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铜川市 >> 印台区 >> 印台街道

印台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印台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印台街道简介

  铜川市郊区辖乡。1949年设城关区,1958年建星头公社,同年改为城关管理区,1961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印台乡。位于原铜川县城内,距区府300余米。面积65.5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公路四通八达。辖西村、楼子、前齐、神武、窑科、济阳、前原、桥子、崖窑、刘村、东原、寇村、枣庙、柳湾、顺河、虎头、印台、苏家庄18个村委会。农产以小麦、苹果和蔬菜为主。盛产苹果、蕨莲。紫砂土、煤炭资源丰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6万人 65.5平方公里 610203004 727000 0919 查看 印台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印台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印台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位于陕西铜川市印台区。下辖:   610203001006 121 鑫光社区   610203001008 111 南苑社区   610203001009 111 北街社区   610203001200 111 城关村   610203001201 122 河东村   610203001202 111 杨家砭村   

三里洞街道

   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地处印台、王益区的交界处,是印台区的南大门,也是三里洞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地区共有大小单位51个,其中县级单位13个;办事处下辖芳草社区、延安路社区和新建社区,辖区共8097户,19851人。辖区210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邮电通讯、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达,商流服务体系健全,投资环境优良,商住荣华、芳草等小区的房地产开发初具规模,已成为引领三里洞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旗舰”。    三里洞街道办事处前身为1978年建立的铜川市城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隶属城区政府。1987年11月因区划变更归郊区政府,更名为铜川市郊区三里洞街道办事处,2000年更名为铜川市印台区三里洞街道办事处至今。办公地址自1987年更名以来至今在铜川市延安路155号。   多年来,三里洞街道办事处依靠优越的区位优势,按照“党建领航抓基础,依托项目抓发展,围绕城市抓管理,改善民生抓服务,协调驻企抓共建”的工作思路,坚持围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计划生育、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大胆创新,提出了城市社区“模块式”立体化管理机制,建立了“351”工作制度,推行了“一人六员三队”工作法,实现了社区管理的高效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率先在全市开设了“社区大讲堂”,制定了维护社会稳定“321”工作机制,连续5年开展技能培训,拓宽了下岗失业人员增收的渠道,街道办事处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街道办事处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先后被市、区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全市社区“三有一化”工作先进街道(乡镇)党委”,全市“升级晋档,促进和谐”先进党委,“劳务输出先进街道办事处”、“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先进集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  

王石凹街道

  王石凹街道属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位于印台区东北部,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非沟即梁。镇区除农业生产外,主要资源为煤炭,原煤开采业为镇区经济支柱,属工矿型建制镇,前身为王石凹街道办事处。   王石凹镇镇区有2条主要公路,以铜罕公路为主,总   王石凹镇   长度2.2公里,近年来镇政府对辖区道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同省道305线仅有5分钟路途,镇区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镇内有5所学校(教职工167人,学生1983人)、2所医院(矿务局二院、镇卫生院),以及七站八所等2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   居民用水引自红土水厂,水质条件一般,仅够维持居民生活用水,农村因条件所限,大部分行政村吃水靠天多食窖水,用水较为困难。   -   行政区划   该镇辖6个行政村(王石凹、李家塔、陈家河、炭庄塔、傲背、苟村)和4个社区(西山、街南、街北、李家塔)。   全镇共有人口2.9万人,城镇居民2.58万人,农业人口3200人,镇区人口流动较为频繁,流动人口1500人左右。   -   历史沿革   1978年6月,设立王石凹镇政府,驻地王石凹煤矿,隶属0铜川市委市区工作委员会领导。   1980年4月,改王石凹镇为王石凹街道办事处,归铜川市城区人民政府管辖。   1987年10月,因行政区划变动,划归铜川市郊区政府管辖。   1997年9月,撤乡建镇时,撤销办事处,成立王石凹镇,驻地傲西路3号,下辖6个行政村(傲背、炭庄塔、李家塔、陈家河、苟村、王石凹)和8个居委会。   -   经济发展   矿业   王石凹镇是典型的城郊型乡镇,因矿兴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田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原煤总储量1.03亿吨,主产5号焦煤及瘦煤。辖区有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印台区属宏业公司煤矿,以及2个私营煤矿,年产原煤可达140万吨。其中王石凹煤矿是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重点建设的156 个大型项目之一,由苏联专家指导建设,设计年限70 年,设计产量120万吨/年。在岗职工3200余人,离退休人员3410人,职工家属1万余人,下辖矿务局二院,王石凹矿中小学两个事业单位。近年来,矿领导班子以创建和谐矿区为目标,建成傲背中心广场,休闲广场2所,整修了矿工俱乐部,加强了和谐人居环境的建设。   农业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6300亩,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油菜等;林地面积3400亩,主要种植刺愧,花椒、柿子等;果园面积1750亩,挂果270亩,主要品种有富士、嘎拉等。镇区大力发展养殖业,借助紧靠周陵科技园区的优势,形成以陕西春雨家禽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的养殖产业,产品以肉、蛋、奶为主,主要供给镇区居民,养殖业总产值269万元,从业人员300余人;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5元。   特色产业   王石凹镇共有6个村18个村民小组,3200人,2008年新建园2230亩。8月份以来,我镇把苹果新建园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所有同志,包括领导在内的包抓机制,一天汇报一次,三天督查的制度,全镇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确保新建园工作顺利实施。 今年苹果新建园工作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党委、政府重视,宣传到位、区委动员会后,镇机关迅速召开三千会,并前往印台等兄弟乡镇进行观展学习,提高了群众发展苹果的积极性;二是准备充分,认真规划,由村组干部和包村干部对所有新建地块进行统一规划,打出双白线,标好打坑点,努力做到整齐划一,布局合理;三是群众参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过近五年的果业发展,群众对苹果产业发展的信心信增,全年的铲青、打坑、施肥、回填全部由群众自己完成,为后面的栽植、管护打好良好基础;四是镇政府督查组成员坚持标准、认真负责,对栽植的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打坑不到位不能施肥,施肥不到位不准回填,确保全面高标准保质保量完成08年新建园任务。 傲背、苟村梁栽植示范点,涉及2个村3个村民小组,该点交通方便,自查均可道行,因此临春雨鸡场,农家肥料充足,发展果业前景很好。在该示范点,我们狠抓质量,从打坑、施肥、回填每个环节严格把关,规划操作。目前,统一规划,一个集中连片的栽植示范点已呈现规模,为全镇苹果产业发展树立典型。  

