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南阳 >> 宛城区 >> 新店乡 >> 菱角池村

菱角池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菱角池村谷歌卫星地图)


菱角池村简介

  新店乡菱角池村位于南阳市东郊,距南阳大桥500米,迎宾大道纵穿全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经商、开发、居住的理想选择。
   全村辖菱角池、袁庄、张雷庄、三间房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601户,2269口人,耕地面积3351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280元,现全村电话普及率达98%,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6%,新增沼气78个,村内道路硬化5.8公里,投资40余万元兴建了休闲文化娱乐广场,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几年来,支部村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谋取发展,使全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多次受到市、区、乡党委政府的表彰。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6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新村”、“五个好党支部”,并连续几年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宛城区强村”、“计划生育先进村”、“五个好党支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302306 473000 0377 查看 菱角池村谷歌卫星地图

菱角池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菱角池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贾庄村

  贾庄村位于新店乡北部,与方城县接壤,辖13个村民小组,4160亩耕地,2590口人。2003年以来,村支部、村委会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其种植模式有三种:一是建设占地一亩左右的大棚63个,年前和次年夏季各种植一茬黄瓜、番茄,每棚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二是建设占地0.5亩左右的小拱棚36个,春节前种植空心菜、芹菜,节后套种豆角,3-5月上市,每棚年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三是发展露天反季节蔬菜50多亩,在麦收后种植茄子、黄瓜等作物,秋季上市,每亩年纯收入达4000元左右。为确保蔬菜正常生长,取得高效益,村“两委”经常邀请区、乡技术人员到村传授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科学配方施肥,实施无公害种植,使所产出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不仅成为全乡反季节蔬菜面积最大的村,还带动了附近村农民新发展反季节蔬菜500多亩。同时,该村为使蔬菜能顺利销出村,2005年投资10余万元油化了张夏路至村部道路,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张楼村

  张楼村位于新店乡北缘,与方城县博望镇毗邻,博新公路纵贯全境,位于乡政府北八公里处。    全村辖六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760户村民,人口2778人,4386亩耕地。农业上以小麦、玉米、蔬菜、生产为主。    自2004年以来,在村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城乡居民生活需求,依托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疏菜大棚和养殖业,现在疏菜大棚发展到36个,养鸡场3个,养猪场4个,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07年,采取村组集资和群众集资的方法,筹措资金6万余元,硬化道路1.5公里,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    近年来,我村先后被命名“小康村”“信访稳定先进单位”“优秀党支部”“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现在,我们正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体干群.为新农村建设而奋力拼博.   

罗堂村

  罗堂村位于新店乡东北部,占全乡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辖7个自然村,分别是:罗堂、刘庄、杨庄科、穆庄、哑巴庄、潘营、关庄,4379人,7090亩耕地。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支柱产业是小辣椒种植,目前,已发展到2000亩以上。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3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30元,连续多年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已建起5000只以上肉鸡场3个,20头黄牛场2个,300头猪场3个。基础设施方面,已油化道路7.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   

苏庄村

  苏庄村位于新店乡东北部,距南阳市30公里,许平南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贯穿全村,全村辖5个自然村,分别是:张庄、苏庄、李庄、魏山镇、徐庄,14个村民小组,5354亩耕地,3198口人。水资源丰富,鸭东一分灌流经全村,有效灌溉面积3100亩。2007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1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    近年来,村两委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已建起规模在400头以上的猪场2个,日产3.8万块灰沙砖厂1个,200亩片林一个。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据统计,常年在外的劳动力600人,年创收500万元。“苏庄建筑工”已成为该村响当当的名牌。基础设施方面,已硬化道路2600米,建沼气池30余个,建起容纳学生200余名的村小学1座。   

熊营村

  熊营村位于新店乡政府所在地新店村北0.5公里处,下辖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人口3016人,耕地2835亩,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四周由白桐干渠、白条河、白河合抱,新蒲路南北纵贯熊营村中部。  

竹园寺村

  竹园寺村位于新店乡西北部,西临白河,是个人多、地少的村。但是,近年来村支部、村委会瞄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一是投资10余万元,硬化了熊营至该村的公路和村内两条道路;二是筹资8万元对全村耕地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整修田间道路12条,实现了沟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村成网;三是采取上级补助与农户自筹的办法,以改厨、改厕、改圈为重点,在50多个农户庭院建设沼气池,使这些农户人畜粪便得到合理循环利用,改善了庭院卫生条件,节约了农户能源投资,每年每户可增收节支2000元以上。    在发展经济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林果业,共种植山东沾化冬枣、美国杏李1000余亩,生态用材800亩;二是积极发展运输业,发挥紧靠白河,蒲山的优势,全村运输车辆达80多辆;从业人员达200余人;三是壮大劳务输出,通过对青壮劳力技能培训和对外输送,全村每年有800余人常年在当地和沿海地区打工;四是发展私营经济,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两个免烧砖厂,并建成了大养猪场20多个,从而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00多元。   

