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 兴庆区 >> 大新镇 >> 大新村

大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新村简介

  大新村总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位于友爱中心路以东,石油城路以西,北于新水桥村接壤,南临石油城管道基地。全村10个村民小组,1020户4320人,原有耕地3000亩左右,现有耕地1350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人均年收入11800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新村八个村民小组住房和土地被征占,两个村民小组庄点也已经被拆除。农民主要经济支柱以二三产业、房屋出租、劳务输出等为主;大新村有正式党员175名,预备党员1名,妇女党员8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26名。大新村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荣获2015年度银川市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先进集体奖;2016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奖;2016年度综合考核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大新村党总支以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大新村在2015年投资建设的城市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温棚18栋,年租金16万元,同时还投资建成小拱棚36栋,并与北京锦绣公司达成意向性合作;大新村还相继建设了大新综合市场,该项目投资3000万左右,总面积10775平方米,建筑面积9988平方米,资金来源为大新村集体资金投入和村民自愿入股自筹,并依法成立大新农商实业有限公司。该项目已基本完工,在2017年3月与新百生活超市签约15年,年租金200余万元,解决失地农民就业200余人;另外,大新村成立的劳务公司与物业公司,年收入100余万元,解决失地农民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劳务公司、物业公司每年慰问老党员、残疾人、困难户等,并给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品。
  村党总支注重抓党员队伍建设,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先锋指数考评和堡垒工程活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发挥大新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作用,加强党组织的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的能力,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以素质教育带动全村发展,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新村在2016年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新村部。有容纳100人的党员会议室,有配套的办公体系、农家书屋、阅览室等,图书2000余册,报刊10余种,群众充分享有服务空间和文化资源。大新村重视村容村貌建设,全面开展“三清”“三化”、“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文娱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良好的村风村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40104101 753000 0951 查看 大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燕鸽村

  一、简介:   大新镇燕鸽村过去隶属于银川市郊区大新乡,由于所辖土地面积大,人口发展迅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中划分出了燕丰村(现杨家寨村),1993年,随着长庆石油基地征地建设,又征占了四个生产队,于是又划分出了燕庆公司。   二、基本情况:   1、现燕鸽村辖五个生产队,分别位于银通路,京藏高速两侧。2013年位于京藏高速西侧的五队庄点拆迁,且整队失地,现已入住安置区。2016年北京东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三队的一半庄点也被拆迁,待安置。到目前为止,燕鸽村所辖庄点3.5个。   2、燕鸽村现有人口1300人,总户数320户,其中回族76户,占总人口数的25%,耕地面积1300亩,宅基地面积561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依靠外出务工,房屋库房、场地出租,种植业。   3、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以场地出租为主,截止2016年,村债权846432.22元,债务2525236.29元,村委会现行承担的行政事务主要包括:民政、劳保、民事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安全生产、计生妇联、共青团、民族宗教、民兵武装等。   4、村干部情况:现有村干部5名,其中女性1名,回族2名,平均年龄48岁,文化程度均为高中,村委会主任1人,委员4人,村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2人,实行交叉任职。   5、根据目前的情况,燕鸽村尚有耕地1300亩,且有四个生产队的庄点未进行拆迁,因此不宜进行村改居。  

上前城村

  上前城村地处银川市南大门,隶属兴庆区大新镇。东至大新渠、西至友爱中心路、南至永二干沟、北至六盘山路,全村内上前城村现有10个村民小组,1192户3989人,其中回族296户1380人,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村,外来人口5998人。由于银川市城市建设,自2003年至今,上前城村耕地陆续被征用,10个生产队全部失地,农转非人口3910人。村党总支下辖前锋、前华两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现有中共正式党员159名,其中回族53名,大专以上文化16名,预备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村党总支由5名支部委员组成,平均年龄44岁,平均任职年限6年,是一个充满战斗力、团结务实的班子。   自2013年全村失地以来,上前城村“两委”带领全村居民,根据实际,因地制宜,从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入手,成立了银川聚合祥劳务公司、宁夏上前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和银川市前程实业有限公司,建成了标准化菜市场,一举打破了上前城村居民集体失业、经济发展落后,集体负债的局面,通过村民入股分红,开办“保安职业技术培训班”和“物业管理员培训班”等多项措施。依托现有地理优势,兴建仓储物流园(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解决了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充实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伴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殷实,村民的“脑袋子”也急需丰富起来。文化大院和老年公寓的成立、“农家书屋”的迁入,都体现了上前城村在加强村民精神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由于政府安置房延期返还,大部分拆迁户都是各处租房,但个别高龄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因各种原因租不到房屋,散落在村内未拆除的温棚、土坯房内暂时安身,条件简陋,生活艰辛。为了解决这部分人员居住、生活问题,上前城村选址在康居南区公寓楼北侧建设了能容纳20户人居住的老年公寓。由专人负责入住老人的饮食,让老年朋友吃得好,睡的香。   为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成果更多的反馈于民,2014年上前城村投入30万元在康居南区建设了文化大院,并成立了春燕舞蹈队。文化大院分为室内与室外两部分,室内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设有文化中心、娱乐中心、健身中心和图书室。文化中心配有多功能投影仪、音箱等多媒体设备,便于群众室内练舞、观看电影等;娱乐中心购置了棋牌桌,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健身中心购置了跑步机、按摩椅等,老少皆宜;图书室收集了各类图书、光盘、报刊和杂志,便于居民阅读学习。室外广场近500平方米,便于群众晚上开展广场舞等活动。   近年来,上前城村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多年来屡获殊荣:2010年荣获“银川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文明村”;2011年荣获“2006-2010年兴庆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12年荣获“上前城村尊师重教先进集体”;2014年荣获“银川市道路畅通、棚户区改造工程先进集体”;2015年荣获“银川市文明村”等诸多优秀奖项。   回顾昨天,上前城村已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上前城村也将信心满怀!那么在今后几年,上前城村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极力宣传“稳转型、促发展、提文明、惠民生”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大跨越,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全体村民幸福指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塔桥村

