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营村位于晁陂镇东,距镇4公里,东连玉都,南至杨营镇,北邻石佛寺。全镇辖罗营、徐营、苏庄3个自然村。全村536户,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耕地1331亩,总人口2000人,其中党员25人,村干部7人。
玉雕加工从业人员308人,销售人员近100人,分布于各村农户,从事小型玉雕加工店,主要业务为加工青玉、白玉、和田玉、碧玉等贵重工艺品玉料加工。
有骨雕加工厂一个,在312国道边杨营路口西北侧200米处,从业人员16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人物、兽头,销往国内部分城市。有石雕厂一处,位于苏庄村东,面积1200平方米,工人5人,产品主要加工墓群装饰,销往附近城镇。
有养殖场两座,一座位于徐营村南,主要养殖生猪,现存栏母猪6头,肉猪26头,占地1600平方米。另一个位于苏庄村312国道边,场地1500平方米,主要养殖生猪、肉羊。现存栏母猪10头,生猪年出栏150多头,新养殖绵羊40只。
近年来,罗营村注重发展社会事业,2009年投资4万元建村室院墙及村室内部设施,购买办公用品。2011年到2013年,分别在罗营、徐营、苏庄,新打机井共7眼,村内投资1.2万元,社会群众投资2万元。2012年春,徐营群众自发投资10万余元,修整坑塘移除,约1500平方米,从事养鱼。2013年,罗营村村民自筹资金4万余元,组织修村西312国道至村北路。近三年来,罗营村治理庄内空心村,现已搬迁11户,此项目可以新增土地150余亩。2013年,村支书罗玉中自筹8万余元,在自己的耕地上新建停车场一座,免费让车主停放车辆,缓解了罗营主干道上车辆乱停放的状况。
现有村室占地670平方米,房屋为楼房砖混两层14间。村小学占地2000平方米,两层砖混楼,房屋20建。教师5人,学生62名,幼师1名,幼儿13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324102 | 473000 | 0377 | 查看 罗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梁堂村 |
梁堂村位于晁陂镇东部,距镇区2公里,全村辖梁堂、杨芳春等2个自然村,550户,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9亩,总人口2100人,其中党员30人,村干部5人。 梁堂村有传统的古建产品烧制和玉镯加工产业,规模大,影响远。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2013年花卉有初步发展,目前,苗木花卉种植20亩,位于梁堂村南部,主要品种有:金桂、红豆杉、紫薇等名贵花木品种。玉石雕加工从业人员达800余人,村内主要玉石雕厂有玉之尊工艺厂、丰强石雕厂。 梁堂村有玉镯加工户210家,从业人员680人,年产阿富汗玉镯800余万只,年产贵州翠200余万只。是全国闻名的阿富汗玉镯加工基地。梁堂村还是传统的石雕加工基地、古建材生产基地。该村现有石雕加工厂2家,主要生产石狮、人像、动物等,产品远销省内外。古建销售从业6家主要销售仿古五脊六兽、花瓶等,年产值800万元。玉之尊工艺厂投资6000万元,占地12亩,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有职工80人,主要加工青海料、俄罗斯料,产品有手镯、挂件、玉牌、金镶玉等,年产值9000万元。 兴达养殖场占地130亩,以养猪为主,现存栏1500余头,年出栏生猪5000余头。 近年来,通过广泛发动,成功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杨芳春村民杨子耀、杨继章、杨志恒、杨永志等人捐资260万元,修水泥路3.2公里,建拦河坝堤一处,同时进行村绿化亮化。 梁堂村成功人士李书红、李丰云等人捐资40万元,修建梁堂至贺营公路长480米。李丰朝、杨子耀、李丰云等投资助校,改善了校园环境。 |
张营村 |
张营村位于晁陂镇东南部,距镇区2.5公里,全村辖张营1个自然村,418户,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3亩,总人口1688人,其中党员26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张营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85余亩,主要分布于高速公路北侧,种植的苗木品种为:芙蓉、大叶女贞等。除此之外,张营村还重视发展玉石雕加工业,该行业从业人员达582人。该村的主要玉石雕厂有:天然工艺厂,该厂投资8600万元,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从业人数68人,主要生产翡翠、碧玉工艺品及玻璃殡葬用品等,年产值过亿元;魏新任玻璃工艺厂,投资500万元,主要生产工艺品桶,该厂从业人数40人;何磊玉石料厂,投资200万元,从业人数68人,主要生产仿古章坯;何猛碧玉制造厂,投资300万元,主要生产夜光杯、盘、碗碟等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何浩石料场,投资80万元,主要生产玉石骨灰桶,从业人数20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除此之外,该村还有养殖场一座,从事生猪养殖,从业28人,现存栏380头;红木家具厂一座,投资600万元,从业人数60人,从事红木家具的生产。 |
宅子杨村 |
