界,南与唐河县桐河乡接壤,距桐河街1公里,属两县一区交汇处。全村辖裴庄寨、南张营、新庄和王庄四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5户、1906人,全村耕地面积3980亩。 该村交通便利,高庙至桐河公路贯穿全境,桐河流经3个自然村,裴庄寨寨墙保存完好,高处可达5米;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小辣椒等作物,是宛城区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该村两委班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发挥桐河流经全村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注册成立了南张营村畜牧养殖协会。位于新庄自然村的保贵蛋鸡场是回乡青年李保堂,在村支部和协会的领导下,引进现代化设备创办的现代化蛋鸡场。占地十余亩,投资200余万元,存栏3万余只。年利润60余万元;还有桐河滩放养的3000只蛋鸭场是桐蛋生产的主要来源,另有存栏2000只的肉鸭场一个;全村黄牛养殖达60余头,生猪存栏850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渐成该村一大支柱产业。 该村小型农机具手工制造业久负盛名,其设计合理,做工精细,产品销往周边十多个县市,现作坊有工匠十二人,年产值60万元。 村支书刘付群 电话037763997317 15890411690 村主任张玉平 电话037763998888 13837789180 |
大石碑村 |
大石碑村位于高庙乡西南部,与茶庵乡、红泥湾镇毗邻,辖大石碑、冯堂两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有668户,2590人。耕地面积5370亩。两个自然村互通水泥路,小黄河从大石碑、冯堂北边穿过,相传此地有一西湖,景色秀美,荷花飘香,汉光武帝刘秀曾到此游玩,封为御池碑,经过上千年演变成现今的大石碑。 大石碑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集思广益,理出了下一步本村的思路是继续以小辣椒为主导产业,每40亩地打一眼机井,并使之配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收入,发展畜牧养殖业,搞好建筑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使农民增产增收。 大石碑小辣椒种植面积为1500亩,常年产量为80万斤,小麦种植面积为4000亩,常年产量36万斤。 大石碑现有规模养猪户8户,存栏数为350头,养牛户12户,现有黄牛90头。现已筹备建立畜牧养殖协会一个,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壮大协会经济实力。 支部书记刘守庆 电话13213701676 村主任张太安 电话13513774917 |
孙楼村 |
孙楼村位于高庙乡东部,与高庙村接界,东部、南部与社旗县晋庄毗邻。辖孙楼、韦庄、陈庄、杜庄4个自然村,共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0户,1549人,全村耕地面积3292亩。主要道路是高栗路,在孙楼境内2公里,主要河流是小清河,小清河在孙楼陈桥以下称为桐河,夏季由于上游来水影响,易成水灾,2008年进行了堤防加固,水患清除。 孙楼村的发展思路是:以粮食种植为主,适度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走种、养、加一条龙路子。 全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及小辣椒为主。小麦种植面积3000亩,玉米种植面积1200亩,棉花500亩,小辣椒种植面积1500亩。小麦单产在450公斤∕亩,玉米单产500公斤∕亩,棉花单产250公斤∕亩,小辣椒单产300公斤∕亩。养殖业主要以养牛、猪、羊及鸡为主,存栏牛300头,猪350头,羊1500只,鸡5000只。 孙楼村支部村委由5名干部组成,支书韦天申,电话号码15039753910;主任司广才,电话号码13903775963。村内建有小学一座,现有教师10名,在校学生120人。 |
塔桥村 |
高庙乡塔桥村位于高庙乡东南部,是宛城区高庙乡、唐河县桐河乡、社旗县晋庄镇三个乡的中心,交通便利,直达南阳的班车每10分钟从这里经过一趟,该村辖塔桥、薛营、张朋庄三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0户,2100人,全村耕地面积4470亩,小黄河与珍珠河在这里交汇,水利灌溉条件便利。 发展思路:以初具规模的养殖业带动全村农业发展,全村共有养鸭户50户,养牛10头以上的30户,年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经济作物以小辣椒、棉花为主,并种植小辣椒2500亩以上,小杂粮与棉花间作套种,全村每年养殖黄牛500头以上,经济实力雄厚,村内有一100亩水面新建鱼塘,欢迎广大客商投资。 村支书兼村主任刁贵新 电话13137776609 |
郭厂村 |