惠庄村

  新店乡惠庄村辖11个村民小组,4297口人,2460亩耕地。近年来,村支部、村委会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养猪业,建成了全乡较大的养猪小区。该小区位于惠庄村中部,占地300余亩,现有不同规模的养猪场58个,其中万头猪场和种猪场各1个,千头以上猪场25个,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主要饲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质品种。存栏“一元”、“二元”种猪4000余头,“三元”杂交商品猪近20000头,年出栏商品猪40000余头,实现产值达3000余万元。    该村以专业场为单位,以乡畜牧站和新店养猪协会为技术服务单位,聘请有关专家定期授课,采用新技术,实行科学饲养和现代化管理,成猪畅销上海、广州等地。为进一步提升养殖水平,该村在各场逐步推行沼气建设,现已建成沼气池20多个,优化了饲养环境,实现了生猪饲养的良性循环发展。在该小区的带动下,全乡形成了阡陌营、下王庄、新店、竹元寺四个养猪小区,养猪场达230多个,养猪专业户1200户,生猪养殖已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新店已成为全市知名的生猪养殖大乡。   

陈岗村

  陈岗村位于南阳市东北部,距南阳市10公里,辖6个自然村,分别是:陈岗、霍堂、刘庄、阚庄、贾庄、祝庄,9个村民小组,481户1825口人,党员31名,耕地2426亩,人均年收入5018。    许平南高速公路、岭南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村村通公路2005年竣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建有年产值100万元的免烧砖厂1个,养殖场9个,其中猪场6个,年出栏12000头,年产值2000万元;鸡场1个,年产值18万元;养蜜蜂2家,年产蜂蜜1.5万公斤,年产值36万元。正建炼油厂1个,有资质的工程建筑公司5家。农业:以小麦、玉米为支柱产业,年产优质小麦90万公斤,优质玉米110万元公斤,95%以上的农田都能灌溉,属旱涝保收的农田,全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作业。80%的户都安装了固定电话、98%的户都有彩电,30%的户用上了沼气,一部分户配备了冰箱、空调、小轿车。    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村广大干部、党员、群众高举-理论和“-”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带领全村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图强,推动了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村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五个好党支部”、“治安模范村”等荣誉称号,人口计划自1986年至今被宛城区委、政府命名为“计划生育合格村”,人口保持负增长、每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先进村。   

英北村

  英北村是回民集中居住地,有清真寺1座,位于南阳市东部,距南阳市7公里,岭南高速公路、菱新公路、雷英路、白河成环状包围全村,基础条件较好,全乡辖3个自然村,分别是:三里堡、沙锅营、英北,11个村民小组,2988人,2575亩耕地。畜牧养殖是全村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建起万只鸡场(马林甫)1个,5000只鸡场(马林永)1个;养殖规模在300头奶牛场1个,500头黄牛场1个。工业发达,已建起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免烧砖场5个,投资规模在300万元的石料加工厂2个。该村非常重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投资200余万元,硬化道路12000千米,实现了各自然村通油路,建起沼气池300座,50%以上的村民都用上了清洁的“燃料”,有线电视用户700户。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组建了夕阳红表演队和英北艺术团。  

菱角池村

  新店乡菱角池村位于南阳市东郊,距南阳大桥500米,迎宾大道纵穿全村,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经商、开发、居住的理想选择。    全村辖菱角池、袁庄、张雷庄、三间房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601户,2269口人,耕地面积3351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280元,现全村电话普及率达98%,有线电视普及率达96%,新增沼气78个,村内道路硬化5.8公里,投资40余万元兴建了休闲文化娱乐广场,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几年来,支部村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谋取发展,使全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多次受到市、区、乡党委政府的表彰。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6年7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新村”、“五个好党支部”,并连续几年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宛城区强村”、“计划生育先进村”、“五个好党支部”。   

下王庄村

  下王庄村位于南阳市东12公里,迎宾大道和许平南高速公路、白桐干渠穿境而过,全村辖7个自然村分别是:下王庄、张敏庄、桐庄、东岗、张小洼、张庄、樊庄,20个村民小组,3880口人,4800亩耕地,农业上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生产为主。2007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8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80元,连续多年被市区评为“治安模范村”、“五好党支部”、“优秀党支部”。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乡的前列。农村经济方面:全村已建起规模养猪场8个,存栏13000头,其中,万头猪场1个(汤显钦的宛城区良种猪繁育场),8000头猪场1个(段纪华养猪场)。基础设施方面:先后投资120万元修建水泥路7条7.5公里,实现了所有自然村通油路,还投资210万元建沼气池85个,开通有线电视50户。今年,我们又投资18万元新建村部办公楼及农民学校和党员活动室,实现了全村村民安居乐业。    我村依托城郊优势,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全村经济更快发展。目前,全村已建起民营企业15家,总投资超过2亿元。分别是:总投资1.1亿元的南阳智能变压器有限公司,两座标准化厂房及办公大楼已竣工;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南阳鹏远肠衣有限公司,年创外汇200余万元美元;总投资800万元的南阳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以及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免烧砖厂2个,实现了全村15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此就业。   


菱角池村特产大全




菱角池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