宅子杨村位于晁陂镇西南,312国道南侧,距镇区0.5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4亩,总人口1750人,其中党员22人,村干部5人。 宅子杨村近年来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由辛书平、梁震等苗木种植大户在我村发展苗木580余亩,位于沪陕高速公路北侧,主要有桂花树、黑子树、五角枫、红叶莉、枇杷树等品种。除此之外,该村村民还从事玉雕加工、销售产业,从业人员多达500余人,主要有大莱玉雕厂,现有工人20余人,主要从事印章雕刻等产品,产品远销台湾、广东、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宅子杨村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余宅村 |
余宅村位于晁陂镇西北部,距镇区4公里,全村辖余宅、宁庄等2个自然村,345户,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3亩,总人口1390人,其中党员24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余宅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60余亩,主要分布于卢医路、村室西侧,种植的苗木花卉品种主要有桂花树、含笑树、黑子树等。村内现有养殖场一座,位于村室西侧,主要养殖品种为蛋鸡,现存栏4000只。 2012年至2013年,通过广泛发动,成功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全村已安装路灯46盏,摄像头18个。并且新增建本村小学教室8间,修拦河坝一座,更换变压器一台,极大改善了本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
王楼村 |
王楼村位于晁陂镇东部,距镇区1公里,全村辖王楼等2个自然村,453户,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8亩,总人口1900人,其中党员32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村大力发展以苗木花卉为主的特色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160余亩,位于该村南部,种植的苗木品种为:桂花、广玉兰、芙蓉等名贵花木品种。除此之外,王楼村还重视发展玉石雕加工业,该行业从业人员达700人。该村的主要玉石雕厂有:奇美真玉加工厂。该厂占地300平方米,从业人数100人,主要生产挂件、人物、摆件、花鸟、玉镯等十几个品种,销往省内外大中城市,年产值千余万元。 |
山头营村 |
山头营村位于晁陂镇西南部,距镇区4公里,全村辖山头营、闫营2个自然村,432户,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3亩,总人口1974人,其中党员35人,村干部3人。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村大力发展以苗木花卉为主的特色产业。从2011年开始至今,共发展花卉面积800亩,集中在山头营村西北部,花卉品种主要有玉兰、枇杷、桂花、石榴、女贞等。另外,村里2013年发展水上农业,种植莲藕40亩,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村内有两家特色饭店:农家小院以野羊、兔子、野狗等野味为主;牛羊肉汤馆以传统牛羊肉为特色。村内有三家超市,经营群众生活必需日用品及粮、油、蔬菜及日常生活食品。 2012年该村筹集36万元新建了村部和文化大院,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条件,提高村里的基础设施硬件条件。2013年村内新增变压器3台,有效改善电力供应状况,并在进村主路两侧安装了路灯和摄像头,改善了村里的治安状况。 |
齐营村 |
齐营村位于晁陂镇北部距镇区三公里,全村辖齐营1个自然村,380户,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3亩,总人口1248人,其中党员24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齐营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550亩,主要分布于省道248线两侧,路西部分主要由南召王道海种植;248线路东北,由内乡余洪河种植;248线东侧,由杨镇等人经营;主要品种有:广玉兰、百日红、红叶石楠、大叶女贞等。 与此同时,该村大力发展玉石雕产业,该行业从业人员达172人,村内主要玉石雕厂5个,均位于村南进村路两侧,主营烟灰缸、茶壶等。村内有养殖场3个,主要从事肉猪的养殖,该场位于村南进村路东侧,现存栏420头。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齐营村重视民生工程的发展,2010年投资70余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012年投资15000元维修村室,2013年6月份换变压器两台,并铺设村内外道路共计4公里。 |
裴营村 |
裴营村位于晁陂镇东南部,距镇区2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村。540户,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耕地1360亩,总人口2370人,其中党员38人,村干部5人。 裴营村苗木花卉种植430亩,位于高速路两侧鄢陵建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在该村内发展苗木,主要品种有橡树、芙蓉树等。玉石雕加工从业人员达280人,村内主要玉石雕厂有,年产值240多万元。此外,裴营村还建有生态园一座,占地面积70余亩,在生态园内种植有的脱毒红薯、无公害蔬菜、薯苗等,销往省内外城市,年创利润40余万元。 |
