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皋镇秦岗村:辖8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405户,总人口1598人,现有耕地面积2014亩,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付主任1名,委员2名。
秦岗村交通便利,水利条件便利,曾多方筹措资金改建秦岗提灌站,确保本村农田旱涝保收的基础上投资10多万元筑 建西潦河拦河坝一座,效益全部水田,并充分利用地利优势沿河植杨树200余亩,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以6%的速度逐年递增。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303103 | 473000 | -- | 查看 秦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安皋村 |
一、基本情况 安皋村位距安皋镇的中心,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镇区南北长2公里,镇区面积近3.25平方公里,安皋村包围整个镇区。安皋镇是市级重点镇和"二星级城镇"。安皋村辖16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983户,农业人口3802人,耕地面积203.3公顷。村委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5名。 二、资源产业优势 安皋村在传统的超薄金钢切割砂轮加工,陶瓷砂轮加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建材泡花碱行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私营企业,煤球厂、服装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餐饮服务业、白酒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企业的发展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使农民的收入也直线上升。同时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经济型农业。安皋村交通水利条件便利、在大力发展传统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温室蔬菜。现有大中型塑棚20个,年产蔬菜23吨,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项目820亩,树苗主要有葡萄、桃、石榴、杏李等小杂果及早熟苹果和速生杨林业 育苗以风景树经济林为主,面积为200亩。 三、经济收入 2004年村工业总产值400万元,农业总产值900万元,人均纯收入2100元。2005年村工业总产值500万元,农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2236元。镇区内常住人口0.7万人,现已形成两纵六横八条街道框架,流动人口逢集时高达1.5万人。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500吨,棉花总产达到5吨,油料总产达到7吨。 1999年以来,累计道路黑色化面积22500平方米,修下水道3000米,实现了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镇区内已形成农贸、蔬菜、瓜果、建材、粮油、工业品等6个专业市场,并 实施"光亮工程",投资25万元在南京路工业路安装长臂自振流-路灯百余盏。 四、公共设施现状及劳动力外出情况 镇区内有一级甲等医院一家,有南阳市第一职业高中、镇第一中学、中心小学各一所,幼儿园5所,计划生育指导所一所 ,卫生防役站和畜牧站各一所。并新建了中心小学一所,改建了 文化中心。镇区自来水入户率达100%,电话普及率80%,修建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个机站,保证了通讯信息畅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镇开通了谢庄、王村两个交电站的双回路电源,电力充足。镇区内现有从业商户1000余户。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外出劳工,青年到南方打工,壮年地本省市从事建筑、经商等第三产业。经济收入在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积极 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无重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 事故。 |
杨庄村 |
一、基本情况 杨庄村位于安皋镇南部,北与安皋集镇紧紧相连,东潦河傍杨庄村东部南北贯穿。全村辖 18个村民小 组,14个自然村,1066户,农业人口3679人。耕地面积368公顷 ,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 5名 。 二、资源产业优势 杨庄村依托安皋集镇的资源 优势,现已建立果品交易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和蔬菜交易市场等 多个专业市场。并利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苹果、石榴、梨、梅子、枣、柿子等小杂果1000多亩,现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支柱产业;涌现出周庄组无粮化专业组 ,新建林业育苗基地220亩,主要以风景树和经济林为主。 三、经济收入 2004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95万元,农业总产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 2400元。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0吨,棉花总产达到40吨,油料总产达到70吨,瓜菜总产670吨。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90吨,棉花总产达到44吨,油料总产达到72吨,瓜菜总产690吨。2005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万元,农业总产值1100万元,人均纯收入 2400元。 四、公共设施现状及劳动力外出情况 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私营企业,煤球厂、面粉加工厂、建材厂、木材加工厂、膨润土厂 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企业的发展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使农民的收入 直线上升,村集体经济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人均集体固定资产积累以15%的速度逐年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6%的速度逐年递增;各类专业户占总户数的60%以上。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电视普及率、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卫生整洁。四分之一的外出劳工,从使经商或建筑业。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全村无"黄、赌、毒"现象,,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社会治安稳定,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姜元村 |