印台街道

  铜川市郊区辖乡。1949年设城关区,1958年建星头公社,同年改为城关管理区,1961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印台乡。位于原铜川县城内,距区府300余米。面积65.5平方公里,人口1.6万。公路四通八达。辖西村、楼子、前齐、神武、窑科、济阳、前原、桥子、崖窑、刘村、东原、寇村、枣庙、柳湾、顺河、虎头、印台、苏家庄18个村委会。农产以小麦、苹果和蔬菜为主。盛产苹果、蕨莲。紫砂土、煤炭资源丰富。.  

陈炉镇

  陈炉镇地处陕西省铜川市市区东南20公里处,辖两个社区,18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公里,人口1.98万人。陈炉镇制瓷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宋元以后著名的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并逐渐发展成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窑场和瓷业 生产基地。千百年来,陈炉镇瓷业兴盛,炉火不熄,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东方古陶生产的活化石”,有“东方陶瓷古镇”之誉,是陕西省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的陶瓷之乡。    陈炉镇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自古人文古迹荟萃,是古同官县集陶瓷生产、商贸交流、文物旅游之胜地。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同官八景”之一。陈炉瓷以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著称于世,成为我国古瓷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陈炉人淳朴、厚道、聪慧,陶瓷文化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蒙上了集儒、佛、道、杂为一体的神秘面纱。    陈炉镇是印台区工业重镇,矿产资源丰富,且品质良好,其煤炭、坩土、石灰石、陶瓷粘土、墨玉储藏在陕西省具有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广阔。    陈炉是红二方面军直属机关战斗过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陈炉镇吸引了大批中外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名流前来观光、旅游、考察,成为渭北陶瓷文化旅游名镇。陈炉镇将借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按照“兴牧增林倡生态农业绘秀美山川,强工活商扬耀瓷文化建渭北名镇”的大思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红土镇

  红土镇位于铜川市西北部,地处宜君、王益区白水县交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青水秀、风景美丽、河道水源充足,红土镇村比别的贫困地区拥有更多适宜栽种果树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2000亩左右的“四荒”地没有开发。经过实地调查,2000亩左右的“四荒”地通过承包,可以在短期内建成千亩柿园种植基地,生产的柿果除满足综合加工厂的需求外还可外销。    红土镇是印台区苹果专业生产重点乡镇之一,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6900亩,苹果产量达2.5万吨,优果率达85%,果农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去年,红土镇在印台区委、区政府“果业兴区”的战略目标下,经过市场调研,从该镇土地、气候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次性在东王村建成规模达400亩的连片矮化丽嘎拉苹果连片种植示范园。   ".  

广阳镇

金锁关镇

  铜川市郊区辖乡。1948年设金锁区,1958年建燎原公社,1961年更名金锁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区境北部,距区府12.5公里。面积53.8平方公里,人口2.1万。梅(家坪)七(里?镇)铁路,210国道、铜(川)正(宁)公路从境内通过。辖玉华、背塔、崔家沟、柳林沟、烈桥、何家坊、半截沟、金锁关、纸坊、徐家沟、陈家山、袁家山、柳树台、蒲家山、姚湾15个村委会和金锁、纸坊2个居委会。有以油松为主的天然林,产野生中草药50余种。农业主产玉米。工业主产煤炭,境内有国营煤矿2个。唐玉华宫遗址,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定为自然风景区。.  

阿庄镇

  铜川市郊区辖乡。1959年设阿庄管理区,1961年建阿庄公社,1980年由蒲城县划归铜川市郊区,1984年改乡。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区府24公里。面积53.2平方公里,人口1万。铜阿公路通市区。辖西沟岭、阿庄、汉寨、丰邑、湫凹、小庄、长峪、南原、原圪塔、下庄10个村委会。农产以小麦、玉米和苹果为主。煤炭资源丰富。.  


印台街道特产大全




印台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