1、行政村基本情况: 郭厂行政村位于高庙乡北部,辖郭厂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0户,1140人,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主要道路、河流、历史遗迹分布情况。 2、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及现状: (1)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林、牧业 (2)现状: 种植业:品种小辣椒面积1600亩 常年产量250公斤 养殖业:种类 规模 其他产业: 3、村支书、主任姓名及联系方式: 徐传胜13723027958 |
老薛营村 |
高庙乡老薛营村位于高庙乡西北方向4.1公里处,北临红泥湾三户寨,西与红泥湾连庄接壤,属于两县交界处。老薛营有8个自然村,分别是黄湾、韩庄、杨庄、郭庄、靳庄、刘庄、小张庄、南岗。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8户,3080人。全村耕地面积6164亩。清河穿村而过,老薛营村曾经是宛东战役主战场。 老薛营村突击支柱产业(小辣椒)为基础,以粮棉为依托,发展良种繁育基地,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山绵羊)总产值达到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4500元,打井10眼,在乡党委、政府帮助下修至高庙公路2.2公里,植树2万株,总之改善了农民的出行,基础建设,并且美化了居住环境。 2008年全村共落实小辣椒4000亩,棉花1500亩,小杂粮600亩,养山绵羊300只,养鸡场一个10000只(蛋鸡)。计划建小型养牛场棚5个,其中已建成1个,其他都在建中,规模5—20头(黄牛),奶牛棚一个(5头)。下步还要继续努力,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养牛、羊,良种繁育,小辣椒种植和小辣椒深加工。 |
栗盘村 |
栗盘行政村位于高庙乡东北角,镶嵌与社旗县境内,下辖刘营、方庄、白敬李庄、陈庄、小王庄、栗盘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0户,2100人。全村耕地面积4200亩,有栗盘直达南阳的始发班车。东与社旗县鸭灌渠,引水灌溉极其便利。 栗盘村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棉花、小辣椒等经济作物。村两委班子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农业为龙头,带动畜牧养殖业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全村麦椒套种面积达2600亩,棉花面积保持在800亩左右,亩产400斤以上。该村共饲养南阳黄牛100余头,现有30头以上养猪户6户。 |
黄池陂村 |
黄池陂村一个回民聚居村,位于高庙乡西南,与宛城区茶庵乡接壤,牛高路穿村而过,是宛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共辖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800亩。全村共有720户,2950人,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全村群众主要从事黄牛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200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4980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黄池陂村有黄牛养殖的传统,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黄牛养殖数量下降,市场牛肉供不应求,牛肉价格逐年递增,黄池陂村群众看准商机,充分利用传统的养殖优势,大力发展黄牛养殖。2007年,为帮助该村发展壮大黄牛养殖业,乡党委、政府为该村养殖户多方协调资金扩大养殖规模,使该村的黄牛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07年,该村的黄牛养殖户达640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90%。其中饲养黄牛50头以上的30户,100头以上的12户,全村黄牛存栏常年保持在5000头以上。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饲养场地不足、污染严重的状况,2007年年初,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黄池陂村黄牛养殖大户,在市区政府的帮助下,投资430万元,高标准建设一个占地100亩,可集中养殖3000头黄牛的大型养殖场。养殖场于2007年10月底建成,至2007年年底已经存栏黄牛2000余头。2008年,该村养殖户纷纷扩大黄牛养殖规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村养殖户已从山东、新疆、河北等地购买黄牛2000余头进行育肥。目前,该村黄牛存栏6000头左右,其中,新建的黄牛养殖场已存栏黄牛1000多头,养殖户近期还在购入黄牛入场育肥。 黄牛养殖投入大,效益高。育肥一头黄牛每天需要饲料10元左右,育肥黄牛每天净增值20元左右。黄牛的育肥4个月后,平均每头黄牛可净增值4000元左右,效益最高的经过6个月的育肥,可净增值10000元。