一、基本情况 姜元村位于安皋镇西南部,西与镇平县老庄乡隔河相望,西潦河沿姜元西部顺流而下。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 1名,委员2名 。全村辖 8个村民小 组,3个自然村,471户,农业人口1958人,耕地面积206.6公顷。 二、资源产业优势 姜元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小辣椒种植业715亩,现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支柱产业。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项目980亩,树种有大枣、杏李等小杂果和速生杨,并新建林业育苗基地200亩,主要以风景树和经济林为主。充分利用荒坡、荒沟资源优势。 三、经济收入 2004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70万元,农业总产值51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元。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50吨,棉花总产达到20吨,油料总产达到18吨。2005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80万元,农业总产值560万元,人均纯收入2456元。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09吨,棉花总产达到23吨,油料总产达到24吨。 四、公共设施现状及劳动力外出情况 大力发展牛、羊、鸡、鸭 等畜牧养殖专业户80余户,畜牧养殖场3个。面粉加工、木材加工、棉花加工等村办企业和私营企业也不断壮 大,使村集体经济以8%的速度逐年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6%的速度递增。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以上,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卫生整洁,五分之一的外出劳工,从使经商或建筑业。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牛王庙村 |
安皋镇牛王庙村:距镇政府北1公里处,辖7个村民小组,共8个自然村,578户,总人口2150人,现有耕地270公顷,村委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三名。其中农业产值7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318公顷,总产实现1127吨,棉花面积43公顷,总产29吨,油料面积22公顷,总产32吨,菜瓜面积36公顷,总产165吨。其中小白瓜生产形成规模面 积达800亩,年产量900吨,产值实现180万元。 牛庙村交通、水利条件便利,在多方筹措资金加固何坪水库引水工程,确保2000亩农田旱涝保收的基 础上,加强该村尧上组300亩苗圃基地建设和新栽植的200亩杏李基地的建设,使该组已实现无粮组的全镇多种经营生产先进组。并充分 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扩大传统的苗圃基地,现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支柱产业。使村集体经济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人均集体固定资产以15%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6%的速度逐年递增。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项目350亩,树种主要有杏李、柿子和速生杨。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无赴省、市 、区-现象,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无"黄、赌、毒"现象,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果元村 |
果元村安皋村西北部,果元村辖7个村民小 组,7个自然村,242户,农业人口811人,现有耕地面积2592亩、。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 2名 。2005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50万元,农业总产值260万元,人均纯收入 2200元。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0吨,棉花总产达到8吨,油料总产达到45吨,菜瓜总产达到595吨。 果元村充分利用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借农建之机,修建何坪水库引水工程,确 保了本村一半以上的土地能自流灌溉。并结合本村的村情组况,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科学论证,从奶牛养殖、木材加工、面粉加工和膨润土加 工中,筛选出以奶牛养殖为主的产业项目,现已形成自己特色 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荒坡荒沟资源优势,发 展牛、羊、鸡、鸭等畜牧养殖业,并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沼气工程,目前沼入户率达50%以上,村集体经济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人均集体固定资产积累以15%的速度逐年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5%的速度逐年递增。 由于 水源充足 ,村委一班人 借助水利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有过去单一种植粮食 作物在退耕还林区1300亩内种植以苹果、李、桃、枣、黑李、石榴、梅子等为主的经济林和速生杨,发展小白瓜 种植面积1000亩。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无"黄、赌、毒"现象,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60%以上,。社会治安稳定,信访工作达"四无"标准。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 |