吕营村 |
吕营村位于晁陂镇东部,距镇区1公里,全村辖吕营村1个自然村。485户,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耕地1430亩,总人口1820人,其中党员45人,村干部5人。 吕营村有悠久的玉石雕加工传统,现该行业从业人员达450人。村内有王海平玉器加工厂,位于晁陂镇吕营村东部,占地12亩,主要经营俄料玉器加工,6个系列,120多个品种,产品广销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 除此之外,该村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在镇政府的协助下,建设玉翔新村的工作正在进行,该社区占吕营村土地140亩,目前社区一期工程已完工。2012年以来,该村硬化道路3条,约2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得问题。村主要道路安装摄像头5个,村内治安条件良好。 |
罗营村 |
罗营村位于晁陂镇东,距镇4公里,东连玉都,南至杨营镇,北邻石佛寺。全镇辖罗营、徐营、苏庄3个自然村。全村536户,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耕地1331亩,总人口2000人,其中党员25人,村干部7人。 玉雕加工从业人员308人,销售人员近100人,分布于各村农户,从事小型玉雕加工店,主要业务为加工青玉、白玉、和田玉、碧玉等贵重工艺品玉料加工。 有骨雕加工厂一个,在312国道边杨营路口西北侧200米处,从业人员16人,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人物、兽头,销往国内部分城市。有石雕厂一处,位于苏庄村东,面积1200平方米,工人5人,产品主要加工墓群装饰,销往附近城镇。 有养殖场两座,一座位于徐营村南,主要养殖生猪,现存栏母猪6头,肉猪26头,占地1600平方米。另一个位于苏庄村312国道边,场地1500平方米,主要养殖生猪、肉羊。现存栏母猪10头,生猪年出栏150多头,新养殖绵羊40只。 近年来,罗营村注重发展社会事业,2009年投资4万元建村室院墙及村室内部设施,购买办公用品。2011年到2013年,分别在罗营、徐营、苏庄,新打机井共7眼,村内投资1.2万元,社会群众投资2万元。2012年春,徐营群众自发投资10万余元,修整坑塘移除,约1500平方米,从事养鱼。2013年,罗营村村民自筹资金4万余元,组织修村西312国道至村北路。近三年来,罗营村治理庄内空心村,现已搬迁11户,此项目可以新增土地150余亩。2013年,村支书罗玉中自筹8万余元,在自己的耕地上新建停车场一座,免费让车主停放车辆,缓解了罗营主干道上车辆乱停放的状况。 现有村室占地670平方米,房屋为楼房砖混两层14间。村小学占地2000平方米,两层砖混楼,房屋20建。教师5人,学生62名,幼师1名,幼儿13名。 |
中户杨村 |
中户杨村位于晁陂镇南部,距镇区1.5公里,全村辖中户杨、土寨、赵庄、郭营4个自然村,824户,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12亩,总人口3512人,其中党员68人,村干部7人。 近年来,中户杨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300余亩,主要有公司有:鄢陵建设园花卉有限公司、鲁山花卉园林公司、南阳向阳园林绿化公司及本村村民郭新成、郭国保等种植的苗木花卉,不仅为村民创收,而且绿化了本村环境。除此之外,该村还大力发展玉雕产业,从事玉雕加工、销售人员遍布全国各地。现村内有玉器加工厂一个,主要生产骨灰桶,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8000余万元。村内有木材加工厂1个,主要加工大小板材。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村重视民生工程的发展,近年来在村内外新修道路4条,约5.6公里;投资2万元,在村内主干道上安装路灯;投资1万元,安装摄像头10个;整治北河荒地50余亩,使荒地复耕。 |
刘沟村 |
刘沟村位于晁陂西北部,距镇区4公里,全村辖大刘沟、小刘沟、徐庄、秋树庙4个自然村,306户,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40亩,总人口1250人,其中党员27人,村干部5人。 2012年引进大棚西瓜种植技术,种植面积200亩,投资160万元,采取三膜覆盖技术,做到早上市,瓜期长,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的特点,亩收益约1万元至1.5万元。 在养殖业的发展上,共建成养鸡场4家,蛋鸡1万只,年收益30万元。投资1000万元建内燃砖厂一座,吸收150人就业,年产值3000万元。刘沟村主要从事玉石雕加工及汽车装饰为主。从事玉雕加工、销售人员约200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及玉雕产销地,年收入约3000万元。汽车装饰从业人员约300余人,年收入约800万元。 近年来,刘沟村共投资100万元,修建水泥路5公里,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2万元,安装了监控设施,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2012年,通过土地流转共整理耕地25亩,整治村内的脏乱差现象。投资21万元,新建村养老院一座,解决了村里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投资20万元新建小学一座。与此同时,全村新打机井7眼,为粮食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