  大新镇塔桥村全村1635户4273人,其中,回族人口2080人,占总人48.7%。2005年成立党总支,下设蔬菜科技园区党支部和夕阳红党支部,2016年7月成立渡辉物业公司党支部。现有党员153名。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人均收入13200元。塔桥村近年来发展花卉苗木、仓储物流、房屋出租、劳务输出等,村体经济不断壮大。全村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荣获全国百家文明村示范点、全国绿色小康村、自治区先进党支部等多项殊荣。   党企共建带民富。塔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党建集结产业、产业激活党建”的发展思路,成立花卉园区,发展花卉种植业,已引进花卉龙头企业11家,有4个花卉市场、6家花卉园林苗木基地、3个农家乐,塔桥村还相继建设了农民公园和穆斯林民俗村、塔桥失地农民百货市场、塔桥失地农民开心农场、塔桥仓储物流园等项目,为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再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创先争优惠民生。村党总支注重抓党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行积极分子推举考察制、预备党员票决制、转正党员答辩制等制度,为党组织引入源头活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先锋指数考评和堡垒工程活动,广泛开展“党员家庭示范户”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发挥作用。2005年,村党总支审时度势,及时设置功能党支部,组建了园区党支部和夕阳红党支部,充分发挥园区党员科技带动致富和老年党员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播种文化转民风。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有136户农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7户被评为自治区、银川市级“五好文明家庭”。为改善村部设施条件,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塔桥村于2011年自筹资金,开工建设了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新村部,并安装了各类活动器材。建有能容纳200人的多功能大厅,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大院,内设电子阅览室、文艺活动排练室、农民书画室、文体活动室、手工制作室等;配备了投影仪,IPTV接收机,LED电子屏等远程教育设备,整理收集了图书1600余册,学习光盘300余张,报刊10余种,让群众充分享有文体活动空间和资源。以“全国文明示范村”为主线,以村容村貌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三清”“三化”、“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全村村庄主干道绿化、美化、硬化率达到100%,塔桥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和谐兴旺。   今后,塔桥村将以打造花卉观光、生态旅游村为发展方向,以第三产业带动创业就业为目标,坚持支部带队、党员带头、企业带动、将群众带富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大新村

  大新村总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位于友爱中心路以东,石油城路以西,北于新水桥村接壤,南临石油城管道基地。全村10个村民小组,1020户4320人,原有耕地3000亩左右,现有耕地1350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人均年收入11800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新村八个村民小组住房和土地被征占,两个村民小组庄点也已经被拆除。农民主要经济支柱以二三产业、房屋出租、劳务输出等为主;大新村有正式党员175名,预备党员1名,妇女党员8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26名。大新村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荣获2015年度银川市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先进集体奖;2016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奖;2016年度综合考核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大新村党总支以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大新村在2015年投资建设的城市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温棚18栋,年租金16万元,同时还投资建成小拱棚36栋,并与北京锦绣公司达成意向性合作;大新村还相继建设了大新综合市场,该项目投资3000万左右,总面积10775平方米,建筑面积9988平方米,资金来源为大新村集体资金投入和村民自愿入股自筹,并依法成立大新农商实业有限公司。该项目已基本完工,在2017年3月与新百生活超市签约15年,年租金200余万元,解决失地农民就业200余人;另外,大新村成立的劳务公司与物业公司,年收入100余万元,解决失地农民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劳务公司、物业公司每年慰问老党员、残疾人、困难户等,并给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品。   村党总支注重抓党员队伍建设,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先锋指数考评和堡垒工程活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发挥大新村两委班子的带头作用,加强党组织的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的能力,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以素质教育带动全村发展,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新村在2016年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新村部。有容纳100人的党员会议室,有配套的办公体系、农家书屋、阅览室等,图书2000余册,报刊10余种,群众充分享有服务空间和文化资源。大新村重视村容村貌建设,全面开展“三清”“三化”、“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文娱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良好的村风村貌。  