徐坪村 |
徐坪村位于安皋镇东部,东与谢庄乡相邻,西与安皋镇相连,东潦河穿村而过。徐坪村辖17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7372亩,1060户,农业人口4275人。村委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 2 名,委员3 名。2005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 120 万元,农业总产值1100万元,人均收入 1900元。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914吨,棉花总产达41吨,油料总产达到49吨,菜瓜类总产突破1924吨。 徐坪村利用东潦河的水利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项目500亩,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梅子、枣、核桃、黑李,在土地套理项目区内,在大力发展传统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反季节蔬菜、温室蔬菜,现有大中型塑棚120个,年产蔬菜1626吨,并扩大小白瓜种植面积1000亩,并顺利通过省"无公害产地"认证。现已形成自己特色的支柱产业,建立了小白瓜交易市场5个;同时还利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猪、牛、鸡、鸭、鱼、蚕等 畜牧养殖业80余户,使村集体经济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人均集体固定资产积累以5%的速度逐年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6%的速度逐年递增。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电视普及率、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村班子成员每年至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件以上。村内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毒"现象,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 |
小屯村 |
小屯村位于安皋镇西南部,南于镇平县柳泉铺隔河相望,西潦河沿小屯南部顺流而下,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450户,农业人口1790人,耕地面积1943亩,农业总产值(320万),人均纯收入1800元,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付主任1名,委员2名,200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50吨,棉花总产值达到13吨,油料总产量达到15吨。小屯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400亩自流灌溉水稻面积,水稻单产能达到1500市斤左右,并且根据地利优势,大力发展小白瓜种植,瓜套花经济效益能翻番,近百亩的村办林场除栽植风景树和经济,能育各样树苗,保证本村栽植外,大量都畅销外地市场,本村家庭以养殖为主,大力发展牛、羊、鸡、鹅等畜牧养殖专业户80户,畜牧养殖场1个,特别是有养牛习惯单养牛专业户就有40户,另外,面粉加工,木材加工等私营企业也不断壮大,使村集体经济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以6%的速度递增,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儿音入学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卫生整洁。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秦岗村 |
安皋镇秦岗村:辖8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405户,总人口1598人,现有耕地面积2014亩,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付主任1名,委员2名。 秦岗村交通便利,水利条件便利,曾多方筹措资金改建秦岗提灌站,确保本村农田旱涝保收的基础上投资10多万元筑 建西潦河拦河坝一座,效益全部水田,并充分利用地利优势沿河植杨树200余亩,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以6%的速度逐年递增。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和庄村 |
和庄村位于安皋镇东潦河东岸,辖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农业人口2475人,耕地面积4000余亩,全村农业总产值约600万元,人均纯收入2450元,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委员2名,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00吨,棉花总产值达到70吨,油料总产量达到30吨左右。 和庄村实属岗坡地带,交通便利,但水利资源较差,现有5个自然村庄、8个村民小组已用上自来水。我村利用地理优势,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棉花为主。全村现已发展小辣椒600余亩,小白瓜250余亩。我积极实施退耕还林50余亩,杜仲林150亩,大力发展牛、羊、鸡、鸭等畜牧养殖专业户50余户,个人养殖场5户,农民纯收入以6%的速度递增,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有线电视逐步发展,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卫生整洁。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兰营村 |