半坡村 |
半坡村位于晁陂镇北部,距镇区2.5公里,全村辖半坡、渠寨2个自然村。全村318户,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耕地1284亩,总人口1270人,其中党员34人,村干部5人。 半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其中连片种植达600亩,适宜大型机械作业。目前,村内自购大型农收机械3台。近年来,村内发展特色产业,现村内发展10亩核桃园,20亩杜仲树林。村内沿河沟种植大片杨树林,风景秀丽。除此之外,该村村民还从事玉雕加工、与产品销售行业。从业人员达280人,主要从事玛瑙件货加工、大理石茶具、大理石厨具加工等,年产值1600万元。 2010年投资30余万元修建村内主干道1.5公里,方便了群众生活。2011年投资5万元,对村小学进行修建。2013年投资3.6万元,修建半坡至齐营村黄土河桥。2010年村内进行土地整理,共拆除旧房屋60间,整理土地80亩,现已复耕。 |
老张营村 |
老张营村位于晁陂镇西南部,距镇区3公里,全村辖老张营等3个自然村,1300户,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0亩,总人口5070人,其中党员85人,村干部9人。 近年来,老张营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1800余亩,主要分布于248线两侧。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广玉兰、桂花树等名贵树种。除此之外,该村玉石雕加工从业人员达105人。该村村内有地毯厂一座,职工300余人;木材胶合板厂一座,投资500万元,现有职工40人;加油站一座,现有职工2人。养殖场一座,投资130万元,主要从事肉猪的饲养,现存栏300头。 2010年以来,通过广泛发动,成功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村内投资30万元,修建了文化大院和村室,并且村内修水泥路5公里,同年,为全村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村内有中心小学一座,学生500人,教师25人。 |
街南村 |
街南村位于晁陂镇镇区,全村辖1个自然村,388户,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总人口1360人,其中党员34人,村干部4人。 近年来。街南村发展苗木花卉360亩,河南永润生态园林公司在村发展苗木,主要品种有娑罗等,该娑罗园占地200亩,是全国最大的娑罗种植园。玉石雕加工是该村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该行业从业人员达300人,村内主要玉石雕厂有鹏程玉雕厂、大荣玉雕厂等10余家,主要生产镯子、骨灰桶、工艺品等,年产值8000余万元。 村内近年来注重为村民办实事,安装路灯70盏。 |
街北一村 |
街北一村位于晁陂镇北部,镇政府所在地,全村辖街北一村1个自然村,608户,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1亩,总人口2451人,其中党员36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该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400余亩,主要苗木公司有:河南省永润生态有限公司,种植的苗木品种主要有:娑罗、山茱萸、油桃、大杏等。除此之外,街北一村还重视发展玉石雕加工业,该行业从业人员达300人,村内有规模玉雕加工厂1座:顺安玉雕厂,位于312国道北侧。村内有养殖场一座:镇平县锦鸿养殖场,位于西岗高丘路口东侧,占地10亩,主要从事肉猪的养殖,现存栏400余头。 |
街北二村 |
街北二村位于晁陂镇北部,距镇区1公里,全村辖后营、官桥寨等2个自然村,636户,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0亩,总人口2100人,其中党员28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街北二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270余亩,位于晁陂镇西岗,王更新、薛林堂等先期带动发展。主要品种有:桂花树、红叶石楠、百日红等名贵树种。除此之外,该村拥有悠久的玉石雕加工销售传统,现玉石雕从业人员达1100余人,村内主要的石雕厂有台湾骨灰桶厂等,年产值2000余万元。 近年来,该村重视发展社会事业,通过广泛发动,成功人士积极参与,已投资700万元新建幼儿园一座,园内设施完善,条件良好。与此同时,该村注重发扬传统民族饮食文化,新建蒙古族饭店一座。以全羊为主的特色食品享誉全县。 |
甲林村 |