新水桥村

  新水桥村隶属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位于银川市市区东4公里,东起汉佐村,西至丽景街办事处,北起新渠稍村,南至大新村,全村占地面积4.9平方公里,下设15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1185户。全村常住居民约4500人,其中回族人口为3700多人,占总人口的82%,外来流动人口约6700人。新水桥村现有耕地4930亩,人均占有耕地1.1亩。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劳务输出、牛羊肉屠宰及交通运输为主业。   新水桥村委会位于新水桥村的中心地带,内设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影院、农家书屋、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场所,为村民提供日常的生产生活、娱乐服务。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65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21人,占党员总数的73%,预备党员1人。   新水桥村是一个具有醇厚文化沉淀的村落,村内现有大小清真寺两个,历史年份均有百年以上,可容纳新水桥村三千多民穆斯林正常的宗教活动;一所回民小学,创建于1919年,配备教师23人,收纳学生600余人,其中新水桥村儿童占60%,外来务工子女占40%;一所回民幼儿园,成立于2013年,现有教师35人,学生200余人;两处农民返还安置小区,占地面积800亩,可解决新水桥村征地拆迁村民的安置问题,使新水桥村村民身在农村,却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居住环境。   近年来,新水桥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兴庆区党委、大新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内外结合”的发展道路。对外,引进了银川掌政石银村镇银行、银川市益君面粉厂、银川市金马养殖合作社、银川市欣振奶牛养殖厂等多家企业来新水桥村落户投资,总投资3500万元,为新水桥村增加就业岗位500多个,人均收入提高430元。对内,新水桥村村民自发成立了银川市新水桥农资专业合作社,实行自愿入股、自主经营的方式,筹集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极大地解决了新水桥村村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和资金困难;另外,新水桥村于2009年引进企业投资2000万元,建立占地20000平方米的新水桥农贸市场,目前,该农贸市场已成为新水桥村及周边地区农副食品、商品百货的主要交易场所。   

新渠稍村

  新渠稍村位于银川市东郊九公里处,隶属兴庆区大新镇。北临贺兰新胜,西临八里桥良繁场,南临新水桥,东临贺兰汉佐村。全村实有耕地面积3500亩。人均1.1亩,共有13个村民小组,829户,3316人,其中回族1398人,占总人数的42.2%。全村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6415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7140元,增长10.2%.支部现有党员96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妇女党员25名,占党员总数26%,少数民族党员36名,占党员总数37.5%。近年来,村“两委”班子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群众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新渠稍村党支部、村委会荣获银川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兴庆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村”、“巾帼示范村”、农田水利建设“十佳村”;大新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2009年度三个文明建设二等奖”、“红歌唱给党”歌咏比赛优秀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鼓励奖、“歌党颂国赞家乡弘扬社会新风尚”文艺汇演优秀奖。   新渠稍村积极响应区委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号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支部积极行动,从实际出发,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机遇,为民务实,大力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根据大新政发【2010】21号《关于大新镇2010年花卉产业发展扶持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扎实推进新渠稍村农业工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去年在新渠稍村建花卉温棚,2010年3月31日花卉温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占地面积502亩(其中公益设施占地60亩)花卉基地总投资1064.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217.9万元,农户自筹资金602.2万元,政府用于钢架等补贴资金244万元,涉及8、10队农户123户459人,共建温棚171栋4620间,建耳房170间、配送车间及农民培训基地占地5.2亩,2011年4月又开工建设了7、8队花卉基地。共涉及农户105户437人,占地700亩,共建温棚250栋7000间,其中八队涉及农户59户231人,占地306亩,建温棚118栋,3060间;七队涉及农户49户206人,占地394亩,建温棚168栋3940间。预计可实现花卉年产值1000多万元。投资10万余元组织劳力、机械挖垫村部至花卉园区道路两侧绿化带,植树6000棵,购植花苗、灌木,重点绿化美化了村部大院和花卉园区。  


大新村特产大全




大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