兰营村位于安皋镇南大门,西于镇平县马营隔河相望,西潦河沿兰营村西部顺流而下,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510户,农业人口1950人,耕地面积2100亩,2003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60万元,农业总产值50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元,村委会现有主任1名,付主任1名,委员2名,200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00吨,棉花总产值达到20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0吨。 兰营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两条河和植杨树500株,种植大枣10亩,速生杨等,大力发展牛、羊、鸡、鸭、猪等,畜牧养殖专业户100余户,养猪场6个,使村集体经济以10%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收入以6%的速度递增,电话普及率达95%以上,儿音入学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卫生整洁。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彭庄村 |
彭庄村位于安皋镇西北部,西邻镇平县,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9个自然村,310户,总人口1140人,有党员31人,村组干部16人,其中党员干部9人,妇女党员干部1人,耕地面积1894亩,主要粮食作选物小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花生、棉花,养殖业以养猪、养牛为主。 与彭李坑水库相邻,土地面积较大,这里由明水秀,丘陵纵横,沿库区林木茂盛,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
太清观村 |
太清观村位于南阳市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由以农业为主的浅山丘陵村。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537户,2389人,区域面积达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4800亩,人均耕地面积达2亩,经济作物以林果、花生、棉花、蔬菜为主,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21300元。 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现有环村路3条,防汛路1条,是沙石化路面;电力充沛,550伏安的变电站4座,线路长1.5万米;水利条件好,东辽河环村而过,东西两条干渠串境而过,20多眼机井分布12个村民小组田间地头,1座中型提灌站镶钳其中;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村办小学1所、幼儿园1所、现有教职工15人,在校学生350人,村内设有图书室,科技园地、阅览室、党员活动室、青年之家等活动场地,通迅快捷,电话入户率达75%,电视拥有率达100%。 资源丰富,北临大磨石岩水库风景区,西有1000亩荒山看林,的狼背猪娃山,东有传统古庙观上庙,是城市居民节假日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并且境内有丰富河沙资源,是上好的建筑材料。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充分利用村位优势,大力发展小白瓜1000亩,花生2000亩,棉花1200亩,速生杨850亩,黑李120亩,并扶持发展养猪、牛、羊、禽专业户80余户,使农民人均收入以15%的速度递增。 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民调、治保会等组织健全,并且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社会治安稳定,各类矛盾都能在村级化解,信访工作达到“四无”标准,双文明户占总户数的70%以上,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
余庄村 |
余庄村距镇政府所在地西2.5公里处,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19个自然村,836户,3216人,区域面积8960亩,耕地面积5932亩,人均面积1.7亩,全村居住蒙古族人口1253人,2005年人均纯收入2050元。 村西与镇平县柳泉铺乡、老庄乡隔河(西潦河)相望,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靠河的渠岗、下洼5个组的土地肥沃、粮食丰产。靠东部的李营、余庄、楼房沟等9个组、土地辽阔、面积大,适宜畜牧养殖及小杂果种植。全村属彭李坑水库下游,水利条件优越,全村80%的土地可灌溉。旱涝保收。 村内现有小学一所、幼儿园3所,村委会设有图书、科技园地、党员活动室、青年之家活动中心、计划生育指导室和卫生防疫的医疗卫生所3处。(含分所) 村于2005年建成村村通油路,交通便 利,现有木板加工厂一处,职工20人。纺织厂一家,现已有30多名妇女从事纺织,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并学到了纺强技术。 |
连庄村 |
连庄村位于镇政府东南2.7公里处,全村辖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东与谢庄张接壤,南与王村乡相邻,西和杨庄村相接,北靠和庄村,全村 户,2240人,区域面积3348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2170元。 村东南部有一座羊山,有着丰富的石材加工原料,已开采2处。村内建有泡花碱厂,资金在80万以上,全村老李庄、后洼等4个紧靠东潦河,水利资源优越,土地灌溉面积在1000亩以上,夏、秋农作物旱涝保收,种植以棉花、玉米、小麦为主等农作物为主,东冲淡几个组靠羊山,面积辽阔,适宜牛、羊养殖,全村有30只以上山羊场8个,50头以上猪场11个,2000只以上的鸡场6个。全村20%的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养殖。 村内现有小学一所、幼儿园2所,村委会设有图书、科技园地、计划生育指导室和卫生防疫所、医疗卫生所。 |
丁沟村 |
丁沟村位于安皋镇最北部5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东潦河两条支流纵穿该村,形成岗河相间一地形,土地多为砂质土,近河段为粘土,全村国土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00亩,共辖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人口1454人,人均耕地1.6亩,2005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 该村交通便利,安沟路自南向北穿村而过,水利条件便利,土质适宜种植小白瓜、小辣椒,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岗坡面积大,有利发展畜牧养殖业、牛羊、猪、鸡,饲养量不断扩大,全村25%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养殖业。村中北部覆盖着一巨大花岗岩矿藏,经化验为物质石材,具有广阔的开采前景,目前,几家外商前来洽谈开采矿石项目。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