甲林村位于晁陂镇东部,距镇区3公里,全村辖甲林、朱营2个自然村,485户,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亩,总人口1782人,其中党员33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甲林村积极推动经济的发展。2002起,村内30人规模的石雕加工厂成立3个。均位于甲林村西南部,国道南北两侧。主要雕刻狮子、动物、人物等各类品种,年销售额600万元。 村里还有甲林肉食冷冻公司,座落在甲林村东南部,国道北侧,投资1000多万,占地18亩,员工26人。从事肉牛屠宰及冷冻牛肉销售等,产品远销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地区,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2010年,该村投资280万元,成立了三合家俱加工销售,并设有多个分店。主厂址位于甲林村国道路南侧,占地10余亩,从业人员达20人,产品主要销往省内外大中城市,年销售额200余万元。村内有以牛羊烧烤为特色的饭店数家,弘扬了当地传统饮食文化。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村重视民生工程的发展,2012年村委对甲林村小学投资90万元进行改造,现学校拥有职工教师30名,成为1-6年级的寄宿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镇前茅。 |
郝堂村 |
郝堂村位于晁陂镇北部,距镇区2.5公里,全村辖东郝堂、西郝堂、郝堂3个自然村。全村337户,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亩,总人口1228人,其中党员36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郝堂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300余亩,位于248线两侧,主要公司有:鄢陵建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种植品种主要有紫薇、木槿等。该村还大力发展玉雕产业,从事玉雕加工、销售人员遍布全国各地。玉石雕加工从业人员达150人,村内有规模玉石雕厂一个。该村有养殖场一个,位于郝堂村北50米处,占地1800平方米,主要养殖品种是蛋鸡,鸡舍30间,现存栏4000只。2012年,该村村民郝天旭投资100万元,在村西兴建玻璃厂一个,该厂占地5亩,主要生产经营珠子等工艺品,产品主要销往义务、广州等城市,年产值达500余万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郝堂村重视民生工程的发展,近年来在村内外新修村村通道路2条,主干路16条,共计4750米,投资70万元。2013年该村引进安全饮水项目,至目前,已投资120万元,新盖管理用房4间,架设主管道2000米,入户管6000米,解决了全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投资80余万元,新建郝堂小学教学楼一座,共52间,15个教室,绿化校园面积700平方米,新建操场一个。 |
官路河村 |
官路河村位于晁陂镇西部,距镇区2.5公里,全村辖刘楼、官路河、圪辽河等3个自然村,435户,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0亩,总人口1820人,其中党员35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官路河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350亩,主要分布于刘楼自然村东南岗,该村的主要苗木公司为许昌鄢陵建设园林绿化公司。种植苗木的品种多为百日红。村内现有养殖场一座,位于卢医路口南侧,该厂主要是以养牛为主,现存栏10头。除此之外,该村注重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官路河的汽车附件市场远近闻名,拥有附件经营户36户,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产品远销省内外。 |
关帝庙村 |
关帝庙村位于晁陂镇西南部,距镇区5公里,严陵河西岸。全村辖关帝庙、张寨、赵楼、彭家营、马营5个自然村,790户,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2亩,总人口3272人,其中党员47人,村干部7人。 唐时在此修“关帝庙”一座,后陆续有时、赵、门、安、马等姓迁此,临庙建村,故得名。该村居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豆、芝麻、红薯等。兼营竹编,畜牧饲养,木器加工,玉器加工业。近年来,关帝庙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220余亩,位于沪陕高速两侧,主要品种有:广玉兰、大叶女贞、桂花等,生产销售势头强劲,经济效益很好。 村内建小学一所,卫生室一处,村内主次道路均已硬化,交通便利。 两年来安装路灯50余盏,全村治理空心村、荒地两处,复耕面积78亩。随着党的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实,一个文明、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关帝庙村得到实现。 |
大栗树村 |