2007年黄池陂村共出栏黄牛10000余头,仅2007年年底的一个月时间,黄池陂村就出栏黄牛2500头,纯收入1000万元,全村养殖户从黄牛养殖中得到了丰厚的效益。黄牛养殖业的大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屠宰加工业和皮革加工业的兴起和壮大。如今,黄池陂村有屠宰加工专业户120多户,形成了黄牛养殖、购销、运输、加工一条龙。该村有千余名青壮年劳力常年围绕黄牛做文章、跑生意,并形成了黄牛养殖和肉食品加工两个专业协会。该村现有皮革加工厂8家,年加工牛羊皮10万余张;肠衣加工厂10家,年产肠衣3300万米;肉食品加工专业户36家,年可获利近百万元。该村还有清真冷库4座,冷藏能力达到400吨。黄牛产业的发展使黄池陂村的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 |
高庙村 |
高庙村位于高庙乡政府所在地,辖一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55户,1742人,耕地2950亩,主要道路有李高路、南北街、东西街、小清河流经东部、北部,小清河和小黄和东部交汇处有一寺庙,这就是高庙的由来。 本村的支柱产业是小麦和小辣椒。该村小辣椒种植面积2000亩,常年产量70万斤;种植业以黄牛的养殖为主,黄牛饲养大户有3户,每户都近20头以上,养猪大户4户,每户都在50头以上,其中每户能繁育母猪近10头。在这些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其他养殖户也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变散养为规模规模养殖。另外,该村大力发展杨树种植,涌现出许多种植大户,他们大力种植片林,发展杨树经济,他们少到4亩,多则20亩。像这样的种植大户有10户。 该村根据小辣椒种植面积大的优势,准备招商引资,把小辣椒深加工与四川、山西联系客商,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以黄牛和养猪大户为基础大力发展养殖业,建立养殖联合体。 该村与外地客商联系,利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准备建立一香厂,不仅增加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而且提高了本村的经济收入。 支书刘金亭 电话13137784800 主任王建华 电话13137793277 |
典宝村 |
典宝村位于高庙乡西部,一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1255人,总户数233户,耕地面积1836.39亩。主要道路:1、典宝——王良庄;2、典宝——小宋庄;3、典宝——北杨庄。 发展思路:(1)、大力发展养殖业;(2)、大力发展种植业良种繁育;(3)、发展林业,植树造林、沼气建设。 2008年,小麦良种繁育1000亩,小辣椒面积1300亩。其中,小麦亩产600公斤,小辣椒300公斤。养殖业方面:有养鸡场一处,养鸡总量为年存1000只以上(蛋鸡)规模较小。植树造林70多亩,栽树7000棵;网格共30个,栽树12000棵。沼气成池20个。 村支书:李海生 电话13037680143 |
大刘庄村 |
高庙乡大刘庄行政村位于高庙乡东北部,东与社旗县大冯营乡相毗邻,西接孙楼村,南邻下曹村,北接上曹村。辖大刘庄、铁匠王庄两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7户,总人口1420人,全村耕地面积2236.01亩。高栗路东线贯穿大刘庄中间,西线与王庄村相邻,王庄村和大刘庄村之间有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 大刘庄村的发展思路是:以稳定小麦玉米面积为重点,把小辣椒种植、畜牧养殖、林业作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同时加快高栗路两旁的集市建设。全村共种植小麦近2000亩,亩均产量900斤,玉米700余亩,亩均1000斤,小辣椒1200余亩,亩均400斤。大刘庄有养殖黄牛和猪的习惯,有养猪场两个,每场有仔猪50余头。 村支书方兰献 电话037763993236 13193836505 |
上曹村 |
上曹村位于高庙乡东北部,东部与社旗县大冯营乡搭界,辖上曹、惠庄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16户,943人,现有耕地面积1936亩,常年在外务工人员260人左右。 上曹村以种植和小型养殖为主。种植业:粮食作物以优质小麦为主,年产量150万斤左右,经济作物有棉花,常年保持种植面积400亩以上,年产优质棉18万斤,小辣椒种植面积800亩以上,年产小辣椒28万斤。养殖业主要以黄牛养殖为主,养牛户在50户左右,存栏黄牛150头以上,建有小型养兔场1个,存栏种兔2000只左右。 上曹村以传统的农业为主,以小型养殖业为辅,逐步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业,在规模化饲养,小区化布局上下功夫,全村的经济结构逐步得到了调整,畜牧养殖业已经逐步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上曹村的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是刘海芝。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