大栗树村位于晁陂镇南部,距镇区2.5公里,全村辖大栗树、梁营、郭庄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0亩,总人口2863人,其中党员45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大栗树村重视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现已发展苗木花卉800余亩,由南召、南阳、内乡和该村部分群众种植,主要苗木品种有:广玉兰、樱花、桂花、五角枫、红叶碧桃、大叶女贞、红叶石楠等20多个品种。与此同时,该村大力发展玉石雕产业,从事玉石雕加工、销售人员达10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村内现有玉雕加工厂2个,一座位于高速高架桥南的耀星大理石加工厂,占地6亩,从业50余人,主要从事人物、动物和其他工艺品的雕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800万元;一座位于大栗树小学东侧的玉来骨灰桶厂,占地10亩,从业人员60人,主要生产骨灰桶和电话机等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台湾及我国东南部地区,年产值500万元以上。除此之外,该村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现有养殖场2个,位于梁营南坡的梁豪养殖场,占地5亩,养殖品种为能繁母猪和育肥商品猪,现存栏2100头,并养殖蛋鸡15000只。另一座养殖场位于大栗树村南的金显养殖场,主要养殖蛋鸡,现存栏6000只。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村重视民生工程的发展,2009年,投资180万元,在主干道修建水泥路11公里,投资5万元,架设路灯86盏;2010年,投资80万元,新建占地五亩的村室和文化大院;2011年投资230万元,新建大栗树小学;2011年,投资22万元,在沪陕高速两侧新打机井22眼近两年又投资148万元,硬化绿化村小学校园和扩建小学餐厅。 |
草场吴村 |
草场吴村位于晁陂镇南部,距镇区3公里,全村辖草场吴、李庙和小吴庄三个自然村,850户,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30人,其中村干部5人,党员49名,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2935亩,其中2000亩被定为优等小麦育种基地。 中原玉源,起源于镇平县晁陂镇草场吴村,有“玉雕鼎盛镇平西,誉满海内越国际。但看玉源草场吴,作坊零落机器稀”(镇平县志有记载)。这充分印证了,镇平玉雕起源于草场吴村。现在村内从事玉雕加工产业人员达900人,现有玉雕加工厂1家,位于村小学对面,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工人50余员,主营的骨灰桶,骨灰盒等,产品工艺先进,品质一流。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城市,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近年来,村“两委”注重养殖业的发展,村里现有一家养猪场,位于草场吴村东河,占地面积8亩,养殖肉猪400余头;养羊场一个,位于草场吴村南头,占地约4亩,养羊100余头;在草场吴南头,整河道约50亩进行金鱼养殖,常年面向全国大量批发鹤顶红、狮子头、红龙睛、黑龙睛、花龙睛、花狮头、虎头、锦鲤、草金等各类金鱼及各类中高档鱼苗品种,按照镇党委的整体安排部署,发展苗木花卉360余亩,位于南坡和东坡,主要品种有广玉兰、大叶女贞等,长年为国内各大城市绿货提供各种风景树木。 草场吴村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2011年投资130万元新建三层村部大楼和文化广场。村部大楼配置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宣传室、文化活动室、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接待办公室、伙房等。文化大院占地3.2亩,搭建了文化大舞台,硬化了文化场地,购置了健身器材,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件生活。2012年引资100万元新建全封闭式幼儿园一所,二层36间,可容纳学生300余名,改变了办校条件。2011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村“两委”多方筹资,安装路灯60余盏,实现了村光亮工程,在进村的主要路口安装摄像头8个,由平时的日常巡逻转变为网上巡逻,有效震慑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
栾营村 |
栾营村位于晁陂镇西南,312国道南侧1.5公里处,距镇区0.5公里,全村辖1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亩,总人口1970人,其中党员28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栾营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村庄整治和玉雕产业、花卉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全村共发展苗木花卉160亩,主要品种有桂花、娑罗、香樟、大叶女贞等。栾营村从事玉雕加工、销售的人员有800余人,是晁陂镇远近闻名的玉雕专业村。 除此之外,栾营村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已新修村内道路5条,共16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盏。在学校建设上,共投资10余万元硬化校园1500平方米,粉刷学校教学楼、校园围墙及附属用房3000平方米。并且安装大功率空调3台,打深水井一眼。使学校顺利通过县教体局恢复完全小学的验收,解决了村内儿童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